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甘肃灵台县两周墓葬

2022-08-10 18: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972—1973年,甘肃省灵台县发现了一批两周墓葬,现将清理情况一并简况如下:

一、西周墓葬

(一)姚家河西周墓

1972年,灵台县什字公社饮马咀大队姚家河生产队社员,在劳动中发现了一座西周墓葬。灵台县文化馆派人清理,出土了一批铜器。1973年,省博物馆派人进一步调查,又清理的四周墓葬。

姚家河是灵台县达溪河的支流,两岸为什字塬,河谷狭窄陡峭。姚家河村位于姚家河北岸,东南距姚家河与达溪河会合处的珂台约7.5公里,西北距什字镇7.5公里。墓葬在村东第一台地上(图一)。

M1为长方形土圹竖穴墓,方向345°。清理时已遭部分破坏,墓西壁暴露于崖面,棺槨部分被掘去,骨架无存,葬式不明。现存墓坑长2.7、宽1.9米。墓底距现地表5米。墓室东边有熟土二层台,宽0.4、高0.9米。二层台置随葬器物记有铜鼎、铜簋、铜车軎、铜銮铃、铜戈、铜矛、陶鬲以及马腿骨一截、散置于铜簋周围的蛤蜊九枚、散置于铜鼎周围的蛤蜊十枚、海贝三枚、铜甲泡一枚。铜当卢、铜甲泡和其他的蛤蜊、海贝等,置于槨内南侧。总计出土器物147件。

M2、3、4、5与M1共处一台地。M2位于M1东侧约30米左右。M3位于M2东侧20米处。两墓均长方形土圹竖穴墓。发掘时,两墓墓室南壁部分暴露于崖面,并被破坏。

M2 方向正北,墓坑长2.3、宽1.2米,墓底距现地表4.2米。棺木已朽,板灰呈白色。骨架已大部腐朽成灰,似为仰身直肢葬,胸骨处有硃砂,骨架上有席纹印痕。墓室周边有熟土二层台,高约0.3米。出土陶鬲1件、陶罐1件、海贝2枚。

M3方向345°,墓坑残长2.2、宽1.4米,墓底距现地表3.5米。棺木、骨架均腐朽无存,葬式不明。墓室周边有熟土二层台,高约0.8米。出土陶鬲1件。

M4、5 因水土流失,已大部分被破坏,情况不明。M4出土残陶鬲1件、砺石1件。M5出土陶鬲1件、陶罐1件。

以上五墓,共计出土器物156件,其中铜器105件,陶器7件,石器1件,蚌贝等43件。现分别简述如下:

铜鼎 1件。立耳柱足,耳微向外侈,足内收,鼓腹圜底。颈饰一周四叶纹间圆涡纹。底部留有三平行直线组成的三角形铸纹。腹内有铭文三字①。通高 22、口径19厘米(图二,1;四,1;五,1)。

铜簋 1件。口微侈,圈足;两兽首形耳,附小耳。腹饰饕餮纹,颈饰回首夔纹,圈足饰蚕纹。通高15、口径22厘米(图二,2;四,2)。

铜戈 1件。短胡一穿,栏侧起两翼,内缘饰一线纹,下端有两小缺口。通长22.5、锋中宽3.5厘米(图二,3)。

铜矛 1件。柳叶状,中有突脊。骹圆筒状,两侧各有一钮。通长23、骹长9厘米(图二,4)。

残兽头铜饰 1件。用途不明。

铜銮铃 4件。可分二式。Ⅰ式:发音部分为圆球体,分为五辐,内含弹丸。下为圆锥体,上有三角形镂孔,中空。通高10厘米。Ⅱ式:发音部分为两扇合成的扁圆体,一扇中间分为七辐,内含弹丸,宽边。直立部分为长方体,上细下侈,中空。通高16厘米。

铜车軎 2件。圆管状,内粗外微细,顶端高起三迭层,外节有四出的蕉叶形凸起。缺辖。长18厘米。

铜当卢 4件。分二式。Ⅰ式:中部似一甲泡,周有平缘。上方出两崎角,下边垂一长方形鼻梁,皆有边缘。两觭角和垂梁背面各有鼻钮。Ⅱ式:与Ⅰ式相同,唯两觭角相连。

铜甲泡 90枚。中央凸起,周有平缘,背有一横钮。21枚直径6.4厘米,69枚直径 3.8厘米。

蚌泡 1枚。中央凸起,上有一穿,外径2.8、穿径0.5厘米。

蛤蜊 24枚。部分一端有穿。

海贝 18枚。背有穿。

陶鬲 5件。均有烟灼痕。可分四式。Ⅰ式:1件,夹砂灰陶。高领,颈部略向内收,深腹;三足间腹部凹陷,鬲足瘦高。周身旋细绳纹。高11.5、口径9.5厘米(图三,6)。Ⅱ式:1件,夹砂红陶。口稍向外侈;袋足外撇,高13.4、口径12厘米(图三,1)。Ⅲ式:1件,夹砂红陶。沿较宽,实足尖。底饰粗绳纹。高14、口径13.7厘米(图三,3)。ⅠV式:1件,夹砂灰陶。器身较矮,鼓腹,实足尖,肩以下饰细绳纹。高13.2、口径15厘米(图三,5)。另一件已残破,不能复原。

陶罐 2件。灰陶。可分二式。Ⅰ式:1件,敛口,脣外折,宽肩,折腹,平底。肩以下至底饰细绳纹。高18.7、腹径18.2厘米(图三,2)。Ⅱ式:1件。短颈,宽肩,肩腹分界明显;周身磨光,平底,留有绳纹印痕。高14.2、腹径15.2厘米(图三,4)。

砺石 1件。碧绿色。呈秤锤形,上部窄薄,有一穿可系,下部宽厚。高1.5、底宽1.1、底厚0.7厘米。

(二)洞山西周墓

洞山西周墓发现于1972年。灵台县百里公社古城大队洞山生产队社员,在劳动中发现二件铜鼎、一件铜尊,省博物馆派人清理出一座西周墓葬(图版伍,1)。

洞山位于达溪河与其支流南河交会处,与百里镇同处达溪河南岸而隔南河相对,相距仅数百米。洞山山势高峻,墓葬位于洞山北坡台地上,距现地表约1米左右。

墓葬为南北向长方形土圹竖穴,长 2.1、宽1.2米。四周有生土二层台,宽约0.3米。一棺一槨,棺、槨已腐朽成灰。从痕迹观察槨呈“Ⅱ”形,长1.8、宽0.6米,槨外原髹有红漆。棺长1.6、宽0.4、高0.4米。骨架保存完好,为仰身直肢葬,男性。槨外头端二层台上置铜鼎二件,铜尊一件,右肩部置铜泡二枚,残铜戈二件,骨架胸部置蛤蜊二枚,口含海贝二枚。

现将随葬器物分述如下:

铜鼎 2件。1:6,直耳柱足,鼓腹,足半空与腹相连。腹上部饰饕餮纹六组,三足上部各饰饕餮纹一组。腹内近口处有铭文一字。器底存有较厚的烟灼痕。通高60、口径 45.7厘米(图版陆,4;图四,4;五,3)。1:7,已残,直耳柱足,腹上部饰钩连雷纹一周。通高 31.7、口径27.2厘米(图版陆,2)。

铜尊 1件(M1:5)。侈口,微鼓腹,圜底圈足。腹、足均饰饕餮纹(图版陆,5)。

铜戈 2件相同。短胡一穿,素面无纹。长24.4厘米。

铜泡 2枚。

蛤蜊 2枚。周身有彩,器体较大,一端穿孔。

海贝 2枚。已残,背穿孔。

(三)西岭西周墓

西岭西周墓,是1972年灵台县独店公社吊街大队西岭生产队社员在挖窑洞时发现的,出土了一组铜器。

西岭位于什字塬边,达溪河北岸,西北距独店镇5公里。墓葬发现于村内饲养圈门洞上部的断崖中,距现地表5.4米。为长方形土扩竖穴墓。清理时已遭破坏,骨架无存,墓室结构不清。出土器物共10件,计铜器6件,残石璧1件,海贝2件,蚌饰1件。现分述如下:

铜鼎 1件。立耳,折沿,垂腹,三蹄足。胎薄,肩饰凸弦纹二道,底部留有凸起的三范接铸痕和双线三角形铸纹。满被灼烟,色黝绿。通高18、口径16、腹径16.5、足高6.2厘米(图版陆,1)。

铜簋 1件。无盖。兽首衔环耳,圈底下有三高足。腹饰瓦纹,三足与圈底衔接处饰牛首纹,圈底下留有凸起的二范接铸痕和方格铸纹。胎较薄,铜锈呈橙黄带浅绿色。周身有不少铁锈,器底有烧痕。器内底有铭文四字:“吕姜乍

”。通高 18.2、口径17.7、腹径20.1、足高7.0厘米(图版陆,3;图四,3;五,2)。

铜銮铃 4件。发音部分为扁圆体,由两扇合成,一扇分为八辐,边穿四长孔,正中一圆孔横通,中含弹丸。下为长方体,上微细,下微侈,中空,四方各有一圆孔,可以纵、横钉固于轭木。四件大小不一,高16.5—18.5厘米(图二,5)。

残石璧 1件。外径5.3、内径1.7厘米。

海贝 2件,背有穿。

蚌饰 1件,长3.9、宽1.9厘米。

(四)墓葬的年代

姚家河西周墓,离白草坡西周墓很近②,相距10公里。出土之圆鼎,与此近似的,有人定为殷器。所出之簋,器形与歧山贺家村出土之史䛗簋相似,史䛗簋为康王时器③。Ⅰ式陶鬲与张家坡的西周早期居址之Ⅲ式很相似④,Ⅲ式鬲与长安普渡村西周墓之Ⅱ式鬲基本相同⑤。而Ⅱ式罐与张家坡西周Ⅰ式罐相同⑥。此种陶罐为张家坡西周第一期墓葬的典型器物。据此,姚家河西周墓葬,大致可定为西周早期,约当康王时期。

洞山西周墓出土了两件铜鼎,皆与周初之鼎制相符。尤以1:6形制、纹饰与大孟鼎极相似。所出之尊,形制与臣辰尊相似。大盂鼎为康王时器,臣辰尊为成王时器⑦,则洞山西周墓当属西周早期,约当康王时期。

西岭西周墓的铜器,圆鼎与洛阳庞家沟西周墓所出之(M410:3)的形制、纹饰相同⑧。底部留三范接痕,是西周早期鼎的特征。簋与遹簋的形制相同,遹簋为穆王时器⑨。再与濬县辛村所出之簋比较,底部二范接痕与方格铸纹以及其它特征是一样的⑩。故此签亦不晚于西周中期。所出之銮铃,与辛村M62所出完全相同⑪。据此,西岭西周墓的年代,应在西周中期(穆王前后)或稍早。

二、洞山东周基葬

1973年,省博物馆派人在灵台洞山西周墓周围进行钻探,发现了四十六座东周墓葬,发掘了其中的八座。

洞山东周墓群分布于洞山村东侧的北坡上,自山半坡至河岸边的台地上均有发现。附近有居住遗存,内含大量灰烬、石器及陶器残片,时代与墓葬相同,部分墓葬打破灰层。

(一)墓葬结构及葬式 均为长方形土圹竖穴墓。墓坑长约 2.13—3.15、宽约 1.8—1.27米,墓口与墓底同大,墓底至现地表4—6米,无墓道。墓室填土为硬红土,经过夯打,夯土层厚约0.25米左右,在两夯层之间,有一层较薄的松土,似为夯实前洒水而形成的。填土中常夹有少量陶片、兽牙、红烧土、木炭等。陶片有绳纹灰陶、磨光灰陶、夹砂灰陶等。M4填土内出土石戈一件,长24.5、宽 4.8厘米,灰白色碳酸岩磨制而成,锋部与援两侧有刃,出土时已残。

葬具都用木棺槨。板灰呈白色或棕色。根据板灰痕迹,大部分均为一棺一槨。棺长约1.2—1.57、宽约 0.60—1.1米,其中M5,棺饰红彩。槨有二式。Ⅰ式,多无槨底,在墓底栽四根木桩,在木桩与墓壁间横迭原木,填土夯实作为槨的四侧,槨盖用原木南北横排平铺,大小与墓坑同,如M3、M8等。Ⅱ式,为木板制作,因已完全腐朽,结构不清,据板灰,长约1.72—1.92、宽约1.1—1.3米,柳上横置有数根原木,似为加强慕室支撑力。以防墓室下塌,如M4、M6等。其中M4,槨盖及四侧施有红、黑二色的彩绘,为等腰三角形纹相间组成的图案。

人骨架都是仰卧屈肢。按其姿势,大体可分为二式。Ⅰ式,下肢骨相并屈向一侧,股骨和胫骨弯成45°左右的角度,上体仰卧,肱骨与肩骨垂直,肘骨内屈,双手错置于腹部。M3左肱骨外张,双手置于胸部(图七)。Ⅱ式,只有一墓(M4),下肢的股骨和胫骨折屈在一起,并堆置于腹部,脚尖向内。上体仰卧,肱骨垂直,肘骨内屈,双手交错于腹部,压在股骨之下,故整个骨架仅有0.85米长(图版伍,2)。M2骨架胸部及两股间有硃砂痕迹(图六)。

随葬器物一般放置于头前的棺槨之间,M5由于无槨,随葬器物即放于头前棺外,只有M4的随葬器物是放在足部槨上的。个别墓有祭肉,如M9放在木器内。在M4、M9中,将一完整的玉片敲为两半,一半含于口中,一半握于左手内(图版伍,3)。

(二)随葬器物 共61件。大部分为陶器,其次是石器、玉器和蚌器。只有M3出土了一些铜饰残片,M9出土一件铜带钩、两件木器残迹。

1.陶器 共31件。有鬲、盆、豆、壶、罐、甗、匜、圭等八类。大都是明器,火候很低,有的陶质极疏松,外表呈红色或红灰色。少数火侯较高,陶质坚硬,外表呈灰黑色或灰青色,轮制为主,少数也有手捏的,器形不规整。纹饰主要有绳纹和弦纹两件。

鬲 5件。夹砂粗灰陶。个别有烟灼痕迹。其共同特征是,耸肩,肩部最宽;颈部绳纹被抹去,但痕迹尚明显;周身施绳纹,底部外表有圆形大印子。按脣、裆、足部的变化,分为三式。

Ⅰ式:2件。火候不足,呈红灰色。5:4,脣外折,耸肩,三足间底部向内凹陷,足锥尖,中空。高 16.6、口径13.8厘米。6:1脣沿宽,颈部有一道弦纹。高17.8、口径15.3厘米(图版柒,1)。

Ⅱ式:1件(2:1),脣沿较宽,向外平折,鼓腹,腹径大于腹深,底近弧形,足有附加实足尖,短而圆钝。高15、口径14.9、腹径17.1厘米(图八,1)。

Ⅲ式:2件。脣沿短,器身矮,口径大于高度,裆部甚低,裆底近平。7:1,高12.8、口径16.1、腹径19.2厘米。3:1,脣沿厚,肩部有数道横绳纹。高11.8、口径13.4、腹径17.1厘米(图八,5)。

盆6件,泥质灰陶,分三式。

Ⅰ式:1件(5:3)。手制,不规整。唇外侈而宽,肩腹分界处折成棱线,平底。高11.5、腹径17.7厘米(图八,6)。

Ⅱ式:2件。直口,颈较高,沿宽而平,肩腹分界明显。沿部有两道凹弦纹,肩部有两道微微凸起的弦纹。6:3,高11.9、腹径17.6厘米(图版柒,3)。2:4,高11.2、腹径18厘米。

Ⅲ式:3件。口稍侈,沿较窄,颈稍敛,浅腹,小平底。颈部有四道凹弦纹,腹部有一道凹弦纹。3:5,高9.6、腹径21.1厘米。8:1,高8.9、腹径22.0厘米(图版柒,5)。9:1,高7.9、腹径21.6厘米。

豆 4件。泥质灰陶,分三式。

Ⅰ式:1件(5:1)。灰色,手制,极粗糙。盘较深,柄粗短。高11.1、口径16.3、足高5.5厘米(图八,7)。

Ⅱ式:1件(2:2)。灰黑色。柄较高,盘、柄、圈足均有微微凸起的弦纹。高13.7、口径16.1、足高8.1厘米(图八,2)。

Ⅲ式:2件。灰青色,盘浅平,盘外有两道凹弦纹。4:2,高 10.5、口径14.0、足高6厘米(图八,4)。4:3,高10.8、口径14、足高6.8厘米。

壶 5件。泥质灰陶,分三式。

Ⅰ式:1件(5:2)。手制,粗糙而不规整。敞口,宽脣,高颈,平底。高17、口径15.5、腹径14.3厘米(图八,8)。

Ⅱ式:2件。盘口,颈细长,宽肩,扁腹,小平底。颈部施凸弦纹,肩、腹施凹弦纹。3:4,高21.5、口径19.5、腹径20、底径7.8厘米(图版捌,3)。7:1,口残,腹径20.1、底径7.6厘米。

Ⅲ式:2件。方口圆角,两耳,细颈,圈足。腹以上施凹弦纹。3:2,高30.6、口宽11.0、口长11.2、腹径13.2厘米(图版捌,1)。3:3,高31、口宽9.3、口长 10.2、腹径13厘米。

罐 3件。泥质灰陶,可分为三式。

Ⅰ式:1件(2:3)。灰黑色,敛口,沿宽而外张,宽肩,平底。腹上半部施交叉绳纹,下半部施直线绳纹。高22、口径19、腹径19.5厘米(图八,3)。

Ⅱ式:1件(3:6)。灰黑色,小口,宽肩,鼓腹,小平底,肩、腹部施凹弦纹。高6.8、腹径8.5厘米(图版捌,2)。

Ⅲ式:1件(8:2)。灰青色,圆腹,肩、腹部施一带状绳纹,上下相间抹出三道宽边,但尚留有绳纹痕迹。高15.6、腹径18.4厘米(图版柒,2)。

三足罐 1件(6:2)。泥质灰陶,盘口,扁腹,圜底,三锥足。口沿、肩部施凹弦纹,腹上部施一组纹饰:上为两道凹弦纹,中间夹一道刻划网纹,下为三道凹弦纹。高 21.3、口径20.8、腹径22.2厘米(图版柒,4)。

甗 1件(3:7)。火候低,呈红灰色。甑鬲联为一体,甑为敛口,鼓腹,呈盆状;鬲足锥钝,微向内收。高 11.1、口径9、腹径8.8厘米(图版捌,4)。

匜 2件。火候较低,呈红灰色。分二式。

Ⅰ式:1件(3:8)。方口圆角,底略呈椭圆形。高3.2、口长7.6、口宽6.1厘米(图版捌,5)。

Ⅱ式:1件(3:9)。口星等腰三角形,圆角。高3、口长6.8、底宽6厘米(图版捌,6)。

圭 4件。火候较低,呈红黑色,局部呈红色。手制,很粗糙。5:7,长19.3、宽 4.5厘米(图九,1)。5:8,长31、宽5.2厘米。5:9,长24、宽4厘米。6:18,已残为三块,不能复原。

2.石器 共26件。

圭 20件,4:1、5:6、5:10—14、6:4—16。除一件为石片打制(5:14;图九,2)外,其余大部分是黑色或灰白色的矽酸岩磨制而成,个别为碳酸岩磨制。最大的长40、宽6.5厘米;最小的长4.1、宽0.7厘米(图九,3、4)。

刀 1件(5:5)。呈半月形,灰白色碳酸岩磨成,已残。长15、厚0.3厘米(图九,7)。

璧 3件(8:3—5)。灰白色碳酸岩磨成,制作粗糙,形制不规整。外径4—6.4、内径1.4—1.6厘米。

圆片 1件(8:6)。灰白色碳酸岩磨成,形制不规整。直径6.2厘米。似为中间未钻孔的石璧。

纺轮 1件(3:11)。灰色矽酸岩磨成,直径3.8、孔径1厘米。

3.玉器

玉玦 1件(6:17)。浅绿色,外径2.5、内径0.7厘米(图九,5)。

残玉圭 1件(3:10)。暗绿色,残长6.1、宽3.5厘米。

碎玉片 4件。为两件玉片敲碎,一件含口中,一件握手内。M4、9两墓情况相同。

4.蚌圭 1件(8:2)。磨制,头部圆钝。长5、宽1.5厘米(图九,6)。

5.铜带钩 1件(9:2)。素面,钩呈鹅头形。长4.1、最宽1.2厘米(图九,8)。

6.木器 2件。仅剩痕迹,根据形迹观察,为圆形圜底。一件直径16厘米,内装兽骨一根。一件直径8厘米。

(三)墓葬的年代 洞山东周墓随葬陶器,以鬲、盆、豆、壶、罐最多。Ⅰ式鬲与西安张家坡西周晚期居址的Ⅵ式隔较接近⑫,Ⅲ式鬲与客省庄东周墓Ⅰ式鬲相同⑬。Ⅱ式盆与张家坡西周墓Ⅰ式盂相同⑭,Ⅱ式盆与客省庄东周墓Ⅰ式盆相同⑮。Ⅱ式壶与客省庄东周墓Ⅲ式壶相似⑯。Ⅱ式罐与张家坡西周墓V式罐相近⑰,Ⅲ式罐与客省庄东周墓Ⅰ式罐相近⑱。三足罐在虢国墓出土过一件,现洞山又发现一件,其形制是很接近的⑲。

就陶器组合看,出Ⅰ式鬲的有两墓,M5是鬲、盆、豆、壶;M6是鬲、盆、三足罐。出Ⅱ式鬲的一墓(M2),是鬲、盆、豆、罐。随葬器物主要是以鬲、盆为主(盆的出土数量甚至比鬲还多)。M3出土了几件仿铜的陶器,如甗、Ⅲ式壶及匜等。

上村岭虢国墓地的年代定为西周晚期至东周早期。客省庄东周墓的年代定为春秋或战国早期,洞山东周墓与上述两批墓葬相比,年代可介于二者之间。第一、洞山墓葬所出的陶器,如Ⅰ式隔、Ⅱ式盆、Ⅱ、Ⅲ式豆、Ⅱ式罐等,都接近张家坡西周墓和虢国墓地的型式。而时间较晚的,如Ⅲ式鬲、Ⅲ式盆、Ⅲ式罐等,与客省庄东周墓相当。第二、洞山随葬的陶器以鬲、盆为主,没有西安半坡战国墓的鬴,也没有渭河流域战国墓特有的茧形壶、瓮和釜等。第三、客省庄东周墓出玉玦和石玦的几墓,墓口压于战国层下,时代定为春秋中期⑳。而洞山出玉玦的墓,同出Ⅰ式鬲和三足罐。此种三足罐仅见虢国墓地。第四、洞山墓葬都是竖穴墓,未见较晚出现的头龛或洞室墓。基于上述理由,洞山的这批东周墓葬,可以定为春秋中期或稍早,个别墓可到春秋晚期。

这一带相传为古密须国故地。《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阴密故城在泾州鹑觚县西,其东接县城,即古密国。”1935年《重修灵台县志》载:“密须国城故址在县西五十里,即今之百里镇地”。至今群众仍称百里镇为密城。我们调查了百里镇周围,发现附近有仰韶、齐家文化及西周、东周,汉、宋、明代的遗址和墓葬,在百里镇南,地面残留有版筑夯土墙遗迹,出土大量的汉代板瓦残片。我们认为洞山周墓与密须国有密切关系,有关密须国的进一步资料,尚待今后继续钻探发掘。

注释

①关于铭文“

”字,郭沫若同志考订为“乖”,乃魁伟威壞之辞。详见《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释文147。

②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组:《灵台白草坡西周墓》,《文物》1972年12期。

③长水:《岐山贺家村出土的西周铜器》,《文物》1972年6期。

④《沣西发掘报告 图六二,5;图版伍拾,1。

⑤石兴邦:《长安普渡村西周墓葬发掘记》,《考古学报》第八册,图版柒,3。

⑥同4图版柒壹,5。

⑦⑨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⑧《洛阳庞家沟五座西周墓的清理》,《文物》1972年10期。

⑩郭宝钧:《浚县辛村》35页,图版陆贰,5。

⑪同⑦54页,图版捌捌,3。

⑫同④图版伍肆,1。

⑬同④图版玖陆,1。

⑭同④图版柒捌,3。

⑮同④图版玖陆,2。

⑯同④图版玖以,1。

⑰同④图版捌索,3。

⑱同④图版玖捌,2。

⑲《上村岭虢国慕地》图版抬壹,4。

⑳同④23页。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执笔者:吴礽骧,1961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汉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为中国长城学会理事、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理事等职。吴先生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工作,主持和参加了灵台百里两周墓、酒泉和嘉峪关晋墓、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金塔地湾汉代城障遗址、敦煌悬泉汉代邮驿遗址等处的考古发掘。)

出 品:灵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来 源:灵台博物馆

原标题:《甘肃灵台县两周墓葬》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