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展如何?
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结算-投资-储备-计价”的功能路径,本文跟踪了人民币结算职能、投资职能、储备职能、计价职能等四项重要职能在2022年上半年的发展动态。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国际货币结算职能保持稳定,投资职能稳步提升,储备职能持续巩固,计价职能有待突破。
一、结算货币职能持续突破
结算货币职能是指在跨境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支付结算,是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的重要形式,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石。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自CIPS建立以来,人民币跨境支付金额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末,跨境支付结算量已稳定在20万亿元规模上方,同比增速略有放缓。从币种看,人民币在银行对外收付款中的占比连年增长。截至2022年6月末,人民币在银行对外收付款中的占比保持稳定,2022年起占比明显提升,且同期美元占比明显提升。
图1: 人民币跨境支付情况 数据来源:Wind
图2: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比例 数据来源:Wind
从全球范围看,截至2022年6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其中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一度超越日元排名第四,为六年来首次,2022年1月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达到了3.2%的历史最高点。若将欧元区列为单一经济体,除欧元区内的支付外,2022年6月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份额为1.86%,排名第六。
图3: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和排名 数据来源:Wind
图4:全球支付货币排名数据来源:SWITF
图5:全球支付货币排名(除欧元区内) 数据来源:SWITF
其中,在中国大陆以外,人民币主要以离岸人民币(CNH)形式流通,2022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地区占全部离岸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的在74%-77%之间波动,份额基本稳定。
图6:人民币国际支付(香港地区比重) 数据来源:SWIFT
图7:使用CNH最多的15个经济体 数据来源:SWIFT。
注:除了荷兰和比利时,其他国家(地区)均为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数据截至2022年6月。
根据SWIFT统计显示,2022年6月,人民币在全球跨境贸易金额中排名第三,占比2.99%,仅次于美元和欧元,其中美元占87.31%,欧元占比5.17%。
图8: 2022年6月人民币在全球跨境贸易结算份额 数据来源:SWITF
总体而言,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已稳定在国际前列,占比份额逐步提升,跨境贸易结算业务中的份额和权重与之相当。其中,香港地区在人民币国际支付领域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投资货币职能稳步提升
投资货币职能是指资本项目开放,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畅通的投资渠道和丰富的投资产品,对于增强人民币投资货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人民币的现实基础相对薄弱,也是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方向。资本项目的开放主要包含四大领域:直接投资和不动产、证券投资、对外债权与债务以及个人交易。
直接投资领域开放程度较高,外商来华投资和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两个维度的直接投资均已实现基本可兑换,相比较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增速明显快于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且2022年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增速显著快于对外投资,显示出人民币资产对国际资本有较强的吸引力。
图9:新增直接投资领域每月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Wind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进展相对顺利,成果丰硕。自2012年起,中国证券投资项目下的开放不断推进,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集体投资类证券子项目的开放程度仍然较低。
股票类项目部分实现可兑换,境外企业在境内交易所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仍未实现突破,沪港通、深港通渠道是境内外双向投资参与的重要渠道。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市场股票规模达1.2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其中约七成为港股通渠道交易。今年上半年,港股通持续净流入约1700亿元人民币。
图10:证券市场资金流入 数据来源:Wind
图11:港股通资金交易量和净流入 数据来源:Wind
债券市场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57万亿元,较12月末下降了4300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9%;6月当月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现券交易量约为9433亿元,日均交易量约为449亿元。其中债券通交易量整体保持稳定,结算代理交易量逐步减少。境外机构投资者已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重要参与者,截至6月末,共有1043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其中518家通过直接投资渠道入市,757家通过“债券通”渠道入市,232家同时通过两个渠道入市。
图12:境外机构债券交易量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图13:银行间债市境外机构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此外,对外债权与债务、个人交易项目等方面的资本项目兑换也正在有序推进,暂无实质性政策出台。考虑到部分国家资本项目过快、过度开放,导致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经济出现动荡,甚至引发经济危机的历史经验,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相对审慎。
三、储备货币职能持续巩固
储备货币职能是指作为非本国官方外汇储备货币,主要考察国际储备货币(SDR)篮子货币和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中的份额。外汇储备是全球外汇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储备货币是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人民币在SDR篮子货币权重提升。2022年5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这是2016年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以来的首次审查。执董会一致决定,维持现有SDR篮子货币构成不变,即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构成,并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升幅1.36个百分点),将美元权重由41.73%上调至43.38%,同时将欧元、日元和英镑权重分别由30.93%、8.33%和8.09%下调至29.31%、7.59%和7.44%,人民币权重仍保持第三位。执董会决定,新的SDR货币篮子在2022年8月1日正式生效,并于2027年开展下一次SDR定值审查。
表1:SDR货币篮子构成 数据来源:IMF
SDR篮子内的货币组成反映了这些货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其组成和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IMF信贷利率水平,对借贷国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成为SDR篮子里的第五种货币,这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对中国在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人民币纳入SDR篮子也使得该篮子更加多元化,更具代表性,从而有助于提高SDR的稳定性和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吸引力。此次人民币权重的上调,反映出IMF对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取得的进展的认可,也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储备货币份额进一步提升。根据IMF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3月末,全球外汇储备构成 (COFER)中,人民币占比2.88%,同比增长了0.38个百分点,排名保持第五。相比较而言,美元仍为最大储备货币,但占比持续减少,欧元和日元的比重仍在下滑,英镑小幅上升,人民币份额增长明显,其他货币比重基本稳定。
图14:全球外汇储备货币份额变化 数据来源:Wind
图15:2021年9月末外汇储备份额 数据来源:Wind
注:2016年12月起IMF开始公布人民币外汇储备份额,因此左图以2016年12月份额为基准计算,数据频率为季度。
四、计价货币职能有待突破
计价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职能,主要体现在全球贸易商品,特别是大宗商品定价,意味着“国际话语权”。人民币国际化在国际结算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重大突破,但在国际计价货币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提高国际计价货币职能有助于增强支付手段、流动手段和贮藏手段等功能,降低人民币的使用成本,提高货币竞争力和国际货币地位。
美元是全球大宗商品最主要的计价货币。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全球商品序列,截至2022年5月末的49种主要出口商品中,35种以美元计价,12种以欧元计价,其他以指数计价。
人民币的大宗商品计价能力相对较弱。目前全球贸易商品定价和计价还是以美元为主。2018年至今,现货铜、原油期货、铁矿石期货、精对苯二甲酸期货、橡胶期货以及原油和棕榈油期权也陆续引入境外投资者交易,但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价格,对国际大宗商品定价议价能力仍然较小。在俄乌冲突影响下,去美元化进程正在加快,人民币结算其他资源类商品的进程也在不断加速,或将削弱美元国际货币计价的主导地位。
(作者曹誉波为经济学博士,供职于某国有大型银行金融市场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