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发现亦庄 | 经开区地标路书:来自“亦庄之门”的告白书

2022-08-02 14: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开栏语:地标,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形象,它更是城市个性、气质和风貌的体现,是一座城市文化品位和精神的象征。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地标,而每个时代,城市的地标又不相同,它们各自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也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发展。今年是北京经开区建设30周年,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推出《三十正青春·北京经开区地标路书》栏目,与您一起探寻经开区一座座极具特色和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及其背后逐渐积淀的这座城市独有的创新底蕴。

日出东方,我听到过你们为梦想拼搏的笃定脚步声;月上枝头,我看到过你们舞步翩跹尽情享受生活的笑容。虽然我们可能不经常见面,但我却始终陪伴在你们身边,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见字如面,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北京经开区地标性建筑物——亦庄之门,也有人叫我“擎天柱”“三个柱子”“罗马柱”。今年是北京经开区建设3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亦庄人”,想跟你们聊聊我的故事,以此为北京经开区送上生日祝福。

我“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1993年,北京经开区成立伊始,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虽然已有了地图和规划上的四至范围,但现场实际是一片农田、乡村土路和鸡、猪、牛养殖场,即使是当地的农民也很难说得清,到了哪里就算进入经开区了。于是,经开区管委会在通往区内入口的双向车道绿化带上,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黄色木牌,这便是我最初的模样,而那条进区的必经之路就是现在“荣华路”。虽然起初的样子有点“老土”,但看着印在身上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ETDZ”硕大字样,我知道我将与这里缔结下难舍的情缘,那一刻,我为自己成为经开区的第一个地标感到骄傲。

为了体现经开区特色,1994年,时任管委会副主任马麟,和经开区规划处周波与朱绍宝为我设计了新模型,选用古希腊爱奥尼柱式,由三根以正三角形排布,石柱顶端两两连接,总高13.3米,底座直径11米,支撑起三座面向不同方向的拱门,寓意北京经开区立足北京,开放发展,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94年,《亦庄之门》落成。资料图

我猜大家是为方便记忆,所以为我取了“三根罗马柱”的曾用名。我喜欢这个名字,也喜欢你们赋予我的寓意。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在那个网络尚还不太发达的年代,我高大、时尚的形象,更是让我在婴幼儿时期便早早成名。记得当时凡是不熟悉的来访者到经开区,肯定是被告知到“三根柱子”等候来接;许多“上班族”也将我当成“北斗星”,在迷路时选择返回“罗马柱”下重新寻觅道路,新人们拍摄婚纱照时也选择将我作为他们爱情的“见证人”,不仅是区内百姓,我的大名在周围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和到访过区内的国外朋友那里,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就这样,我在经开区的入口处迎来送往,见证着经开区早期建设的点滴历史。但后来,随着北京五环路2003年建成通车,高架桥恰好从北面经过荣华路的起点,遮住了我远眺的“视线”;2007年,经开区交通流量越来越大,原先的荣华路不堪重负,势必要进行扩容改造,而在断面改造工程中,我因位于路中央需要从这个舞台退离。虽心有万般不舍,但为了区域建设和发展,我还是选择了与大家挥手告别。

不过,人们常说,有缘千里来相会。2012年,北京经开区走过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工业总产值达到2740亿元,发展前景一片大好。我也于同年8月,在北京经开区建设20周年到来之际,迎来与这方热土的重逢。令我欣喜的是,这次复建工程无论在大小还是比例上全部保持和原雕塑一致,我的材质也由原来的混凝土结构变为汉白玉,更加美观耐用。不仅如此,血脉里流淌着重情重义情感的经开区建设者,还在区内黄金地段的博大公园中心小丘选址安顿“新家”,使我终日与自然美景相伴,开启晨见燕衔泥、晚听丝竹声的惬意生活。这一年,我也终于有了正式名字——“亦庄之门”。

岁月如梭,转眼30年光阴已从指缝间溜走,随着北京经开区繁荣发展,荣华路“十里长街”的面貌早已摆脱往日空旷形象,两侧枝繁叶茂的法桐树下车流穿梭不息,自动驾驶和无人售卖餐车为人们提供了智慧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我也多了很多好伙伴,《十年树木》《绽放》《同心》《融》《魔棒》《天籁》《运动的旋律》等一系列样式新颖、形状各异的地标性建筑雕塑,在区内重要路段、公园、企业园区、社区、体育场等区域纷纷落成,以活泼明快的色调、优美流畅的线条、自由奔放的设计理念、新颖时尚的造型,与周边环境相映成趣,彰显着经开区良好的人文环境。

有人说,城市雕塑是城市规划的点睛之笔,让钢筋水泥森林有了人文和故事。对我和我的伙伴们而言,见证了经开区三十来年的筚路蓝缕,见证了这里从一片农田中奠基到功能完善、经济繁荣的蜕变,感受到了这片区域开拓和建设者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坚定信念,我们同样对这份幸运心怀感激。三十而立,风华正茂,在下一个十年和今后的每一个十年,我希望和伙伴们都继续与你们同在,继续以“哨兵”的姿态,在每一个晨曦和每一个黄昏,忠实守望和记录经开区和亦庄新城建设发展的每一分、每一秒,看着你们向更广阔未来昂首阔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