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纪委机关刊:王三运调研祁连山反复讲环保重要,就是没下文

余哲西/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2018-01-10 09:19
打虎记 >
字号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经过十八大以来五年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四风”取得重大成效。同时仍需看到,面上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基本刹住,但呈现出隐形变异、窥测反弹的新特点,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还比较突出,影响政令畅通,成为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执行的“拦路虎”。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推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开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必须深挖根源,找准“病灶”。

根源一:政绩观扭曲导致脱离实际胡乱作为

俗话讲,“无利不起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之所以总有党员干部想方设法为之,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往往能够制造出好看的“政绩”。

党员干部重视政绩,这本身无可非议。但是,有的党员干部却只重显绩不重隐绩,只练唱功不练做功,只作秀不做事,抓工作只要“短平快”不要“长远实”,更有甚者还弄虚作假,搞“数字政绩”、“虚假政绩”,蒙蔽群众、欺骗上级。

“2011年至2014年间,辽宁所辖市县经济数据弄虚作假严重,这与部分领导干部为出政绩挖空心思‘粉饰’太平有很大的关系,所谓‘数字出官’‘官出数字’”,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辽宁代表团一位代表痛斥不正之风危害时这样说。

当政绩观发生扭曲,做工作不是为了让群众满意,而是为了让领导注意,“荒山刷绿漆”、“围挡遮危房”、重大活动“群众不够干部凑”、给贫困老人送跑步机等“奇葩”现象便会恣意生长。有的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把组织媒体发新闻、上电视作为头等大事,工作却不了了之;有的醉心于造节办节,靠高价请大牌明星来扩大所谓的“知名度”;有的把全村的牲畜赶到一户,以应对上级检查等等。对这些为了博眼球、显“政绩”的现象必须仔细甄别、坚决说“不”。

根源二:缺乏担当、本领恐慌导致懒政怠政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产生,与一些党员干部懒政怠政密不可分。不分缘由的“一禁了之”,不管实际的“搞一刀切”,不问是非的“各打三十大板”,等等,都属于此类。

比如,某地在脱贫攻坚中,镇村给贫困户盖福利房,贫困户的老房子无论是不是危房都必须拆掉。然而老房离田近,拆了之后老百姓干农活连放农具的地方都没有,严重影响生产;某地治理交通违章,为图省事,对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一禁了之,又拿不出有效的替代办法,给群众出行、物流运输造成很大麻烦。

懒政怠政归根到底与缺乏担当精神、欠缺担当本领有关。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自然遇见好事就办,遇见困难就拖,遇见矛盾就躲,“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缺乏担当本领,不会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就只能照搬照抄上级要求,“上下一般粗”,妄图“一把钥匙开各种锁”,抑或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依葫芦画瓢”,想要“一个药方包治百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强调“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求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狠抓落实本领等“八大本领”,认真贯彻这些要求,才是消除懒政怠政类形式主义的不二法宝。

根源三:“官本位”思想影响导致脱离群众高高在上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弊甚深,与传统文化糟粕的流毒有着密切关系,这当中,“官本位”思想和“面子”文化影响最深。

官僚主义自不必说,无论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高高在上,还是作风霸道、迷恋特权的目中无人,都折射出权力的任性。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一些党员干部自觉不自觉地就有了“官老爷”做派和“衙门作风”,出门“讲排场、耍威风”,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包括“门好进、脸好看”但依然“事难办”,“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对上唯唯诺诺,对下横眉立目”,等等,都是这种做派的表现。

此外,“讲面子”“好面子”等思想深深根植,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国人的面子情结源远流长,鲁迅先生曾辛辣地将面子喻为中国人的“精神纲领”。现实中,“死要面子活受罪”,“宁失‘里子’也要‘面子’”,“做足‘面子’好显摆”等现象并不鲜见,有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习惯层层陪同、前呼后拥,有的习惯以开会解决问题,大会小会“各方代表”都得到齐以显示重要重视等,归根到底还是“面子”文化作祟。

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奉为宗旨,旗帜鲜明地把“官本位”思想糟粕扫进了历史的故纸堆。同时,面子固然重要,但没有“里子”的“面子”根本就是“无皮之毛”,无论是领导干部的个人形象,还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形象,都不单单是靠面子撑起来的,都要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基础之上,“装门面”“撑场面”的“假把式”最终都会沦为“遮羞布”。只有真正从思想上构筑起抵制“官本位”思想和“面子”文化的堤坝,才能最大限度削减此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存在的土壤和空间。

根源四:发现难监督难导致心存侥幸少有顾忌

形式主义之所以屡禁不止,还在于形式主义的界线往往不是那么明晰,甄别起来有一定困难,给监督和问责带来一定难度。特别是形式主义者往往又会摆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披上各种各样“政治正确”的外衣,具有极强的迷惑性。

一位经常采访基层党员干部的记者曾撰文说,有的地方为迎接上级检查而象征性地搞一些送温暖、整治环境等活动,并不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如果去追问当事人却很可能被回答“送温暖这是关爱困难群体”“展示良好村容村貌有错吗”,让人无从辩驳。甘肃省委原书记王三运在督查调研祁连山生态保护工作时,每到一地都反复强调环保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提起要求来“口号响当当”,但就是没有下文,表面看“四个意识”没问题,可事实证明却是只见表态不见落实的“两面人”。

尽管这些“障眼法”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但在客观上增加了形式主义被发现的难度,造成监督难以及时到位,这让形式主义的想法、做法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始终存在市场。而且,有时候形式主义带来的损失和危害并不直接,这不仅带来监督的滞后,追责也难以及时跟上。由此一些党员干部索性平日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甚至听之任之,监督和处罚都没有动真碰硬,甚至陷入“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的怪圈之中,客观上纵容和助长了形式主义。

根源五:上级罔顾实际,下级应付差事,官僚主义催生形式主义

有人说,形式主义的发生,有时是被官僚主义给“逼”出来的,不无道理。有的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不调查、不研究,拍脑袋决策,提出的要求、制定的政策脱离实际,在执行时下级只能以形式主义应付。

一位基层干部举例说:“某一天晚上8点多来了一个电话,通知全县在第二天12点之前,摸清楚全县某某行业的生产情况。但即使牺牲睡觉时间,通宵达旦摸排,也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但上级的指令就在那,第二天非交差不可。怎么办?你懂的。”

作为行政管理的最小细胞,基层单位人手有限,却是“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对应着各路“条条块块”,上级的各类检查督导统计等如同“走马灯”,常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

“一天接待9拨领导,有督查组、调研组、检查组、考察组、采访组,各级来的都有”“一个小村一年用了三箱多纸,绝大多数都用在打印上级单位要求的各类表格上” ……曾有媒体报道,江苏一位大学生村官每月工作用过的文件夹里,每个大文件夹下面密密麻麻套着很多小文件夹,里面全都是要递交给上级“条块”部门的表格,“我们举办一个有关留守儿童的活动,虽然内容、意义、流程都是一样的,但因为涉及的部门侧重点有所不同,所以每张表格要想方设法填得不一样。”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名目繁多,花样不断翻新。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根本的还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漠,缺乏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按照十九大部署要求,不断把作风建设往纵深推进,尤其是从源头上校准党员干部的思想航标,让“关键少数”带好头、作表率,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才最终可期。

(原标题为《系列述评之三 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深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五大根源》)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