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2022-08-09 15: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为跟踪监测“十四五”时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北京市统计局会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委、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研究建立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对2021年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开展统计监测。监测显示, 2020年、2021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总指数分别为108和117.5,呈提升态势,表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见上图)。主要呈现以下4方面特点:

一是科学中心功能增强。

科技综合实力在全球城市排名不断提升。《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公布的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北京位列第3位。《2021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报告》显示,北京位列全球创新城市第4位,位居亚洲之首。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2021年,北京共253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占全国的27%。SCI高被引论文占全球的8.7%。14所高校入围世界一流大学500强榜单,占全国的1/5。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能力增强。8家新型研发机构前瞻布局前沿基础研究,如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第一代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上线;智源研究院发布全球最大的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2.0”。基础研究持续取得重要进展,64项重大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15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在基础数学理论、人工智能算法、蛋白质科学、半导体材料等前沿领域实现新突破。全社会研发投入稳步增长。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以上(见下图),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在16%以上,研发投入保持较高水平。

2016-2020年全社会R&D经费与R&D投入强度

二是企业创新动力提升,创新成效显著。

企业创新活力提高。2021年,全市研发投入较为集中的1.9万家规模以上重点企业⊃1; (以下简称全市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44.6%,占比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加大,共有研发人员90万人,同比增长13.4%,研究开发费用合计4714.4亿元,同比增长27.7%,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9%,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信息服务业研发规模和强度居行业之首。2021年,信息服务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合计2790.2亿元,占全市企业的59.2%,研发投入强度(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2%。制造业、科技服务业研究开发费用分别为720.7亿元和449.7亿元,位列第二、三位,占全市企业的比重分别为15.3%和9.5%。分地区看,海淀区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为2095.5亿元,占全市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比重为44.5%。朝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研究开发费用分别为722.7亿元和436.8亿元,位列第二、三位,占全市企业的比重分别为15.3%和9.3%。

高成长创新主体逐步壮大。2021年,北京独角兽企业达到102家,同比增长9.7%,占全球的6.8%。北京培育和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2115家,同比增长1.6倍。科技创新成效显著。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期末有效发明专利数24.9万件,同比增长35.4%。新产品销售收入8159亿元,同比增长52.7%。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1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三是重点区域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发挥。

“三城一区”主平台创新要素加速聚集。中关村科学城原始创新资源要素集中,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建设与运营并重,未来科学城“两谷一园”创新格局深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主导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三城一区”以占全市31.8%的企业数量,集中了全市6成左右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费用,主平台功能进一步凸显。

中关村“主阵地”创新驱动发展动能增强。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实现总收入8.4万亿元,同比增长16.8%(见下图),实现技术收入2万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4.2%,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分园区看,海淀园、朝阳园和亦庄园总收入规模排在前三位。海淀园高新技术企业占中关村示范区的近半数,2021年实现收入3.5万亿元,占中关村总收入的41.7%,规模居各分园之首。朝阳园实现收入9429.5亿元,其中新材料及应用、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等重点领域收入增速均在30%以上。亦庄园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技术领域带动下,实现总收入9037.1亿元,同比增长19.5%。

2016-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实现总收入及增速

四是创新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人才、资本为创新创业提供保障。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从业人员中留学归国人员6万人,同比增长6.7%。早期投资、VC/PE投资额2917.2亿元,投资额和案例数均排名全国第一,股权投资保持优势。研发创新激励不断增强。2021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的企业5053家,占26.4%,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全市财政科技经费支出449.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2%,比重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创新创业基础环境改善。2021年,新基建固定资产项目完成投资额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9.1%,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主要投向云计算、医药研发生产、智联网汽车等细分领域。新设科技型企业9.9万家,同比增长24%,其中,9成以上为科技服务业企业。

总体来看,在北京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发展阶段,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市创新要素资源加快集聚,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持续强化,创新激励政策不断完善及落实到位,整体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增长聚势赋能。

[1]全市研发统计调查的范围包括:规模以上工业,特、一级总承包、一级专业承包建筑业,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企业法人单位。

原标题:《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