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试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论在儿童青少年家庭教育中的意义
原创 水木之华 儿少心理
孩子人格发展
5个重要阶段
助力孩子各阶段人格的健康发展
埃里克森最早提出了“终生发展“和“终生教育“的观点,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人格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如果外在环境有利于个体顺利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人格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外在环境妨碍了个体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个体就会形成不良人格,妨碍以后各阶段人格的健康发展。
▼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包括的八个阶段,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讲,重点在前五个阶段:
01
第一阶段 婴儿期(0-1岁):
[信任vs.怀疑]
这一阶段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到母亲的慈爱,感到所处的环境是个安全的地方,对母亲或周围环境产生基本信任感。获得信任感的婴儿就敢于希望。如果母亲拒绝婴儿的需要,他们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产生不信任感。缺乏足够信任的婴儿不可能怀有希望,他们必须为需要得到满足而担忧,以致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顺利发展。此阶段重点培养“希望”品质;主要影响者是母亲。
02
第二阶段 幼儿期 (1-3岁):
[自主性vs.羞怯和疑虑]
这一阶段是获得自主性,避免羞怯和疑感。幼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想要自己穿衣、吃饭、走路,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果父母允许他们独立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完成了进行表扬,他们就会获得自主性;如果父母过分爱护,处处包办代替,什么都不需他们动手;或者过分严厉,稍有差错就粗暴地斥责,甚至对其打骂,就会使他们体验到过多失败,感到羞耻,从而引起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此阶段重点培养“意志”品质;主要影响者是父亲。
03
第三阶段 学龄前期(3-6岁):
[主动性vs.内疚感]
这一阶段是获得主动性,克服内疚感阶段。儿童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心,把自己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家之外,开始了探索行为。儿童除了模仿还常常问问这,动动那。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不进行横加阻挠,不挖苦嘲笑,而是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他们更多机会去参加各种活动,体会任务完成的喜悦,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如果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和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是笨拙的,产生内疚和失败感,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此阶段重点培养“目标”品质;主要影响环境是家庭。
04
第四阶段 学龄期(6~12岁):
[勤奋vs.自卑]
这一阶段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获得成功。如果能及时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感到很自信;如果把儿童的勤奋看作愚笨、没有能力,他们就会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形成自卑感。
埃里克森告诫父母,要鼓励儿童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尽最大能力获得成就感;创造机会让他们与周围人发生联系,进行社会交往,融入同伴群体,发展良好友谊。此阶段重点培养“能力”品质;主要影响者是同伴、邻居和老师。
04
第五阶段 青少年期(12~20岁):
同一性vs.角色混乱
这一阶段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新的思考方法,他们常常思考我是谁?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自己。此时,他们逐渐疏远了自己的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认识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与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别,接受并欣赏自己,获得角色同一性。
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将来的各种可能性,而是把这种选择权利交给父母或其他人;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将来的人生目标没有形成定论,怀疑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认识的一致性,形成角色混乱,对以后的职业选择会有很大影响。此阶段重点培养“忠诚”品质;主要影响者:同伴、小群体。
以上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在儿童青少年发展中涉及的五个阶段,强调人格发展的动态过程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