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貉口普查”后续 | 来自130余位公民科学家的反馈
原创 貉你一起的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在刚刚过去的盛夏七月,我们联合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上海自然博物馆、城市荒野Studio及生态南汇,一同举办了2022年“貉口普查”调查活动。7月16日、23日两个周六傍晚,来自上述机构的16位领队,带领130余名公民科学家,通过访谈与样线法,调查了上海市松江区的50个小区,其中约20个小区有貉出没,共回收超过700份居民态度调查问卷。更详细的数据整理工作即将开始,我们也会在完成分析之后,通过文章等方式分享结果。
实际上,本次调查活动吸引了300余人报名,这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人数多,又是第一年筹办,我们即使已经提前准备了方案,但在筛选、匹配小区名单的过程中依然遇到了不少问题。第一周调查结束后,在慕容等志愿者的建议下,我们紧急制订了新的人员调剂方式,所幸效果不错。在此,我们再次感谢所有参与者的理解、包容及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当然,还有大家对于貉貉、对于自然、对于人与城市野生动物如何相处等问题的兴趣、热爱与不畏酷暑完成调查的辛苦付出。
调查结束后,根据对所有参与者的回访,大家对于本次调查活动体验的平均分为4.60(满分5分),有2/3的参与者打了5分。其中,包含很多对于可以为科学调查活动出一份力的感谢,对于调查无貉小区时“扑空”的理解,对于活动组织的建议,对于城市、人、动物间关系的新思考,以及对于更多自然调查活动的呼唤与期待。
从大家的反馈可以看出,参与“貉口普查”的公民科学家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也覆盖了中青少年。他们中,有的独自参与调查,但在调查中“交到了新朋友”;有的全家齐上阵,共同寻找貉貉踪迹;也有的家里孩子因为年龄尚小无法一起参加活动,但对妈妈的寻貉故事感到津津有味。大家的记录和感悟都非常有趣、有意义,期待和建议也都已收到——我们在浏览时常常心头一暖,觉得此前的加班没有白费。在此,我们也选出了一些,分享给大家。篇幅有限,很遗憾不能将所有反馈都呈现出来。希望热爱自然的你,可以在其中找到一些共鸣,也希望你可以继续关注我们,一起保护身边的山山水水。
* 以下分享为志愿者的个人观点,括号内容为整理时编者添加。
01
人,貉,城市生物多样性
Alice
因为我住的更市区一些,这次在松江发现大多居民都有见到松鼠刺猬黄鼠狼甚至蛇,原来城市的野生动物一直都很多,之前我没接触到不知道而已。
桑紫,设计行业
我们一直说要和野生动物和谐共存,但是当野生动物真正近距离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却常常无所适从。我同我的外婆说晚上要出去找野生动物,她以为我去的是动物园,以前生活在农村种地的她一直不相信能够在上海市内见到国家二级的野生动物。当我真正在小区里见到貉,我觉得有些恍惚,它们跟流浪猫一样在社区的灌木丛、假山之间穿梭,跟流浪猫一起抢猫粮、捡厨余垃圾(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但是在采访调查中有居民提到)。我们担心它们的健康状况的同时,也收到了来自居民的抱怨:晚上打架扰民,繁殖期攻击恐吓宠物狗,尾随居民要吃的……一直以为保护人迹罕至的雨林草原的生物多样性才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内容,却(发现)原来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如此重要且让人左右为难。
摄影/桑紫
柚橙,互联网打工人,31岁
人类生活高度城市化的同时,也影响着野生动物们的自然演变,为了适应城市的生活,它们在小心翼翼地摸索着。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快去了解它们,找到更好的方式去迎接这场演变,让人类、野生动物、自然都能和谐共处。
贺丽,企业环保工作者,28岁
王放老师的科普让我了解到野生动物也在主动适应城市化,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并不完全是一种破坏。此外捕获野生动物到人类认为适宜的居住地放生对动物自身来说不一定是好的,可以探索一种更良性的野生动物相处模式。
卞菁,导演,32岁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主角不应该以人为中心,我们应该为自然让路。作为“人”这种生物或许我们过于自负了,城市中的小鸟、松鼠、蛙蛙、貉、黄鼠狼、猫猫狗狗……它们都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构成生态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和谐共处,如何平衡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要去思考的。后续我将继续通过实践寻找答案。感谢林业局(上海市林业总站)和山水给我这么好一个学习机会。
摄影/卞菁
某地理教师,29岁
城市野生动物保护是迫切需要公众和政府投入的领域。我们往往关注“远方的哭声”,却忽视栖居在身边的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天上飞的斑鸠,地上跑的小貉,随处可见,却被误解、被漠视、被妖魔化,最后成为城市的边缘。我们要关注这些人与自然的边缘,保护身边的野生动物。
甲量,带孩子探索自然的汉堡爸爸,41岁
根据这次走访发现,貉多的小区有一个共同特征,围着住宅楼灌木丛较多,人类不宜到达。我调查的小区新凯玉兰苑整体绿化率高于我住的小区宝地景庭,且投喂也远远多于我小区,又是老的小区。但貉却不如我小区多,很大因素可能就是玉兰苑的紧贴楼的灌木绿化不多,人容易到达,这样貉就不容易安居于此。
流浪猫和貉之间的关系没有想象的那么恶劣,成年猫和成年貉可以近距离相安无事,貉主要是针对幼年猫。
珂珂
西上海(一个小区)的调查让我思考,人们觉得荒的地方,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可能是一片不错的生存空间,而我想城市中也一定需要这样的“荒地”,让城市生态能喘口气,为生活在城市中的野生动物提供庇护所。
珂珂调查的“荒地”小区 摄影/珂珂
张念念,创意工作者,26岁
感觉最奇妙的是,第二次找貉比第一次更容易了,一个是地点上的认知,另一个就是发现自己的听力变敏锐了。例如经过街心花园的时候,可以听见灌木丛沙沙的响声,进去一探,果然发现了一窝貉。在城市里生活和频繁的变动其实让人难以感到“联结”,这次活动让人觉得和周围环境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是让人感到最开心的部分。
寿晗嫣
原先其实对貉不了解,只知道要保护野生动物,但以为它们是会攻击人和猫狗的。但这次活动中,发现其实他们看到人还是会避开的,希望野生动物和人可以和谐相处在我们这个星球上。
晓十三,广告人,30岁
感叹于我们小时候没有这样的活动,并且那时候对这方面也不会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以前说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很表面化,现在能有机会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一些小小的举措,一些言传身教,帮助去推广去普及,可能贡献不大但也会觉得特别有意义和成就感。
另一方面也感叹于城市物种的多样性,原来它们可以离我们这么近。人类从来不是自然唯一的主宰,我们只是其中一份子,改善环境,寻找和城市野生动物相处的科学方法,才是真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吧(回归自然体验自然也特别有那种疗愈感,也适用于缓解城市快节奏带来的压力)。
“看到貉时光感叹了,没拍到啥高清图”,于是用二月在动物园拍的貉做了一个拼图 。制图/晓十三
顾豪杰,教师,28岁
本以为像门卫、物业这种工作的人以及老人会不关心身边的小动物,但是这次调查最积极提供消息的就是这些人,而且都对貉保持了好奇心和距离。原来身边有许多人在默默爱护或者关心这些野生动物。人和貉在松江的很多小区都维持了良好的关系——互不打扰,保持距离,互不伤害。让我羡慕松江这个区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感慨现代人的素质素养。
苏振兴,华东师范大学教师,41岁
首先,看到了市民对公民科学探究的热情,特别是年轻和中学生。第二,看到了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当然也有多样化观点。第三,感受到城市生物多样性建设的艰巨,可谓未来任重道远!
调查小队一同讨论 摄影/苏振兴
02
分享给身边人,就不只是我一个人的经历
桑紫,设计行业
貉作为一种野生动物却也在随着人类的活动而发生习性的变化,变得不惧怕人类,变得“狡猾”。甚至学会“以逸待劳”,在笼子中安静放松地等待时机,再拼尽全力挣脱。学会“草船借箭”,研究员找来恐吓驱赶貉的老虎粪便被它们用来涂在背上“貉”假虎威……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成了我与家人朋友茶余饭后的聊天内容。
徐徐风,自然体验师、儿童阅读研究专家
(在读书会上,我和孩子们科普了貉这种野生动物)老师上个周末参加了“貉以为家”的调查,打开手电筒走遍整个小区,还要记录宠物的投喂点有几个、都在什么地方、还看到了哪些动物?老师没有看到貉,但是看到了刺猬。好多小朋友说:“我也想去。”
Sky,教育媒体工作者
把直播和图片都发了朋友圈,调查经历逢人就说hhhhhh~
参加完活动后发的朋友圈:
连续两个周六参加了调查上海野生动物貉在小区分布的“貉口普查”活动,在35度高温下野外活动3小时,却意外地特别开心!!虽然没有看到貉(小区的人说这里的貉都是后半夜出来),但是看到了黄鼠狼的身影和大锹甲,访谈时有遭到冷眼也有遇到特别可爱的访谈者,了解了野生动物保护的工作方法,还收到可爱小礼品!这就是我心目中最棒的自然活动!
当天看到的大锹甲 摄影/Sky
晓十三,广告人,30岁
把培训会,以及群里各位老师的一些分享,全都和我妈还有男朋友说了一遍,还有几个熟悉的同事也聊了一下貉的特性以及在上海的一些情况。另外活动后延伸出来的爱鸟周活动呀,授粉昆虫(男朋友都很喜欢),感觉找到了一个优化爱好的好渠道。如果亲戚聚会我还特别想分享给侄子侄女们,从小培养他们亲近自然、正确与自然相处的意识。
小红帽啧啧
和家人分享了貉的讲座还有调查的经历,我的小孩也和我一起听了讲座,很感兴趣,也很想参加,但是他太小了,我只能说等他长大了才可以,我的小孩也为我没有看到貉感到遗憾,哈哈~
03
“为爱发电”,我搞了点貉貉创作
王勃,兼职艺术老师,48
在朋友圈里和社区居民之间科普不要投喂貉,要科学保护貉,还设计制作了“貉”福冰箱贴送居民。
制作/王勃
丁晨
用彩铅画了貉,分享在了朋友圈里。
绘画/丁晨
Angel
大孩子Jolin回来后,不仅去查阅了关于貉的各种信息,还登录了国外网站查询貉的世界分布情况和现状,以及国外的保护方法。同时她还用中文和英文的两种形式各写了一篇作文。而且还画了一幅貉的水粉画(深色的夜晚下,一只全身毛都差不多掉光的貉回头和她对视)。她画的这只掉光毛的貉和她在网站上搜寻到的拥有漂亮皮毛的貉的图片真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很令人反思...
丙烯画(调查过程中看到毛都快脱光的貉)绘画/Jolin
彩铅画(有漂亮皮毛的貉)绘画/Jolin
04
除了“鱼”,还学到了“渔”
黄奕 学生 21岁
虽然通勤每次都有六七个小时,但觉得这样两次跋涉是值得和可贵的,虽然没有看到小貉,但是也很肯定项目的意义!遗憾的可能是和同网格的朋友们提问收效不大也被拒绝了很多次,认识到线下的调研活动的确需要耐心~
西小经
家里的学龄前小孩子特别想参与,眼巴巴地看我出门,回来就听我分享了一些貉的常识,以及做调查就会“扑空”的现实。期待可以开放带孩子的活动,爱山水从娃娃抓起。
Qing
很开心能参与到这次的调查活动,虽然没有与貉相遇,但孩子也通过这次活动感受到了有那么多科研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积极地关爱自然,还学习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调查理念,也让我和孩子们更进一步关爱自然。
阿里T
一开始因为路线很远山水小姐姐还安排了二次调配的机会!真的好感激!两次都看到了貉,也学会了找貉的方法,还遇到了同行小姐姐,真的超级开心!虽然天很热但是有同伴真的很开心!
摄影/阿里T
Sky,教育媒体工作者
作为一个曾经想当科学家的生物硕士我最开心的还是学到了一些调查方法hhhhhh~了解到了你们是怎么工作的。
我在跟朋友分享经历时才发现,见到过貉的人比我想象中多很多,也有些住在松江的朋友已经接收到了关于貉的科普。我觉得随着貉继续增加,很有必要向更多的居委进行宣传,张贴海报等,否则一定会有更多好心的阿姨去喂貉,也会有人因为恐惧去下套子捕杀。也不排除会有人用貉的可爱在社交媒体上牟利(代表我自己,真的会觉得会很想看到喂貉的视频,貉给猫喂奶的视频,脑内催产素爆棚,但知道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和貉相处的方式)。
让我觉得非常有趣的是同润加州的一位保安,他认为没有必要管理貉,因为这个小区的貉都是后半夜出来,和人没有交集。虽然我们不可能控制貉的出没时间,但我觉得这种“分时而治”的相处模式挺好玩的。
平凡
通过这次调查,我有点觉得其实通过全景地图(楼房的间隔,绿化的面积,绿植种类等等)就能判断小区中存在野生动物的可能性,对我个人来说还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Gloria,高中生
首先,我第一次见到并了解了貉这种野生动物,在王放老师主持的行前说明会上也认识到了保护城市中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实地普查过程真的蛮有趣的,不仅有第一次自己用探照灯看到貉时的激动与自豪,我们还发现同一个小区内不同时间不同路线碰到的貉的行为竟还不太一样:第一次遇到的貉基本是在路上逛、会与人对视、有一些凑近了会逃走;第二次的基本都是躲在草丛里,需要特别细心地去听到草丛的动静,第二次还在水塘旁看到了小貉在水里的样子~我想说这次经历也让我再次感叹城市化、现代化对于自然物种的影响,而在这之后我们还需要花非常大的时间精力金钱在恢复这些物种上,所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是为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未来考虑。最后特别感谢组织这次活动的复旦大学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各个主办方、我们的领队王放老师以及一个组的伙伴们,给这个夏天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希望未来有空还能参加山水的志愿项目!
摄影/Gloria
05
关于调查,我还有这些话想说
柚橙,互联网打工人,31岁
寻找貉、与它们相遇的场景很惊喜呀,像是在玩pokemon go呢!只是这次我们只是观察它们,不需要丢宝贝球~嘿嘿
珂珂
第一次被分配到的地方其实已经荒了,没有住户,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和别的小组经历了一次不一样的貉口调查。在林子里杂草中寻找貉的身影,伴随着此起彼伏的犬吠。虽然没有找到貉,但是看到了很多蟾蜍和两三只野兔,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想出野外做夜巡的心。
zzc,大学生,20岁
小区的环境模式及其复杂程度和学校里生态学课上的知识截然不同,王放老师和山水的老师们用非常专业的知识与讲解拓宽了我对城市生态的理解,相信在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关注城市里身边的野生动物,和谐共处。
汤易迎,动物医学专业,28岁
一开始报名的时候因为活动地点未公布,报名前是有些犹豫的,包括第一次出名单公布后活动地点离当初选择的区域较远,一度有点想放弃。后来第一时间联系到山小水调整了小区的位置。后来群里看到公布名单大家都在自助调整,觉得安排方式可以更好,比如提前公布活动小区,在问卷检查中添加个人位置和可以调剂的位置接受的路程距离……等,可能在人员分配上会更合理一些。结果第二次活动方式就有了改变,特别棒!
群里有许多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志愿者,这次活动不但让我见到了身边貉这种保护动物,有机会向更多市民科普对保护动物的认识和科学保护,更让我了解到许多其他生态的知识和活动。这次活动除了感受到组织者的用心以及其他志愿者伙伴的热心,更是看到很多小朋友对保护我们本土动物的志愿,有许多感触。非常荣幸可以加入这次志愿活动,希望下次还有机会能够参与更多相关的活动。
摄影/汤易迎
顾琛,品牌授权,47岁
调查的居民其实都特别配合,建议要增加科普的话术,除了调研,也是一次科普的好机会。
陶盈
看到大家在群里反馈各种问题,山水的朋友们也有认真倾听大家的建议,并很快做出了非常好的调整,这种态度和精神这次也学习到了,谢谢所有的组织者,活动真的很棒,纪念品窗花已经贴上,纪念品杯子天天用来喝果汁喝啤酒。
柴恩平,大学生,19岁
礼物杯子真的很可爱!认识了两位同样喜爱自然的新朋友,与老师聊了很多,虽然没有见到貉但也很开心!
和居民一起查看相机里的貉 摄影/柴恩平
Rachel,自然观察爱好者,34岁
在环境未影响人类生活时,很多人并不了解也不关心身边的环境变化,小朋友对自然的好奇心会影响身边的成年人,看到不少小朋友来关注活动感到很开心。
许小仙儿,85后,打工人
感谢山水提供这样好的平台,对“社会面”和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王成
这次活动感受到了主办方的专业水准,领队和参与同伴都非常好,下次如果有活动想要继续参加…
团队中认真“普查”的小朋友 摄影/王成
其实,除了上面这些反馈,我们也十分欣喜地看到,“貉口普查”正在一些参与者的日常自然观察中,发生着“长尾效应”。木香和猴欢喜是居住在同一小区的好朋友,原本都以为小区里没有貉,但在参与了调查活动之后,她们将在“貉口普查”过程中学到的调查方法应用在自己小区,发现她们竟然是有貉貉邻居的。经过多次样线、访谈、查看监控录像等,她们确认了貉洞位置,自发收集到了不少貉貉故事。上周,我们也在其居委知情的前提下,在该小区安装了红外相机进行监测。根据安装当天拍到的素材,我们已经发现这家貉一共六口,作息依然属于传统的晚出早归。接下来,她们还准备按照貉貉的作息,蹲点寻找它们觅食、玩耍甚至上厕所的方向和位置。期待她们的新发现!
原标题:《“貉口普查”后续 | 来自130余位公民科学家的反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