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届年轻人真敢……

2022-08-03 19: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五百年前,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着船队迈出了全球航海的第一步,在浩渺无垠的大海上,他无数次畅想着世界的模样。

六十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驶离地球,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在那短短的108分钟里,人类第一次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

远方,宇宙,未来......人类在此之上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未停歇。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迈入高度科技和现代化的时代,技术成为人眼的延伸,智能设备成就着更丰富的冒险。

五百年过去,人类依然在以想象和创造为第一驱动力,不断打开自身认知的维度和边界,其中,基于VR技术所诞生的系列应用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新时代的青年人,正在以勇气与热忱,探索着用VR重塑与改变世界的可能。

聚焦VR短视频创业的95后三剑客

去年冬天,一个名叫“开普勒星人”的抖音账号横空出世,仅在去年12月份一个月,便涨粉170万。

这个号称“住在月球上的男人”,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目光。在他的账号中,你能看到月球人的生活日常:建设月球小镇、无聊时刷短视频甚至在中国空间站内学跳刘畊宏的“毽子操”。

一条条“大开脑洞”的视频,让开普勒星人的真实身份更具神秘性。

实际上,正如短视频所呈现的风格一样,“开普勒星人”的背后正是三位先锋大胆的年轻人和一支正在蓬勃发展的团队。

“用技术的方式来做优质内容”,“开普勒星人”的三位创始人平均年龄仅24岁,都是深圳大学的毕业生。

陈瑞生、李锴滨和赵俊明,作为团队初创时期的主力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性格特质,这些差异性构成了创作可能性的基础,也使得他们成为创业之路上最为得力互补的伙伴。

三人新疆旅游,结合《侏罗纪世界3》灵感生成的创意合照

团队三人中,李锴滨总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当初EDG(电竞俱乐部)夺冠,全网追逐热点时,他和赵俊明想出了呈现月球人对EDG夺冠反应的创意,很快便成为爆款。

这种将脑海中的创意付诸实践的尝试,要追溯到李锴滨的童年时期。

小学六年级时,李锴滨自学了Photoshop。那时,他常常把小黄人P到自己肩膀上,又或者P一张自己与钢铁侠的合影,正是这些孩童时期看似简单、普通的快乐,激发了李锴滨后续不断学习包括3D软件在内的一切新领域的热情。

在“开普勒星人”的账号中,你能看到极尽逼真的中国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无一例外,这些都是通过CG技术实现。

开普勒星人在Pico上线的VR短视频“我国空间站有多大”

这也是目前制作全景视频的主要方法之一,即通过3D建模技术搭建出一个虚拟场景,再添加各种角色动画及物体动画来丰富视觉效果,有极高的创作自由度。

在影视行业,此技术已经被大规模使用,但在短视频领域,陈瑞生坦言,“对于平台的绝大部分创作者来说,它的技术门槛还是比较高的。”

团队中,主攻技术实现的便是赵俊明。“俊明是一个在技术领域非常专注和投入的人,带领团队不断探索更为前沿、高效的内容制作技术。”

而有过多家头部公司工作经验的陈瑞生,在团队管理和商业实现方面则有着自己的思考,他的存在也让整个团队的“根”更稳了一些。

“后来瑞生加入,帮我们规范化公司一些东西的时候,我才真正有了我们在创业的感觉。”李锴滨笑着说。

基于三人扎实的技术储备和内容创意,“开普勒星人”接下来的的几条视频都精准踩中了热点。

短短二十几秒的视频中,那精美的画面、逼真的呈现又让无数观众感到仿佛这个“住在月球上的男人”不仅真的存在,还和地球人有着一样的喜怒哀乐,过着一样火热的生活。

这份视频中传递出的温度,或许来自于“开普勒星人”背后属于这三位年轻人的真正火热的青春创业故事。

结缘于大学校园的三人,曾有过共同的社团经历,“我相信大学社团中的那种情谊,是很不一般的。”

他们曾经主导拍摄了2018年深圳大学的毕业影片,“往年都是找专业团队做,很容易流于形式而缺乏真情,那年作为在校生,我们将很多真实校园故事融入了影片,大家都很有共情。”

少年意气从不缺席。毕业之后,“想要一起做点事”的想法却从未消退。李锴滨和赵俊明对内容创作的热情,加上陈瑞生对于商业本身的兴趣,三人一拍即合。

今年年初,瑞生正式加入了“开普勒星人”,并着手组建团队。作为初创团队,第一项要做的事就是吸引人才。

然而最初的招聘却称不上顺利,很多觉得十拿九稳的面试者最后都没有选择入职,“可能因为我们目前规模不大、大家觉得小团队不稳定等各种因素,这确实会给我们很大的挫败感。”

新兴的团队与前沿的行业,叠加起来便是巨大的不确定性。陈瑞生感谢所有给予信任的伙伴,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VR可以为人类的安全与美好的实现提供更多选择。

“VR还可以落地很多有意义的应用,VR内容也可以让更多普通人去体验到在现实中可能需要很高金钱成本或门槛的一些事情。”

不久前,他们还将自己的两条VR短视频投稿给了Pico(VR品牌)。

登上央视新闻的大飞船看神舟十四号对接视频,VR版本已上线Pico

“VR短视频的沉浸感,绝对是不一样的,但能发展到怎样的程度,还需要硬件方和内容创作者更多地去思考。”

过往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在改变着世界的样貌,而当人更多地拥有创造、利用技术的能力,塑造时代面貌的主动权自然将交还到“人”自身。

VR技术便是这波新时代浪潮中,迎面而来的洪流。

陈瑞生、李锴滨和赵俊明一如在前沿领域开疆辟土的青年三剑客,在技术和想象力的新世界中自由冒险。

他们似乎相信,在“开普勒星人”的世界中,在月球种菜刷剧都已不是问题,VR的未来也决将不止于此。

VR沉浸式内容的先锋探索者

沉浸式内容的知名制作人,Hugh Hou(侯晓宇)从事影视拍摄行业已有将近20年的时间。

他不仅是全球VR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先锋创作者,还是VR领域的布道者和培训师,在社交媒体Youtube上,他持续地分享关于沉浸式技术和 VR 电影制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吸引了几十万的订阅者。

作为VR领域的持续深耕者,Hugh Hou还曾在特奥会担任VR拍摄顾问。通过为VR拍摄者提供培训,Hugh Hou也正让越来越多的零基础的拍摄者体会到全景摄影的乐趣。

这20年,他眼看着技术进步给社会带来的改变,这些改变,包括好的和坏的。

一方面,网络的便捷让人们得以快速获取信息,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更多普通人得以记录生活、参与视频创作。但另一方面,快餐文化的盛行让人们的注意力更为分散,对于好的内容,人们变得愈加失去耐心。

Hugh时常思考,怎样才能让技术更好地帮助人们专注和沉浸,而不是掠夺与吞噬?

2016年8月28日,“火人节”拉开了序幕。成千上万的狂欢者赶赴美国内华达州的沙漠进行为期8天的艺术创造和另类生活。

Hugh和两位朋友也在这次狂欢的准备之中,但临到节日前夕,其中一位朋友,却出了车祸,腿部严重撞伤。

火人节现场

这场三人一起期待了整一年的狂欢,却被这场意外打破。看着朋友沮丧的模样,一个强烈的想法在Hugh心中升腾起来,“把火人节带回来到医院给他看!”

让在病床上的朋友也能感受到活动现场的欢乐,成为Hugh的心愿。他试着用相机记录下来一切,但技术难度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彼时,Hugh尚未对360°全景电影做足够多的研究,尽管最终效果并不算成功,这次经历却极大地启发了他,可以用360°全景拍摄和VR的呈现技术来帮助大家弥补遗憾,记录欢乐。

后来,Hugh开始尝试在音乐节上拍摄360°全景电影,通过技术方式,现场的声光气氛得以最大程度的保留,通过VR头显观看时,朋友们感动得一塌糊涂。

摘下VR头盔时,Hugh看到很多人的眼睛有泪光闪烁,“我从来没有看过任何媒介形式能够有这样的效果。所以,VR真的是一个让人共情的设备。”

快餐文化时代,当各种平台都在以对“短平快”的内容企图吸引眼球时,VR却能够让用户花更多的时间完全地去投入到场景和故事之中,在Hugh看来,“VR能够帮助创作者讲好一个故事。”

在拉斯维加斯的赛车现场,Hugh将相机放在驾驶位旁边,将赛车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时刻完整记录了下来。

通过VR视频,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时速高达89英里的车速,体验到宛如赛车手第一视角的“爽感”。

这VR视频在全网获得了超过240万的浏览量,“这就是VR的神奇之处,我们能够通过视频捕捉真实的生活镜头,同时你也可以创造一种游戏体验,这是虚幻的统一,类似3D的游戏引擎设计。”

作为一项新技术,VR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也正在被持续探索。在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Hugh就曾拍摄过一部关于蜘蛛猴保护的VR电影。

“哥斯达黎加本土的雨林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蜘蛛猴是属于濒危物种,但一直有人在偷猎他们,因此当时就希望通过AI技术能够抓到当地的偷猎者。”

Hugh把这一切细节都纪录在了他的VR电影之中,“在AI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电锯与蜘蛛猴声音来检测模型,最后根据各种数据信息,在哥斯达黎加科学中心进行处理,从而及时去现场阻止偷猎者。这种技术是很棒的,是真正在保护我们的环境。”

基于在VR领域的多年深耕,Hugh的努力被越来越多地看见。他曾接受知名VR品牌Pico的邀请,在北京做了一场关于VR技术的演讲。

“我认为Pico在VR社交内容方面做更多深耕非常有意义,因为技术与社媒平台相结合之后,就有了内容的桥梁,这将是非常有趣的。”

Hugh在Pico上线的VR短视频“3000米雪峰速降”

在未来,Hugh正计划在VR领域做出更多不同的内容,包括历史和艺术。

“实际上,我们之前发布了一个名为《波士顿》的内容就是这样,以VR的形式告诉大家历史故事。”

第二个方向,是关于“艺术现场”的记录和营造,“我以前的视频内容就有关于灯光秀、DJ舞台等比较现场感的东西,以后我们会和更多的艺术家合作,因为VR拍摄是可以把现场的一切链接起来的,可以用技术为艺术家们提供虚拟空间。”

创作出能以VR技术实现的叙事性剧本,也令Hugh十分向往,“这是我们以前没有尝试过的。”

随着设备技术的进步,一些全景相机甚至自身自带5G VR直播解决方案,高便携性使得设备更加适用于户外场景,也减少了安装和人力成本。

在音乐会、在海边、在山顶,Hugh带着全景相机记录并拍摄下一切,并尝试开启5G VR直播,在探索前沿的路上,Hugh将依然步履不停。

Hugh在Pico上线的VR短视频“鲸鲨会吃人吗?

美好世界的虚拟碎片采集者

在社交媒体上,祁思阳已经粉丝过百万,单条视频播放量近7000万。

十年前,现代广告之父 拉斯克尔的人物传记《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首次问世出版,影响了一代年轻人的职业选择。

其中就包括90后的祁思阳。高考报志愿时,他选择了广告专业,而后又远赴美国学习传媒与电影摄影。

对于祁思阳来说,和拍摄的缘分来自于初中时家里的第一台数码相机。

那台小小的相机,打开了少年祁思阳的丰富世界,他开始尝试用摄影的方式记录下身边的日常。

祁思阳至今还记得他第一次看到“小行星图片”时内心的震撼感。

那是2015年,一组由俄罗斯摄影师拍摄的作品,“一张照片里我可以看到所有方向的景象,而且他最终呈现出那种球形,有一种很独特的视觉体验和美感。”

他当即自问:我是不是也能尝试拍这样的作品呢?但当时的祁思阳,一没经验二没设备,看着那些酷炫的全景视频,他一时不知该从何下手。

当时的无人机尚无拍摄功能,祁思阳只能尝试把GO Pro绑到无人机身上,随着无人机飞上高空的镜头在天上打转,待落地后再用拍摄到的视频截图去一点点拼接,直到拼出一张360°全景照片。

第一张照片的成功尝试,彻底打开了祁思阳的创意之门,他开始在波士顿疯狂地飞无人机,最终成功完成了大概一百多幅波士顿各个地方的全景作品。

祁思阳拍摄的“小行星”作品

当VR爆火之后,祁思阳第一次通过VR头显看到了自己的作品,那短短的几秒钟内,身临其境的感觉令祁思阳久久难忘,现实中的美好,就这样在VR的世界里被“复刻”了。

捕捉更多的美好、记录下这个世界更多的瞬间,成为了祁思阳最想要去做的事,他开始想成为一个“美好世界的虚拟碎片采集者”。

疫情之前的几年,祁思阳一直在尝试拍摄不同的城市、风光作品,这些现实中存在的美丽刻印在他的记忆中,通过线上作品又传递给了更多人。

而往往,创作者在打动他人之前,须要先打动自己。

拍摄夏威夷的海岛星空图时,祁思阳花了整整三个晚上。

每晚拍摄时,祁思阳都要不断观察天气状况,观察天空中云的流动,“其实它的云在不同位置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很多时候,你拍出来才知道是什么样的感觉。”

漫天繁星和银河,周边的建筑与沙滩尽融于一幅摄影作品中,借助VR技术观看时,人们发现仅仅是大自然本身,就足以美到震颤人心。

疫情以来,人们仿佛失去了曾经那个可以自由行动的世界,那些无法触及的美景,令人遗憾。但借助新时代的技术呈现,人们得以在VR世界中重新接收感动,“足不出户,感受美好”。

目前,全景视频的制作有大致两种方法,一种是像开普勒星人利用软件或者游戏进行全虚拟制作,类似于3D建模做动画。

第二类则是像Hugh常常使用的方法——通过全景相机进行实拍。

这类相机装有2-8颗朝向各个方向的鱼眼镜头,通过这些镜头同时拍摄视频,能采集到周围360°的视觉信息,而后再将各视频画面进行拼接,便能得到一条全景视频。

随着全景相机日益达到消费级水平,普通人也可以越来越多地可以尝试全景内容创作,成为全景创作者。

在以Pico品牌为代表的VR行业的快速发展下,祁思阳对VR未来的发展也呈乐观态度,“目前我们体验到的全景内容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全景可能是一切视觉创作的最终形态,一起探索它的无限可能吧。”

开普勒星人、Hugh与祁思阳三位创作者,无疑也是万千VR视频创作者的缩影,他们的作品极大丰富了VR视频生态。

通过这些优秀的VR作品,将会有更多人接触并爱上VR,拓宽VR行业的可能和前景。

诚然,头顶的星空与远处的落日同样迷人,当看到更瑰丽的景色、更多样的远方时,人类感知到自己的渺小,却也更珍视当下的可贵。

VR等新技术手段的存在,让我们有继续看向前方,看向远方的机会,让人类这一目前已知的智慧族群拥有着持续关心遥远世界和浩渺宇宙的自由。

如哲人所说,哲学与浪漫均始于仰望星空。

VR便是一扇窗、更似一叶舟,将在有限的当下,以无限的可能承载你我,通抵未至之境,畅达心中未来。

原标题:《这届年轻人真敢……》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