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西藏:民族特色手工业破题“致富难”
这个负担沉重的六口之家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卡斯木村,次央几乎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2016年4月以前,只靠在村里务农和周边打零工,她赚取了这个家庭的绝大部分经济收入——年均两千多元。
和次央一样,卡斯木村的很多其他妇女都因为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几乎没有外出务工的可能,收入有限。直到2016年4月,村中的致富带头人桑杰措姆组织起了16名妇女开办氆氇加工坊,大家的生活条件开始起了大变化,每名女工半年的收入就超过了万元。
产业脱贫一直被视作精准扶贫最有效的路径之一。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在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除了一些重大的民生项目和国家投资项目外,地方优势产业、民族特色产业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之中,主要分布在山南、日喀则、林芝等地的民族手工业不少都同卡斯木村一样,培育了“致富带头人+本地贫困户”的脱贫新模式。
“脱贫工作一定要和就业结合起来。”林芝市巴宜区委副书记、区长严世钦对此表示,“好多贫困户也有劳动能力,要让我们的贫困户有事可做,并且掌握一技之长。”
林芝市巴宜区:留村妇女成氆氇纺织工
制作民族手工艺品向来是卡斯木村的传统特色。2016年3月,村里的党员桑杰措姆作为致富带头人自发组织建设了这间氆氇加工坊,由国家投资29万余元,群众再自筹5万元建成。加工坊聚集了16名留村妇女,经过短期的技能培训,每人每天可纺织5米的氆氇。纺好的氆氇每月被统一送往销售点,按市场价每米20元卖出。
彼时,次央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不足半年。她和另一位妇女作为精准扶贫对象被吸纳进来后,每月收入2100元,几乎等于以前一年的收入。正式上岗后,他们还会按照上工时长和纺织水平获得考勤奖励和绩效分红。
新工作、新房子,2016年对次央来说意义特殊。“家里六口人,老公眼睛不好,右眼几乎失明,爸爸84岁了经常生病,三个孩子还小,最大的上中学,情况非常困难。”2015年底,经申请批准成为卡斯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后,次央因家庭情况特殊,得到政府30余万拨款,住进了120平方米的新房。
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卡斯木村次央的新家 本文图片均来自澎湃新闻记者 官雪晖“房子修起来后我们也没有钱买家具,帮扶人还给我们两万块钱买了家具。”次央说,自己做梦也没想到能住进这样的新房。“因为有医疗补助,老公今年胆结石手术也一分钱没掏。三个孩子现在上学有教育扶持政策,来回路费都有补助。”
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卡斯木村次央的新家2016年底,次央一家顺利脱贫,在她看来,这其中原因离不开村里的这家氆氇加工坊。“农忙的时候可以忙自己的农活,农闲的时候可以来加工坊打工,平时跟工友的关系也很融洽。”
加工坊正在吸引村里更多的妇女加入,桑杰措姆表示,技术娴熟后预计未来每人每天可纺织10到15米,收益会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通过村里的致富能手办合作组织,带动大家一起脱贫。”这样的脱贫模式在林芝市巴宜区委副书记、区长严世钦看来是林芝乃至西藏自治区的特点之一。据他介绍,林芝地区的藏香产业、藏家乐项目等很多都采纳了这一形式,成效显著,对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日喀则市亚东县:村民脱贫后自筹资金办羊毛加工厂
致富能手带动脱贫,这样的例子在位于中印交界地区的边陲小城——日喀则市亚东县也时有发生。
“脱贫脱到底,不仅我自己脱贫,还要带动周围邻居脱贫。”扎西旦增家住亚东县帕里镇,这个30岁出头的小伙子2015年还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7年就已牵头组织了“亚东帕里神女峰羊牛毛加工专业合作社”。
周围不少邻居都感慨他的“闯劲儿”。被列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时,扎西旦增和妻子多珍还没有自己的房子,租住在土屋。两人开过一个小卖部,每月租金300元,收入却只有500多。
“以前我在上亚东乡了解过他们群众组织的合作社,但是当时没有钱,也不敢想,毕竟连自己的小孩、老婆都养不起,房子都是租的,收入也不稳定。”
因为缺乏资金,扎西旦增一度搁置了这个想法。2016年,在亚东县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政府提供了13万元易地搬迁的建房基金,扎心旦增一家住进了200平米的新房子。
于是他又开始琢磨起办合作社的事情。“在我们这,老百姓家家户户都会用自己做的羊毛被,非常暖和,但通常都是自用,不会卖出去。我们年轻人可以通过电商帮助这些加工品打开销路。”
连同自己在内,他发动了6户邻居,其中3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自筹了6万元的资金,在自家房子中腾出了一个“生产车间”,购入藏式织布机、纺线机、染色机等,于2017年11月正式成立了这家合作社。
日喀则亚东县帕里镇扎西旦增开办的亚东帕里神女峰羊牛毛加工合作社没管政府要一分钱的资金支持,扎心旦增觉得“党的好政策已经够好了”。他希望先把羊毛被子的产量做起来,通过电商等平台销到藏区和内地的其他地方,以后再扩大规模,“刚起步,要谨慎一些。”
作为藏族人,想把民族传统工艺保留和传承下去,是扎心旦增选择创业之路的另一个目的。“希望能让民族工艺发扬光大。”
山南市乃东区:手工编织品成知名品牌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合作社早于2008年就已成立,是该地区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这家合作社的成立成功挽救了当时濒临灭绝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哗叽手工纺织,其经营也直接解决了失地农民及贫困户、残疾人的就业,多年来已经小有规模。合作社的编织车间从最初的7个人扩展至现在的79人,2013年底更是开办了专卖店直接经营销售,随后成为了西藏自治区的知名品牌。
山南民族藏帖尔手工业残疾人所在的工作车间据其负责人介绍,合作社去年收入420万元,其中经营利润达150万元。“员工月均收入3000余元,包吃包住,年底所有人还有一共40多万元的分红。”
格桑旺堆和妻子仓木卓玛就一起在这里工作。格桑家里有4口人,以前只靠他做木工获得微薄的收入,也因此成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看他做木工有点危险,毕竟家里就他一个顶梁柱,担心他摔倒了受伤了很麻烦。”妻子仓木卓玛表示。
“当时我们看病都没钱,现在每月拿工资,心里一点担心都没有了。”成为编织工人后,格桑和妻子一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冰箱、电视这些都有了,现在还买了车。”
依托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合作社的品牌与技能优势,山南民族藏帖尔手工业残疾人福利有限公司也在2016年成立,山南的众多残疾人也在加入这一组织后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40岁的达瓦扎西先天腿部残疾,几乎没有上过学,2017年在合作社负责人的介绍下来到公司,培训了八个月之后上岗,每月有2800元的收入,目前主要制作中小学生校服。
达瓦扎西和车间共32名残疾人首次制作校服就碰了壁。2017年7月,他们首批生产了1151套小学生校服,但加工质量未能达到要求,最后这批服装(折合11.2万元)被无偿赠送给乃东区下属乡镇的小学生。
“当时我们还不太会(加工校服),所以裁剪有些问题,但第一次失败没什么,多做几次就好了。”回忆起初次失败的经历,达瓦扎西没有显得过于沮丧。
因为先天残疾,达瓦扎西说自己找到这份工作并不容易,至今未婚的他想把大部分赚到的生活费交给父母,感谢他们在自己成长中的无尽关爱。
将藏民族优秀文化潜能转化为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在藏区“遍地开花”的民族手工业合作社佐证了这一点。这一模式的背后是同次央、扎西旦增、格桑旺堆、达瓦扎西等无数藏区民众生活条件的切实改善,也构成了西藏自治区脱贫摘帽的坚实基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