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对话上文投陈乐:澎湃有无法取代的影响力及发展潜力,必将成为世界的澎湃
8月8日,澎湃新闻宣布完成B轮融资,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上文投”)独家战略投资4亿元,对澎湃运营主体——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增资入股。增资完成后,上文投将成为澎湃第二大股东。
“澎湃是传媒行业不可复制的稀缺标的。”近日,上文投合伙人、首席投资官陈乐博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一个从上海地方媒体转型并成长为全国性的、现象级的互联网新闻平台,澎湃在国内外都有无法替代的影响力及发展潜力,是非常吻合上文投投资策略的标的。
上文投合伙人、首席投资官陈乐
陈乐表示,澎湃未来不会仅仅只是一个新闻媒体平台,还会衍生发展出链接上下游媒体的矩阵,并建构其独特的内容产业生态链,我们希望澎湃能成为全媒体时代下,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澎湃3.0’阶段的目标是打造成为互联网新型主流媒体、全链条内容生态服务商。澎湃可以与各类媒体及平台合作打造各类主题内容,并通过与其价值观有链接的平台及产品合作方做持续的商业变现,不断累积自身的无形资产。我们希望澎湃能逐步形成其内容生态链新的商业逻辑和模式,并对其他文化产业的企业特别是内容生产创作型企业的商业化模式形成引领示范作用。”陈乐说。
展望未来,陈乐表示,“澎湃既是上海的澎湃,也是中国的澎湃。我们作为投资方,也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它必将成为世界的澎湃。”
上文投由上海市政府、浦东新区政府和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由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浦东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上文投基金总规模120亿元,首期规模55.5亿元。
文化产业领域标的众多,上文投为何会独家战略投资澎湃?战略入股后,对于澎湃又有哪些期许?未来两者的合作模式和发展规划又有哪些?陈乐对此一一作答。
为何独家战略投资澎湃
记者:此次澎湃获得上文投4亿元独家战略投资,上文投为什么会选择“澎湃”,又为什么最终选择独家战略投资?
陈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建设好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管好用好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上文投投资澎湃是站在国家战略的大格局下所做的一个完全正确的投资决策。我们就是要把更多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资金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做大做强主流互联网的内容平台,使澎湃能成为全媒体时代下,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在上百家地方融媒体转型的尝试中,澎湃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它在完成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的同时,还能探索出一套可行且被市场验证的商业模式,未来想象空间巨大。上文投希望以产业资本的方式助力澎湃从互联网媒体升级成为更有影响力的媒体矩阵,发展更具特色的内容生态链平台。在澎湃的这个阶段,上文投的作用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有丰富的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在这个产业领域深耕多年的投资团队,希望能够有效聚合上下游产业资源和市场要素,设定阶段性的目标,共同努力,陪伴成长,让双方协同效应最大化,所以这个组合搭配在目前的市场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记者:上文投是一家具有国资背景又市场化运作的基金,这将如何影响澎湃这次投资?
陈乐:市场化运营是工具、是手段、是方法,上文投管理的资金都是国有的,是国有产业资本在文化产业投资领域的全新尝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国有产业资本发挥更强的优势,更好地服务并联结这个产业各种属性和类型的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另外一层意义,是体现在投资团队的组合里,核心管理团队中一定要有来自业界,在文化行业里深耕多年,能调动上下游资源并有组盘和一定运营经验和能力的核心成员,才能在一定的阶段帮助被投企业共同来完成目标,所以,上文投对澎湃的投资,不是仅仅依靠市场调研,算算模型,看看数字,做做访谈就能完成的投资决策,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模式。
文化产业的投资其实对投资团队的要求更高,同时也不能直接套用投资的逻辑和工具,用VC/PE的投资策略是很难做好文化产业投资的。只有深刻理解国家政策、国家战略,用更长期、更明确的价值观引领和协同,用不断积累的行业经验和对有价值观的业务或产品的长期投入,帮助被投企业形成更多账面无形资产的方式,才能最终从有品牌、有长期价值的文化企业的成长中获利。
而澎湃正是上文投实践这样的投资理念和策略的案例,上文投与澎湃的投资洽谈,前后也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共同规划明确了“澎湃3.0”战略发展方向,我们陪伴澎湃完成了部分转型并且成果已得到初步验证后,才最终确定完成了这笔战略投资。
对“澎湃3.0”的期许
记者:澎湃新闻自2014年App正式上线发展至今,实现了由新媒体到全媒体、平台化,再到生态化的产业结构升级,上文投对于“澎湃3.0”有怎样的期许?
陈乐:澎湃未来不会仅仅只是一个新闻平台,也会发展一些特色的“独立厂牌”。比如澎湃新闻旗下智库“澎湃研究所”,未来就有可能会打造成澎湃系的厂牌,它既可以独立运营,又是澎湃媒体矩阵的一部分。原本澎湃研究所就是负责智库研究的一个部门,会出一些行业报告,也会办一些专业的论坛。未来“澎湃3.0”阶段就会有比较大的变化,会开展文化、数字、区域发展深度研究,探讨城市文化议题,协同跨界资源创作城市纪录片、城市微电影、城市短视频、城市微综,评选城市文化品牌及产品,打造城市文化体验空间,推动全球城市对话。会去做深做透更垂直领域,形成破圈的行业影响力并完成商业的闭环。“澎湃3.0”版本里,未来也会打开更多垂直领域板块的合作接口,与更多有理想、价值观一致的自媒体,内容创作机构深度合作,形成更完整的内容生态链,而在这个过程中,上文投也会从资本和投资的领域和角度去协同澎湃共同发展。
澎湃在2016年推出的第一家全数字英文新媒体Sixth Tone(第六声),已成为专注报道中国事务的社交驱动型主流新媒体,在新一轮的国家战略中承担重要使命。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深化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也提出要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传播,持续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文化“走出去”能力。我们还希望“澎湃3.0”版本里,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能用互联网的手段建立城市形象视觉符号体系,建设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为全球发展提供另一种东方的视角。
记者:澎湃新闻在上文投的投资版图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陈乐:从产业基金投资时点及配置的角度,在基金运营的初期,投资像澎湃这种平台类的公司对我们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化产业的内容创作的主体大多小而美,虽然往往因为短期拥有不错的项目数据表现而受到关注,但很难复制。如果要投资,从资本退出的角度要通过他们每个主体去上市来完成资本回报的话,投融资的这笔账往往算不过来。或者说,当上市成为了一个既定目标的时候,往往这类文化企业反而就发挥不出他们的优势。因为创作优秀作品的周期,形成可运营、可持续变现版权的节奏与资本追求的ROI投资回报率的利益最大化一定是矛盾的 。
上文投希望能营造充满活力的产业创新发展生态。如果在澎湃体系内优秀的内容创作者完成内容版权孵化,并通过平台的生态实现盈利。那么澎湃系在壮大以后,也完全可能完成对小而美项目或者公司的投资及并购,上文投也可以通过与澎湃协同,完成更多上下游产业的投资。而这不仅有益于保护内容创作者更好地创作有价值的内容,专注于形成持续的无形资产价值,澎湃也会有其更大的社会及行业影响力,对文化产业投资也会产生新的投资组合和模式,这必然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推动行业生态进入正向循环。
上文投的八大重点领域布局
记者:除了传媒领域,上文投还会关注哪些领域的投资机会?
陈乐:当初,上文投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文创 50条”),实施“文化+”战略,以数字文化产业为引领,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全面深化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贸易、教育、体育等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成立的。上文投的主要投向包括“上海文创50条”提出的“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网络文化、创意设计、出版、艺术品交易、文化装备”八大重点领域以及与文化密切相关的旅游及体育行业,以及与文化相关的TMT(文化科技)及新消费(文化消费 )领域。
上文投成立以来,中国也进入了“十四五”时期的新征程。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上文投将坚持“国际化视野、产业化能力、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力争要打造成一支“成绩优异、行业引领、全国一流”的文化产业基金,积极推动上海文化产业的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目前文化产业投资市场,敢投内容产业的比较少,这部分,上文投有怎么样的思考和布局?
陈乐:我们去年投资的电视剧《人世间》就很具代表性,这是一部现象级作品,创下CCTV-1黄金档电视剧8年来的收视率新高。
影视行业内一直存在影视创作周期与投资退出周期之间不适配的现象,上文投在《人世间》项目上的创新实践是将上述两种投资模式组合在一起,既通过版权投资给予创作团队在时间上更多的宽容性,又通过股权投资将优秀团队引入上海。
《人世间》创新了文艺精品的生产机制,开创影视剧投资领域“股权投资”与“版权投资”联动的创新模式,在助力优秀影视制作团队在上海落地的同时,以更关注版权投资运营的角度,完成基金产投联动的成果,具备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
记者:近期,不少文化类企业IPO折戟,一二级市场频现估值倒挂,这是否会对上文投的投资策略产生影响?
陈乐:文化产业内核是内容创作与思想表达,好的作品是灵魂的衍生品。用简单的经济规则去约束管理往往适得其反。我们也在呼吁所有的文化产业的投资基金,不要把上市作为文化类企业投资唯一考量目标,而是探讨多元化的退出方式,以及将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有效运营,转化成新的投资亮点。
文化产业投资的底层逻辑是无形资产的投资运营。上文投一直坚定地去推动的,是能让所有的文化类企业,一定要关注所有的投入,要最终形成自己的账面无形资产。每一个做文化产业的公司都有一个成为迪士尼的梦想,而迪士尼正是一个无形资产运营的成熟模式,它更多地是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创作或投资的内容和元素,做授权、做内容分发,把内容和商业的价值观做连结,而不仅仅是生产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和自己价值观相一致的产品和合作企业渠道,去完成相应领域的IP持续变现。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未来一定还是要回归到如何让内容、IP、品牌等最终形成自己的账面无形资产。
上文投感兴趣要投的公司,是要具有长期价值及潜质的,无形资产的运营模式,是值得文化产业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记者:澎湃与上文投都根系在上海,注资澎湃后,两者的品牌与上海这座城市会有哪些新的碰撞?从“上海”出发后,又如何一起瞭望全国?
陈乐:这就要说回澎湃研究所,2022年澎湃新闻重装再出发,开展文化、数字、区域发展深度研究,探讨城市文化议题,协同跨界资源创作城市纪录片、城市微电影、城市短视频、城市微综,评选城市文化品牌及产品,打造城市文化体验空间,推动全球城市对话。
IP,是一种价值观的符号,而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围绕城市IP打造,澎湃新闻、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共同发起“中国城市文化品牌计划”,搭建智库-创作-品牌-空间-投资的文化商业生态协作网络,凝聚城市澎湃新活力,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探索城市文化品牌塑造新路径,鼓励城市文化品牌投资,服务城市文化消费新圈层。
“中国城市文化品牌计划”还将链接上海文化产业投资联盟等优势资源,促进文化产业投资协同,激发城市产业新气象,助力长三角文化协同发展,提升中国城市文化产业投资吸引力。
城市经济的发展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推动力,而文化产业投资的高瞻远瞩和持续投入才是城市文化品牌建构,城市软实力的真正体现。
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包容世界文化的城市,是无数人心中那座最美好的城市,三家联手推出“中国城市文化品牌计划” 让每座城市焕新它全新的“名片”,开启文化产业投资助力城市文化品牌战略,城市文化品牌推动城市经济差异化特色化可持续发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