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豹热”背后的思考,传统车企应该如何转型?
“海豹”展现出来的火爆现象其背后意义不仅是比亚迪的畅销车型目录中又新添一员,而是对于海豹所在的细分市场树立了一整套全新思考逻辑。
图片来源:比亚迪汽车
文|车事小说 无花果
自上市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星期,网端关于比亚迪海洋网全新车型海豹的讨论还在热烈进行中。这款自带热搜体质的全新车型上市前就已收到超过6万辆订单,足以看出受众群对这款车型的热情之高。
作为一款自主品牌车型,“海豹”展现出来的火爆现象其背后意义不仅是比亚迪的畅销车型目录中又新添一员,而是对于海豹所在的细分市场树立了一整套全新思考逻辑。
图片来源:比亚迪汽车
思考一:抛弃配置堆砌?让真技术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整个汽车行业加速向电气化转型,对于时下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来说,正处于分界点。一方面,驱动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油车变更为电能驱动(或混动驱动);另一方面,最大的变化在于车辆的内在。智能座舱、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正取代传统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成为车辆核心竞争力体现。
不过,也由此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车辆卖点“同质化”。如果有留意近两年来新车发布会上的介绍内容就会发现,虽然大家在说法上略有不同,但背后的本质上均属于“换汤不换药”。甚至很多车型仅仅只是一系列配置的组合堆砌,车企赋予车辆的核心技术则少之又少,更多的则是供应商配件(技术)的集合体现。
这也是为何海豹的到来能够被业界解读为是一款刷新既有市场格局之作。
事实上,对于海豹车型的介绍网端已经非常全面。但其核心点正如比亚迪在新车发布会上所介绍的那样,海豹车型拥有四个“首搭”: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iTAC智能扭矩分配技术、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
如果说后两个“首搭”只是在这个级别车型中增加预算就可以实现的话,则前两个“首搭”则是实打实的硬技术体现。
图片来源:比亚迪汽车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字面上意思也很容易看出来这项技术的核心要义在于,电池不再仅仅只是车辆的“附属配件”,而是变成为了车身架构一部分。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车辆结构变得更加简单,且车身重量也得到了大幅降低。
以海豹为例,其搭载的CTB技术通过将电池包上盖与传统结构的车身底板集成,构成上盖、“刀片电池”、托盘的整车三明治结构。动力电池的系统体积利用率提升了66%,系统能量密度提升了10%。
间接层面,由于CTB电池系统既是能量体也是结构件,所以海豹的车身扭转刚度也得到提升,不仅整车舒适性得到优化,而且还很好照顾到了车辆的NVH性能。此外,结构简化后,相比传统结构,海豹车内空间在净高相同的前提下车身高度降低了10mm,不仅视觉效果整车更低趴,而且还提升了车辆空气动力性能。
在动力电池技术在短期内不太会有革命性突破背景下,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出现不仅仅是增加海豹车型的市场竞争力,更是给整个细分市场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考方向。是无止境堆电芯(会增加热失控风险)来提升续航里程作为卖点?或还是加大对核心技术研发突破来实现目的?
图片来源:比亚迪汽车
iTAC智能扭矩分配技术的意义同样如此,并非简单理解为海豹车型多了一个卖点,而是同样给整个行业带来新车的思考,在“电气化”背景下,车辆发展同质趋势愈发明显,如果去探索出自主可控的车辆真正核心技术价值?
“电气化”虽然让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没有了用武之地,但并没有脱离“车”的范畴。车辆的安全性能、驾控稳定性能等仍然是需要持续给予高度关注的领域。
海豹首次搭载的iTAC智能扭矩控制技术,通过改变过去只能通过降低动力输出让车辆动态恢复稳定的方式,升级为扭矩转移,适当降低扭矩或输出负扭矩等多种控制方式来维持车辆稳定的新技术。
这段看上去比较枯涩难懂的技术解释用大白话来理解就是一个用来分配车辆扭矩的系统。借助比亚迪发布的一段演示视频可以看出,搭载iTAC智能扭矩控制技术车辆和没搭载的车辆在相同湿滑路段行驶时的表现截然不同。
相比传统控制车身稳定的ESP系统,iTAC在轮速传感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机旋变传感器。相比单独依靠轮速传感器,iTAC的识别精度提高300多倍,可提前50毫秒以上预测车轮转速变化趋势。所以当轮端出现异常但尚未出现打滑时,系统就已经识别到抓地力异常,提前调整轮端扭矩匹配让车辆恢复稳定。
也就是说,在还没触发ESP之前,就已经将车辆打滑扼杀在了萌芽状态。正如此,业界有声音认为,iTAC智能扭矩控制技术的到来将会“革了ESP的命”。
而这些非常靠前的最新技术并没有被用于售价百万级车辆,而是被用于海豹这样大众消费者均能买得起车型身上,不断探索技术的意义价值再次被放大。
图片来源:比亚迪汽车
思考二:倾听用户呼声之余,还要有行动
在稍早前的海豹上市发布会上,一个细节让车事小说记忆深刻。
作为对预售期间用户提出的需求回应,比亚迪海洋网在短时间内对海豹车型配置进行调整,不仅针对全系车型赠送全景天幕的遮阳帘,而且还对选择650KM四驱性能版车型用户,不需要加钱,就可以通过OTA远程升级方式获得iTAC系统。
对于体量规模还比较小的造车新势力来说,与用户互动或许并没有太多新鲜感。但对于传统造车领域代表,体量规模庞大的比亚迪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倾听到,并且付出实际行动来调整,这样的反应在巨型传统车企中并不多见。
事实上,传统车企转型过程中,针对其打造的全新智能纯电高端品牌,先后出现过多起用户维权的案例。
这样案例是非曲直暂且不去展开过多赘述,其中一个共同点在于,车企对用户声音或假装没听到,或听到了没行动(行动不力)等原因让消费者颇感愤怒。这样的案例也给所有转型中的传统车企敲响了警钟。
真技术赋予产品市场竞争力,好服务赋予品牌感召力,双向叠加后比亚迪在终端市场迎来销量长虹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图片来源:比亚迪汽车
据海豹上市发布会上给出的数字来看,截至7月份,海豹已经收到订单超过6万辆。没有意外,海豹成为了比亚迪旗下又一个爆款车型。
据比亚迪官方数字,截至当前,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已经累计多达70万辆订单等待交付。事实上,年度销量目标已经没有悬念,对比亚迪来说,产能才是当下最主要的任何。从用户角度来说,那就是进一步压缩交车周期,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对此,据比亚迪王朝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兼东部战区营销总监徐正武近日在上海举办的一场活动上介绍称,目前比亚迪正在进行增加产能。“过去一个月产能2万辆,现在一个月十几万辆。目前,产能还在继续爬坡中,预计到今年年底将会爬升至一个月20万辆。”
图片来源:比亚迪汽车
当下,向“电气化”转型已经在汽车行业呈现出全面开花局面。不仅仅整车企业,包括零部件供应商在内整个体系都在转型布局新业务发展规划。整体来说,硬件转型速度明显要快于软件(服务)。
新产品、新市场带来的挑战虽然也与过往不相同。但本质并没有变化,那就是如何用心去服务好用户。站在用户角度去思考问题,自然就容易获得用户的认可。以海豹免费赠送全景天幕遮阳帘为例。夏天用车过程中,全景天幕的弊端非常显著,网端甚至出现边开车边给车顶浇水降温、车内打伞等行为。站在用户角度去思考,对此时车内乘员来说,没有哪个配置比一个遮阳帘更加贴心。
此外,作为一款瞄准年轻受众车型,海豹20.98-28.68万的售价区间也非常贴近用户群。要知道,海豹除了上述四个“首搭”之外,基于e平台 3.0,还搭载了深度集成的八合一电动力总成、宽温域高效热泵等超值技术配置。其搭载的全球首创电驱升压充电技术,30分钟内即可将电量从30%充至80%。
此外,海豹还搭载了基于5G通讯技术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全新的UI设计优化了视觉及交互体验,风格更现代。以及提供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提供车道保持辅助、交通标志识别、预测性碰撞警报、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控制、智能远近光灯辅助系统等多项实用功能。
图片来源:比亚迪汽车
从硬核技术实力来说,海豹在同级细分市场中竞争力优势明显。
作为传统车企转型的参考样本,抛开外在感性因素,以海豹为例,比亚迪在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单月销量破10万辆背后,要点在于掌握硬核技术做支撑,辅以满足用户真实需求的积极有效互动,远比无意义的堆砌配置,或创造新奇形容词来得更容易得到用户认可。
这也是海豹给细分市场中的同级车型带来的新思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