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养老院恢复探视

澎湃新闻记者 陈少颖
2022-08-13 17:53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上海市徐汇区第二社会福利院恢复探视后,8月2日下午,王女士姐妹俩和彭先生分别探望了自己的母亲。时隔四个多月,家人终于相见。拍摄:王纪民 董欣 剪辑:王纪民(03:27)
王芮和姐姐快步往养老院里走,心里只有一个想法——终于可以见到母亲了。

穿过院内的小广场,她们来到花园旁的室外长廊。母亲由护理员推着迎面而来,还没来得及说话,王芮的眼泪就涌了上来。

一接到上海市徐汇区第二社会福利院恢复探视的通知,王芮就开始打预约电话,遇到占线就连着打,打了几十个,直到约上时间才放心。8月2日下午,她和姐姐提前20分钟来到养老院。

她们的母亲邵阿婆97岁高龄,老人想不明白,之前四个孩子怎么忽然都不来看自己了,“我在反思,我是不是做错什么事了?”

当天,彭雷和母亲的距离,也从屏幕里的画面、送药时的远远相望,拉近到了面对面。许久不见,王阿婆向儿子打趣道:“你看我没瘦吧?”

半个小时一晃而过,相聚还没有结束,他们就已在期待下一次的见面。

8月11日起,上海徐汇区和闵行区新增数个中高风险地区。根据防疫要求,区内有中高风险地区的养老机构,再度按下了探视暂停键。

8月2日下午,彭雷到徐汇区第二社会福利院看望母亲,和母亲聊聊家常。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少颖 摄

“妈,侬想阿拉伐?”

盛夏的午后,蝉鸣阵阵。按照防疫要求,家属探视区设在室外长廊,两台冷风机吹来些许凉意。

这是8月2日,上海已连续两天无本土新增感染者,王芮姐妹俩时隔四个多月终于见到母亲。

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激动又难过,百感交集,王芮说不清究竟是什么滋味。

大包小包,姐妹俩带了母亲最爱吃的曲奇、蛋卷、椰奶和面包,这是全家人一起准备的。母亲喜欢喝饮料、吃冰激凌,在孩子们眼里,她就和小年轻一样。

“妈,侬想阿拉伐?”王芮俯下身,趴在母亲身边问。邵阿婆点了点头:“想。”

邵阿婆听力不好,姐妹俩说话需要提高音量,“心里有骂我们吗?一百遍都骂过了吧,是我们不好来看你。”

邵阿婆静静听着,过了一会儿,她在孩子们耳边轻声说:“我在反思,我是不是做错什么事了,你们怎么都不来看我?”

老人已经97岁高龄,思路一时清楚,一时糊涂。说不出究竟过了多长时间,四个孩子忽然都不来看她了,她想不明白。

“不是我们不来,是没办法,外面疫情很厉害。”姐妹俩反复跟母亲解释,“为了控制疫情,也是为了你们的健康和安全。”

王芮说,其实他们和母亲讲过很多次,“因为疫情”,视频的时候跟她说,养老院每天晚上也会给老人们看电视新闻,但对邵阿婆来说,今天看过,明天也就忘了。

“这么多家属都要来,每个子女都这么长时间没看到爸妈了。妈,你看,一开放我就马上打电话预约了。”王芮拿出手机,给母亲看通话记录——同一个号码,一天里呼出好几十个。

当时,王芮在家属群里一收到养老院恢复探视的通知,恨不得立马联系,可惜已是夜晚。第二天早上,工作时间一到,她就开始打电话预约。遇到电话占线,就接着打。“我想总有人挂掉,我可以打进去。”思母心切,电话从上午打到下午,总算约上探视日期,她才放心。

2022年8月2日下午,上海市徐汇区第二社会福利院,时隔四个多月,姐妹俩终于见到了母亲。探视接近尾声,她们和母亲一起拍照。

当天,彭雷也来徐汇区第二社会福利院看望89岁的母亲。还没到养老院,他就给母亲打了电话,说自己转个弯就到。不一会儿,王阿婆扶着小推车下楼,走到养老院的大厅,站在台阶上,老远就看到了正在门外的儿子。

前一天晚上接到儿子的电话,说要来看望她,王阿婆不敢相信,“真的啊?”电话那头,彭雷一下听出了母亲的惊喜。

在养老院门外扫码、现场做抗原、登记信息、再把外来物品消杀,一系列防疫措施后,彭雷在室外长廊见到了母亲。

“妈,侬好!隔了好几个月,来看侬了。”还没到母亲跟前,彭雷边走边说,“想侬了。”母亲喜欢吃清热的水果,他带了一些当季的梨和水蜜桃。

在养老院恢复探视之前,彭雷偶尔会来送药。王阿婆站在院内,两人远远地打个招呼。终于可以面对面,看到母亲气色不错,比想象中的还要好一些,彭雷感到放心。

看到儿子,王阿婆也开心,“看到他们一切安好就好,最主要的是身体,只要身体好,一切都是你的。”

视频里看到孩子,也就觉得安心

王阿婆把自己最近的生活再次跟儿子一一道来。

她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在小花园里兜圈,兜半个小时后回去吃早餐。早餐吃牛奶、粥和鸡蛋,“吃得蛮好。”之后和其他老人一起做45分钟健身操。她喜欢写毛笔字,“虽然写得不好,但写字能安静下来,感觉蛮惬意。”

如今,王阿婆正在边学边用智能手机。彭雷经常给母亲发一些歌曲和跳舞视频,母亲也时常浏览新闻和养生内容,还会转发一些正能量的讯息。

王阿婆觉得,有智能手机以后,时间就不会过得很慢。以前闲下来了容易东想西想,现在一有空就会刷刷手机,甚至看到好的内容,会一直盯着看。

孩子们基本每天雷打不动打来两三个电话。王阿婆喜欢和孩子们视频通话,尤其在疫情期间,想看看孩子们是瘦了还是胖了。

当她在视频里看到孩子们正吃好晚饭在收拾碗筷,也就觉得安心。视频这头,她不断叮嘱孩子们要开心、要多保重身体,“你们万一身体不好,我也不放心”。

通过手机资讯和报纸,王阿婆知道新冠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会引起发热和咳嗽。她也知道出于封控管理的原因,孩子们不能来看她,他们告诉她,一定要当心身体。

王阿婆扶着小推车,目送儿子离开。

住进养老院之前,王阿婆一个人居住。想到独居的日子,她觉得后怕,要是一个人在家遇到封控,就要发愁了。在养老院倒是不用担心什么,一日三餐会照常送到房间。“护理员会喊我,‘阿婆吃饭了’,吃好饭他们再把盘子收走,还是挺舒心的。”

因为院内没有发生感染,老人们可以下楼走走,散散心,王阿婆也就保持着饭后散步的习惯。

王阿婆不仅牵挂家里的情况,还关心社会上的消息。“假如看到今天疫情好转了,我心里就放松了,但如果疫情又严重了,就会担心,怎么办才好。”她说,“我们国家现在形势这么好,这个毛病真是害人。”

在养老院封闭管理的日子里,邵阿婆度过了97岁生日。

每年6月9日,都是家里的大日子。往常,孩子们会带邵阿婆出来吃饭、兜兜转转,庆祝母亲大寿。2022年6月,上海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之时,养老机构仍然处于封闭管理状态。不能亲自给母亲过生日,孩子们心里不好受。

好在养老院照常给老人举办了集体生日会。看到视频里老人们一起热热闹闹过生日,护理员和管理人员给他们祝寿,有说有笑,王芮感慨,“老人们挺开心的,也弥补了我们的遗憾。”

6月9日生日当天,院方还给邵阿婆准备了生日餐,有大排面、荷包蛋,还有虾仁和蔬菜。“养老院从来没有忘记过,很有心。”王芮说。

“惊心动魄”的生日

万万没想到的是,邵阿婆过生日的当天,意外降临了。

看完母亲过生日的视频不久,王芮接到了养老院打来的电话——邵阿婆忽然喘不过气了。护理员立马把邵阿婆侧过身来、拍背,老人吐出白沫,缓了过来,但气还是很急。医务室的医生同时赶到,测血压、量体温、测血氧饱和,指标显示正常,随后给老人输上氧气。

晚上,王芮的手机铃声又响了,是医务室的号码。

王芮最害怕接到医务室打来的电话。值班医生说,邵阿婆发烧38.3℃,肺里还有不少杂音。邵阿婆本患有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医生开了处方,但封闭管理期间工作人员无法外出,情急之下联系家属按处方配药。

四姐妹马上想办法,配到药后连夜送去。要不要送母亲去医院?姐妹们一起商量,母亲已经97岁高龄,万一有什么风险都要考虑在内。考虑到医院人来人往风险大,就医前还要做核酸,她们决定还是继续在养老院治疗。

幸运的是,用药后效果显著,过了一两天,邵阿婆身体好转,气色也好了很多。

母亲化险为夷后,孩子们揪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回想起这次经历,王芮形容“惊心动魄”,毕竟封控期间最担心的就是母亲生病,还好有惊无险。“二福院每天都打电话给我,跟我说我妈情况如何。我们很信任他们,这和平时他们对老人的关心是分不开的。”王芮说。

对王阿婆来说,因为患有基础疾病,自己也格外当心身体。

“小孩关照我,一定要多当心身体。一方面他们不好来看我,另一方面,我也不方便出去看病,所以千万要小心。”王阿婆说,“现在他们已经可以出门了,但我还不能出去,我跟他们说,人多的地方还是不要去。”

彭雷坦言,疫情期间,母亲住在养老院,家人肯定焦虑。不过,他在家属群看到养老院发布的工作内容,得知母亲过得还好,慢慢打消了顾虑。

王阿婆告诉他,养老院管理到位,吃饭前提醒老人要洗手,房间里也很干净,床底、台子统统都被擦过。

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王阿婆也会和工作人员诉说,不然心里压着不舒服。“组长、领导关心我们,经常上来兜一兜,看看我们怎么样,问问我们有没有什么困难。”

彭雷说:“说实话,比起母亲一个人住,住在养老院我们更放心。”

“妈,我下次再来看你”

邵阿婆指了指女儿带来的零食,说:“给小王吃,大家一起吃。小姑娘很好的。”

小王今年26岁,来自云南红河,自实习起就在二福院。她现在担任楼面组长助理,负责邵阿婆的生活起居,她的付出都被老人和家属看在眼里。

家属见面时,她默默站在一旁的小花园里。平时,她住在院里的职工宿舍,自封控以来,没再出过养老院。

封控期间,孩子们和邵阿婆在视频通话里聊得不多,老人也不怎么听得清。小王在一旁把孩子的话复述一遍,老人再回答。邵阿婆体恤孩子和小王,没说几句,就跟孩子说:“不要用人家的电话了,不多说了。”

王芮了解母亲性格含蓄,从来不会跟孩子直接表露心声,看到视频里母亲脸上没什么笑容,便知晓了她的心情。

封控在家时遇到的情况,王芮也不会跟母亲讲,怕她想东想西。“我妈的心思要靠猜的,她心里一定在想,‘你们都不来看我’。就算她跟我们说,‘你们不要来’,心里其实想的是,‘你们来看看我呀’。”

夏日炎炎,邵阿婆跟姐妹俩说:“你们早点回去。这么热的天,这两天不要来。”王芮笑说:“就算再热的天,能来一定要来看老妈的。之后天气凉快了,给你带冰激凌。”

见面接近尾声,姐姐提出来,一起和母亲拍张照,发到家庭群给家人们看看。“一、二、三。”被女儿搂着,邵阿婆在镜头前露出了微笑。看到母亲的笑容,姐妹俩直呼:“真嗲!”

对王芮而言,自己还没有这么长时间离开过母亲,成家以后,也会三天两头到娘家去。当时母亲坚决要去养老院,几个小孩如今也都接近古稀之年,照顾母亲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然真的舍不得”。

王阿婆选择住进养老院,也是因为有基础疾病,孩子们不放心她独居。她以前在大儿子家住过,孩子们睡得晚、起得晚,而她习惯早睡早起,生活节奏不一样。王阿婆说自己去了以后孩子们会更忙,住了三天就回来了。

见不到孩子的时候,王阿婆在电话里能听出来他们过得好不好。“我跟他们说,各方面都蛮好的,水果也有,现在天热,你们不要来,但他们还是不放心。”

疫情前,孩子们只要抽得出时间就会来看她,每周两到三次。她总和孩子们说自己很好,结果他们又偷偷来了。王阿婆细数,“小儿子每次来看我,来回要花四个小时。”

令王芮担心的是,疫情一旦反复,养老院探视说关就关,“所以当时看到可以预约探视的通知,马上就打电话预约,一定要尽早看到母亲。”

姐妹俩见不得母亲被推着离开的背影,和母亲道别后就转过了身,尤其是姐姐,每次探视结束都不能看这一幕。这次回家,她们带走了一大袋保鲜盒,都是疫情前来送饭菜时留下的。

相聚还没有结束,彭雷就在期待下一次与母亲的见面。“妈,我下次再来看你,要开心。”

“放心,我送送你。”王阿婆扶着小推车,目送孩子离开,再三叮嘱:“多保重。”

8月11日,连续多日无本土新增病例后,上海再次出现疫情,当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对养老机构而言,只要所在区有中高风险地区,探视也将再度暂停。

(文中王芮、彭雷为化名)

    责任编辑:李佳蔚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