- +1
150年前沙皇俄国的强军梦:米柳京和他的军事改革
10年前,针对在俄格战争中发现的指挥效率低下、部队之间配合不畅等问题,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授权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开始对俄罗斯军队进行新一轮调整重组,史称“新面貌”军事改革。10年后,涅槃重生的俄军早已“非复吴下阿蒙”:特种部队兵不血刃占领克里米亚、叙利亚战场助叙政府军扭转乾坤、重创“伊斯兰国”,展现了“新面貌”的改革成果,引起了世人对俄罗斯军事改革的高度关注。
回顾历次俄罗斯重大军事改革,其中影响最为深远、范围最为广阔者,当属150年前的米柳京军事改革。这场改革使俄军从农奴制军队开始向资产阶级军队转变,是为今朝“新面貌”军事改革的灵感之源,在俄罗斯军事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改革亲兄弟,受命危难时
一般来说,当统治阶层认定国家面临内部、外部威胁之时,自救、自强成为精英乃至全体人民的共识,国家就会进行自上到下的全方位改革,而军事改革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1855年克里米亚战役中,俄军惨败于英、法、土联军脚下,充分暴露了以农奴制为基础的俄罗斯军事体制的落后。在沙皇尼古拉一世去世后,继承皇位的亚历山大二世决心对国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在1861年任命年仅44岁的迪米特里·米柳京勋爵为陆军大臣,主导军事改革。
年轻时的尼古拉一世,克里米亚战役让他心力交瘁,最终郁郁而死迪米特里·阿列克谢耶维奇·米柳京元帅生于1816年,他戎马生涯一生,平步青云,官至陆军元帅,是沙俄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米柳京17岁入伍,从总参军事学院毕业后进入高加索地区任职,27岁便升任高加索及黑海沿线守备部队作战部部长,29岁又重新回到总参军事学院,先后在军事地理教研室、军事统计学教研室担任教授。米柳京深受苏沃诺夫军事思想熏陶,被学界公认为“俄罗斯地缘政治学之父”,他在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主持对俄国境内及周边军事地理的统计记述,出版了俄罗斯近代以来首部地缘政治学专著《对军事地理和军事统计意义的批评与研究》。
克里米亚战役中,米柳京作为陆军大臣特别事务助理官,一直在前线报道战事进展,对俄军在战争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深有感触。战后,他加入了亚历山大二世主持的“军事工作改进委员会”,并向委员会陈述了改组军事体制的初步计划。1856年,米柳京出任俄军驻高加索部队总参谋长一职,在草拟对东高加索地区吞并计划的同时,也对改革方案进行先期试点。
克里米亚战役俄军前线巧合的是,就在米柳京谋划军事改革的同时,他的弟弟、内务部副大臣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米柳京(以下简称小米柳京),正在亚历山大二世及其弟弟康斯坦丁大公的支持下积极筹备农奴解放。小米柳京毕业于久负盛名的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深受西方进步思想的熏陶,在内务部工作二十余载,曾主导过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大城市的市政改革,拥有丰富的内政事务经验。1860年,小米柳京被推举为主管农村改革事务的“编纂委员会”领袖,力图唤醒全俄社会意识、巩固自由派力量、传播改革纲领。在前期工作的支撑下,小米柳京和他的自由派同僚们于1861年3月主持策划了《解放宣言》,标志着农奴制改革的正式启动。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米柳京。由于国内保守势力过于强大,亚历山大二世在《解放宣言》颁布仅仅一个月后便被迫解除了他的职务,但随后又起用他担任波兰国务秘书以化解1863年波兰起义农奴制改革对米柳京军事改革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过去,俄军在战争爆发时往往需要通过贵族领主征募其手下的农奴,而农奴从贵族领主手中解放成为自由人,意味着贵族领主手下基本无人可征,这使过去的“募兵制”不能施行,催生出改革兵役制度的迫切需求,而这正是米柳京军事改革中最关键的一环。在弟弟的强力“助攻”下,乘着农奴制改革的东风,米柳京在1861年被正式任命为陆军大臣,俄罗斯军事史上划时代的米柳京军事改革,开始了。
精兵、强将、简制——米柳京的“改革之要”
在工业化时代,质量而非数量逐渐成为衡量军队战斗力的主要标准。米柳京军事改革的方向也非常明确:从兵员征募、指挥体制、装备保障、军事教育等方面,锻造精兵强将,简化指挥流程,全方位优化俄军的整体质量。
1、兵员征募
作为米柳京军事改革最关键的一环,尽管阻力重重,但从1874年起,米柳京还是效仿西欧国家军队,颁布了代替封建募兵制、针对更广泛社会阶层的义务兵制。新的兵役制度规定,除僧侣、教师、医生、科学家、艺术家外,凡年满21岁的俄罗斯族男性公民均需入伍服役,而作为补偿,公民到陆、海军的服役年限较之前均缩短了一半,分别为15年和10年。应征军人首先服现役,然后转入预备役,并被统一编入后备部队。战时,后备部队仅需一个月便能迅速补充一线作战力量(克里米亚战役时是五个月)。经此一举,俄军常备作战力量锐增,在1874年-1914年间增加了近60万人,俄军也由此摆脱了封建农奴军队的影子,迈出了向资产阶级新式军队转变的关键一步。
2、指挥体制
历史上,战场指挥始终是困扰各国军队的疑难问题。在改革前,各地驻扎俄军基本没有得到统一的管理,事无巨细均需交由陆军大臣甚至是沙皇本人裁决,这严重影响了俄军作战的灵活性。米柳京对此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采取“军区制”模式。从1861年-1867年,米柳京在分析了全国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的基础上,组织成立了14个军区,每个军区设一位忠于沙皇的司令,司令可直接指挥属下各军兵种部队,除重大调动外不需事事上报,此举缩短了指挥环节、提升了决策效率。同时,在俄边疆军区,司令兼任边疆地区总督,统管地区生产事务,使部队能及时得到给养。“军区制”改革实际上是米柳京军事改革的突破口,俄军由此基本实现了变更部队管理体制的“大目标”和缩短前线指挥链的“小目标”,使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成为可能。
3、装备保障
克里米亚战役已经充分暴露了俄军与西欧国家军队在装备上存在的差距,于是更新武器装备也成为米柳京军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861年起,在米柳京的督导下,俄罗斯军工厂开始逐渐以钢代替青铜为原材料,打造新一代线膛火炮、步枪,海军也开始批量淘汰落后的风帆战舰,转而加速列装蒸汽铁甲舰。尽管如此,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导致俄军工企业生产水平仍旧落后,打造出的新式装备不仅数量有限,在性能上也依然赶不上同期西欧军队的武器装备。这使俄军在日后历次战争中不断在武器装备上吃亏,并一直延续到了一战。装备领域的改革,就此成为米柳京军事改革永远无法弥补的短板和遗憾。
4、军事教育
打造高质量军队的落脚点在于高素质的军官、士兵上,在米柳京改革之前,以募兵制为基础招募到的军官和士兵素质普遍不高——军官多出身贵族,缺乏必要的军事常识,而农奴出身的士兵识字率甚至不到10%,遑论使用新式装备。米柳京的解决方案是设计一套阶梯式军事教育体系,包括培养士官的士官学校、储备后备军官的军事中学、提升军官技能的专科学校及培养高级指挥人才的总参军事学院。多数学校的招生范围涵盖了整个社会,并教授使用新型武器的训练方法,这些方法由学成归队的军官普及到基层部队。此外,在军官的带领下,俄军基层陆续组织起了“识字训练队”,帮助士兵提高文化水平。经此举措,在1877年俄土战争爆发前,俄军已建立起50余所新型军事学校,每年培养的军官数量较改革伊始增加了40%,而士兵识字率也上升了30个百分点,军队整体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自150年前彼得一世军事改革后,俄罗斯军队终于在米柳京的指挥下再次实现了自我重塑,义务兵役制完全建立、指挥体制实现革新、部队素质得到提升、官兵士气重获提振。
然而,所有成功的军事改革都要接受战火的考验。在全面义务兵役制普及的第四个年头,对米柳京改革和俄军的实战检验如期而至。
成果验收——1877-1878俄土战争
1875-1876年,奥斯曼帝国陷入了严重的内乱中,其在巴尔干地区控制的波黑、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先后爆发了民族起义,帝国对起义的残酷镇压吸引了亚历山大二世的关注:一方面,俄国需要涉足巴尔干进而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以打通俄西南方向唯一的出海口;另一方面,亚历山大二世要一血克里米亚战役之耻,为父亲之死报仇,重塑俄罗斯的威信。
在战场上,起义军显然不是土军的对手,眼看土军将胜,俄国打着“拯救基督徒”、“保护斯拉夫兄弟”的旗号,于1877年4月24日正式对土宣战,并在5月得到了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声援。对米柳京军事改革的成果验收,行将开始。在准备阶段,米柳京组建了战时总参谋部并被任命为前线俄军总参谋长,全权负责作战方案的策划,他以组建不久的基辅、敖德萨、喀山和土耳其斯坦四大军区为主力,抽调72万人、3000门火炮组成了16个军(合48个师)在高加索和多瑙河两个方向集结。其中,前沿地带共展开九个军,高加索方向部署的两个军约10万人由亚历山大二世的弟弟米哈伊尔大公指挥,辅以高加索地区民团武装,以防御为主;剩下七个军约30万人由亚历山大二世亲自坐镇、他的另一个弟弟尼古拉大公指挥,在保加利亚民团的配合下于多瑙河沿线发起主攻。依米柳京的设想,土军需要同时面对起义军和俄军的进攻,因此俄军可以两倍的兵力优势快速突破巴尔干山脉,赶在英国和奥地利做出反应前攻破君士坦丁堡。
战情也基本按米柳京的设想所发展:6月,俄军主力越过多瑙河,抵近战略要地普列文要塞。然而,在土耳其元帅奥斯曼·努里帕夏的组织下,守卫普列文要塞的土军顽强阻击,以一个军的兵力打退了俄军三次进攻。米柳京被迫变阵,改取围困战法,在前后投入了20万兵力并得到4万罗马尼亚军队的支援下,普列文要塞的土军弹尽粮绝、在12月突围失败后被迫投降,但米柳京速战速决的计划也就此落空,俄军直到1878年1月30日才在斯科别列夫中将的率领下进抵距君士坦丁堡仅12公里的圣斯特凡诺,而虎视眈眈的英国早已有所反应,英军向马尔马拉海派出了舰队,成功阻止了俄军进入君士坦丁堡的企图。第二天,俄土停战。
1877-1878俄土战争全过程奥斯曼·努里帕夏,这位骁勇善战的土耳其元帅巧妙引诱俄军进入要塞周边,并利用俄军在装备上的劣势,指挥士兵以温彻斯特连珠枪射杀俄军,给俄军以极大伤亡。
这次战争,检验了米柳京改革下军区制和义务兵役制在战场指挥、部队调动和后勤保障上的灵活性、优越性,俄军在战争全程基本占据了主动。此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驱动下,俄军充分利用铁路和电报联通部队,使战争规模在平面范围内得以扩大,促进了大兵团作战模式的发展。
美中不足的是,米柳京在战场指挥上时常受到亚历山大二世两位弟弟的掣肘,部分进攻计划执行不够坚决;而装备上的劣势又严重迟滞了俄军的作战进程——由于缺乏大威力火炮和新式连珠步枪,俄军在攻打普列文要塞的行动中耗费了大量精力与时间,丧失了进攻的突然性,西欧诸国因此对俄军行动及时作出了反应,俄军在战术上的胜利也就此未能转换为战略上的胜利。
留有遗憾的尾声
单就战争性质和对手实力而言,此次俄土战争作为对米柳京军事改革的“考试”,总体检验难度是适中的,俄军交出的答卷也算令人满意,军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当属情理之中。
然而,7个月的战争并未给俄国带来预期的战略目标。俄土最初签订的《圣斯特凡诺条约》对俄极为有利,但西欧诸国不愿俄做大做强,因此于同年以《柏林条约》取代《圣斯特凡诺条约》,俄国仅仅收回了克里米亚战争中丢失的南比萨拉比亚,同时夺取了高加索港口巴统和现今土耳其东北部的卡尔斯省,而控制黑海出海口的愿望终成泡影。
签署《圣斯特凡诺条约》的小楼卡尔斯省的位置,该省在此次战役后被俄罗斯统治了40年。1921年苏联与土耳其签订《卡尔斯条约》后,该地区又重归土耳其为了此战,俄国共投入11.13亿卢布,这几乎是1878年俄国家预算的两倍,而远小于预期的战果让人民对亚历山大二世及其幕僚日益失望,民粹运动愈趋活跃,并发展到对亚历山大二世本人的刺杀。
反映亚历山大二世遇刺的油画1881年,作为“改革核心”的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其继任者亚历山大三世在即位一周后便宣布巩固旧有专制制度,并将政府中为数不多的自由派官员悉数解职,失去核心的改革家们被赶下了俄罗斯的政治舞台。作为温和自由主义者的米柳京亦不能幸免,就在亚历山大二世身亡的同年,米柳京退役。
与其弟弟相比,米柳京十分长寿(96岁),他也因此“有幸”看到俄军在他退役二十余年后完败于日军之手,这亦是米柳京未曾想到的——陆军出身的他在改革中较为偏重陆军且更加重视西南方向的军事调整,而忽视两百年未有战事的远东地区,因此以太平洋舰队为首的俄远东作战部队在改革中未能充分获益,反而开始落后于“假想敌”日军。
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基本是“兵不血刃”的,因此远东地区军事建设长期滞后反映日俄战争的木版画回首往昔,今朝再看米柳京军事改革,不难发现:没有农奴制改革打下的社会基础,米柳京的军事改革根本无法推进,开放的战术思想、高素质的兵员、先进的武器装备将是天方夜谭。而随着改革的推进,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缺乏质变的生产力发展让俄罗斯在工业化、近代化、民主化方面与西欧诸国及日本越拉越远,军事改革的源动力后劲不足,渐显颓势。
米柳京具备一名军事改革家的一切素质,但其个人之力在顽固的权力机器面前却又那么无力,而俄军自米柳京退役后便开始逐渐远离世界先进军队之林,直至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米柳京带领俄军走过的漫漫强军路,对今天任何国家进行的军事改革,既是启示,亦是教训。这段路,让后来的改革者们明白:缺乏社会改革支持的军事改革是不能一枝独秀的,并终将因社会改革的滞后而举步维艰,直至消亡。
俄罗斯2016年发行的纪念米柳京的邮票参考资料:
1.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编,《世界军事革命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2.
2.[英]彼得·霍普柯克著,张望,岸青译,《大博弈:英俄帝国中亚争霸战》,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3.张广翔,《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俄国现代化》,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1期.
4.阿列克谢·季莫费伊切夫,“代人服役:十九世纪俄国军队是如何组建的”,透视俄罗斯,2017-07-30,www.tsrus.cn/658447.
5.Золотарев В.А, Саксонов О.В, Тющкевич С.А.:Военная история России .М. 2001. 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