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石磊:美国在回归实体经济,中国要注意虚拟经济过度的问题

澎湃新闻实习生 李宁琪整理
2018-01-02 15:34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

12月8日,在复旦大学举办的星空讲坛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为大家作了题为《中国发展不平衡的多因素解释》的演讲。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增长,背后积累了一系列的发展不平衡问题。面对这个趋势,石磊教授认为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跨越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口,积极在创新能力较强的领域寻求弯道超车,建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以下是石磊教授演讲实录: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 资料图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一个个的关口,一点都不奇怪。正是由于这些关口的出现,促使人们不得不寻求改进。中国也正处在一个重大的关口,什么关口?就是中国长达四十年的高速增长背后有一系列的不平衡的问题。不平衡在发展,尤其是在大国发展过程当中是正常的,但是我们不能容忍这种不平衡长期累积,乃至最后影响现代化的步伐,所以我们要过这个坎。

过这个坎走向何处呢?走向高质量的发展。增长率太低不行,要适度较高的增长,因为中国的就业压力大,人口规模大,一旦经济失速,会带来大规模的失业,大规模的失业会使社会稳定遭到影响,但是适度较快的增长一定不能以损害经济质量为代价。因而,新时代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跨过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坎。

什么叫高质量的发展?讨论这个问题,有一系列的背景因素。一个是新经济。新经济已经从不同的侧面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方式,这是1998年在瑞士召开的管理大会上,比尔盖茨在他的主旨报告中提出来的,但他没有给新经济做一个完整的定义。后来大会的宣言里针对比尔盖茨的新经济讲了一个定义,我从中抽取了一些关键词,就是“new technology”“、“new market”、“new skills”。它讲什么呢?新经济对比于传统的技术进步,它叫做颠覆性的创新,传统技术进步是成本更低一点,性能更好一点,这叫“边际改进”。而新技术延续到现在,它不叫边际改进了,叫颠覆性的创新。

什么叫颠覆性的创新呢?比如大家用的智能手机,你看手电筒还有用吗?你看小的数码傻瓜相机还有用吗?你现在出门还需要带钱吗?一个技术被发明出来后,一系列的产业被替代、被破坏,这就是新技术。面对新技术我们怨没有用,只有跟进,只有创新。

新技术所建构起来的市场和传统的市场不一样了,传统市场一提到竞争就你死我活。现在很多市场不是你死我活,是我们互不影响发展,甚至只有你我一起在共享平台上才能共同互利。这叫什么?叫网络正效应。凡是具有网络性质的产业都具有这样的共同特征,参与越多,效率越多,成本越低,你就越方便。

网络共享把国与国之间的商业屏障拆除了,你在你的国家可以在世界市场买东西,我在我的国家也可以在任意一个世界市场买东西,我们对共享提供了一个服务器的服务,增大服务器容量可能增加了一些成本,但这个成本稍有增加我们的网络功能就更大。你在网上把东西放到购物车然后成交,购物市场、物流市场、计算市场三个市场同时立刻启动,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价格低。

面对这些,所有传统业态该当何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工艺流程的改进。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新中国成立后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代表新中国先进制造技术的第一台大货车叫解放汽车,几十年没变过。为什么呢?变不起。是零配件生产贵吗?不是,是模具贵。每换一个零配件都要换一个模具,那如果换零件不换模具呢?数字柔性控制技术就成功地实现了这个辉煌的变化。所以现在汽车的价格才下降得这么快,这就是基于数字匹配技术的新工艺流程和区块链。

第三,美国金融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催生新一轮产业革命。到2008年6月,金融危机对全世界,包括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非常明朗。我们发现美国的GDP当中,80%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当中70%是直接或间接的金融,而且这些金融基本上都是金融理财业务,因为传统的三大金融是不挣钱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金融工业链信用网络,这么多的人全然不管财富从何而来,都集中在高度虚拟化的经济世界里面,每个人都只管把钱弄进自己口袋里面。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危机一定会发生,因为在某一个环节上会导致信用性的阻滞,一旦发生以后多米诺骨牌效应立刻爆发。马克思早就讲过,生息资本徒有资本剥削的方式却没有资本生产的方式。过度虚拟化的资本就是生息资本呀,它已经脱离了实体经济,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所以危机一定会发生。

这个危机对我们有启发意义。一是没有高质量的金融发展就没有经济安全,我们要破从数量扩张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口,必须考虑中国的质量改革与创新如何走正路,不走邪路,离开实体经济,金融就会走邪路。金融很重要,市场经济下它是血脉系统,但是成也萧何败萧何。因此我们就有一个重要的选择,那就是让金融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安全的通道,更便捷的工具,为实体经济稳增长,优结构,惠民生服务。除此之外,金融没有第二个功能。

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总书记关注金融安全的问题,因为很多金融手段,金融工具不在实体经济当中,这就有可能冲击实体经济。一段时期内,货币财富总量是有限的,实体经济一旦少了,钱一定是到虚拟经济当中去了,虚拟经济过度会导致整个国家过度虚拟化。

第二个启示,金融创新离开实体经济的需要不可能有高质量的金融发展,这叫金融滋生。你只要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效益越高,实体经济越安全,增长越稳定,结构越优化,金融本身也就越安全,金融的质量也就越高,这是良性的循环。

第三,脱虚向实。

第四个背景就是世界产业升级的趋势和中国可贸易产品的结构性难题。世界产业为什么升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很多国家也面临一个关口。美国奥巴马退任之前提出要“再工业化”,就是特朗普现在讲的回归实体经济,这不是简单的回归实体经济。美国现在恨不得把全球的美元资产一股脑都搬回去,因为他要搞重大科技创新来武装他的产业体系,重振美国制造业的辉煌。

这是他没有向世界坦言的心计,但我们必须知道他想干什么。它不惜减税,提高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宁可牺牲一点出口贸易的份额,来换取更多美元投资的回归,因为他需要更多的资本来发展他的新兴产业。当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发现美国的新兴产业到底是什么,思路并不是很清楚,他只有第一步,就是把钱弄回来。

我们国家的思路非常清楚,需要钱,需要盘活社会资本,盘活了以后干什么?很清楚。德国基本上也是清楚的,工业4.0,智能化,特别是人工智能化。德国人的出生率比较低,所以他的劳动成本很高,劳动力供求失衡已经是一个长久的问题,因此只好用人工智能武装起来的机器人来代替人。现在的问题更要重,尤其是中国对他的竞争,所以近期德国对中国这么关注,说中国这头雄狮醒了。我说醒早就醒了,新中国成立就醒了,醒了没跑,现在跑了,狂奔了。于是大家为之震撼,为之紧张,现在贸易保护就是要限制中国增长太快,因为他们跟不上。

这个重要的事实提醒我们世界产业升级在各个国家虽然非常不平衡,但是只要出现了这个趋势,我们就不得不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毕竟我们不是跟低速经济增长的国家去比。

我们努力在一些创新能力比较强的领域当中积极寻求弯道超车,技术水平越高的东西,产业程度越高的领域,越是可能弯道超车。过去一讲到贵州,就是它经济增长如何不行,告诉你,它现在就能搞世界上最先进的产业,大数据、新材料、生物医药开发、纤维体轰轰烈烈,这些东西一不小心就成为世界一流,在这个大山里面照样可以搞出一些现在最发达国家水平的产业。这就是现代技术进步的特点,也解释了为什么几个领域当中一出现的时候就是世界一流,例如量子通讯。

但我们不得不考虑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的贸易结构。如果不把我们的贸易发展转成质量型的贸易发展,我们遭到的贸易报复,承受的贸易摩擦,以及由此带来的损失会越来越严重。因此,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谈过关的时候,要考虑我们的贸易结构必须升级。过去我们聊以慰藉的是我们有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我们维系了低成本劳动力所支撑的出口贸易的优势和创汇的优势,于是我们有很多外汇盈余,这就是我们的成功。但是用这个成功长期支撑我们未来的增长不可靠,尤其是我们连续遭受了反倾销和反补贴之后。

国家为什么这几年下决心把不符合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发展要求的都停掉?因为它不符合国家发展的方向。忍短痛求长安,应该这么去理解国家去产能的政策安排。

第五个背景,国内诸多不平衡的因素已经严重影响了现代化的步伐,我们看胡焕庸线,这条线要表达的意思和我这里要借这张图表达的意思是有很大区别,但是都基于这条线。世界六大城市群,两个在中国,一个长三角,一个珠三角,这两个城市群本来人口是不多的,这里聚集的更多是移民,我想说的是非平衡发展带来的人口分布结构的变化。市场信号引导要素流动,这个太正常不过,但这背后却带来了长期非平衡发展可能累积出来的诸多矛盾,不是说一定要人为地把那些想出去的人留住不让他们走,这样不行,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主动去思考。

还有一个问题,过去五年,我们成功地消除了很多人的贫困状态,他们不再绝对贫困了。但是每年无论我们解决了多少绝对贫困人口脱贫的问题,正常情况下都会有百分之四点几的新增,比如因病致贫、灾害致贫、教育致贫。因此,要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精准扶贫很重要。精准里面最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的统计分析证明是因病致贫,那么精准扶贫的大政方针基本上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调整了,财政、社会救助体系用于扶贫,首先就要建立一个针对这种情形提供的大病统筹机制。

要想改变这些诸多不平衡的因素,适应第四次产业革命所形成的新的发展格局,在很多重要的领域中赶超世界,我们都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一个就是现代综合服务业,它不是某一个产业了,是既服务生产又服务消费的服务业,代表了这个国家这个地区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综合发展能级的,这就是现代综合服务业。我们往高端走,不再过多强调数量扩张,但是千万不要以为高质量就是某一些高技术行业,所有的行业都要走这条高质量路线,所有的行业都要过这道关口。

第二就是新型装备制造与智能化制造。上一次高压氧仓,一万块钱没了。高压氧仓进口的价格1亿到1.2亿,这里面包含了很多专利费、知识产权在其中,是集临床医学、材料技术、光电产业以及整个装备制造于一体的东西,所以今后我们就是在这些领域当中通过集成创新,来解决进口替代的问题,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第三,新型健康产业,总书记说今后我们公共政策的重点是向健康领域倾斜,经济增长的质量,社会发展的质量就包括了环境因素、健康水平、医疗卫生水平,包括旅游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包括我们吃的东西是不是安全,这是大健康的概念,公共政策向健康领域倾斜就是向这些倾斜,这就是一个追求高质量的社会所包含的应有的选择。

第四就是新材料,过去一直担心新动力车没有前途,因为电池解决不了续航里程300公里以上,理论上现在500公里都可以了,一个石墨烯技术很快把这个给突破了,这些年来,我们材料工业发展非常快。

第五,环境产业。环境产业在中国有非常大的空间,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每一个人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这都是广义的环境产业。国家说了,今后凡是与环境治理相关的重大公共基础设施一律用PPP的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共投资、私人投资共同参与治理好环境,光靠政府投资捉襟见肘。利用好社会资本,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降低门槛,进得来;第二,持续发展,留得住;三,科技进步上得去。

第六、新动力车进行配套体系。恕我直言,中国的传统动力车好景不过十年,甚至不过五年。为什么这么判断?一、欧盟已经通过立法,把传统动力车停止使用的时间规划在2030年,正常使用周期如果是十年,那么往前推十年,2020年就要停止生产,所以沃尔沃把生产线卖给中国了,现在在大庆。第二,大家注意看上海,牌照不知从何时起,绿颜色的拍照占比越来越高。

第七,量子通信。量子通讯的用途非常广泛,比如金融风险发现的机制,以及国家安全整体保密系统的问题。中国科技大学在上海有一个分校,有一帮人在搞这个,我就跑去看。搞出了一个初期的东西,让我看到了它的前途,但是真正让我震撼的是他们的团队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这就是德国紧张的原因,德国在这个行业里面平均年龄60岁以上。这些人学习能力非常强,将是我们国家未来进一步发展的一只非常可靠的力量。

最后就是先进农业,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说,必须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的把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中国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你不能把吃饭这件事交给别人去处理,所以粮食安全构成了中国国家整体安全中的一个基础性安全,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生态化的先进农业。

过这个关口不是说几句话,有一个十九大报告就能解决的,但是十九大报告里提到的内容确实很重要,也比较全备。一个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政府首当其冲。这里面政府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二改善自己的服务方式,提高自己的服务效率,降低自己的服务成本。

第二,质量型的社会,微观基础是企业,企业的产品和劳务品质不高,叫空谈国家的质量型社会。

第三,市场。市场供给两样东西,一公开公平竞争的机制,二是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机制,因此十九大报告里说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讲的就是这个。让市场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改善对消费者服务的态度,提高企业竞争的效率。

第四,改革行业组织,政府只有从过去太多的商业业务中退出来,把一些行业规则的制定交给行业协会、工商联、商会,形成一个自律的机制,才有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投入到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环境保护等这些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事业上去。一个有效率的社会,一个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国家,必须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分工。

再就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的微观基础是企业组织,企业不能连续性的创新,从而强化自己的品质和效率,怎么可能有国家创新体系呢?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它是整个农村社会要乡风文明,要村容整洁,要生活富裕,生产要持续发展,要让生活在农村的人照样要过上体面富裕阔绰的生活,乡村振兴里面就包括这些自然条件生态的恢复与保护。

第四,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后就是全面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不等于全面开放,但是一带一路是新时代全面开放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它彰显的不是中国有多少对外扩张的能力,而是中国主导与全世界追求和平发展的各民族,一起共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能力。

这就是一个以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为基础的,建构国际合作体系,借助现代化经济体系来促进中国转型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也强化我们全面建设小康、以及全面建小康以后,进一步让这个国家先是初步完成现代化,最终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构。今天我就讲这么多。

(本文根据现场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演讲人审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