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医传承:李济仁抗疫至生命最后一刻,一门五杰传承医者仁心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2022-08-18 14:42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大医精诚,这是中国医者数千年来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在近年来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以张伯礼院士为代表的中医药领域工作者冲锋在前,出现了不少“国医大师”全家多位医务人员一同上前线的故事。

去年3月以91岁高龄逝世的国医大师李济仁,生前就与子女一同参与了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

李济仁

据芜湖传媒中心2020年3月刊文介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国医大师”李济仁家庭坚持发扬家传医术和祖国医学。一家两代人示范带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强大的专业动力和精神动力。

李济仁是2009年国家首批评选出的30位国医大师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的传承人。疫情暴发时,恰逢年关。李济仁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搜集新闻信息,了解疫情发展。他还第一时间联系上自己的学生——带队奔赴武汉的中科院院士仝小林,一边仔细研究疫情特点,一边为当地因地制宜辩证用药提供建议。89岁高龄的老人笔耕不辍,结合中医抗疫的历史,撰写了一篇对新冠肺炎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文章《中医对病毒的认识》,即将在《健康报》发表。

李济仁的二女儿李艳,是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弋矶山医院的中医科主任,中医痹病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2020年2月19日,由弋矶山医院牵头组建的安徽省第六批支援武汉医疗队从芜湖出发。这支医疗队驰援武汉担负着“攻坚”重任——整体托管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一个病区。这里距离“华南海鲜市场”仅一站地铁之遥。

上述文章写道:作为医院新冠肺炎指导组成员,李艳每天指导前线医生诊疗,协调开展危重症远程中医会诊,前线后方集思广益,对症下药。当地一位66岁的女患者因为胃口不好,治疗效果缓慢。李艳让前方医生使用手机对患者采集舌像,见患者舌苔厚腻,她精准地开处健脾化湿的方子,症状很快缓解,治疗也恢复了理想状态。疫情防控以来,李艳不仅每天坚持坐诊中医门诊服务患者,还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开展了以“如何提升机体免疫力对抗新冠肺炎”为主题的讲座,在线解答健康问题,吸引近万人观看。普及中医卫生保健知识,有效缓解了部分群众的焦虑情绪。

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深入发掘中医药诊疗的科学内涵、发挥和弘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是进一步提升当前国内外抗疫水平的关键。

李梢是李济仁最小的儿子,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后,去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生物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李梢课题组率先研制出面向新冠肺炎的中医药智能与精准诊疗辅助系统——“扁鹊中医机器人”。既能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中医无接触诊疗、远程会诊、精准辅助用药、智能检测与随访,也能为百姓的中医健康监测提供帮助。该系统智能终端App目前已支持25名确诊病例的中医信息智能采集和辅助用药;解析多种抗新冠肺炎中药方剂的网络调节机制,为中药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此外,系统公开的部分生物信息数据,帮助国内多位研究者取得了新冠病毒感染的消化系统途径等新发现。

李济仁的大儿子张其成,是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我国第一位黄帝内经博士后、国家中医药文化学科带头人。全民抗击疫情以来,他致力于网络公益,以北京张其成中医发展基金会名义,向武汉人民和抗疫一线医护工作者多次捐赠相关卫生保健知识的音频课程。

李济仁生前对媒体说:“唐朝的医药学家孙思邈有一句话,叫‘大医精诚’。有这么多医术精通、诚心救人的医护人员拼搏,我们定能打赢这场仗!”

2021年3月11日凌晨,中国共产党党员、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皖南医学院终身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李济仁,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安详逝世,享年91岁。

1931年1月6日,李济仁出生于安徽歙县,1946年至1950年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汪润身学习,1959年调入安徽中医学院,任《内经》教研室主任,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与筹建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今安徽省中医院),1970年调任安徽医科大学内科医疗组组长;1972年调任皖南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1997年被评为安徽省名老中医,2009年当选首届“国医大师”,2020年当选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中医药报》曾于2009年刊登过《李济仁:新安医学研究奠基人》一文。文章介绍:老两口与5个子女构成名医世家家族链;突破家传囿规,培养指导了一批研究生作为“张一帖”世医传人,其中研究生22名,高级学徒2名,形成一个博士团队。

家族链传承方式是新安医学的显著特征,“张一帖”世医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14代传人李济仁家里,老两口与5个子女,构成名医世家的家族链;两人突破家传囿规,培养指导了一批研究生,形成一个博士团队。

长子张其成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国学专家,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二女李艳,现为皖南医学院副教授、硕导,弋矶山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三子李梃大学毕业后在当地经营诊所,继续“张一帖”家传,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医在民间”价值理念;四子李标是中国科学院博士,德国洪堡学者,目前在美国工作,担任主任工程师,侧重于生物材料学角度,开展生物医药和中医药学探索研究;幼子李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师从王永炎院士和李衍达院士,现为清华大学副教授、博导,他以中医“证”为突破口,开辟“中医药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向,受到学界极大关注。“兄弟三博导,两代七教授”,“张一帖”不再是一枝单传,而是满堂芳菲。

张其成回忆,小时候,父亲常常告诫他们,“发愤读书终有益,飘摇游戏总无功”,并鼓励和支持孩子自由探索未知。父亲曾在中医院、综合医院以及中医学院和医学院工作,眼界开阔,胸襟豁达,对中医与西医相互补充、共同发展有独特见解,还鼓励儿子用现代方式来传承和研究中医,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和突破口。这些对孩子以后的志向兴趣影响很大。5位子女分别从文化、临床、科研的角度,传承光大祖国医学,并从定潭小镇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张同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