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做了多年重症科医生后,他为什么去学习“呼吸治疗”?
原创 田栋梁 医学界
未来我国呼吸治疗从业人员必将大幅度增加,并向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
撰文 | 田栋梁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6月底,在长沙举行的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第二十四次全国急诊医学“机械通气”技能挑战赛中,武汉市武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两名年轻的呼吸治疗师荣获团体二等奖。
武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徐亮是国内较早学习并推广呼吸治疗的医生之一,这两名获奖的呼吸治疗师是他亲自招聘并且一手培养,也是武汉当时(2018年5月)仅有的科班出身的呼吸治疗师。
早在70多年前,美国就率先建立了呼吸治疗体制,在学科建设、教育培训、执业体制等方面发展较为完善。而中国的呼吸治疗起步较晚,1994年浙江省邵逸夫医院率先成立了呼吸治疗科,1997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开办呼吸治疗专业,但直到现在,呼吸治疗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徐亮主任从2012年以医生的身份去学习呼吸治疗,10年来,他不仅自己不断进修学习呼吸治疗,同时也培养建立了武昌医院的呼吸治疗团队,并且将推广呼吸治疗作为他职业生涯中的一项重要责任。
徐亮主任(右)和罗凤鸣教授(左)、葛慧青教授(中)
从学习到推广
2012年8月,当时徐亮还在武汉市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他去参加了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兼呼吸治疗专科主任韩小彤主持的“呼吸治疗培训班”,这次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是徐亮主任第一次接触呼吸治疗。
韩小彤曾撰文介绍过这个培训班,2007年,湖南省人民医院和加拿大卫生教育部签署了一个为期五年的呼吸治疗师培训项目,由加拿大汤姆逊河大学呼吸治疗系提供师资,对国内在职医护人员进行呼吸治疗培训。韩小彤主任也是这个培训班的首批学员,并在后来又赴加拿大进行了2个月的呼吸治疗临床访问学习。
谈及去接受呼吸治疗培训的原因,徐亮主任表示,机械通气是一项重症医学科最常用的挽救患者生命的技术,但在应用过程中,他发现不同医院对机械通气的工作流程和操作细节都不一致。
“我们当时对机械通气的掌握的水平很低下,在和其它专业的医生交流中,他们反馈甚至有些抵触患者插管后上呼吸机,因为他们觉得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患者的死亡率就会明显增加。当时我们就思考,除了患者病情的进展导致了死亡率增加,有没有我们医生对技术的应用和理解不足的因素?”
徐亮主任坦言,当时虽然知道呼吸治疗,但那时候对呼吸治疗的理解很片面,认为就是操作呼吸机。那时候他已经是科主任了,他决定他先去报名学习。在湖南省人民医院那期培训班上,徐亮发现大约1/3的学员都是和他一样的医生,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困惑,想要通过这次培训找到解决之道。
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徐亮整整学了一个月,培训班除了请的有国外专家,还有国内在呼吸治疗领域最专业的教授,包括台湾的专家。通过这次系统的学习,徐亮发现过去他对呼吸治疗的理解非常狭隘。“早期我以为呼吸治疗只是一个呼吸机的机械通气的技术应用,学习之后才发现,不仅包括机械通气,还包括很多重症的康复技术及气道廓清等,所以呼吸治疗在国外是一个专门的学科。”
在这次培训班上,徐亮认识了台湾的呼吸治疗先驱朱家成教授,并在2014年前往台湾的中国医药大学呼吸治疗学系又进修了一个月。2018年11月,徐亮又拿到了美国呼吸治疗学会的国际访问学者资格,美国呼吸治疗学会每年面向全球资助3—5人前往学习,徐亮是那年唯一的一名中国学者。
从2012年初次接受呼吸治疗师的规范培训之后,徐亮就开始在院内开展普及呼吸治疗理念的工作。2014年从台湾进修归来后,他开始在武汉市和湖北省普及呼吸治疗的概念,并在普及推广过程中,结识了省内外很多有志于此的专家。2019年,徐亮当选了世界呼吸照护联盟的国际委员会委员,当时另外两位中国委员分别是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的葛慧青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罗凤鸣教授。
2017年,徐亮被调到武汉市武昌医院工作,他也把呼吸治疗的理念带到了武昌医院,并开始在武昌医院搭建呼吸治疗体系。徐亮不断派送医生和护士去接受呼吸治疗的短期培训和进修,随着2018年5月他招进了两名呼吸治疗专业毕业的呼吸治疗师,他正式在武昌医院建立起了面向全院的呼吸治疗小组。
这个小组以接受过呼吸治疗培训的医护人员为核心,除了面向全院各科提供呼吸治疗的业务支持外,同时也对全院与临床相关的护士长进行培训,这个培训一直坚持到现在,让全院的护士长能够完全理解呼吸治疗的理念,并且能够独立处理呼吸治疗相关的常见问题。
“我们一点点的把呼吸治疗的相关理念、工作流程和临床规范先教会一线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长们,再通过她们以点带面,逐渐提高整个病区的呼吸治疗能力,并慢慢影响到临床医生。”徐亮主任说,“现在我们的呼吸治疗工作已经覆盖到了社区,因为除了急性的病症外,呼吸治疗的范围还覆盖很多慢性病的诊疗,肺功能一旦失去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王辰院士一直在极力推动基层医院重视慢阻肺的规范化治疗。”
呼吸治疗,任重道远
根据《呼吸治疗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征求意见稿)》,对呼吸治疗师的职业定义是:使用呼吸机、肺功能仪、多导睡眠图仪、雾化装置等呼吸治疗设备,从事心肺和相关脏器功能的评估、诊治与康复,以及健康教育、咨询指导等工作的人员。
与呼吸治疗相关的疾病众多,包括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睡眠呼吸障碍、肺部感染、阻塞性气道疾病、间质性肺病、肺血管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及胸廓疾病、新生儿和儿童常见心肺疾病、肺癌、肥胖等其它疾病。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武汉作为国内首当其冲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城市,徐亮主任对呼吸治疗在救治新冠患者中发挥的作用深有体会,他说:“在疫情中,除了临床医生做各种救治外,呼吸治疗师在当时医疗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他们在对呼吸机的管理、患者气道的廓清等方面起了非常专业的作用,我们当时开玩笑的把他们叫做特种兵。”
可惜这样的特种兵数量并不多,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呼吸治疗师培训班,截止2020年,培训了1000余名在职医护人员,这些接受短期培训的学员,基本都是各个医院的在职医护人员,都有着各自的本职工作。在徐亮主任看来,短期的呼吸治疗培训不够系统、不够规范,而且这些学员只能兼做呼吸治疗,所以各医院还需要有呼吸治疗师“正规军”。
专业医学院校才是培养呼吸治疗师“正规军”的基地。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都建立了完备的呼吸治疗教学体系,并且都有一支成规模的呼吸治疗师专业队伍。中国呼吸治疗师的专业教育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发展十分缓慢,迄今为止,开设呼吸治疗专业的高等院校也只有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等少数几家,远远满足不了对呼吸治疗师的需求。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年发过一篇杨薇、梁国鹏、 梁宗安等署名文章《中国呼吸治疗师多层次专业化培养实践》,文中称,呼吸治疗专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一批经过正规培训的本专业师资,逐步改变现阶段大多数专业课程由各有关专业医师任教的局面。
一方面,我国呼吸治疗师匮乏,另一方面,呼吸治疗师存在的学历认证、专业岗位缺乏、资格认证等问题又导致着人才流失。虽然2020年呼吸治疗师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但目前我国尚缺乏呼吸治疗的资格认证,很多医院没有呼吸治疗科,这使得呼吸治疗师没有归属感,职称晋升也受阻。
在徐亮主任所在的武昌医院,因为没有单独成立呼吸治疗科,所以他们招聘的两位专职呼吸治疗师,虽然工作牌上写的是呼吸治疗师,但在工作编制上却属于护理系列。“在我们科室,呼吸治疗师比同等级护理人员在待遇上要高出一些。”
如果说2003年的“非典”疫情让中国医疗界第一次深刻认识到由于呼吸治疗师的缺乏,我国在呼吸治疗专业技术层面存在严重不足,那么2020年的新冠疫情,再一次显露了我国呼吸治疗的短板。
《中国呼吸治疗师多层次专业化培养实践》一文中预测,未来我国呼吸治疗从业人员必将大幅度增加,并向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呼吸治疗从业人员如何培养?文中认为应该鼓励更多的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展呼吸治疗本科教育,同时为了迅速扩大呼吸呼吸治疗从业人员队伍,还应该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实用性、技术型”人才。此外行业学会也应大力开展培训班,为在职医生、护士提供短期系统培训,让学院能够掌握机械通气基础知识及呼吸治疗技术新进展等相关核心知识和技能。
徐亮主任如今已经完成了从学习者向推广培训者的身份转型,早在2013年,他就与武汉各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同道一起发起了一个名为“自由呼吸”的学术团体,自己编写课件和培训的讲义,在湖北省内做关于呼吸治疗的巡回培训。“现在来看湖北省的呼吸治疗,相较于前几年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
今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波教授的支持下,即将在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重症与创伤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下面成立一个呼吸治疗的专业学组。徐亮主任表示,报批手续已经走到最后一步了,学组即将成立。“希望借助学组的成立,把我们湖北省内从事呼吸治疗的同道聚集在一起,定期学习、交流,有组织的推动呼吸治疗的发展。”
来源:医学界
责编:郑华菊
校对:臧恒佳
热文推荐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原标题:《做了多年重症科医生后,他为什么去学习“呼吸治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