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傣族象文化历史渊源及新时代升华
傣族朴素生态文化观贯穿了傣家人漫长的历史长河。“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 千百年来,这句古训影响了一代代世居西双版纳的傣族民众,他们认为,只有森林得到完好的保护,人类才能丰衣足食。傣家人所倡导的这种朴素生态观的延伸和拓展,让中国面积最大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得到完好呵护。
傣族象文化是傣族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傣家人把大象看作善良、吉祥和力量的化身,倍加厚爱和崇拜。在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大象被尊称为“掌月朗宛”,意为光芒四射、镇天定地的神;在傣族繁星璀璨的叙事长诗中,多有以大象为题材的记述,或把大象比喻为美好吉祥的化身,或把大象比喻为力大无穷的神物。在这些文学长诗里,大象伴随着傣家人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同时,以大象为题材的雕塑、织锦、壁画和美术工艺品在民间广泛流传,这种崇尚大象的朴素生态文化观的延续和发展,使大象等动物千百年来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一直安详地生存、繁衍至今。
傣族象文化很早就受到华夏文化的关注。早在汉代,史书就记载了这方南疆乘象国的神奇。《史记·大宛列传》中,一段文字透过朵朵白云,跃入眼帘:“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
在傣文史籍那堆成小山的贝叶经中,唐人樊绰勤奋翻阅,废寝忘食,花费大半生心血,整理成古滇国时代最具有史料价值的《云南志》(又名《蛮书》),大量再现了傣家先民伴象而居、伴象生活的神奇画卷。书云:“象大如水牛,孔雀巢人家树下,俗养孔雀赏其美,养象以耕田。仍烧其粪。”轻轻打开《泐史》,帕雅真于1160年建立景陇金殿国时与大象为伴的壮观情景,通过一段贝叶刻载的文字奔涌而来:“景陇金殿国有人众八百四十万,白象九千,马九万八千匹。”丰茂的热带雨林,孔雀宿寨旁榕树上,傣家人养象耕田和作战,这是一幅多么具有热带气息和南国风情的绚丽画卷。
走进新时代,西双版纳这片美丽神奇的热带雨林中,人象和谐的故事不断在延伸。“野象谷”,这个散发着浓浓爱象、护象情愫的雨林名词,走过了30多年关爱大象的时空岁月,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关爱大象故事,成为了西双版纳关爱大象的一张靓丽名片,浓缩成为边疆热土爱象、护象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0至2021年,举世闻名的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北移南归”的生态大事件,更加促成了西双版纳积极探索人象和谐的新途径。通过建立亚洲象预警机制、亚洲象栖息地改造、食物源基地建设、物理方式隔离人象活动区域、野生动物肇事投保等方式缓解人象冲突的积极探索;专家和志愿者饱含爱心进社区、进村寨、进学校培训亚洲象安全防范知识,增强群众防象避象、爱象护象意识的有益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西双版纳全面探索出了由政府长期低价位补偿向商业保险转变的野生动物保护新模式,野生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的实施成为全球首创,为我国和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开辟了新路子,提供了新范例。
傣族象文化观在当下得到了不断丰富和拓展。西双版纳作为中国亚洲象主要聚居地,对大象的保护措施不断完善、大象的保护区域不断拓展,爱象、护象的意识深入人心……保护大象、与大象和谐共处的理念成为了全社会和各族群众的自觉遵循。
(记者 汪涛)(部分图片源于“西双版纳掌上文旅”)
原标题:《傣族象文化历史渊源及新时代升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