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文学馆开工,2024年建成:接续上海与文学的伟大传统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22-08-16 18:21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身为20世纪中国文学重镇,上海是中国新文学的发祥地、策源地、推动地和收获地,现代文学史上几乎所有重要的作家,都曾和这个城市发生过千丝万缕的关系:鲁迅、巴金、茅盾、郁达夫、徐志摩、傅雷、柯灵、施蛰存……回溯百年,上海可以列出一个浩浩荡荡的文学大师阵营。

8月16日,上海文学馆开工活动在虹口区武进路439号举行,文学馆将于2024年建成并对公众开放。

建设上海文学馆,是上海几代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很长一段时间,筹建属于上海的文学馆的呼声很强烈。市委、市政府回应这一呼声,并着眼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需要,批准立项建设上海文学馆。

经过几经论证,上海文学馆最终选址虹口。虹口曾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群星璀璨之地。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丁玲、柔石、施蛰存等大批知名作家在虹口工作,鲁迅的最后十年在此度过,茅盾的笔名在此诞生,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热潮在此掀起。据悉,上海文学馆将于2024年建成并对公众开放,届时它在主体建筑外,还将集城市更新、历史保护、商业复兴于一体,延续城市风貌的边界和街景,保留现存历史脉络,打造成为有海派特色的城市体验空间。

上海文学馆效果图

根据规划,建成的上海文学馆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由“扆虹园”等3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及1幢新建建筑组成。其中三栋老建筑属于赵家花园(又名“扆虹园”),这里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沪上闻名的公共空间,孙中山曾三次到访,而今已是第五批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而主体建筑(新建筑)的设计方案,根据所属风貌保护街坊的特征,更注重新、老建筑之间的呼应和融合,并在外立面中注入红色元素的表达,让时空与时空交流和互动起来。虹口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求结合城市更新、空间重构,在城市建设中留存市民的乡愁。

“高质量地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是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塑造城市品格形象、展现人文之城魅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上海文学馆,将使上海传承虽然并不久远却内涵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延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文脉,提供一个宽展的平台。”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表示,未来文学馆不仅有良好的展陈、保存功能,还能在文学研究和普及教育、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旅游等方面有突出表现,让上海文学馆成为能够代表国际文化大都市水准、吸引人们近悦远来的文化空间。

“今天这个时刻,不仅在上海的文学历史上会是极为重要的一页,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上也将是重要的一页。”上海著名作家孙甘露说,这不仅因为上海这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镇将拥有一座承载、研究、讲述自身文学历史的博物馆;更重要的是,百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变,人们阅读写作使用的语言由文言文向白话文的历史性转变,新文化运动推动着的传统中国向新中国的转变,以及描述、记载、形容这一系列转变带来的经验、感受、思想和憧憬。“那些最重要的写作,最重要的作品,那些最重要的内心活动和文学创造,很多就发生在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方圆几公里的范围之内。”

为此他想到鲁迅先生在大陆新邨的居所,巴金先生那被日军轰炸所损毁的居所,茅盾先生的居所,夏衍先生的居所,冯雪峰先生的居所,左联旧址小小的楼房……他们孕育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那些伟大的心灵及其作品。

“这些标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的作家、作品,产生于这个环境,这个地方,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而一座新的文学馆的设计建造,也正是以建筑的形式回应了产生这些重要作品的城市记忆。”孙甘露相信,上海文学馆也将融入不断发展,同时也持续保护中的城市风貌,成为未来文学的温床和摇篮,接续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优良传统,接续着上海这座伟大城市的光荣传统。“这个时代以及未来的年代,上海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生活,都将被作家的笔记录下来,被镌刻在文学馆的墙上。”

上海,围墙里的左联旧址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上海,夏衍旧居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上海,大陆新村132弄9号鲁迅故居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澎湃新闻了解到,上海文学馆将以国家一级文学馆为建设目标,以上海文学史料等文物资源研究为基础,突出展示海派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实现征集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功能,将成为汇集全球文学艺术资源,追思前贤、启迪后学、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

就像作家孙甘露说的那样,伟大的文学最终是印刻在人们的心里,但是,想象的世界也有自己的殿堂,对上海而言,那就是坐落在此的上海文学馆。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