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调研手记:如何帮助残疾人就业?
原创 走南闯北的社长 行业研习
我国目前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4%,其背后连接着2.6亿个家庭。由此可以看到,残疾人在我国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对于残疾人而言,就业不仅是提高家庭收入的一种渠道,更是其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最重要的途径。政府也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问题,2022年4月8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明确了以有就业需求和就业条件的城乡未就业残疾人为重点2022-2024这三年内要实现全国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00万人的任目标。因而在如何进一步推动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和较高质量的就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与政策问题。
笔者2022年8月4-7号与团队在佛山L镇开展了一次残疾人专题调研。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随着政府不断发展和完善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政策以及开展各类助残就业行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残疾人就业环境、提高了残疾人就业比例。但可发现,通过政府主导为残疾人增加就业岗位这一外部供给的模式对于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虽有促进作用,但其作用仍然较为有限。因为保护性的就业岗位始终有限,这就意味着能够享受到就业机会的只有少部分人。而且除了外部性供给的岗位有限外,也有部分残疾人本身因受到社会性障碍和个人障碍而导致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不强,进一步弱化了其就业能力。因而笔者在调研中受到启发,认为如果要进一步推动残疾人实现就业目标的话,则需要“内外”共同用力,即在增加外部性供给岗位的同时,激活残疾人内生的动力,增强其自身的就业意愿和能力。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调研情况,对残疾人就业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思路进行分析。
一、当前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
1
外部供给的就业岗位有限且存在筛选机制,因而其就业安置能力存在限度
政府通过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等多种方式为残疾人提供庇护性就业岗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残疾人就业的发展。根据《2021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21年按比例就业的残疾人数有81.8万人,集中就业26.8万人。同时政府和残疾人组织为了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为残疾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和辅助性岗位,也解决了部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例如,我们所调研的佛山L镇的残疾人关爱中心,通过链接到一家爱心玩具企业,采取抱团就业模式,目前已有27个残疾人在该企业实现了稳定就业。同时与该企业建立了较为长期合作,每年可以推荐10几个人过去工作。从当前支持残疾人就业的举措来看,这些都是遵循外部增加供给的思路,通过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来扩大残疾人的就业范围与机会。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残疾人就业发展,但其因为岗位数量较少,且存在筛选机制(如需要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身体素质相对较高;精神状态较好等),因而只有少部分的残疾人才能享有这些就业机会。
案例1:
L镇HS村李水金,女,今年50岁。10岁时因癫痫发病,导致肢体残疾。目前腿脚不是很方便,能做些手工活,但速度有些慢。她自己现在也是想找一个合适的、较为稳定的工作,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残疾人服务中心的张主任说:“之前也有给她找过相关企业,但她的行动能力有点慢。现在企业一方面因为效益不太好,外包的业务量减少了,另一方面企业对于外包的业务也是希望能够尽快完成,提高效率。所以也尝试过给她联系企业,但也一直没有匹配上。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通过政府引导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一方面有限,另一方面这些工作也存在也存在一定门槛限制。这些虽有就业意愿,但行动能力较慢或劳动力素质较差的残疾人便往往很难匹配到相应的就业岗位。
2
家庭和社会存在的偏见与歧视,成为部分残疾人进入市场的阻碍
偏见和歧视作为一种社会性态度,可以说是阻碍残疾人就业和融入社会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障碍因素。一方面,偏见与歧视往往会影响到残疾人的自信心,从而使得其自身缺乏足够的动力走出家庭、走入社会。这种偏见,既有来自家庭成员内部的,也有来自村庄社会以及就业市场等外部评价与看法。另一方面,歧视与偏见往往会直接影响其就业机会的获得。如一些企业会在招聘过程中存在隐性歧视,很少或者基本不录用有残疾的群体。在和村干部以及残疾人服务中心主任的座谈中了解到,其实在每个村里都有部分本身是残疾但不愿意去办理残疾证的居民,“因为他们害怕公开,害怕被别人在背后说他们。”还有的虽办理了残疾证,但不愿意干部探访,尤其是部分有智力障碍的群体,她们不想被别人知道她有病。这部分群体因为害怕自己被别人发现自己有病,通常会主动缩小社交范围,尽可能让自己处于一个安全圈内。
案例2:
WZC,女,32岁,大专学历,目前居住在HG村。患有精神四级残疾。访谈过程中,这位受访者就表示其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怎么会和别人交流,除非觉得这个人安全性比较高。“亲戚们知道有这个病之后会疏远。老一辈人一般都不怎么待见我,年轻人一般上网会对我这个病会有些了解态度可能会好一点,但也不见得主动会接近你。亲戚们也都是嫌贫爱富,过年的时候会甚至当着我的面说我的坏话。说我怎么这么笨,又离婚,搞得整个家里很没面子,我的父母也不维护我。因为他们的思想和我的这些亲戚是一样的。如果我没有病的话,他们都不知道会存在这个病。老一辈人就是这个态度,因为我不工作,所以说我没有用。我在外也几乎没有朋友,在这里也没有朋友。出门在外虽然会和邻居互相打招呼,但是也不知道他们背地里怎么说我”。
可见这位患者不仅面临着自身疾病所带来的负担,同时还需要承受来自家庭内部成员和社会所带来的偏见与不理解,使其进一步处于“弱势地位”。
在调研过程中,也有其他受访者提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偏见所带来的影响。如一位患有三级的精神残疾的患者,HCX说:“因为害怕被别人歧视,所以基本上都不用社交软件,也从不参加社区活动,也很少出门。”因为害怕和别人打交道,除了干一些那种能拿回家干的加工活以外,她已经十多年都没有去工作了。之前残疾人服务中心也尝试过帮她对接相关企业,为她提供就业机会。但那些企业也因为她的病都拒绝了她。因而她自己现在感觉:“像我这种人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人会请,我自己也不知道有什么工作是我可以去做的。”
由此可以看到,残疾人本身因为部分身体功能存在障碍,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家庭与社会的偏见往往会更容易导致其在日常生活中转化为对自己的偏见(自卑、自己不行、不敢社交、情绪不稳定等),无法积极与外界建立健康、稳定、持续的关系,缺乏主动进入市场就业的动力,从而进一步限制其就业机会和范围,影响社会融入质量。
二、从外部供给到内生激活:
进一步推动残疾人就业的路径选择
通过这次调研笔者发现,要进一步推动残疾人实现就业的目标,政策干预思路应从外部供给向内生激活转变。即除了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为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供增加就业机会这一外部供给路径外,更应该从残疾人自身出发,通过提高其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充分激活残疾人内生动力,从而更好的扩大其就业范围和提高社会融入度。
1
从提高残疾人就业意愿角度出发
首先,减少家庭与社会产生的歧视和偏见,增强其进入社会的信心与意愿。具体而言,从家庭层面,应通过村社组织强化对农民家庭的宣传、教化作用,逐步减轻家庭成员将残疾人群视为负担、累赘等思想,减少残疾人在家庭内部受到的歧视与偏见。家庭对于残疾人而言是最为重要的支持性力量,如果在家庭内部都无法获得理解和关爱,对于本身身体和精神就存在部分障碍的残疾人而言更难有走出家庭、进入社会的信心。从村庄社会层面,应在村内适时展开宣传教育活动或者集体活动,加强村民之间的了解和互动机会,从而减少残疾人在村庄社会层面受到的偏见与歧视,使其能够有勇气和信心的与外界主动构建社会关系。通过在家庭和社会内部营造较为宽容、支持性的社会氛围,从而提升残疾人自身主动进入市场、融入社会的意愿和动力。
其次,优化公共基础设施,努力消除或减轻影响残疾人就业的环境障碍,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就业意愿。如强化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为残疾人的公共出行提供更为人性化和便利化的交通服务,使得部分因失明、肢体残疾等外出不方便而不愿意出行的残疾人能够提高外出意愿。许多残疾人表示他们一般都有一种“不想麻烦别人”的心理,当因自身身体原因不方便外出时,他们一般都是尽可能的不外出。如果要找工作,也是尽可能找那些就近或在家就能做的手工活。从公共角度上来看,如果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使得残疾人出行也较为便利的话,他们外出就业的意愿也会更加强烈些。因而通过优化公共基础设施,减轻影响残疾人走出家门进入市场的环境障碍,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入。
2
从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角度出发
首先,提高残疾人的受教育水平,从而增强其进入市场的能力。具体而言,应该加大特殊教育水平的普及力度,尽可能地让更多的残疾人员接受到基本教育。接受与正常学龄儿童一样的教育,有利于其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与社会对接的能力。笔者在调研过程中访谈到一位视力一级的残疾人,因为其家人在他小时候了解到有特殊教育这类学校,小时候就将他送到了学校,学习了小学、初中知识,后又读了中专。就他所述:“因为和大家学了一样的知识,所以即使看不见也不会觉得自己和这个社会脱节。”而就他了解到的和他同样失明情况的同龄人,因为小时候父母没有这方面的渠道和教育意识,使得他们就没有接受正常教育,现在因没有和社会打交道的能力,因而都只能呆在家里。由此可以看到,接受教育对于残疾人而言是一种非常有利于适应社会、与社会接轨的方式,如果没有掌握进入社会的基本技能,连走出家门都存在困难,更何况进入就业市场开展工作。除了加大特殊教育的普及力度外,也应逐步完善残疾人受教育体系,如针对不同残疾类型开发和完善不同类别的特殊教育课程;高等院校教育招生过程中适当放宽对残疾人的招生标准、扩大招生规模等,为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其次,有针对性的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从而提升其职业技能。具体而言,一是应该针对不同残疾类型特征的群体开展培训,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等不同残疾类型的群体的需求不同,因而培训课程应结合其特点进行展开,从而提升其职业技能。二是针对残疾人所处不同阶段展开培训。如对于未参加就业的残疾人而言,培训课程的重点在于如何克服其心理障碍,减少其对于就业岗位的畏惧与害怕,同时强化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基本知识、相关技能的培训;对于已经在就业的残疾人而言,培训课程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其更好的在工作单位中适应与生存,如与领导同事沟通的技能、汇报工作的方法等等。三是采用多种培训方式,更大范围内的提供培训服务。如集中培训、上门培训、线上培训等多种方式同时开展,从而扩大培训范围。通过对残疾人类型、基本情况与具体需求细化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从而减轻阻碍残疾人的就业障碍,进一步提升那部分有劳动意愿但却缺乏足够劳动能力的残疾群体进入市场的能力。
小结
对于残疾人而言,就业岗位对于他们而言只是能够去实现就业目标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而政府在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时,除了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为残疾人增加就业岗位,提供外部性就业机会以外,同时还应该考虑到那些阻碍残疾人与就业市场对接的障碍因素。残疾人能否真正拥有就业机会,最重要的是需要减轻或消除那些横亘在残疾人个体与市场中间的阻碍因素。这些阻碍因素既包括来自社会存在的偏见以及基础设施环境所带来的社会性障碍,同时也包括残疾人自身的教育水平和劳动技能等个体性障碍。
因而后续要进一步助推残疾人实现就业这一目标,通过采取有效地措施消除阻碍残疾人的就业障碍,激活其内生动力和能力,是一条更有有效的路径。
❤️
行业研习社
•本期作者:刘丽娟,中南大学博士
•本期编辑:卷心菜
•图片来源:陕红宇
•关于我们:我们是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老师、博士生,以及从事具体行业的业余研究者,拥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知识背景,有丰富的田野调研或行业经验,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一起绘制中国行业的图景。
原标题:《刘丽娟丨如何帮助残疾人就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