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舟共济印记④丨李庄故事,同济人的第二故乡
115载薪火相传
这些曲折而光辉灿烂的
同济时刻
是所有同济人弥足珍贵的
“同舟共济印记”
今天我们继续
重温历史
顺着历史的足迹
阅读同济,了解同济,热爱同济
让我们一起
同舟共济向未来!
TONGJI
李庄故事,同济人的第二故乡
TONGJI
“八·一三”淞沪会战时,同济大学惨遭日军密集轰炸,校园完全被毁。战争虽然毁掉了校园,但没有击败同济师生。同济人面对困难,同舟共济,自强不息,辗转西迁,坚持办学,坚持文化抗战报效祖国,写下了“永矢济时歌”的壮丽诗篇。战争之殇不忘,学府之痛犹存,同济人更不会忘记,在西迁办学的坎坷艰途中,同济和李庄的那一段情缘。
相识于战火硝烟之时,相知于筚路蓝缕之际,相交于朝夕问道之谊,相融于血浓于水之情,李庄与同济,一个千年古镇与一所著名学府,在同济115历史里写下了一个 “幸而有托,不废研求”的故事。
【同大迁川 李庄欢迎 一切需要 地方提供】
出自1939年李庄乡绅发给同济的十六字电文
1939年8月李庄乡绅发给同济的十六字电文
❖
1939年夏,日寇开始对昆明实行“疲劳轰炸”,暂居昆明的同济大学决定再次迁址。学校向宜宾中元造纸厂厂长、同济校友钱子宁发电报求援,请他在宜宾与泸州一带为同济寻找新校舍。
因抗战爆发后大量机构纷纷从上海、武汉、长沙等地内迁,当时的宜宾早已人满为患,下游的泸州比宜宾情况更为严重,两地均无法安置拥有几千名师生员工和家属的同济大学整体迁入。听到同济急于寻找校舍而南溪县拒绝安排的消息后,南溪县所属李庄镇士绅罗伯希和王云伯经商议后取得共识:“他们不要,我们来接待。”他们找到时任国民党李庄区党部书记罗南陔说明情况,罗南陔当即表示可以考虑,并召集了一批乡绅达成共识,表示愿意接收同济。
李庄32乡绅致信宜宾行政督察专员冷寅东表示愿意接纳同济
【偕行偕作,同泽同裳】
115周年校庆印信文化展
印文征集入选方案
印文来源:李亚奥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2020级本科生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这封饱含情谊的十六字电文,温暖了漂泊中的同济师生。接到电报后,校长周均时当即委派理学院院长王葆仁、事务主任周召南赴李庄考察和落实迁校事宜。经前期考察与接洽,1940年9月30日,学校决定校部和大多数单位迁往李庄,医学院后期和附属医院迁往宜宾。虽然在入川过程中途经川滇公路和滇黔公路,山陡路险,旅途非常艰难,且汽车事故频发,但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同济终于有了安身之处。此后,同济师生在李庄度过了六年相对安定的教学生活。
内迁李庄时期国立同济大学工学院校舍(位于李庄东岳庙)
内迁李庄时期总办公处(禹王宫)
内迁李庄时期理学院校舍(南华宫)
【济世共行】
115周年校庆印信文化展
印文征集入选方案
印文来源:黎彦辰
人文学院
2020级本科生
为了迎接同济师生的到来,李庄乡民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真诚。他们将奉若神明的菩萨埋入地下,腾出祖祠和庙宇,供学校办学使用。六年间,在各方支持下,同济的师资、生源、设施和实习条件等均得到一定保障,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并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
祖师殿的医学院前期教室
位于宜宾的医学院后期教室
【同征】
115周年校庆印信文化展
印文征集入选方案
印文来源:孙岩
新生院济勤学堂
2021级本科生
❖
对李庄而言,同济的到来促进了这个偏隅一方的千年古镇的现代化进程。同济师生为李庄封建思想的破除和现代知识的注入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先进思想的传播和对大众的启蒙,改善了当地人的医疗条件,改变了李庄人的生活方式。
当时川南一带流行痹病(Pa,又名软病或麻脚瘟),病人轻者周身乏力、皮肤发麻或局部肌肉麻痹,重者腹痛、吐泻、四肢麻痹,发展至胸部时甚至造成死亡,当地患者深受其苦,但因致病原因不明,一直没有根治的办法。一天,宜宾中学因聚餐致37人发病,医学院唐哲教授受邀前去会诊,并诊断为钡或磷中毒。唐哲为此发表了《李庄所见之痹病》一文,内科部主任李化民教授经研究后也发表了名为《痹病》的文章。此后,医后期公共卫生研究所杜公振教授和邓瑞麟助教通过动物实验和反复研究,发现当地食用的四川五通桥食盐中含有有毒的氯化钡,从而查出了致病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方案,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病人。
同济教师发表的痹症研究论文
杜公振、邓瑞麟所获全国科学类发明一等奖奖状
1943年6月初,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同济演讲现场
【明澈清晰 格物穷理】
出自同济大学老校歌
同济人还为李庄带来了“光明”。李庄人民自古以来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较为原始的生活,老百姓晚上依靠点“洋油”(煤油)、菜油、桐油灯照明,不但光线昏暗,也易引发火灾。同济入川后,设在李庄东岳庙内的工学院电机实验室有一台50千瓦的汽油发电机组,所发电能除供工学院教学使用外,晚间还为李庄部分民众及路灯照明供电,李庄的用电历史因此比县城南溪早了近10年,李庄民众也对此引以为豪。
1942年土木系学生合影
【同心济世】
115周年校庆印信文化展
印文征集入选方案
印文来源:刘熊遇
新生院济勤学堂
2021级本科生
除了“发电”这一惠民工程,同济的“发明家”还给李庄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工学院教师王达生人称“同济爱迪生”,在李庄期间先后发明了“达生灯”、浅水汽船,改进了自贡盐井抽取卤水用的单筒抽水筒;长江的丰枯期水位落差极大,枯水期时尖头的长江渡轮难以靠岸,他便将渡轮改成了平头船,从而解决了枯水期渡轮的靠岸问题,大大方便了民众出行。后来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王守觉当年还是一名工学院学生,他自行修好了一台废旧收音机,平时用于收听广播、传播时局信息;据说,正是通过他的收音机,抗战胜利的消息得以在第一时间传遍了整个李庄。
师生们在简陋的的环境下学习与实验
1942年在李庄举办校庆三十三周年校庆运动会
同济学生每天坚持到长江中游泳,这三位学生就是其中的冬泳爱好者,左起:罗汉章、彭成斌、顾应龙
❖
同济师生不忘抗战救国。李庄时期,学校的益友读书会、“济声合唱团”等进步团体团结广大同学,传播抗日救国思想,开展文化抗战;著名作家、《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先生就曾组织二胡社,并经常在禹王宫的古戏台上演出,学生们还自编自演活报剧、滑稽戏等各地剧种,为当时清贫的校园和百姓生活带来了无限欢乐。师生们响应政府号召,踊跃报名,投笔从戎保卫国家,更有大批机械专业毕业生在制造武器弹药的兵工厂大显身手,为取得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5年在李庄刻印的歌本,在师生中广为传唱
【济国乐民】
115周年校庆印信文化展
印文征集入选方案
印文来源:江诚杰
新生院国豪学堂
2020级本科生
“吴语柔,德文香,川音如酒诉衷肠。禹王宫中雷雨沸,东岳庙里机声琅。桂轮江涛动天外,留芬茶浪醉书乡”。如今的李庄,依旧保留着70多年前同济办学的痕迹,新建的李庄同济广场上立起了同济大学纪念碑,东岳庙、禹王宫等办学旧址现已成为同济大学校史展示和陈列馆。李庄古镇的青石板小路,庙宇殿堂,民宅大院无不静静地诉说着,一个千年古镇与一所百年学府的故乡情缘。滚滚长江水,带来了离愁,却带不走同济人对第二故乡永恒的眷恋。
1946年同济师生在李庄演出《原野》
【与祖国同行 以科教济世】
出自2007年同济百年校庆
《人民日报》专题报道
百年风雨
洗练就一身赤诚热血
数载辛苦
浇不灭炽热办学之情
战火纷纷已往
来犯敌寇已灭
历史未敢忘怀
共济之同舟
已载国家新望
驶向远方
文:周黎萍
原标题:《同舟共济印记④丨李庄故事,同济人的第二故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