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伊战争美军如何重蹈越战覆辙?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以美军为主的联合部队仅用20多天就击溃了萨达姆的军队。这是继十多年前的海湾战争后,美军又一次取得的大规模压倒性军事胜利。
然而,萨达姆政权的垮台并未带来和平,对美军来说,噩梦刚刚开始。美军占领伊拉克,点燃了一个随时随地都会爆炸的火药库,遍及伊拉克全境的各种派别势力的叛乱内战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美军成为他们的主要目标之一。
近九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死亡近4500千人,超过32,000人受伤,因各种暴力行为而死的伊拉克平民高达60多万。
伊拉克战争从战争开始到叛乱高潮的2007年年初,可以说美军陷入了另一场“越南战争”。美国根本无法按计划撤军,继续增兵也只能加剧叛乱和内战,并导致更多美军和伊拉克平民伤亡。
美军为什么在伊拉克泥足深陷?还是要从半个世纪前的越战说起。
为什么打不赢越战?
越战美军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白宫和五角大楼败招不断、糟糕的军队人事政策、强烈的反战情绪等。但从纯战争角度看,很长一段时期美国陆军对越战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美军面对的不是二战那样的总体战,也不是与正规军作战的朝鲜战争。越战在本质上是一场严重受限的、非常规的反游击战争,按照美军现在的定义,越战就是一场平叛战争。
越南战争反游击战(平叛战争)要想取胜,很关键的一点,是获取所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二战以来,美军习惯凭借强大的火力打击摧毁敌人,然而越战是在民众周围展开的,游击队员和平民经常难分彼此。
路径依赖加上对战争的错误认知,使得美军在越南肆无忌惮地使用火力。 一个经典的例子,1名越南狙击手盯上4名美军后,陆军动用了3次近空支援,数次直升机火箭弹和超过1千发炮弹来解救他们。美军的一个师长威廉•德普伊说道:“在越南,更多炸弹就是战争的终极答案。”持有类似看法的指挥官还有很多。
美军对越南的轰炸在越南美军一共投下了800万吨炸弹,一场局部战争的投弹量就超过了二战投弹量的总和。不分军民的狂轰滥炸带来惊人的平民死亡(62-200万人之间)。此外,美军还制造了针对平民的美莱村大屠杀等惨案。
美军对越南的轰炸所以,越南人民仇视美军,同情和支持游击队,故而越共游击队屡遭沉重打击,却总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加入。越战变成了一场美军看不到尽头的消耗战。
法国在越南、英国在马来西亚都有对付游击战的经验教训。可惜,当时很多美军高级将领包括驻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傲慢、缺乏想象力,道德和知识上十分有限”,根本就没理解平叛战争,也不想借鉴英法的经验。
驻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越战后期,艾布拉姆斯将军上任后,采取了正确的平叛战略战术。但美国人民早已厌倦越战,反战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尼克松当选总统后决定撤军。
由于伤亡惨烈、失败的人事政策等诸多原因,越战后期美军士气和纪律异常糟糕。1971年12月离开越南的陆军士兵中,超过一半吸食过海洛因、鸦片和大麻。1969-1971年,有800起士兵手榴弹袭击军官的案例。臭名昭著的亚美利加师在一年内发生了5千多例军事法庭审判。
越战美军越战结束后美国又开始大裁军,大批服役多年的军官和士官退役,导致人员素质更差,美国陆军坠入谷底。
锐意改革陆军重振,但越战教训仍被忽略
70年代主导美国陆军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前面提到的德普伊将军。德普伊是一名参加了二战的老兵,正规作战的战术天才,在军中颇有威望。在他看来,越战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战术训练。
德普伊将军1973年,德普伊担任新成立的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的司令。这是陆军首次将训练、条令和战术研究结合在一起,对陆军未来如何作战至关重要。恰在此时,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德普伊有了一个好机会观察现代战争。
交战的双方分别是用美国武器的以色列军队、用苏联武器装备的叙利亚、埃及军队。冷战开始后,美军就一直以苏联为最主要敌人,因此这场战争无疑是未来美国(北约)与苏联(华约)之间大规模战争的预演。
美军从战争中总结出了如下特点:力量均衡的多兵种合成部队,新式杀伤性武器的应用,训练对于战场获胜至关重要,大规模电子战等。
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军被击毁的坦克此后,美国军队的改革大致按着上面几个方向推进。德普伊将军最大的贡献就是强调严格的战术训练以保证军队能达到现代战争的要求。看到这里,读者可能会问,这些和越战以及伊拉克战争有什么关系?
关键就在这里。德普伊与斯塔里、戈尔曼等将领推动的改革,重新建立起陆军的自信,为美军应对大规模、高科技的常规战争打下良好基础,但他们似乎都彻底忘记了越南战争。上述改革并未吸取越战的教训,除了提高训练水平外。
就连越战后期采取了成功平叛策略的艾布拉姆斯将军,也于1973年宣称“陆军将永远不再参与因镇压叛乱而引起的战争”。同年,美国陆军军事学院取消了为期5周的“非常规战争”必修课。
艾布拉姆斯将军另一个要害的问题是,德普伊将军过于强调战术训练,忽视了对高级指挥官创新思考和战略思维的培养。德普伊改革的影响下,美国陆军造就出一批批战术素养优秀的军官。他们担任营、旅级指挥官绰绰有余,但对更高级别的职务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在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已初露端倪,但战争迅速结束掩盖了美军将领的内在缺陷。
打压异见声音
德普伊主导陆军之时,与他观点相左且比较有名的是约翰·库什曼。
越战时期,库什曼就采用过经典的平叛理论,效果颇佳。他曾两次向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推荐该理论,但后者“毫无反应,没有任何问题、探讨和好奇心”。
库什曼将军70年代中期,库什曼担任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隶属于训练与条令司令部)院长,提出了自己对战争和军队的认识,严重地挑战了德普伊的权威。简言之,德普伊教军官成为专业的战斗指挥官,库什曼激发军官主动深入地思考战争,丰富对军人职业的理解,为赢得复杂、战略性的长期胜利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从积极的角度看,两位将军的主张互为补充。德普伊的训练较适合中低层军官,库什曼的方法论对准将以上的军官更有助益。但德普伊大权在握,不能接受异议。德普伊和库什曼的观念冲突难以调和,后者被调往海外任职。
德普伊简单有效却容易僵化的理念主导了一个时代,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是这个黑暗时代的一盏明灯。库什曼离开后,这盏灯并未熄灭。1983年,该学院成立了一个高级军事研究项目,旨在教授陆军精英军官跳出战术思考的窠臼,让他们从全局理解战争,学会适应和创新。
美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项目的首批教官都拥有美国一流大学的硕士学位。但项目主管清醒地认识到,在注重体魄和实践的军队里,知识分子的做派不能赢得尊敬。因此教官们必须展示出自己的指挥能力,学员毕业后进入军队绝不要谈论克劳塞维茨和孙武,而应强化身体训练,在战车停车场沾满油污,与士兵打成一片。
这个项目后来升格为高级军事研究学院,确实培养出了一批与众不同的优秀军官。到2010年,学院有69名毕业生成为陆军将军,然而这个数量远不足以改变陆军高层的实质。海湾战争中,有82名毕业生参加了进攻战斗,但随后的工作中却没有一人入选。伊拉克战争中,对学院毕业生的使用率更低,而且他们制定的占领伊拉克计划也基本被放弃。
80年代,陆军请领导力方面的心理专家对新晋准将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这些将军勤奋敬业,但在“灵活性评估上,也就是对问题作出创新性回答”,得分较低。用退役陆军上校劳埃德·马修斯的话来说,这就是一支“适应能力差的高级军官队伍”。
冷战结束尤其进入新世纪后,美国的主要威胁从苏联变为一系列的区域性危机和恐怖袭击。美军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异质的文化和信仰、信息的严重缺乏、不明确的打击目标等等。德普伊体系培养出来的将军能打赢一场战役,却不知道如何赢得或者结束一场非常规战争。在美国最需要可以灵活应对复杂新局势的高级指挥官之时,陆军却只有能机械执行常规战术的“战争机器”。
1989年柏林墙倒塌是冷战结束的一个标志伊拉克战争:美军再度迷失
驻伊美军前三任司令弗兰克斯、桑切斯和凯西,可以说是德普西改革以来陆军将领的代表。他们喜欢打常规战争、参与战术策划,但也都头脑僵化,对于稳定伊拉克局势、平息叛乱毫无头绪,有些措施甚至适得其反。
伊战爆发前,弗兰克斯是2001年开始的阿富汗战争的美军司令。在他的一次演讲上,有人问他:“阿富汗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他竟然从战术角度剖析这场战争,讨论美军如何克服洞穴恐惧症!“这是一个中士能给出的最佳答案,绝不该是将军的回答”。美军对阿富汗战争的一份回顾报告,就指出弗兰克斯缺乏战争指挥能力、忽视制定长远目标。这样一个不称职的将军居然被任命指挥伊战。
弗兰克斯将军弗兰克斯有一句名言——“我负责作战进攻,你们(白宫和五角大楼)负责给我扫尾”。笔者不是说美国政府高层对伊战乱局没有重大责任,但驻伊司令、四星上将如此狭隘地理解战争,恰恰暴露出陆军注重战术培养带来的严重认知局限。
接替弗兰克斯的桑切斯更加无能。当时,巴格达、巴士拉等许多城市袭击频仍,陷入全面混乱。桑切斯喜欢微观管理,在战术和细节上指责下属,却不能提供战略方向,他手下的美军只好各自为战。每个师对威胁有自己的评估方式,有自己的作战准则,这令辗转各地的军事观察员震惊不已,美军看上去像是在打几场彼此独立的战争。
桑切斯将军伊拉克西部和北部的几支美军采用了强硬粗暴的措施,其中第4步兵师将数千名达到从军年龄的男性像罪犯一样关起来,以免他们参加叛乱。这根本是火上浇油,不但令伊拉克平民敌视美军,而且真正的叛乱者和恐怖分子趁机混入监狱展开了有效的招募和培训。非法拘捕在桑切斯任期内扩大化了,最终有1万多伊拉克平民被捕,按照美国情报专家的估计,超过85%的人不具有情报价值。
被临时拘捕的伊拉克平民桑切斯领导无能、纵容粗暴乃至非法行为,陆军军纪恶化就不可避免了。2004年,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浮出水面,全世界震惊,伊拉克局面随之更加失控。桑切斯最终因为这个丑闻提前退役。可笑的是,桑切斯在回忆录中,竟然因布什政府没晋升他为四星上将而愤愤不平。
2004年中期,乔治·凯西成为新任驻伊美军司令。他比前两任明智些,也试图做得更好。凯西对驻伊美军军官的调查表明,只有20%的军官知道如何指挥平叛行动。可惜,凯西采取的一些措施起到了反作用。平叛理论的一个重点是,军队要驻扎于贴近民众的小型前哨基地,可以了解民众并防止他们被叛乱分子控制。凯西为了减少伤亡,将部队转移到大型基地中。
凯西将军凯西任期内,美军针对平民的暴行比桑切斯时期更甚,这可能是叛乱更肆虐猖獗的原因。
2004年,叛军攻击美军26,496次,2005年则高达34,131次。到2006年夏天时,巴格达的逊尼派已遭种族清洗,叛军每周会引爆1千枚路边炸弹,有两百万人逃离了伊拉克,伊拉克战争演变成了另一个越战泥潭。
被路边炸弹炸毁的悍马“圈外人”彼得雷乌斯力挽狂澜
第四任驻伊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拥有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军中很扎眼,被陆军将领视为圈外人。他能得到任命,缘于陆军之外的美国政府顾问的大力推荐。
彼得雷乌斯是越战专家,深入研究过(反)游击战。2016年他主持编写了美军的《平叛》作战手册。伊战内乱早期,彼得雷乌斯就曾指挥第101空降师,成功地缓解了伊拉克北部一省的局势。
彼得雷乌斯将军彼得雷乌斯上任后,立刻招揽了一批理念相近的、陆军体系之外的军官。他们改变了之前的做法,将军队调出大型基地,组建了几十个前哨巡逻基地,很多士兵甚至与当地民众一起生活。彼得雷乌斯将“保护伊拉克民众”列为美军的首要任务,此前,历任司令都急于向伊拉克政府“移交防务”,但很明显,脆弱的伊拉克政府军,于战乱火海中,不能提供安全保障。
增兵伊拉克也是令彼得雷乌斯成功的一个举措,要想保护叛乱中的民众,必须有足够的兵力,而且衡量成功的标准不再是美军的而是伊拉克平民的伤亡数目。
受伤的伊拉克平民彼得雷乌斯最冒险的手段是直接出钱贿赂叛军,让他们加入伊拉克政府军和警察队伍中,最终有10万名叛乱者改换阵营。 这一有效却也争议很大的措施,彼得雷乌斯先斩后奏,未向布什总统提前请求许可。
在安全巡逻、与部分叛军和解,打击反美武装之外,彼得雷乌斯还率领美军广泛地参与到伊拉克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活动中。种种努力之下,伊拉克局面迅速好转。到2008年,首都巴格达和全国平民死亡人数都大幅下降,而美军摧毁了更多的叛乱分子及其据点。
伊拉克叛乱分子奥巴马上台后,美军终于逐渐成功体面地撤出了伊拉克。伊拉克战争没有彻底沦为美军的另一场越战,彼得雷乌斯居功至伟。
然而“战争永远是赌博,是未知的冒险”,对它的探索和实践永无止境。伊拉克战争中力挽狂澜的彼得雷乌斯,却没能解决美军在阿富汗的困境。时至今日,阿富汗依然是一座“帝国的坟墓”。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