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洞天寻隐·阆苑纪丨御苑洞天:故宫御花园的假山石景与陈设
本文原载于《收藏家》2022年第4期,页29-34,题为《赏心悦事谁家院——故宫御花园假山石景及其陈设小考》,经作者授权转载。
紫禁城御花园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明代多以“宫后苑”称之。御花园中心为钦安殿,相传永乐皇帝认为,靖难之役的成果得益于真武大帝的庇佑,故修此殿以祀神。围绕着钦安殿,御花园内左右对称分布着浮碧亭、澄瑞亭、金香亭、玉翠亭等建筑。日本学者冈大路在其《中国宫苑园林史考》一书中称御花园内“建筑物的配置,既对称,又均整,设计是乎取了几何学的”。[1]
御花园中最负盛名之处当属堆秀山,其为御花园众假山中占地面积最大者。堆秀山山势峻拔,整体上体现了明代中晚期皇家园林堆山的手法与风格,细微之处也透露了清代帝王赏石的品味。养性斋区域假山依附于养性斋而存在,其历史沿革最为复杂,展现了清代多位统治者的审美意趣。四神祠及承露台附近的假山石历史亦很悠久,其山石与建筑浑然一体的布景构思别有匠心。御花园西墙附近的假山比较凌乱,其实背后隐含着一场灾难。可见,御花园的假山虽然多,但各有故事,各具特色。
一、堆秀山
御花园内多设山石景观,其中“堆秀山”可夺其魁首。堆秀山位于御花园北隅,与延晖阁相对。据《酌中志》记载,堆秀山原为观花殿。观花殿于万历十一年拆去,“垒垛石山子”而成,其“券门石扁名曰堆秀。上盖亭一座,名曰御景亭。”[2]其山以玲珑湖石为主,间以草木与“小山子”。其垒石多具象形,或肖动物,或肖仙人,意蕴之外富有意趣。明人《长物志》云“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因此,万历皇帝在兴建堆秀山时,亦于其侧下挖鱼池,并名之浮碧,以使其与堆绣山相映成趣。
据清代内阁大库所藏档案记载,顺治九年八月清帝入关后,曾为此处更换清、篆字匾额,曰堆秀。[3]在乾隆时期,堆秀山有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改建工程。乾隆六年六月,因瀛台水法做得甚好,乾隆皇帝曾下旨令人按照其款式收拾找看御花园堆秀山水法,并将堆秀山原有之“山子上人物俱各不要,看亭子房子并牌楼,酌量有应留之处留几处”[4]。可见,乾隆六年之前的堆秀山上,除植有奇石古木外,还布有其他各式陈设。乾隆七年二月,司库刘山久将做得的“御景亭水法山子样一件”持进呈览,经乾隆皇帝览看后采用了“簾子水”式样[5]。为保证水法的正常安设与运转,同年三月初三日,司库刘山久奉上谕:
“山上小石子俱各拆去,漏水本山石甚好,其山上树有欵式者留下,无欵式者去了,有应添树之处添些松树,将折下鍚片并鍚亭台等,着刘山久镕化鍚做管子用,其铜龙吸桶管子铜朦二件,交造办处库贮。再将拆岀破坏琉璃亭子、搭牌楼磗城等件交噐皿库收贮。”[6]
今堆秀山两侧各有石龙喷水,通水时水柱可达四米有余,十分壮观。从其流水形式来看,似非档案中刘山久设计的“簾子水”水法。究其年代,今所留文献已不足征之。
堆秀山与御景亭(编者拍摄)
堆秀山布石手法新颖,山石叠错,山势耸峙,巉岩中亦有曲径。嘉庆皇帝曾作诗形容其山势“假山复道相属连,额悬堆秀石岩侧。弯环百磴拂松萝,移步登峯已造极”[7]。在山正面半山腰处,有一长达数米东西向的拱顶廊洞,是上山的必经之路;从堆秀山外看去,却难发现其蛛丝马迹。明计盛《园冶》记有“理洞之法”,其中提到洞“上或堆土植树,或作台,或置亭屋,合宜可也”。堆秀山之巅设御景之亭,即为此道——盖借山高而助游目骋怀之兴。因其为御花园高点,视野辽阔,自建成之日起,堆秀山与御景亭便成为后妃重阳瞩目登高之处。[8]其景致范围,并不囿于自身的嶙峋石山,而是囊括了堆秀山周围的区域。乾隆皇帝诗云:
堆秀山前景物芳,更逢晴日霭烟光。
负冰锦鬣游文沼,试暖文禽遶画堂。
彩燕缤纷先社日,青旙摇曳引韶阳。
莫嫌花事遅追赏,通闰应知春倍长。[9]
此诗名为《御花园花朝》,作于冰雪初融的初春时节[10]。从诗中可以看到,色彩斑斓的水鸟、雕梁画栋的建筑、立春所用的装饰[11],共同组成了堆秀山前的良辰美景——初春可赏“堆秀山前始华之桃”[12],仲春可赏“堆绣山与绛雪轩”[13]。
御景亭位于堆秀山之巅,嘉庆皇帝尝云“方亭冠层岫”。[14]此处曾陈设有“红漆小马栅宝座一座”[15],为皇帝暂歇之用。目今亭子南侧尚存设石桌一张,石桌造型古朴淳厚,桌面嵌有纹理生动的竹叶状石灰岩,应为堆秀山之旧物。
御景亭前石桌(作者摄)
二、养性斋区域假山
御花园西侧石景的形成历史较为复杂,至少可分为乾隆、嘉庆、咸丰及同治四个时期。其中养性斋区域的石景观规模较大。养性斋原为乐志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其前有曲流馆,为皇帝修禊之处。乐志斋并未毁于明清鼎革的战乱,顺治皇帝入关后仍赋其“乐志斋”的清篆字匾额[16],在康熙朝的《皇城宫殿衙署图》中,乐志斋已改称养性斋。此时的养性斋面阔三间,歇山式顶,周侧并无石景,并有南北两座配殿。
乾隆十七年,乐志斋改建转角楼。据档案记载,乾隆十七年十二月初五日,乾隆皇帝下旨:
“御花园养性斋改建楼座,成堆太湖石洞高峰,添做药栏等项工程,照依奏准式样详细约估得建造转角楼一座,计十三间,添做药栏九堂,凑长九丈八尺,井亭内四面添安装修四槽,以及油饰彩画糊裱,成堆黄太湖石高峰石洞等项工程……”[17]
在此次改造中,乾隆皇帝将养性斋拆除重建,形成今日所见的“凹”形楼座,并于其周侧施以假山石作为点景。其景致有嵯峨之峰,亦有隐匿之窟。乾隆时期修建花园所用太湖石,主要为房山所产的北太湖石。其曾作《文峰诗》云:“西山去京无百里,车载非关不胫走。洞庭湖石最称珍,博大似兹能致否。宋家花石昔号纲,殃民耗物鉴贻后。岂如畿内挺秀质,弗动声色待近取。”[18]表示自己与宋帝不同,不会因花石纲而耗费民力;而是采用了离京城不远处的山石作为园林假山的石材。虽然在乾隆朝所修的园林中,也有一些从西苑挪来的南太湖石。但总体而言,乾隆皇帝对这种产自北方的太湖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称其“万钟异石大房山,有奇必偶斯为伴”[19]。
题有乾隆御制诗《文峰诗》之赏石(局部)
养性斋前原有流杯亭——皇帝为曲水流觞之所。嘉庆年间彻底废弃,改铺金砖:
“(嘉庆二十年)六月总管内务府谨奏为工竣奏闻请旨,钦派大臣查验收工事。窃奴才等遵照总理工程处奏准应修养性斋楼座计十三间……添做改做外檐装修,流杯石槽改墁金砖,修做药栏板墙藤萝树架,添堆拆堆点景山石,外簷油饰等项工程俱照勘估丈尺做法修理完竣。”[20]
流杯石槽为流杯亭中流杯渠的构件,流杯亭位于养性斋之东。随着流杯渠的消失,山石取而代之。养性斋东南侧的山石,即为此时加建布景。
同治年间,养性斋区域再添山石,据档案记载,同治三年“勘得花园养性斋药栏内北面堆码太湖石山石高峰一座,面阔二丈三尺,进深一丈二尺,折高一丈二尺”,即今公尺宽736cm,进深384cm,折高384cm[21];并配安“水法锡里水箱一个,水海一个,锡钴三个,红铜水管十一个,安砌泄水石沟一道”。此次工程买办物料及雇觅匠夫共耗实银二千六百二十二两九钱二分七厘。[22]从现存位于养性斋东北区域的假山遗存来看,同治年间所垒砌假山位于养性斋东北侧,依旧采用了颜色黄黑、孔洞多密的北太湖石。从其堆石的方式来看,与堆秀山耸立峻拔的手法相迥,而是山势平缓注重新意——别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趣味。
养性斋东北区域之假山(作者拍摄)
三、其他区域之假山
除堆秀山周围及养性斋周侧外,四神祠区域的假山同样较有代表性。乾隆朝,御花园内多设药栏,四神祠及其周侧假山位于养性斋区域的药栏之外,自成规模。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十二月禁御图》绘制于乾隆十三年,在其中余省所绘的《大吕星回》图轴中可清晰看到四神祠及其北侧承露台在当时的原貌:石景由太湖石叠垒而成,从南向北环抱四神祠,并止于四神祠抱厦两侧;同时,向南延伸,在通往承露台的阶梯前造如屏风之叠嶂,又于另一侧环抱承露台之西墙,与今天所见四神祠及承露台周围的假山石景大致相同。
清俞省《大吕星回轴》,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编者增)
民国时期,此区域曾被用来养鹿。借此处山势与山景效仿郊野,以金属围栏圈出地界,以承露台为“鹿台”,鹿囿成为了小朝廷时期御花园的新景观。四神祠与承露台附近的山景面积虽然不大,但山势纵横,堆叠讲究。其与建筑结合紧密,一方面营造了承露台高耸崇峻之势,另一方面则为祀神所四神祠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可谓叠石与建筑互相成就的艺术。
清俞省《大吕星回轴》局部(编者增)
清俞省《大吕星回轴》局部(编者增)
四神祠南侧假山
四神祠后身处的假山上有一较为平缓的区域,似为观景场所。在民国时期的老照片上,婉容、文绣与唐怡莹游御花园时曾于此赏景暂歇。由湖石围成的窄小空间里,设有石桌一张,石墩两件。石墩、石桌是园林中常见且特有的家具陈设,仅故宫御花园中就有3张类似的石桌及3对同样精美的石墩。四神祠假山上的石桌与前文提及的御景亭前陈设石桌形制相同;两者所别,唯此处石桌已被石砖填满加固。两件石墩一南一北,位于石桌两侧,造型古拙。石墩的座面饰锦地,鼓腹上下各饰一圈连珠纹,连珠纹中间则间隔雕琢铺首衔环、卷草纹与双龙开光。从纹饰风格来看,两件石墩为同一时期制作。
御花园另一处假山石景位于养性斋北山墙至千秋亭西侧大墙内的区域。在乾隆《京城全图》上可以看到,此区域原有值房九间。咸丰八年,“千秋亭西边水房内不戒于火,延烧千秋亭一座及西水房数间”[23]。经此回禄之灾,千秋亭仅剩石基,御花园西大墙亦受到影响。于是,在咸丰八年十二月,咸丰皇帝下旨对这一区域进行了整修:
“核估得御花园千秋亭一座,值班房九间回禄,照式拆卸情理砖瓦灰土渣,西面大墙提刷红浆找補抹什红灰堆码石块,并随各作搭拆接收架木及出运渣土办买物料雇觅匠夫,按例实销银两钱文数目分晰开后……”[24]
在此次修缮工程中,并未复建千秋亭及其西侧房间,直到同治十年营造司勘察此处时,千秋亭仍“仅存基址,下座石料均因经火酥堿”。咸丰十年,咸丰皇帝仅对火场进行了清理,粉饰西侧大墙的同时堆码了一些石块作为妆点。今天御花园内千秋亭西北角仍遗留部分石景,应为咸丰年间所添置。从其堆叠的方式来看,鲜有法度,较为凌乱,大抵为经火后仓促陈置,而未经精心设计的缘故。同时,同治十一年前后,同治皇帝下旨为千秋亭添建西配殿,配殿的修建方位占用了较多西面大墙周围的空间,部分咸丰时期“堆码的石块”或许在此时遭到了局部破坏与挪移。
千秋亭西墙现存山石
四、结语
御花园犹如微缩的皇家园林,微缩的不仅是皇家园林的体量,还微缩着数百年的历史。自堆秀山至养性斋,自四神祠至御花园西墙前,这座紫禁城内小花园的山石景观呈现了动态的演进历程。其变化的原因或出于主观造景的意愿,如堆秀山的主体部分为嘉靖年间落成,体现了明人“山非高俊不佳”的造景追求[25],养性斋区域的假山为清代建造,则呈现了复杂与趣味相结合的另一种叠石思路;又或是出于不可抗的外力,如经回禄之灾或建筑布局发生变化而需重新点景。如今,御花园已成为到到访故宫游客定会打卡参观的地方,堆秀山、养性斋等处的假山景观更是成为了游客拍照取景的上选之处。可见,即使百年已过,御花园中石景艺术仍为今人所青睐,甚至已逐渐成为了御花园的象征。
注释:
[1] (日)冈大路著,常瀛生译:《中国宫苑园林史考》,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年,第190页。
[2] (明)刘若愚著:《酌中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05月,第147页。
[3] 上海书店出版社编:《清代档案史料选编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6月,第145-146页。
[4]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10乾隆六年起乾隆七年止1741-1742》第161-162页。
[5] 乾隆六年乾隆皇帝下旨:“其水法或做瀑布泉或做水連並掛水,经想法致做俟朕进京之时,着刘山久放水伺候覧看钦此” 。乾隆七年,经乾隆皇帝览后,最终钦定采用后者。
[6]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10乾隆六年起乾隆七年止1741-1742》第161-162页。
[7] 《堆秀山即景》,《清代御制诗文集 清仁宗御制诗第一册共七册》第230页 。
[8] 周乾:《图说紫禁城中轴线建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8年8月,第81页。
[9] 《御花园花朝》。《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二御制诗初集四十四卷》第475页。
[10] 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社日即指此日。
[11] 彩燕与青旙均为古代立春所用的装饰物。青旙即春幡,与彩燕同为立春时用纸或绢剪成的装饰物。
[12] 《上苑初春》:堆秀山前桃始华,延晖阁畔柳丝斜。《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二御制诗初集四十四卷》第140页。
[13] 《仲春御花园作》:秾春何处归来早,堆秀山前绛雪轩。《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二御制诗初集四十四卷》第344页
[14] 《堆绣峰》,《清代御制诗文集 清仁宗御制诗第二册共七册》第9页 。
[15] 乾隆九年又将此宝座挪至上书房。
[16] 上海书店出版社编:《清代档案史料选编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6月,第145-146页。
[17] 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大臣海望等奏为御花园内养性斋等处工程需用银两事》,奏案05-0124-017。
[18] 《文峰诗》,《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七御制诗四集卷一至四十五》第832页。
[19] 《玲峰歌》,《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七御制诗四集卷一至四十五》,第749页。
[20] 《奏请于名单内钦派一员查验修理养性斋楼座等项工程折》,奏销档470-001,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1] 清代营造尺与今公尺比例为1丈等于320厘米。
[22] 《为请领修理花园养性斋药栏内北面堆码太湖石山石高峰等项所需工料银两事》,05-08-006-000808-0011,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3] 《奏为千秋亭水房失火派人扑救情形事折》,奏效676-053,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4] 《房库咸丰八年御花园内千秋亭回禄亭座房间拆卸清理并西面大墙抹什红灰提浆清册》,05-08-006-000793-0082,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5] 明人陆绍珩在其《醉古堂剑扫》中云“山非高俊不佳”,虽此山非云人造之假山,但亦代表了明人对于山景的审美趣味。
贾薇,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馆员,宫廷原状研究所成员,致力于明清宫廷原状及家具陈设研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