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守艺人|这对父子,把牙雕做到了极致

2022-08-09 15: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一件好的作品,美只是第一个层面,而更深的层面是内涵。

作为牙雕传承人,我们从未站在“动保”对立面。

百度搜索“牙雕”,最先出现的是官方提示:购买=杀戮,对象牙制品说不。

中国象牙雕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到明代,象牙雕刻技艺达到巅峰。

在牙雕的各类派别中,北京牙雕独树一帜,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运用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等刀法,融合古代绘画、石刻、泥塑等工艺的特点。

如今,作为“燕京八绝”之一的牙雕,由于象牙的禁猎禁售,不仅陷入了无米之炊的困境,也陷入“站在动物保护对立面”的误解之中。

敲开位于北京轻工技师学院李春珂工作室的门,国家级非遗象牙雕刻技艺传承人李春珂、李俊成父子正在各自的工作台上雕刻。

电动刻刀的钻头飞速旋转,猛犸象牙的碎屑随风而起,拂去手中雕像的粉尘,“吴带当风”的衣袖和精巧的“开脸”呈现在我们面前。

父亲于我,亦师亦友

非遗技艺,贯穿了李俊成的成长。

父亲是牙雕技艺传承人,母亲是景泰蓝技艺大师,在他的印象里,父母茶余饭后,谈论的都是“雕”“画”“刻”。

“有这样的父子关系是幸运的。很多人在长大后渐渐失去了与父母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的机会。而我和父亲因为有着相同的爱好与事业,所以没有距离感,更像是朋友。”

毕业后,李俊成正式接过了父亲的刻刀,成为了牙雕技艺的传承人。

谈起儿子李俊成,七旬的李春珂眼里泛着光。“他常常给我惊喜。”李春珂说,“传统牙雕创作的作品内容比较有局限性,主要是一些雕像、代表着美好寓意的摆件等等,但是他在创作中就会加入年轻人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在李春珂工作室,摆放着一件名为《左右》的猛犸象牙香插——跷跷板的两头是两个童真的孩子,一个人手里拿着红色的爆竹,一个的手中预留了插香孔,随着线香燃尽,跷跷板慢慢平衡。

这件作品获得“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金奖”。

在李俊成的观念中,每一件作品的设计要有美感,更要有思考。“一件好的作品,美只是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内涵,《左右》这件作品其中是一种平衡的哲学,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成为一千个读者眼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些创作的想法,李俊成都会第一个与父亲分享。“传承与创新,传承是放在首位的,父亲的阅历与技艺对我帮助很大,就像这件作品,爆竹即将点燃,孩子捂住耳朵,他建议孩子的手要与耳朵微微有一点距离,一个细节的处理让整件作品更加灵动。”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父子间少有的和谐——彼此欣赏。

从来不是动物保护的对立面

作为千年渊源的传统艺术,牙雕面临着谢幕的局面。

许多非遗技艺所面临的困境都比较类似:传承人少、技艺难、糊口难等等。对于牙雕而言,最大的困境则是材料的稀缺。

象牙贸易的禁令,加上象牙制品的原材料告急……谈起这些,李俊成有点着急。

为了不影响牙雕技艺的传承,政府出台政策保证牙雕原料的供给和工艺的传承。2006年,牙雕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此同时,李春珂李俊成等牙雕艺人也在尝试用猛犸古象牙、鹿角、玉石等材料替代象牙,尽力延续牙雕技艺。

猛犸象牙是猛犸象的门牙,又称万年象牙。目前的猛犸象牙基本都是从西伯利亚的冰冻层里挖掘出来,作为已灭绝的物种,开采猛犸象牙避免了对野生动物的滥杀。

“我们虽然是牙雕传承人,但我们绝对支持保护野生动物,从短期来看,我们需要攻克由于材料改变导致的雕刻手法、工具需要调整的问题,但从长远看,这是为非遗技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雕刻无论是牙雕还是玉雕,都具有很高的相通性。这种相通性也让牙雕技艺特殊的雕刻手法展现在李俊成的玉雕等作品上。

“我们国家存有大约40吨合法象牙,如何合法合理运用起来这批珍贵材料,我们也在不断地做研讨。”

目前在北京城市学院任教雕刻科目的李俊成,对牙雕技艺的未来充满信心。

“愿意学的人越来越多,尤其年轻人,对传统技艺越来越感冒。”

我们采访他们父子时正值暑期,但仍有一些学生选择假期跑到学校工作室里,一头扎进雕刻里。

“有学生来,我们就会来,非遗传承与教书育人不同,非遗传承要对手艺负责,教书要对这群孩子们负责。”

李俊成拿着学生画的设计稿,一脸骄傲。

策划|董宇平

撰文|农 墨

编辑|波 仔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