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行为科学权威:简单4步,让目标高效达成
我们都听过那样一句话:
某种行为,只要坚持21天,就能变成习惯。
然而通常情况却是:多数人在坚持21天后,误以为自己养成了这种好习惯……结果可想而知,那就是“在反反复复中败下阵来”。
行为科学家研究发现,习惯问题仅仅占到我们行为的40%,有一半以上的生活和工作问题光靠养成好习惯是解决不了的。这就是为什么即便坚持了21天,或者更长的时间,一旦松懈下来,我们很快又会回到原来的行为习惯。
当然,这个时候,成功学的鸡汤会针对上面的问题给出标准答案,坚持!比你强大的人都在坚持,你更要坚持!
然而“意志力”就如同电量有限的蓄电池,这个地方用得多了,别的地方能调用的总量就会变少。总是靠意志力做很难的事情,你的“电量”一下就耗尽了,要做的事情也无法坚持了。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更好地持续一个改变,并达成最终的目标呢?
1
做一些小小改变,
你的意识就会跟着变
前人智慧教导我们,行为的改变始于意识。
拿起一本励志或商业心理自助类图书,它会告诉你,如果你想要克服自己的恐惧、做个更优秀的销售员,或者过得更幸福,你需要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
传统的心理治疗师或许会在教那些想要感觉更好的人时说,要用类似“我很好,我很聪明,大家都这么喜欢我”这样的警句,放弃原来的消极自我对话。
但是经过多年的心理治疗,阅读了许多心理自助类图书后,我们仍然很难控制和改变自己的意识。而且重要的是,你要耗上几年时间,甚至一辈子才能学会通过改变想法来改变行为。
那是因为,在这方面的前人智慧根本是错的。好在如今有一种更快也更简单的方法来破解大脑的秘密,帮助你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它还得到了科学的支持——行为科学家肖恩·扬在《如何想到又做到》中,把这种能够重置大脑的心理技巧称之为神经记忆,亦可称之为行为在前。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更善良的人,你不要只对自己说“我是个好人”,而是要从帮助有需要的人着手。这时你就成了一个善良的人,而这种自我认同会让你十分容易地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
这就是行为在前背后的逻辑。神经记忆是一套心理技巧,也是方便而快速地重置思维的方式。它们会让人重新认识自己,让人坚持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可以运用行为在前这种方法来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可以用它让别人做一些对他们自己有益的事情。
2
无需意志力,
用行为先行制胜
不管是改变还是习惯,每次行为的发生,对大脑来说都是一次基于运算的决策,因为它需要在“做”与“不做”之间进行选择。然而,大脑本能的决策方式并不是依据哪个选择对我们的未来更有益,而是取决于此时此刻被这两种选择引发的生理和情绪征兆,哪个让我们感到更舒服或者兴奋。所以,你要“哄着”大脑,让它意识到改变可行。
而且,神经记忆通过这样两种心理流程来改变我们固有的认知:
人们相信,如果没有非做不可的压力,自己仍然在做某件事,一定是因为这件事很重要。人们会坚持这种行为,以求与对自己重要的事情保持一致;
人们通过回顾过去做的事情来形成身份认同。也就是说,人们会继续做某件事,是因为这是他们自我形象的一部分。
所以,意志力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持续一个改变的关键。坚持做一件事的核心在于,创造一个新行为,然后让新行为与积极情绪相连,以此建立一个神经记忆,来降低改变的心理阻力。只有这样,改变才能不费力地持续下去。事实上,那些最终能够持续下去的改变,都是因为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产生了可见的积极结果。
当这种积极结果给我们带来自我认可、成就感、以及对未来的信心时,大脑就会很自然地将这行为与积极情绪连接起来。等到想法再次被触发时,我们的抵触情绪就会大大减少。当这种积极情绪超越了“什么都不做”带给我们的舒适感的时候,那么坚持就无需再依靠意志力,好的行为也就养成了。
大脑虽然顽固,但却十分笨,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规则,就能很好地对它进行操控。那么哪些方法能让我们形成神经记忆,让自己和他人实现积极、持久的心理变化,从而赢得更容易呢?
3
制造行为在前,
让目标达成的4步法
① “直面”让你恐惧的东西
神经记忆的第一种方法是直面那些让你恐惧的东西。让一个人多接触自己恐惧的东西,或者恐惧程度略轻的同类东西就能帮他克服恐惧。这得到了科学的支持。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邀请了一群异性恋男士,这些人为自己感到焦虑,觉得自己不擅长社交,缺乏吸引力,因为他们找不到约会对象。研究人员想看看能不能破解男士们的大脑,改善他们的自我感觉,从而改善他们的约会生涯。研究人员让男士们跟女性配对,进行12 分钟的交谈,他们报告说,自己感觉没那么焦虑、没那么恐惧社交了。
到了第二天,交谈带来的效果并未消失:研究人员在6 个月后对这些男士做了跟进调查,发现跟最初的情况比起来,他们对社交的感觉舒服多了,而且更常出门约会了。
改变你的手机或者电脑的锁屏密码同样是一种行为先行的手段。比如你想在两个月后参加一个半程马拉松,可以先把密码设置成跑步的拼音或者英文。当你每一天输入密码时,都能让自己的心理和身体增加对跑步这件事的认同,你也更容易开展持续的练习。
② 用动作提升你的自尊
大多数人往往以为,自尊是完全内在的东西,但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信心和自尊会受一些看似无关之事的影响。
一项类似的研究考察了人们的自尊是否会受到“用哪只手回答问题”的影响。按研究人员的要求,参与者写下自己最符合将来职业发展方向的个人素质。要求一半人用常用的右手(惯用手)来写,另一半人用不常用的左手(非惯用手)来写。他们所写的内容大多是:工作努力、态度积极、灵活上进。接下来,研究人员请他们评估自己的整体自尊,以及对答案中列举的个人素质有多自信。
结果较之使用左手写下答案的学生,用右手书写自己所具备的正面素质的学生自尊评分都更高。原因在于,当人们回顾自己的工作时,如果字迹潦草、显得不够自信,就会让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
运用简单的手段,就能影响我们的信心,比如在与竞争对手谈判时,为了增强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你应该做出强有力的动作。如果你是坐着的,就往后倚、目视高处并讲双手交叠放在脑后;如果你是站着的,就需要让双脚在地上放平、抬头挺胸。
③ 制造一种身份认同
有一项系列研究请人们回答他们参加投票选举的概率。所问的问题有两种措辞方式:“去投票对你来说有多重要”或者“身为选民,去投票对你来说有多重要”。看到前一个问题的人,要思考的是做某事对自己来说有多重要;看到后一个问题的人,要思考的是成为某类人(会投票的人)对自己来说有多重要。让人们重视选民的身份,而不是只强调他们关心投票,能够让人们采取不同的行动。那些认可作为选民对自己很重要的人,投票率更高。
你也可以通过 “做不到之前先假装做到”的方法扮演你希望成为的角色。你想不再拖延吗?不妨创建一个治疗拖延的自助小组或播客,成为一个治疗拖延团队的领导者。教导他人怎样停止拖延,也能让你自己更容易停止拖延的习惯。
④ 自己选的更容易完成
那些自愿决定去做的事,比如决定自己想要这份工作而非那份工作,自己选定完成工作任务的日期,会有更大的概率坚持到底,实现预期。
这种方法可以称为“让选择变得容易接受”。想让他人对某件事持接受态度,可以给他们提供若干选择,请他们挑选。如果这是他们的决定,而不是你的,那么,他们有更大可能将该选择坚持到底。
如果某个APP能让用户从选项里做选择题,它其实就开始运用神经记忆手段了:让用户信守这一决定。如果人们回想起自己曾说过,使用这款APP是为了减肥,他们就会专注地想要坚持用该软件来减肥。如此一来,该应用程序就通过让人们做出选择,成功地赢得了用户。
让选择变得容易接受这种做法的关键在于:要让人感觉是自己主动选择的。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是被迫选择做某件事的,就会适得其反,就会让他不愿意坚持下去。
最后,如果你发现你生活开始变得一团糟,发现做一些事情坚持不下去,请静下来问问自己的状态、理解自己的状态。
无论如何,我们等不到万事俱备的那一天。期待你的行动。
原标题:《行为科学权威:简单4步,让目标高效达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