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筚路蓝缕百年路 不忘初心再启航——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的军事文化与舞蹈呈现

2022-08-02 21: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在“浴火前行”“风雨无阻”“激流勇进”“锦绣前程”四个篇章中,以时间线索和多元的艺术手法,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用情景史诗的视觉盛宴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南昌起义以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始终是维护国家和人民安全的坚强柱石。在百年党史的文艺庆典中,人民军队的军事历史和文化也贯穿于这场演出中,整台晚会的红色脉络和精神也因军事文化的展现而充满了艺术力量。“军事文化主要体现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属于精神领域;军事文化是军队全体成员和与军事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部分社会成员的共同创造。”《伟大征程》对不同历史时期重要历史事件与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人物形象的呈现,“记录着国家、民族不断发展的历史,镌刻着共产党人反帝反封建、追求革命理想的进程” 。同时也以舞蹈的形式在历时与共时的交错中构建出军事文化独特的身体语言与艺术形象。

一、历时下的回望:追溯与传承人民军队历史

《伟大征程》的创作者们立足于党史和军事史,在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时,也回顾了人民军队的建设与发展,将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重要事件进行呈现。这些重要的军事事件也化作艺术形象,结构起《伟大征程》中重要的篇章。

(一)以重大军事事件凸显党的领导

开场“唱支山歌给党听”嘹亮的歌声唱响情景史诗的主题。第一篇章“浴火前行”中的情景舞蹈“起义起义”,是《伟大征程》中展现的第一个重要军事事件,其艺术构思立足于军事历史,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情景呈现在舞台上。“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紧接着,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点点星火迅成燎原之势,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到来了。” 《伟大征程》的军事文化呈现也由此开启,从“起义起义”里南昌起义的战士,到“秋收起义”“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工农革命军;从“长征”的工农红军,到“保卫黄河”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解放军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的志愿军,《伟大征程》将94年的军队发展历程融汇于百年党史之中,始终坚持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建军之本、强军之魂,体现出“党指挥枪”这一根本原则。

“起义起义”的开场表演用人最少,且没有任何装置依托。在这场多数作品都不少于300人的强大演员阵容中,“起义起义”开场的77位主要演员并未展现革命成功的喜悦,而是着力呈现革命先烈们的牺牲和献身精神。当身戴镣铐的演员们以不屈的气势,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排成一条无法击穿的人墙走进舞台前区时,坚毅的革命意志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作品还塑造了陈延年、夏明翰、周文雍、陈铁军等不同个性的先烈,这对演员们的身体表达和人物性格塑造都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下腰、甩头、跨步、摔倒,坚定的眼神和步伐,表现革命先辈走上战场时的无畏,对共产主义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动作简单、直接、质朴、真实,真实得让演员完全忘我,撼动人心。“南昌是人民军队的诞生地”,“起义起义”党史和军史的大事作为民族和国家崛起的开端,党旗带领军旗,“党指挥枪”这一根本原则和本制度的思想内涵在演员重复而有力量的动作中,用身体“书写”着这一从长期革命斗争中探索出的真理。

长征是《伟大征程》中的重要素材,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军事事件。情景史诗中,“长征”是戏剧与舞蹈相结合的作品,短短5分钟,选取了长征代表性强、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湘江血战、遵义会议、三军会师进行厚重的艺术展示。作品没有再现长征路上的艰难,而把重点放在了遵义会议党的正确领导的强调上。有关遵义会议历史的戏剧表演投映在舞台中区9米×30米的LED屏幕上,画外音同时进行着历史陈述:“遵义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这些语言明确了重大事件的意义,情景表演的身体造型使历史的感染力深入人心。舞台上有血战湘江的惨烈牺牲,有长征路上战士的步履蹒跚。战士们从手提一盏盏油灯的迷茫到对“北斗星”的凝望,眼神的细节和身体的表演真实而又质朴。该节目共有500余名战士、200多名学生和10名戏剧演员,每个人既要细腻真实地塑造特写镜头中真实的人物,又要清晰地完成长征路线、大会师等大场面的多重调度。编导们用流动的画面表演长征,从遵义会议成功召开的欢呼奔跑,到川流不息的大会师,舞台调度与LED高清大屏上的行军路线相呼应,最终在舞台后区的高台上以舞蹈的画面表达了长征的胜利:转战14个省,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完成战略转移的艰巨任务。“向前向前向前”表现了人民军队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观场景与一往无前的气势。双人舞与群舞组成的巨大方阵呼应,呈现出波浪翻滚与前赴后继的双重意象,演员以卡农的形式上下起落,手中的道具时而是枪、时而是桨,整个舞台如同正在翻涌的长江,大的方阵变成八个小的方阵,再重新聚合,冲锋号伴随“向前向前向前”誓师的怒吼,高举的步枪和散开的队伍铺满整个舞台,钢枪上下舞动,演员踏步跳起“刺杀操”,展现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二)以拥军爱民场景传承人民立场

中国人民军队的历史是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有力体现。这也是“以人民大众为本位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美学” 。《伟大征程》借用身体的力量,在艺术的语境中传达了“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论的美学表达。

如“起义起义”中,LED屏投射的“工人运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及共产党员进行武装反抗并最终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等画面,和舞台上“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呼声汇聚成革命洪流,当群舞演员从两侧聚集包围的“卷心菜”调度形成巨大的人海漩涡时,观众看到了“后来人”燎原的星火,看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看到无数“后来人”高举旗帜冲锋向前,“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这何尝不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动群众、成功实现群众路线的历史缩影呢?歌舞“八月桂花遍地开”展现了军民同庆胜利的画面。《八月桂花遍地开》是著名的拥军歌曲,为庆贺中华苏维埃政权中央政府成立而改编,在鄂豫皖苏区广为流行。在《伟大征程》的这一作品中,人们载歌载舞,军民两手交握,眼中闪烁着喜悦与深情,象征桂花的黄色斗笠与红色翻飞的军旗相呼应,活泼跳跃的插秧步与舒展大气的弓步一同起舞,既是人民欢呼拥护中华苏维埃政权中央政府成立的情感抒发,更体现军民鱼水的深情。歌舞“十送红军”将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和信任,在“扩红”背景下积极参加红军的历史场景再现,在舞姿上将军民对胜利的强烈期盼凝练为高举的手和前倾的身姿。舞段的结尾,刚刚参加红军的战士激动地举起右手,面对父老乡亲敬礼,是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人民军队政治立场的典型身体表达。“战旗美如画”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人民军队舍生忘死的浩气长歌。“党旗在我心中”是人民军队刻不容缓奔赴非典救助与地震救灾现场的回望,拥军爱民与人民立场是每个时代的最强音,LED屏上的救灾救难纪实与舞台上舞动和奔赴一致,在两个空间里呈现多维叙事方式,展现情景史诗应有的真实感,“来源于生活”的艺术手法,让人们体会到人民军队坚定的人民情怀。

人类文明的推进以及现代社会的演化,有对情感、意义、价值实现的追求,更在于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共融,从而集中力量“去建立一个思维和情感的共同世界”,《伟大征程》的人民立场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这一点,作品中的拥军爱民不仅是外在的表达,更是内在的呈现。作品将不同身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仅有来自军队的官兵,还有上至古稀之年、下至幼小孩童的百姓,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演员与学生。正是通过让不同的个体共同参与国家重大演出,这一过程中严格的管理和纪律,以及艺术的精益求精和演出的磨炼,将个人积极而主动地融于集体之中,完成从个人到集体主义的转变,又在其中不断实现个人价值,真正实现了将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相融合。“身体语言的改造和强化对个体和国家形象的叠合形成了有力的推进。人们通过主动参与国家建设,成为国家的一分子。”最终在实现共同参与国家建设的目的中,构建“思维和情感的共同世界”,使人民立场由政治导向深入到每一个个体的对象中。

党史、军事史以及人民的生活交织在一起,最终构建了人民的历史。演出中,于和伟令人动容的开场,陈道明慷慨激昂的朗诵,赵葆秀震撼心灵的京剧,大凉山7岁的彝族小朋友晶莹的眼泪,黄豆豆用身体的力量演绎的“王成精神”,抗震救灾时的雨中起舞……每个个体都能在其中看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故事,使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参与感。《伟大征程》通过舞动的身体和综合的艺术,汇聚了军队与地方老、中、青几代人的情感记忆,让他们在共同的思想中,一起接受党的辉煌历史和人民军队历史的洗礼。

(三)以时代性动作塑造英雄群像

《伟大征程》按照历史顺序塑造了每个时代的英雄形象,从压抑、反抗到昂扬向上的身体语言变化中,我们感受到时代的更迭,感受到英雄的精神永不褪色。

《伟大征程》用“浴火前行”演绎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故事,以“风雨无阻”展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巨变,在“激流勇进”中表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发展,在“锦绣前程”中讴歌新时代的光辉成就。四个篇章共同蕴含着军事文化的内涵—英雄的精神文化。军事文化并不是狭义的军队文化,而“是军队及军事人员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它是精神、物质、制度和行为四种形态构成的促进战斗力生成的体系”。在英雄群像的身体语言设计上,既有人物性,也突出了时代性。如陈望道等老一辈革命者以颤抖的身躯表现压抑的怒火;凝固的造型,象征着长征时期,那些克服艰难险阻,为中国革命保留星星之火的无名英雄;手拿大刀长矛,却勇敢面对洋枪洋炮的,是为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奠定坚实基础的民众英雄;那些奋勇争先、前赴后继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英雄;“群舞+战斗写实动作”的演员们再现抗美援朝中浴血沙场、舍生取义的战士英雄;飞奔的脚步,是抗疫战场上从不放弃一个生命,纵使身心疲惫不堪仍旧坚守一线的军民英雄。

《伟大征程》不同的舞台情景切换,再现了不同的时代记忆,革命英雄群体的身体语言表达有着历史与时代的印记。阔步向前,向上高举的刺刀,匍匐却有力的身体姿态,隐喻着抗敌路上的艰难险阻和不畏强敌、勇夺胜利的人民军队的顽强姿态;不断飞扬的红绸和欢腾跳跃的腰鼓,欢快轻盈的十字步和昂扬向上的体态,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象征;快速的奔跑与救援是抢险救灾时人民军队冲锋前阵的缩影……这些“时代性”的身体形态将不同时期的革命英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使我们能够在艺术的感动中重温并铭记这些为国家奋斗过的英雄。

二、共时中的表达:重现与升华军事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道:“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民军队自建军之日起,就注重文艺宣传,并积累了系列经典作品,形成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一)以多种艺术手法丰富军事文化

第一次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确立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建军治军的指导思想,在人民军队中积极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化宣传阵地,开展文化活动成为士兵委员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伟大征程》由音乐、诗歌、朗诵、舞蹈、戏曲等多种不同的艺术语言共同组成,是当年“剧社”与“宣传鼓动棚”多种艺术形式并存的再现。《八月桂花遍地开》《保卫黄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红旗颂》等颇具年代感的歌曲,一入耳便能带领观众回到建党百年和军队历史的时空之中,这也是当今军事文化开展的依托。

舞蹈和多门类艺术手法一起,使军事文化的艺术感染力得到升华。耳熟能详的歌曲让史诗充满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感,也为舞蹈提供了意义的解读。戏剧的加入让史诗呈现出电影般的质感,影视语言的“舞台化”表述也为情景史诗的剧情作了串联与补充。因此,情景史诗中戏剧舞蹈“破晓”和歌曲“国际歌”的奋进与激昂,才让身体语言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的讴歌更加清晰明了,艺术的合力使中国人民在找寻民族出路时的探索精神更加直观。

深情的朗诵让文字有了情感的温度,同样也让史诗聚合了语言的感染力。《伟大征程》以旁白朗诵的形式进行串联,将时间的跨越以语言的形式展现,既完成了历史的抒发,又渲染了现场的气氛。

《伟大征程》的艺术空间由高清大屏、舞台表演和场外观众三个不同的空间构成。主舞台又划分成不同的空间,综合空间的运用使《伟大征程》完成史诗的磅礴叙事,进而使军事文化得以酣畅淋漓地展现。如“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的情景歌舞中,战士们手提油灯踱步向前,LED屏幕上遵义会议场景再现与周边群舞演员将舞台切割成两个叙事空间,空间的集中和聚合,不仅是情感的抒发指向,也是遵义会议在党史中重要价值的空间隐喻。“会师歌”里与大屏幕路线图相和的队形调度,用两个空间的叙事将红军胜利会师的不易结构起来;“怒吼吧黄河”,没有舞蹈,只有千人肢体舞动下形成的整体空间共筑的震撼视觉,舞台两侧近8000名学生组成的千人合唱团,背后有高达20多米的天幕,黄河之水正倾泻而下,将这个160米×200米的表演场域横贯延伸,形成了一座如人海搭建的万里长城,观众仿佛看见了全民族抗战的中国人民,如黄河的浪头般引领着黄河之水奔流,共同唱出万人胸膛中怒吼的黄河之歌,现场的视觉冲击是镜头难以传达的。“战旗美如画”既描绘了战斗场景,又叙述了个体人物的情感故事。为表现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坑道战以及敌机炸飞桥梁后的场景,主创在国家体育场架起了6座巨型钢架桥,结合巨大LED屏,配合大场面的群舞铺陈,完成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波澜壮阔的叙述,打造志愿军“钢少气多”的精神。情景歌舞“强军战歌”以整齐的步伐和舞姿配合LED屏与实景武器装备的冲击,将新时代人民军队的气势渲染得磅礴有力。LED屏上现代化的作战技术与新型战机配合舞台上人型战斗机的舞蹈造型,坦克、飞机与现场空降的空降兵,将画面的“虚”与舞台的“实”相结合,在节奏的强起和上行的跳进中展示出人民军队的时代风采。

(二)以舞姿隐喻升华强军文化

虽然是多门类艺术手法构成的情景史诗,但舞蹈语汇的使用贯穿着《伟大征程》的始终,如激昂的抗争语汇,写实的战斗语汇,庆功祝捷的腰鼓舞和红绸舞,人民军队救援的奔跑与托举,推进着史诗的进程,并在潜移默化间宣扬着新时代的强军文化。

《伟大征程》是鸿篇巨制下进行的党史与军史教育。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军事文化作为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发挥人民军队政治优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军史是党史中重要的一部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人们视听享受的同时,也艺术化地进行着党史和军史的教育,再现了中国军队的发展历程、价值观念和装备战略战术的现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伟大征程》每一个作品的选择,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创建之日起就有着革命的坚定性、政治的自觉性、纪律的严肃性。“起义起义”中,沉甸甸的手铐将身躯锁紧,但让生命意识更用力地向外张扬,土地革命给人民带来希望和力量,党旗军旗高高飘扬在田间地头。随之而来的长征将氛围打破,党旗不倒,斗争不止,枪声不停;“保卫黄河”中,滔滔江水奔腾于舞台上,衣着铁色战衣的将士们诉说着保卫中国的碧血丹心。情景舞蹈画面中的形象也折射着人民军队铁一般的纪律、对革命与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

“强军战歌”歌颂了守卫祖国的将士们。如战机一般的倒三角与巨大的矩形方阵,“卡农”的流水动作传递和快速转换分割再融合的队形变化,整齐划一,折射的是高度的纪律性。三角形与长方形的舞台调度带来锐度和力量,如军舰般刺向未来;战斗机、坦克的队形排列,海、陆、空、战略支援部队和火箭军、仪仗队的综合展示,展现了人民军队联合作战、决胜疆场、为战育人的军事思想。而“回归时刻”里展现了人们“热烈欢迎解放军进驻香港”重大历史时刻,再现当年解放军进驻时的威武形象。

《伟大征程》用史诗般的艺术形式完成了党史与军史的教育,润物细无声地传达着: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人民军队在任何历史时期始终坚守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本色,永远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

《伟大征程》是现代科技下的强军战歌。习近平主席指出:“人民军队的力量来自改革创新,人民军队的胜利来自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军队建设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当今世界的飞速发展,国防科技创新发展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防安全的迫切需要。《伟大征程》深刻传达了科技进步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强军事安全保证的重要意义。

从“星星之火”的革命志士队伍到“燎原之势”的有序队列,从艰难斗争的互相搀扶到大步流星的奔跑,《伟大征程》以身体语言的转变和队形调度的暗喻,向我们展示了人民军队从小米加步枪到最新一代的战斗机和巡舰导弹的发展历程,在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现代化军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军队的组织结构和作战方式也随之发生巨大变革,更在高科技手段下展示出新型人民军队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风采,将中国梦与强军梦凝聚升华。令人震撼的焰火表演,照亮了北京的夜空,更点亮了今天的中国。画面中“五星”与歌声相和的“100”,是对军队和先烈的祭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1921—2021”,尽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时代中国的从容与自信。

结 语

费孝通先生在阐释“中华民族”时提出“自在”和“自觉”两个概念:“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伟大征程》用“自觉”的民族实体凝聚起“自在”的民族共识,以史诗的宏阔笔触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通过情感的感召为全国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更教导了新时代军队文化艺术工作者都应有的情怀:善于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的革命文化中传承红色基因,使我们的军事文化既有民族精神的底蕴,又有革命先贤的血脉,还有浓厚的军味和战斗力量,共同为我们所处的这个崭新的时代唱响新的英雄赞歌,让新时代的强军思想春风化雨般浸润官兵的心灵,使军事文化的内核如磐石般伫立于每个观众心间。(原文发表于《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应杰、曾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