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本文含有暴力内容,请谨慎阅读”,这样的预警有用吗?

2022-08-18 06: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草芽君 果壳

前段时间,我在微博偶然刷到了一个tag,“trigger warning”,点进去后发现了很多沉重的内容。

Trigger warning,中文可以翻译为“创伤预警”或者“触发预警”,是一种在文字、图片、视频等开头的声明,警告人们接下来的内容可能会引起有相似经历之人(一般是幸存受害者)的不适[1]。

Trigger warning在外网很常见,近年来,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文字、图片、视频会在开头加上“创伤预警”或是“trigger warning”,比如“下文包含家庭暴力/原生家庭阴影,请谨慎阅读”,在一些跟性侵有关报道的评论中,也会有网友呼吁加上类似的提醒。

与看剧或者看电影时弹幕常刷的“前方高能预警”不同,创伤预警的内容一般是严肃而沉重的,比如提醒读者/观众接下来即将看到的内容可能包括:

强暴、性骚扰、专制父母、密恐、动物被虐待、情感创伤、战争、血腥尸体断肢、疫情相关、阿尔茨海默、重要角色死亡、刻板印象、地域歧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呼吁作品开头写上创伤预警?它真的有效吗?

太长不看版

创伤预警最初用于帮助PTSD患者避开引发他们创伤反应的信息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创伤预警无法缓解PTSD患者的焦虑反应

在我国,创伤预警也会用于表达自我

使用或不使用创伤预警都有道理,重要的是不要掉入“脆弱陷阱”

创伤预警的出发点:

对创伤事件受害者的保护

根据BBC的报道,trigger warning最早出现在一个女权主义网站中,用于记录女性遭受的暴力,意在保护女性受害者,防止她们在看到与这些创伤相关的内容时受到二次伤害。

对于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人,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内容可能会勾起ta们试图逃避或隐藏的记忆,哪怕当下是安全的,身体也会进入临战状态,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

这些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内容就被称为trigger,直译就是触发器,包括特定的人、声音、气味,经历创伤事件时的情绪与感觉,还有媒体上的类似事件报道等。

即使未到PTSD那么严重,经历过某种创伤事件的幸存者也会有程度不一的后遗症,创伤预警的作用正是提醒有相关经历的受害者,告诉ta们即将看到的内容也许会令ta们不安,让ta们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要继续看这些内容。

善意的创伤预警,

或许无法帮到曾经的受害者

出发点是善意的,人们写下创伤预警时助人和自救的动机也都值得肯定,但创伤预警的实际效果却一直存在争议。

2018年,一项发表在《临床心理科学》(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创伤预警并不能真正帮助经历过创伤的幸存者避免痛苦,反而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2]。

在实验中,研究者招募了451名创伤幸存者,让ta们阅读一些文本材料,材料中有些段落会涉及到对暴力、伤害或死亡等场景的描述。这些创伤幸存者们被随机分配到两组:

一组参与者阅读的材料中包含创伤预警(“创伤触发预警:你即将读到的段落包含令人不安的内容,可能会引发焦虑反应,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创伤史的人来说”),另一组参与者阅读的材料中则没有。

在阅读材料后,研究者测量了参与者的情绪状态、创伤事件的中心性(centrality of event)、PTSD的严重程度等指标。

结果发现,创伤预警提升了参与者曾经历过的创伤事件的中心性,也就是说ta们会把过去的创伤事件看成是自己生命中更加重要的事情。并且,参与者的PTSD症状越严重,创伤预警引发的焦虑情绪也会越强。

该研究的结果表明,创伤预警会让那些创伤幸存者们更倾向于“用经历过什么创伤来定义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用“我是一名性侵受害者”这样的标签来认识自己,并以此来解释发生在自己身上其他的不幸,从而更难走出创伤。

不能期望用回避治好PTSD

实际上,回避触动是创伤后心理障碍的一种症状,而非对病症的治疗。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诊疗训练的主任理查德·麦克纳利( Richard McNally)就曾写道:

“预警机制恰恰是反诊疗的,因为它会造成心理的回避,躲避可能触发创伤的线索,而这种回避就维持着创伤后的心理障碍。”

在急性心理疾病的发作期,避开会引发创伤的内容确实是必要的,这对受害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在度过急性发作期后,就需要采纳不同的治疗方式,光是回避没有办法治疗PTSD。

针对PTSD的主流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CBT),会让创伤后心理障碍的病人去逐渐地、系统地接触创伤记忆,去接触那些可能会导致ta们不适的东西。

从小剂量开始,比如先在脑海中想象或者看图片,激活ta们的恐惧,使得ta们惯于接触到此类刺激,受创者触动伤痛的反应就会逐渐弱化,最终消失。

创伤预警,也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

在欧美尤其是美国,人们很关注心理健康,倾向于将心理上的痛苦视为需要治疗与干预的病症,在这种背景下容易出现 “将创伤事件中心化”的问题。越将情绪问题标签化,就越容易将这种问题固化在自己身上,越难走出来。

但中国的问题却恰恰相反:由于文化与客观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内对情绪问题的关注太少,精神卫生资源也不足。

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达情感常被人视为脆弱的表现,当人们在表达自己因为一件事情受到伤害时,身边的人很可能会说“这没什么大不了,不要如此娇气”。

另一方面,由于当前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在遇到创伤时往往也难以获得优质心理支持。

截至2015年底,我国每10万人口仅有2.19名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3]。《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设定的目标是,把这个数字提高到东部地区每10万人口不低于3.8名,中西部地区每10万人口不低于2.8名,这个增长速度已经不低了。

但在WHO的数据中,2.19这一数据在全世界的排名仅在60名左右,高于土耳其(1.64)、印度(0.29)、墨西哥(0.21)等发展中国家,但远低于挪威(48.04)、法国(20.91)、日本(11.87)等发达国家[4]。

正是由于主观社会观念与客观发展水平的限制,很多人对自己的感受会倾向于闭口不谈,也不愿意寻求帮助与支持。

在这种背景下,创伤预警就有了新的意义:它包含着对自我的表达。

表达自己看到那些可能会引起创伤的内容的不适,也表达对创伤受害者感受的承认、重视与共情。

很多性侵等暴力事件的受害者们也会聚集到#trigger warning#话题下,讲述自己曾经遭遇的暴力侵犯。#trigger warning#话题的存在也是在提醒大家,这些可怕的事件就在我们身边,受害者需要被正视、尊重和严肃对待。

当很多人以创伤预警的方式,共同表达出“我的感受很重要”、“别人的感受很重要”、“我不希望别人受伤”时,相比过去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创伤预警之外,如何面对创伤?

创伤预警的出发点是善意的,看见创伤是非常必要的,但也需要更加客观地理解创伤预警带来的影响,意识到创伤预警可能无法发挥预期的积极效果。

对创伤的回避最初是一种自我保护,但在长期来看,回避无益于人们真正走出创伤。

创伤预警的使用者可能会陷入一种思维上的误区——“凡是伤害,只会让你更脆弱”,也就是认为曾经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一定会比“正常人”更加脆弱,因而需要被保护。

然而,当经历过创伤的人有了一个“我是脆弱的,不够强大去面对痛苦”的自我人设时,这种对自己的消极预期与信念将会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5]。因为相信自己的脆弱,会让人远离心理的锻炼场所,避免与任何不适相接触,甚至变得无力应对真实的现实世界。

创伤预警既可以提醒人回避恶劣的事件以及它引发的情绪,同样也可以提醒人做好准备后去正视它们。所以比起建议增加或是减少trigger warning在生活中的频率,果壳其实更想提醒读到这里的你:

我们可以休息,可以暂停,可以先把那些困境放一放。但为了从创伤中真正痊愈,为了不只用创伤定义我们自己,我们不能永远回避创伤。要带着伤痕去投入生活,而不是让伤痕成为自己的整个生活。

这不是“别哼哼了,要坚强”式的对于表达自身脆弱的指责,它是说,我们可以表达脆弱,并且表达完脆弱后,我们终将超越脆弱。

要相信创伤后成长的力量,人类的心灵比想象中的更加有适应力、更加强大。

关于创伤后成长的研究表明,经历过创伤后幸存的人,会比没有过重大负面经历的人更懂得如何处理痛苦,学会更好地应对悲痛、失望等负面情绪,变得更加智慧,对人生的艰难、坎坷与世事变幻保持一颗平常心[6] 。

这正如尼采所言:“Was mich nicht umbringt, macht mich stärker.”凡是不能毁灭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祝愿大家都能成为自己人生中的英雄,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 Boysen, G. A. (2017). Evidence-based answers to questions about trigger warnings for clinically-based distress: A review for teachers.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Psychology, 3, 163–177. doi:10.1037/stl0000084

[2]Jones, P. J., Bellet, B. W., & McNally, R. J. (2020). Helping or harming? The effect of trigger warnings on individuals with trauma histories.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8(5), 905-917.

[3]史晨辉, 马宁, 王立英, 易乐来, 王勋, 张五芳, ... & 王斌. (2019). 中国精神卫生资源状况分析.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12(2), 51-57.

[4] Psychiatrists working in mental health sector (per 100,000). (2022). Retrieved 12 August 2022, from https://www.who.int/data/gho/data/indicators/indicator-details/GHO/psychiatrists-working-in-mental-health-sector-(per-100-000)

[5] Gainsburg, & Earl. (2018). Trigger warnings as an interpersonal emotion-regulation tool: Avoidance, attention, and affect depend on belief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79, 252-263.

[6] Tedeschi, R. G., & Calhoun, L. G. (2004). "Posttraumatic growth: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Psychological Inquiry, 15(1), 1-18.

作者:草芽君

编辑:Emeria、游识猷、odette

题图来源:Bilibili@固城居士

一个AI

爱能治愈创伤,哪怕只是猫猫的爱

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如期来临, 流星雨极大时间为8月13日凌晨,今晚(8月12日)21点,果壳视频号将全程直播英仙座流星雨,快带上你的愿望,来直播间蹲守属于你的那颗流星吧~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预约直播吧!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