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临港新片区三周年|以“引擎经济”打造上海全球动力之城
2019年8月20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两个月前,上海市经信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聚焦临港核心区打造上海“全球动力之城”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以聚焦临港打造全球动力之城核心区为目标,将上海建设成为源源不断向世界输出强大澎湃“中国动力”的全球动力之城。
临港新片区如何打造成为融合硬科技和人文软实力的全球动力之城核心区,在临港新片区三周年之际,澎湃研究所与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联合推出临港新片区揭牌三周年特别策划“在这里,逐梦星辰大海”。策划将从临港、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三个维度分析临港建设全球动力之城的实力和短板,此外,还将重点分析“空天陆海能”五个动力产业体系。
2022年8月14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畔,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多个重点项目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城呼之欲出。 视觉中国 图
6月底,上海市经信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聚焦临港核心区打造上海“全球动力之城”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聚焦临港核心区,加快构建航空、航天、汽车、海洋、能源“空天陆海能”动力产业体系,全力打造集研发设计、高端制造、集成服务于一体的引擎经济集群,力争成为长三角动力产业协同发展的引领者、大国重器动力创新升级的策源地、代表中国参与国际动力竞争的主力军,将上海建设成为源源不断向世界输出强大澎湃“中国动力”的全球动力之城。
方案体现了上海立足国家战略、承担大国重器的主动担当,也体现了上海培育高端制造新动能的务实举措,尤其为疫后上海经济恢复注入一剂强心针!“全球动力之城”,是上海高端制造参与国际竞争的又一张响亮名片,将充分发挥上海在航空动力、航天动力、汽车动力、船舶动力、能源动力等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通过动力变革引领未来的产业变革,将成为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承载和主要标志,对于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具有突出的引领和示范意义。
建设全球动力之城,是上海承载大国重器,直面国际竞争,增强重点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能力的主动担当。
产业链供应链是大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形势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竞争格局的变化,增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现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凸显,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高端动力产业以动力装备为核心,覆盖上游的材料、中游零部件以及下游总装集成等产业链环节以及测试验证、再制造等外围服务环节。动力装备是大国重器的核心承载,是跻身国际制造第一梯队的重要标志,是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实现的关键领域和重要标志。然而,中国发动机领域起步晚、底子薄,依赖进口比较明显。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一直掌握在美国、俄罗斯以及英法等国家手中,如C919国产大飞机的发动机仍以美国CFM公司的LEAP-1C为主;再比如重型燃气轮机,是发电和驱动领域的核心设备,设计和制造难度极大,目前中国重型燃气轮机与GE、西门子、三菱等国际厂商合作生产,但其中的压气机、燃烧室、高温透平叶片三大核心部件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
上海建设全球动力之城,承担的核心使命之一,正是要着力率先攻克一批动力领域的卡脖子核心技术,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一批要着力突破的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和基础软件,全面夯实动力产业的基础能力,对于我国打破关键战略领域的国际垄断具有突破意义。
建设全球动力之城,是上海聚焦临港打造高端硬核产业集群,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和创新策源功能的战略布局。
高端产业引领和科技创新策源是上海承担的重要城市功能。当前,上海正着力构建“3+6”新型产业体系,加快打造重点领域的世界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是上海六大重点产业之一,“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装备等。以发动机为核心的动力产业属于高端装备的关键核心环节,是制造业的“皇冠明珠”,融合了前沿材料、制造技术、复杂工艺等“高精尖”特征,是上海高端产业引领需要突破的重点方向。
动力产业也是创新属性极强的硬核产业,动力领域的很多试验设备都属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如落户临港的中科院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是继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设施之后在上海落户的又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时,上海市政府也与国电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中国重燃总部、相关研发机构、燃气轮机国家创新中心落户临港新片区,打造燃气轮机产业创新基地。重型燃气轮机是能源动力装备领域的最高端产品,和航空发动机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两机”专项。
从全国范围来讲,国内很多城市在单一的细分动力领域优势比较突出,但上海却是覆盖航空动力、航天动力、汽车动力、船舶动力、能源动力五大动力领域门类最为齐全的城市。上海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动力领域也有比较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中国航发商发、中船动力、中国重燃等一批国内核心龙头企业,拥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是最有条件在动力产业集聚和创新方面实现引领突破的城市,具有全面、综合和国际化的竞争优势。
建设全球动力之城,上海有基础、有优势、也有底气。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五大动力领域的发展重点,以及夯实基础能力、打造顶尖创新载体、布局国家级重大平台、激发企业创新潜能等举措,将推动动力产业打造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是上海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和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核心抓手与关键支撑。
建设全球动力之城,是上海顺应市场趋势,以“引擎经济”构筑“经济引擎”的战略谋划。
动力产业从承载国家战略的角度是一个“发光的产业”,但一旦突破技术瓶颈,也将是一个“发热的产业”。以发动机为例,具有技术壁垒高、下游应用广、经济回报高等特点,产品附加值和市场需求都具备相当可观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从产品附加值来看,动力设备作为高端装备的核心环节,是附加值非常高的领域,如罗罗公司生产的Trent900涡扇发动机目录价格超过4500万美元,CFM公司的LEAP-1C发动机价格也在1450万美元左右。以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三电”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动力体系,其成本合计约占整车成本的65-70%左右。从市场需求空间来看,根据Boeing公司预测,2020-2029年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将达到近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近900亿美元。在动力电池方面,预计到202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规模将达1万亿元,未来十年有望增加至5万亿元,总体处于黄金增长期。从延伸服务需求来看,航空发动机的全生命周期中,维护阶段所需费用占比为45-50%左右,与采购费用接近,且发动机维护阶段的利润也较高。
建设全球动力之城,打造动力产业集群,是上海把握全球市场巨大需求潜力、国内爬坡追赶阶段和国产替代加速契机,壮大上海制造业实力、提升制造业附加值的重要抓手,也是着力以“引擎经济”构筑产业新动能的战略谋划。方案也提出,未来五年上海要实现动力产业重大项目投资1000亿元以上、动力产业总体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累计实现研发经费投入超过1000亿元,明确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尤其是当前经过疫情冲击和洗礼之后,上海也亟需找到发展新空间,因此,以“引擎经济”打造“经济引擎”也是契合当下发展要求的一个发力点。
建设全球动力之城,是上海践行全新发展理念内涵,引领“双碳”时代产业动力变革的战略选择。
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时代引发的最核心变革是能源动力变革。“碳达峰、碳中和”势必将倒逼传统能源变革的加速,在未来“‘零碳’能源体系”中构筑起新的竞争力,太阳能、风能、核能等非化石能源比重将大幅提升。能源变革将直接引发动力变革,非电力驱动的各类动力机器都将面临淘汰压力,电池动力、氢能动力、核聚变动力有望迎来契机,既有的动力设备竞争格局将被打破重构。
因此,上海建设全球动力之城,正是要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绿色动力产业体系,本身体现了新时代产业发展的全新内涵,在这一过程中,将牵引动力系统、动力设备、动力原材料的创新性变革,推动上海在动力产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实践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方案也明确提出上海要着力打造“双碳时代的动力产业绿色示范基地”,构建绿色标准,建设高效、清洁、循环的绿色动力产业体系,推进绿色技术示范应用
建设全球动力之城,是上海发挥临港优势拓展多元功能,增强科技人文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全球动力之城也超越了产业集群概念本身,更加强调“城”的内涵,要成为彰显科技硬实力和人文软实力的全球动力之城。这一方面,是动力产业本身的产业特点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有临港自身特色资源集聚优势的基础。
由于动力产业高精尖的特征,技术领域也非常专业,所以对于普通大众似乎“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神秘性、独特性,动力之城可以拓展一些面向群众的科普体验、人文教育、工业旅游等功能。这方面,国际国内都有成功实践,如肯尼迪航天中心建设航天主题公园,举办丰富的展览和活动,发展太空探险旅游,每年接待超过150万的游客;再如国内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拥有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所在的龙楼镇成为航天旅游名地等。
临港处于东海之滨,拥有上海天文馆、上海航海博物馆等资源,也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基础设施、龙头企业的研制基地,结合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能源等领域的产业基础、特色园区载体,可进一步拓展动力展览展示、工业旅游、科普体验、人文教育、主题娱乐等多元业态,丰富动力之城的文化内涵。方案也提出实施“动力会客厅构筑行动”,塑造标志性的主题空间、建设动力标志场馆群、举办高规格主题活动,进一步为全球动力之城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全球动力之城,为上海逐梦星辰大海、引领动力变革树立了一个更为长远、宏大而美好的愿景,期待多年以后,在东海之滨可以崛起一座享誉世界,融合高端产业、硬核科技、人文气息的全球动力之城。
(作者丁国杰系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上海中创研究院。经授权转载,刊发时略有改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