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也就是做个噩梦,咋就帕金森了?

2022-08-05 16: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祝您健康 祝您健康杂志

康康的一位前辈,最近碰上了麻烦。

这段时间,他经常做噩梦,有时1周会做好几个的噩梦,而且会说梦话、挥手打人,搞得妻子不胜其烦。

为了改善睡眠问题,他去医院就诊,打算开一些助睡眠的药物。

没想到,医生却说,他可能是一个“准帕金森”患者。

这就有点吓人了。

他说,自己就想不明白了,怎么做个噩梦还能整出这么个大麻烦来?

这种噩梦很特别

我们都有过做噩梦的经历。

比如康康常做的噩梦,就是人在考场、题没做完,交卷在即、非常焦虑。

不过有些人的噩梦确实很“特别”。

在梦境中,多是暴力刺激性场面,比如追杀、打斗、激烈反抗等场景,自我感觉睡得不是很愉快;

在梦境外,这些人又常常和梦境“同步”,梦中打斗,梦外也拳打脚踢,让同床人很不愉快。

所以,每一个患有这种名为“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疾病的人,几乎都是因为伴侣的抱怨被发现的。

可这种障碍到底是个啥?

这种障碍不罕见

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睡眠异态。

我们在睡眠时,看似躺着不动,其实大脑并没有完全“消停”,而是一直在浅睡眠-深睡眠这两种睡眠状态中反复“横跳”,先由浅睡眠进入深睡眠,再由深睡眠回到浅睡眠,周而复始。

这其中有一个阶段,我们虽然睡着,眼球却在快速摆动,同时脑电波也会异常活跃,同时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松弛等一系列反应。

这就是快速眼动睡眠期。

快速眼动睡眠期也是做梦的“黄金时段”,大多数的梦境都是在此时出现,如果在这个时间将人唤醒,被唤醒者几乎都能清晰回忆起刚刚梦到的场景。

但也有一些人在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后,身体的肌张力未消失,往往表现为在睡梦中也会跟着梦境拳打脚踢、大喊大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快速眼动睡眠障碍。

快速眼动睡眠障碍大部分为原发性,小部分继发于发作性睡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和药物的副作用。

在我国,快速眼动睡眠障碍的发病率为0.3%~2%,并不算罕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还会有所提高。

这个问题要警惕

当然,如果只是梦中“手舞足蹈”,那大不了就“分床睡解决一切”。

然而,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早在 20 年前就有人提出,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而且是帕金森病的一种前驱表现。

有研究者对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患者进行追踪调查,研究发现,患病 2 年后,就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当随访时间达到 14 年时,疾病进展的比例达到 81%。

作为老年人常见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近 20 年来增长了近 20 倍,且起病比较隐匿,导致很多患者初期未引起重视,错过了早发现、早干预、延缓疾病进展的重要关口。

如果患者发现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就引起足够重视,尽早就诊排查,解决的不只是睡眠问题,也可能对潜在患者发现帕金森病起到了“指示灯”的作用,争取到更多的治疗时间。

偶尔噩梦不可怕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谈梦色变”。

如果只是偶尔做噩梦,不必过于担心。

只有出现了以下特征的噩梦,才需要引起警惕。

1. 变化显著

梦境的表现发生改变,噩梦增多,且经常充满暴力情节。

2. 动手动脚

家人发现自己会将自己梦中出现的挥拳、踢腿等行为在现实中做出来。

如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病因。

目前,这个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多导睡眠图检测(PSG),医生会结合多导睡眠图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本文内容部分引用自《经常做这种噩梦,当心帕金森病找上门》,原载于《祝您健康》2021.4,原文作者为张宝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浦佳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

内容策划 / 排版:朱菁菁

原标题:《也就是做个噩梦,咋就帕金森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