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00年历史毁于一旦!福建的这座万安桥,究竟有多宝贵?

2022-08-10 17: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8月6日晚,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一座身陷大火的木质廊屋桥,令无数人扼腕叹息!

这座桥,正是万安桥——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虽然大火在当日晚10点左右已被扑灭,但由于万安桥的主体是木质结构,桥体几乎全部烧毁坍塌,仅留下一小部分。

燃烧中的万安桥

万安桥虽曾经历数次重建,但大火之前,它一直是国内现存最长的贯木拱廊屋桥,桥长98.2米,也是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同样令人惋惜的是,万安桥的“贯木拱”结构,是学界公认的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形态。这项技艺,更曾一度被认为失传!

“失而复得”的贯木拱技艺

贯木拱,指的是利用多根直木交错相贯,同时借助梁木横插形成的拱状结构。它是我国历代木拱桥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类。

北宋仁宗时期,比较典型的木拱桥就已经出现了。

《渑水燕谈录》记载,当时的青州地区,每年六七月,都会经历山水暴涨。传统的平梁桥需要依靠桥墩支撑,而每到这个时候,就不免会有桥墩被激荡的水流冲垮。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当时人们的一块心病。

后来,这个问题被青州的一位地方官解决了。

他“垒巨石固其岸,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无柱……”。用这种方法搭起来的木质拱桥,居然扛过了无数激流,前后工作了50多年。随后,青州附近的宿州也开始学习这种技艺,并一直传到当时的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

《清明上河图》中的木拱桥

1953年,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首次向公众展出。桥梁学家唐寰澄第一眼就认出了画中汴河上的木拱桥。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计算,他大致推算出了画中木拱桥的尺寸,并将它命名为“贯木拱桥”,称赞它是“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

但这项复杂又精巧的技艺,却一度被认为失传。

这一点,看看明清版的《清明上河图》就知道了——这一版本中的拱桥,基本都被石拱桥替代,几乎再难看到贯木拱桥的身影。

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里的石拱桥

好在,20世纪70年代末,文物工作者在我国浙南和闽东北地区再次发现了这种类型的木拱桥——福建建阳漳墩龙安村的龙凤桥、福建寿宁下党乡鸾峰桥,都属于这类贯木拱桥。

了不起的贯木拱

贯木拱,之所以可以当得起一句“黑科技”,主要胜在结构上。

其主要原理,是在上下交错的两层大木纵梁间设置横木固定,使纵横的木梁间相互咬合,形成有机整体,不用铆钉就可以实现桥体稳固。

再加上贯木拱桥结构形式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成不同的拱圈节段,跨越能力较大,能充分发挥木材性能。

不同的贯木拱形式 | @知乎张tw

唐寰澄以火柴棍示意的汴水虹桥的结构体系

“充分发挥木材性能”,这句话,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可能感受不深。

但对于很多交通并不便利的山区或村镇,木拱廊桥和传统石拱桥相比,更利于就地取材。而且,木拱廊桥跨度大、易于搭建、成本较低,一直就是许多山区跨河交通的重要形式之一。再加上我国浙南和闽东北地区雨水比较丰沛,这种不需要依靠桥墩支撑的贯木拱桥结构,能大大增加桥梁的稳固性和使用寿命。

当然,现在闽浙地区流传的同类型拱桥技艺,也随当地需求进行了一定的演化。

比如,很多闽浙地区的木拱桥,第二拱架系统从四折变为五折,中央拱骨水平。整个拱架结构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八字形”,桥面坡度平缓,更利于行车;再如,当地的木拱桥普遍修成廊桥形式,桥上的廊屋不但可以给行人提供方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桥梁的整体重量,提升稳定性。

曹春平 《闽浙木拱桥》

而此次烧毁的万安桥,其最大的独特性是,在原有技艺的基础上,工匠巧妙地采用多墩多跨、上木下石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贯木拱桥跨度有限,不能在较宽河床上应用的制约。

未烧毁的万安桥

正是因为这些,这才成就了中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

万安桥烧毁,要警惕的不止是火灾

对于类似万安桥这类木构建筑来说,火灾,的确是“致命杀手”。

只要一点点火星,都足以引发毁灭性伤害。

10多年前,我国“城市中最长木拱廊桥”——余庆桥,就是因为两名女童在桥下点燃木棍嬉闹而被烧毁。

大火中的余庆桥

但除了火灾,能对这类木构廊桥造成威胁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中就有山洪和台风这类自然灾害。

2010年6月18日,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将南平市延平区的八字桥、月圆桥、落托桥等三座廊桥冲毁;2016年7月9日,台风“尼伯特”引发山洪,将宁德市周宁上坑桥冲毁;2016年9月15,福州闽侯县的三溪桥、龙津桥也被超强台风“莫兰蒂”及其引发的山洪毁掉。这些被毁的木拱廊桥或被重建为水泥桥,或再未重建。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此次烧毁的万安桥是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而其所用的贯木拱廊桥技术,在当地也一直有活态传承。只要顺利通过审批,重建万安桥,技术上是可行的。

这也又一次给我们提了醒:传统古建筑的保护,传统技艺的传承,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心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