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千年珠溪 人文伍佑丨伍佑场盐官——陈文杰

2022-08-09 18: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从汉代开始

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

伍佑兴旺的盐业

受到了很多商贾巨户青睐

留下各地众多文人墨客的足迹

为古镇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尽管千年的时光把沧海变成了桑田,却不能泯灭古镇承载的厚重记忆。当我们凝视着饱经风霜的伍佑,仿佛能看到伍佑场往日的喧嚣、繁华。通济桥上,跨桥而过的李汝珍正和好友谈论着自己新著的《镜花缘》;陈氏宗祠内,迎风绽放的枯枝牡丹前赏花人不断……沉默不语的历史透过古镇回应着我们的探究和期待。“盐南发布”微信公众号推出每周二特别栏目——《千年珠溪 人文伍佑》,深入介绍伍佑珠溪古镇的历史人文风情,让您尽情领略古镇风采,品读古镇风韵,感受古镇风情。

伍佑场盐官——陈文杰

伍佑,早在西汉前即开始“煮海利兴,穿渠通运”,更因北宋福建宁化人伍祐首议兴复盐场之功而得名。伍佑人文历史文化十分厚重,在伍佑历任场大使中,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明初的本地盐官——陈文杰。

▲陈文杰像

据《陈氏宗谱》记载:“陈文杰约出生于元朝至正年间,殁于明朝永乐年间,原籍苏州阊门,明朝洪武初年迁至苏北黄泥垤(今盐都区大冈镇同兴村),是迁盐赉陈一世祖。陈文杰徙盐后勤学苦练,不但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天庭豪侠,而且志气鸿大、精明善良、富甲一方。”《伍佑志》记载:“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伍佑场设场衙门,以司盐课,实行选举制。”文杰因名望甚高,经乡评推重举荐为伍佑场鹾政使督课供,移居伍佑场,纂入灶籍,创业开基。其掌管盐务,盐税收益可观,政绩卓著,以循良吏著称,经朝廷编充为两淮第一总管大差。

▲古陈氏宗谱手抄本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两淮盐场素有“自古煮盐之利,重于东南,而两淮为最”“两淮盐税甲天下”之说,而“天下盐利,两淮居半”,这其中自然少不了伍佑盐场的一份贡献。陈文杰在任期间,勤于政务,督导盐业生产,解决盐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致力盐场建设。如组织灶民(盐民)修筑牛车大道,开挖小型运盐河道,使得交通顺畅、便利。他还组织灶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修缮、新建灶房,发展卤池,增设灰坑(当时煮盐用草木灰),扩大和新辟晒灰场,使得伍佑盐场出现了繁荣景象(在《陈氏宗谱》中就绘有其管理盐场时的竃<古同灶>盐归垣图)。他还尝试利用出海港口(新洋港口、斗龙港口)搞海运,拓展海盐外销市场,为伍佑盐场的发展和两淮盐税作出了杰出贡献。

▲陈氏宗谱·竃盐归垣图

陈文杰去世后,墓葬于蔡家巷新河南岸半里许,朱家垛(渡)是也,即现在伍佑集镇之北近郊约三华里,串场河西岸岸边(伍北社区境内),清乾隆年间,因文杰后裔九世孙陈惠畴(乾隆七年壬午科进士,曾任教谕、知县、通判、知州等职,受皇恩四道诏书褒奖)考取进士,其墓曾被朝廷敕封为“旗杆坟”,朝廷文武官员到此皆需停轿下马、停船祭拜。其墓存600余年,文革期间被夷为平地,但乾隆四十六年所立的墓碑仍在,现存放于盐都区大冈镇同兴村赉陈陵园内(盐都区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宗谱中还记载着关于该墓的一个神奇之说:“渔人夜泊朱家渡,入夜便从墓地传来鼓乐之声,渔人倘若登岸,乐声便止,返舟复闻。”

▲陈文杰墓

为纪念盐官陈文杰,其后裔九世孙陈惠畴在回家乡伍佑祭祖时,在文杰故居处(现南街47号)兴建三进三堂两包厢的陈氏宗祠,其门楼高大,上书“伍佑陈氏宗祠”,两旁挂有楹联一副,堂前大门上方悬挂横匾“尧禅武赐”四个大字,气势壮观。传说在清同治年间不幸遭火劫过半,胄裔又修复为二进二堂。清宣统年间,陈氏宗亲又对年久失修的宗祠加以修缮,直至保存到新中国成立。后宗祠被拆除,砖瓦、木材等房料用于修建伍佑小学南校区。所幸,此处至今仍完好保存着一间厢房(过道门厅),门头上方牡丹、石榴、仙鹤等精美砖雕栩栩如生,寓意丰富,特别是门前一对方形汉白玉门当,虽历经风雨沧桑,但仍基本保存完好。院内两簇枯枝牡丹,已有300余年历史,相传与便仓枯枝牡丹同宗,每至清明时节仍定时开放,枝繁叶茂,花香袭人,已成为伍佑古镇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见证者。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浇筑南街路面时,曾在其门前发现一块残存的上马石(现存放于珠溪文化研究会),充分显示了陈宅主人的身份。如今该门厅仍得以保留并修缮,必将成为伍佑珠溪古镇的靓丽一景。

▲陈氏宗祠门厅精美砖雕

▲陈氏宗祠门厅前遗存的石门当

▲陈氏宗祠院内的枯枝牡丹

据《伍佑志》记载:自清朝至民国期间,伍佑场共有55位场大使,但清朝以前的历任盐官中,陈文杰是鲜有记载的一位。陈文杰移居伍佑场,虽已过去600多年,但遗存仍斑斑可考,他是盐城历史上唯一可寻觅到的伍佑场本地盐官,对伍佑乃至盐城的海盐文化历史的挖掘和研究,对弘扬海盐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供稿:伍佑街道

原标题:《千年珠溪 人文伍佑丨伍佑场盐官——陈文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