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评展|上海“青策计划”&台北美术奖,呈现两岸年轻人关注点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评展栏目,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热展,本期评点展览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 青策计划2017之甜蜜的家”,这个方案为我们呈现了现代社会中女性所处的一个更为真实、苦涩的家庭空间;中国台北当代艺术馆的“2017台北美术奖”呈现台湾青年艺术现状,与PSA的“ 青策计划2017”同为对于年轻艺术家的关注和扶持,相比之下可见两岸年轻一代的关注视角。大英博物馆的“与神同住:人物、地点和超自然世界”在一个庞大的主题下呈现出某种说教的意味。本栏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dfzbyspl@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评展”。
青策计划2017之甜蜜的家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期:2017年11月25日-2018年3月9日
票价:免费
点评:展览在文献的展陈方面虽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是在文献的内容上却让我们看到了十足的诚意。展览打破了普通观众对于印象中甜蜜的家应该是自由平等、公平、浪漫的的美好神话,为我们呈现了现代社会中女性所处的一个更为真实、苦涩的家庭空间。
评星:三星半
第四届“青年策展人计划”自2017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在为期两个月的征稿过程中共收到有效稿件66份,最终评选决选出三组获胜方案。历经四个月的方案调整和落地。“甜蜜的家”是此次获胜方案之一。
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把家描写为梦想的庇佑者,是梦幻、隐秘而又充满诗意的一个空间,而位于PSA五楼展览大厅内的“甜蜜的家”则无情地打碎了这一美好的幻想。
六面排列规则的“规训之墙”上展示着五个不同主题的文献资料,分别为:劳动空间、伦理空间、亲密空间、疗愈空间和非核心家庭空间。而错落其间的五个半开放的茧型空间则是为了配合每个空间的主题而设,观众可以进入这些空间自由探索体验。
“甜蜜的家”展厅现场图“如何’科学地’选择生男生女”,“以厨房和洗手间作为家庭空间代表的直播计划”,“用厕所卷纸搭建起来的疗愈空间”,“模拟的婚姻登记现场”……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挺“有趣”的装置,仔细了解之后才发现立足的都是对一些女性问题的探讨和反思。生男生女究竟要怎么提前计划呢?两个稚嫩的童声告诉我们精子分为男精子和女精子,生育的时候想要什么性别的孩子杀死另外一方的精子就可以了。想要男宝宝就杀死女精子,想要女宝宝就杀死男精子,看似平静的语气下的故事竟然如此荒诞,艺术家并没有用直白的语言说出女性在社会中从出生时就遭遇的性别不平等的议题,而是在“伦理之茧”,一种形似母亲子宫的结构中,以一种近乎公平的口吻说了出来,把判断交给了听到这些的我们来做。
除了在这些空间装置中流露出的荒诞反讽之外,作为一个基于文献的展览,甜蜜的家依然严肃地探讨了女性与家庭空间两者之间关系的多重性,也将视点投射到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难以启齿的领域。在亲密空间内,三段关于“女性性愉悦空间”的访谈资料,讨论的是女性在家的时候如何自慰,配以访谈者的音频资料,让我们关注到了女性在家庭空间中欲望的压抑与释放。此外,展览中的158个历史文献、社会实践、空间案例、访谈等资料也翔实生动地记录和探讨了女性在当代、在历史上在家庭空间中的所遇所感。“女性在家庭空间中遭受的暴力、剥削”、“日常的禁忌”、“伦理的冲突”等等。
“甜蜜的家”展厅现场图作为2017年青策计划的三个获奖作品之一,“甜蜜的家”在文献的展陈方面虽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是在文献的内容上却让我们看到了十足的诚意。步入展场的人很容易就被一面面排满文字的展墙所吓到,但是如果细读那些资料应该可以在其中流连很久,一些访谈、视频资料可能我们在平时也很难见到。虽然策展人反复强调这“不是一个女性主义展览”,但是“甜蜜的家”依然是我们了解女性,以及女性与家庭空间之间关系的一个绝佳窗口。展览打破了普通观众对于印象中甜蜜的家应该是自由平等、公平、浪漫的的美好神话,为我们呈现了现代社会中女性所处的一个更为真实、苦涩的家庭空间。(孟悦/文)
2017台北美术奖
地点:中国台北当代艺术馆
展期:2017年11月23日-2018年2月4日
票价:100台币
点评:入选的13组(件)作品大多来自“85后”年轻艺术家,通过他们的艺术表达,似乎也能读出中国台湾青年的关注点:对社会快速发展的反思,有对当下城市文化的看法……大多数入选作品往往站在网络时代的角度,追忆过去。台湾地区青年的艺术作品或反应出台湾社会出现的某种困境。
评星:四星
“台北美术奖”为台北市立美术馆主办的年度艺术竞赛展,自1983年举办,今年因台北市立美术馆内部整修,该奖项展览移师台北当代艺术馆举行。台北当代艺术馆由1919年的老建筑改建而来,这座建筑曾是日据时代的小学,后为台北市政府,2001年起作为当代美术馆开放。在老建筑展出当代艺术作品,不乏为一种挑战。
此次入选“台北美术奖”的共有13组(件)作品,恰因为建筑保留了教室的格局,使得每位参展的艺术家都拥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展示自己的作品。走进每一间展厅(教室)就是走入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脉络。但也因为其格局所限,有些需要大空间展示的艺术作品稍显局促。
13组(件)作品大多来自“85后”年轻艺术家,通过他们的艺术表达,似乎也能读出中国台湾青年的关注点。此次参展作品有对社会快速发展的反思,有对当下城市文化的看法,也有对声音的诠释……然而,大多数入选作品往往站在网络时代的角度,追忆过去。台湾地区青年的艺术作品或反应出台湾社会出现的某种困境。
王煜松《花莲白灯塔》展览现场“2017台北美术奖”首奖作品为王煜松《花莲白灯塔》,这件作品与杨牧散文同名,散文描述杨牧中学时经常眺望教室窗外的海与灯塔,但对1994年王煜松而言,白灯塔却因港口扩建早已被炸毁。高中时阅读《花莲白灯塔》后,他的内心就不自觉地追寻传说中的白灯塔,于是他藉由写生的行为概念,传达创作者面对绘画行动的意志与感受,而观者能透过作品,想像艺术创作发展的历程,感受空间里的非具象元素,描绘眼睛不可见的景物。
在属于王煜松的小房间中,播放着艺术家在花莲海滩背着大块不锈钢画板寻找白灯塔过程,并潜入海中在不锈钢画板上作画。视频中王煜松创作用的不锈钢画板也是作品的一部分呈现在展厅中,细细观察,不锈钢画板上除一些划痕并无“白灯塔”的痕迹,“白灯塔”或只能存在过去的记忆和杨牧的散文中(现场亦有展示),而《花莲白灯塔》的展厅刚好通美术馆阳台,其中展示了一些海滩的痕迹。
相比中国大陆展览空间,台北的作品更过互动性,观众可以爬上艺术家的作品一探究竟,也有艺术家把生活的小空间搬到美术馆,让观众走进自己的创作历程。(小松/文)
与神同住:人物、地点和超自然世界
地点:大英博物馆
时间:2017年11月2日 - 2018年4月8日
票价:15英镑
点评:“与神同住”是大英博物馆较为擅长的展览题材之一,但这一主题如此庞大而无形,以至于会让人担心它只能泛泛而谈。的确,展览中也有一些平庸且充斥着说教意味的文本,给人的感觉是,它似乎描绘了什么,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不过,由于本次展览嵌入了麦格雷戈的一个无线电台节目,通过节目讲述一些展览相关的精彩故事,因而能够很好地抓住观众注意力。
评星:四颗星
大英博物馆的“与神同住”展,展出了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宗教信仰相关的160余件日常物品,展览中的部分艺术品文物与地中海难民危机相关,其中代表性的是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Neil MacGregor)最终收购的兰佩杜萨岛十字架(Lampedusa Cross),它是一种并不稳固的木材架构,上面分布着残缺的油漆斑痕。这件艺术品源自西西里南部岛屿上的一名木匠,他在2013年用海岸上的船只残骸做成了这件物品,也正是那一年,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附近有300人丧生。
兰佩杜萨岛十字架另外让人震撼的是悬挂在展厅空中的两件衬衫,其中一件曾被穿在在海上溺水后的叙利亚儿童身上,两件衬衫被叙利亚艺术家库尔巴伊(Issam Kourbaj)蘸上石膏进行展出。在两件衬衫下方,有用阿拉伯语和希腊语写到的展品标签:“未知的女孩3个月”和“未知的男孩6个月”,不禁让观者产生对于这些无名幼小灵魂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带来一种毁灭性的心理震撼。
如果说以上展品是比较现当代的,那与之相对,在展览中最古老的展品是一个有着40000年历史的雕塑,它来自冰河世纪时期,用猛犸象牙雕刻而来,整件雕塑由狮子的头和人的身体组成,因此被称为“狮人”(Lion Man),它是二战前夕在德国一个山洞的废墟里发现的,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非自然界形象,为人类拥有信仰提供了最早的证据。
这件“狮人”雕塑大概30厘米高,透过其竖起的耳朵造型,可推断它不像是一个戴面具的人,但也无人能够参透在遥远的黑暗时期,是否存在类似的仪式,以及这种仪式性的目的。不过从中依旧能得知些许暗示,如人类群体的基本要素,即对自然界的集体审问,讲述关于它的故事,并最终找到人类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它也曾经像所有宗教一样把人类聚集在一起,因而也在提醒着我们,人类是群居的社会性动物。
《狮人》,象牙雕塑,4万年前展品中不乏一些壮观且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文物,也有一些来自街头市场的看似毫无价值的物品,但呈现在整个展览中却也不乏趣味可言。展览中有一个古代苏美尔人的关于女性崇拜者的石灰岩雕塑;还有来自西伯利亚的由木头、毛皮和皮革制成的狩猎之神,并附有他自己可爱的小狗,如果猎杀不成功,它们将被抛弃在荒野中;以及来自日本的19世纪瓷器“阿凡达·福克斯(avatar fox)”,代表着精神使者等等。
《百鸟外衣》,中国,1950-1990年所有这些艺术品和文物依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陈设,包括“火”、“光”、“神圣的空间”、“生命之轮”、和“祈祷”。此次展览独特的设计之处是使用了透明的面料进行空间分隔,有助于提升空间的自由流动性,也不至于让观者产生陷入困顿之感。展览的最后一幕,突然出现了投射在薄纱上的狮人雕塑的光影,光影被拉长后,形似一件瑞士雕塑家贾科梅蒂的作品,这似乎也暗示了我们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先进”。(乔梦婷/编译)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