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时代中国特色执行制度
来源:最高法执行局
转自:中国审判
特别提示:凡本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本号观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健全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不断深化执行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改革,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执行制度、机制和模式。2012年至2021年,全国法院共执结案件5941.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3.02万亿元。
值此之际,本期封面文章聚焦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全面梳理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不断深化执行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改革的经验与成果,进一步坚定信心,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锐意创新 攻坚克难
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综述
文 |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健全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全面推进执行信息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执行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改革,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执行制度、机制和模式,促进了法治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执行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2016年至2018年,人民法院开展为期三年的执行攻坚战,全国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目标,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2012年至2021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6026.6万件,执结5941.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3.02万亿元。
2021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执行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阶段性进展暨全国法院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日有关情况 供图 最高人民法院
紧紧依靠党的领导
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
党中央高度重视执行工作。2016年6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这是指导破解执行难题、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维护法律权威的纲领性文件。2019年9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出台《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为推动解决执行难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决策,纷纷出台贯彻落实意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解决执行难纳入法治建设重点任务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为解决执行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社会环境。
建立健全网络查控系统
基本解决被执行财产难找问题
针对传统执行查控模式存在的执行效率低、覆盖财产范围窄、查控人力成本高等难题,2014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健全“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与公安部、民政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16家单位和39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可以查询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的不动产、存款、金融理财产品、船舶、车辆、证券、网络资金等16类25项信息,并可以对证券、存款、网络资金等财产进行在线冻结或者扣划,基本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和相关信息的有效覆盖,极大地提升了执行效率,实现了执行查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截至2022年3月底,全国法院通过网络查控系统累计查控案件11434.46万件,累计冻结资金20655.4亿元,查询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信息40646.87万条,车辆15395.91万辆,证券26673.29亿股,渔船和船舶371.79万艘,网络资金806.39亿元,有力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
有效破解财产变现难题
为克服传统拍卖方式存在的成本高、成交率低、廉政风险高等诸多弊端,从2012年开始,浙江、江苏等地法院率先推行网络司法拍卖。最高人民法院及时总结经验,确立以网络拍卖为原则、传统拍卖为例外的司法拍卖新模式,出台网络拍卖司法解释,自2017年1月1日起,在全国法院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实行网络司法拍卖以来,成交率、溢价率成倍增长,流拍率、降价率、拍卖成本明显下降,有效消除权力寻租空间,斩断不法利益链条,实现了拍卖环节违纪违法“零投诉”。从2017年3月网拍系统上线至2022年6月底,全国法院网络拍卖462.3万余次,成交117.7万余件,成交额2.01万亿元,标的物成交率64%,为当事人节约佣金619亿元。针对司法拍卖评估环节效率低问题,创设当事人议价、定向询价、网络询价和委托评估等形式多样的评估方式,建立统一网络评估平台,提升评估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提高财产处置效率,减轻当事人负担。
建立完善失信惩戒系统
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推动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联合惩戒,努力破解规避执行难题。2016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60家单位签署文件,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采取11类37大项150小项惩戒措施,对失信被执行人担任公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出行、购房、投资、招投标等进行限制。截至2022年6月底,正在发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有751万人,累计限制购买飞机票8947万人次,限制购买高铁动车票1238万人次,999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
加强执行规范化建设
将执行权关进制度“铁笼”
2013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狠抓执行规范体系建设,共出台涉及财产保全、变更追加当事人、财产调查、五年发展纲要、善意文明执行、股权执行、执行制约监督等78项重要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数量超过党的十八大前的总和,加强制度建设,织密规则体系,全面规范执行工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强制执行法”部署要求,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安排,最高人民法院负责牵头起草民事强制执行法。2018年以来,全面总结执行工作经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反复论证修改,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并于2022年6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加强执行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专人负责、“接访即办”等机制,于2017年正式上线执行申诉信访办理系统,建成四级法院统一的执行信访信息化平台,实现执行信访案件实时录入、动态处理、网上流转、全程留痕,做到“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大大提升了信访案件办理效率效果。自2017年4月至2021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系统中共登记录入信访案件31033件,地方各级法院在系统中登记录入243169件,化解信访案件89265件,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
强化执行管理
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行
自2014年起,全国法院对近20年来未实际执结的执行案件进行全面清查核录,把1600余万案件录入执行案件管理系统,为实现执行案件有序、精准、全面、智能管理打下基础,彻底解决执行案件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问题。建立全国四级法院“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的执行管理新模式,实现执行管理扁平化、集约化、可视化、规范化、智慧化。建成四级法院统一的执行办案平台,全国执行干警在一个平台办案,规范了执行办案标准和流程,强化了关键节点管控。建立完善四级法院统一的执行指挥管理平台,具有执行协作、款物管理、流程监督、执行考核等20多项功能,实现“一站式”执行公开、“一键式”案件督办,真正让执行管理“一竿子插到底”。全面推进“智慧执行App”建设,服务执行法官移动办案,畅通当事人与法官的沟通渠道。建立执行约谈、“一案双查”“执行局长向上级法院述职”等机制,开展两次执行专项巡查,不断完善执行管理机制。针对异地执行难题,研发事项委托系统,上线以来,共进行区域执行协作613万余次,极大地节约了执行成本。针对案款管理混乱问题,在全国法院全面推行“一案一账户”管理模式,建立公开透明、全程留痕的案款管理长效机制。针对“执行不能”案件办理不规范问题,于2016年出台了《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将终本案件合格率作为评价法院执行工作的关键核心指标,明确规定只有穷尽一切执行措施、达到规定标准,才能认定为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建立终本案件库并定期查询、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完善严把进口、规范管理、畅通出口、有序退出的终本案件管理机制。
开展专项执行行动
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2013年以来,在中央政法委领导下,每年集中开展涉党政机关执行清积专项行动,建立定期通报等长效机制,将涉党政机关案件清理情况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范围,促进党政机关带头履行生效判决,截至2021年年底,执行到位金额1354亿元。2013年12月以来,每年元旦、春节前后集中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建立健全“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等绿色通道机制,努力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截至2021年年底,共执行涉民生案款745.3亿元,司法救助30.9亿元。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组织开展打击拒执罪专项行动,有力打击了抗拒执行行为的嚣张气焰。2016年,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集中清理执行案款活动,发放案款960亿元。2020年9月下旬至2021年春节前,在全国法院集中开展“发挥执行职能、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专项执行行动,继续加大对黑恶势力犯罪、职务犯罪刑事涉财执行案件、涉民生案件、涉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债务案件等执行力度,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2021年开展的执行款物集中清理专项治理行动中,共清理无法定事由超过30天未发执行案款1720.74亿元,涉及案件107.44万件,基本实现全国法院所有超期执行案款全部发放完毕,全年共发放执行案款11267.28亿元,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案款发放问题。
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
促进执行工作长远科学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审执分离改革试点,先后批复广东等地法院试点方案,扎实推进改革工作。出台立审执工作协调运行的相关意见,加强立案、审判、执行、保全程序中的机制衔接。深化以法官为主导的执行团队模式改革,明确要求执行部门员额法官比例不低于审判业务部门,建立以员额法官为主导,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等司法辅助人员组成的团队化执行工作模式,实现执行人力资源效用最大化。2019年6月,制定发布《关于深化执行改革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的意见——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纲要(2019—2023)》,规定了10个方面的主要任务、53项具体工作,为2019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科学发展描绘了蓝图。
强化执行公开宣传
形成理解支持执行的浓厚氛围
坚持在执行工作领域贯彻依法公开、主动公开、全面公开、实质公开原则。2014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将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执行案件流程信息公开、执行裁判文书公开等信息平台进行有机整合,组建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并正式开通,之后不断升级完善,拓宽执行信息公开范围,增加限制消费、财产处置、执行公告等信息,确保执行权在阳光下运行。2018年至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地方法院举办了55期“决胜执行难”“正在执行”全媒体直播活动,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00余家媒体、网络平台先后参与直播,累计超过10亿人次网友在线收看,生动展示了法院执行工作的声势,营造了褒奖诚信、打击失信的良好舆论氛围。此外,还开展了“全国法院十大执行案件”“我最喜欢的执行法官”“最强执行干警”等评选活动,开通“中国执行”微信公众号,推出电视连续剧《执行利剑》、大型纪录片《失信惩戒录》等并在央视播出,推出一批涉执行的公益广告、微电影,定期公布打击拒执罪、涉民生案件、善意文明执行、信访化解、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等典型案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执行故事。2019年,首次就强制执行工作召开国际会议——世界执行大会,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参会,并通过《世界执行大会上海宣言》,充分展现中国强制执行工作的现代化发展,为世界执行法治建设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切实加强执行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现代化执行“铁军”
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教育引导广大执行干警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等专题或主题教育活动,不断筑牢政治忠诚。在三年攻坚战期间,广大执行干警夜以继日战斗在执行一线,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怕牺牲,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包括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侯铁男在内的46名干警牺牲在执行岗位上。加强执行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设立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执行专业委员会和国家法官学院执行学院,建立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咨询专家库和全国执行人才库,加强执行理论研究,创新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干警执行能力。坚持从严管理、刀刃向内,发布规范执行行为“十个严禁”,划定“高压线”,多次开展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整治活动,整治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等问题,开展法院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和执行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惩处一批违法违纪的害群之马,解决一批影响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的顽瘴痼疾,队伍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自觉接受监督
确保公正高效执行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2018年10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2019年4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研究处理对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情况,配合开展执法检查,认真办理代表建议、邀请代表视察调研、见证执行等,有力推动解决执行难工作。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全国政协专门就“基本解决执行难”安排双周协商座谈,与会政协委员围绕解决执行难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凝聚攻坚执行难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自觉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建立全国执行与法律监督工作平台进一步完善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加强和规范民事执行法律监督活动,促进人民法院依法执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开展特约监督员、特邀咨询员视察法院执行指挥中心、调研座谈等活动,接受舆论监督,认真对待意见、批评和建议。开通全国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切实解决执行难信息网,及时向社会公开解决执行难工作重要举措及进展,满足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