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相册II|③多重独白——“魔都”上海百年文化名人相片

摄影 管一明 文字 胡建君 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特约编辑 吕正 btr
2022-08-12 11:13
来源:澎湃新闻
视界 >
字号

【编者按】朱屺瞻、巴金、唐云、白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摄影师管一明就陆续开始拍摄这些在上海的文化巨匠。他通过信件和电话预约,深入他们的寓所,聊一会儿拍一会儿。此外,管一明还请他们写下一句最想说的话。这些字迹的照片也成为他们丰富人生的精神缩影。这些照片是他们真实的生活现状,也是一笔珍贵的影像资料和文化记忆。

面对这些照片,那些原本留在胡建君记忆中他人传说里的人物,变得声情并茂了起来。在“他真的是这样”与“原来她还有这样一面”之间,我们得以从照片中“接续上海派文化的一段文脉,获得一种观照当下、遥瞻未来的思想契机。(胡建君语)”

白桦,诗人

“人生若溪,坎坷为歌。”白桦的手书

黄佐临,话剧导演

“舞台是缩小了世界,世界是放大了舞台。”黄佐临的手书

袁雪芬,戏剧表演艺术家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是我的一生的追求。”袁雪芬的手书

黄贻钧,音乐家指挥家

“希望我国的交响乐事业在九十年代有一个新的发展!”黄贻钧的手书

郑逸梅,杂文家

“求其所可求,求无不得。求其所不可求,求无一得。”郑逸梅的手书

多重独白——“魔都”上海百年文化名人相片

为了“看一下不同的世界”,1923年3月,日本作家村松梢风登上了长崎开往上海的轮船。一入江口,不由热泪盈眶。这个城市飞扬开阔又惝愰迷离,声色犬马的画卷有石破天惊之笔,更有日升月落中的人间烟火气。一年后,村松梢风把他的所见所闻合集成《魔都》一书,感慨上海是不可思议的,是一座可以改命的城市。“魔都”后来便成为了大上海的代名词。

所谓“四方冠盖往来无虚日,名流硕彦接迹来游”。20世纪初,上海至少风云际会了3000名新型知识分子,或“各立学会,互相研究,藉以交换知识,开通社会……”沉迷传统中国文化的村松梢风结交了不少文艺界人士,并受田汉等人的影响,喜欢上了大鼓和京戏,还结识了京剧演员、一度与梅兰芳并称的“绿牡丹”黄玉麟,后来还促成其赴日演出。

赵冷月,书法家

“颙忿 行年七十又七,书不加进,而马齿徒增。随书体变法,左冲右突,何当沉着痛快为之,颙忿耳。”赵冷月的手书

钱君匋,书画家

“文学艺术是我终生的伴侣。”钱君匋的手书

日居月诸,忽忽百年。2019年春日,上海的书法篆刻家陆康老师在他的虹桥寓所向我展示了一张旧照片“御霜饯玉”,主题是欢迎程砚秋再来上海,欢送绿牡丹黄玉麟去滇南唱戏。那部戏的编剧导演是陆澹安,黄玉麟也是他的弟子。而陆澹安,正是陆康老师的祖父。

每每听陆康老师娓娓道来,从黄玉麟到村松梢风和他的上海朋友圈,打开静水流深的大上海记忆。就像老式留声机和默片,静静回放着魔都百年的文艺圈影像。陆老师提到的人物,涉及书画、文学、电影、戏剧、音乐、报业、教育等领域,那时的文人触类旁通,海阔天空,陆澹安先生一人便横跨以上诸多领域。谈到最多的则是书画界的,像谢稚柳、唐云、钱君匋、赵冷月、朱屺瞻、刘旦宅……皆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令人神往。看到他们的作品,更怀想其风骨与为人,但始终是熟悉的陌生人。直到翻看到这些照片,陆老师口中的人物,突然变得生动亲切而声情并茂起来。

唐云,书画家

“妙手得来,杭人唐云题于大石斋。”唐云的手书

这些默片般的影像,串联起上海百年风云。陆老师提过的书画家一一映入眼帘。只见唐云倚靠着堆满笔墨纸张书籍的散乱书桌,身后是从天而降的水墨漫漶的巨幅荷叶作品,有一种平淡而生动的浪漫。陆康老师曾说起那个特殊的年代,唐云和丰子恺一起下乡劳动的往事。乡下的风,叫“橄榄风”。他们便玩起了对对子,丰子恺对“黄梅雨”,唐云对“芭蕉雨”,有声有色。不禁想穿越过去对个“芙蓉月”,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那真是花草美人啊,教人忘却尘世艰辛。照片上的唐云置身书海,早已波澜不惊。

俞振飞,戏剧表演艺术家

“生戏要演得熟,熟戏要演得生。”俞振飞的手书

值得一提的是相册中的戏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当时也和丰子恺、唐云一起接受“改造”,也喜好书画,他的照片背景就是一张猛虎下山图。俞振飞从小随父亲俞粟庐习书,又从陆廉夫学书画,继而得益于冯超然,其书法出入于赵子昂、董香光之间,兼有魏碑骨架。据说托付的写件越来越多,他只能声明:“我不是书家,更不是诗人”,但送纸来的人还是不断,真是“急煞人也么哥!”估计就像北宋的文同那样,恨不得把求画者拿来的大量缣素做成袜子穿。他曾和唐云等人一起被禁于延安路河南路交界的原上海博物馆二楼“改造”。工宣队宣布集合的时候,只见迟到的他手持扫把,迈着台步大阔步地进来,趋前一撩下摆,就像舞台上的亮相,引得众人大笑。杨绛说过,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往事云烟过眼,相册中晚年的俞振飞依旧笑语盈盈、风神潇洒,习惯性地作出理髯的手势,仿佛岁月优雅的定格。

朱屺瞻,国画家

“把我耕种的艺术留与后辈,这是我的希望。”朱屺瞻的手书

印象深刻的还有两张画家写生的照片。一张是戴着毛线帽、须髯皆白的朱屺瞻在建筑工地上写生。老先生一袭风衣,目光专注平和,依旧民国气派,与身后戴着安全帽的建筑工人形成鲜明对比。留学于日本的朱屺瞻,致力于融通西画色彩观念与金石笔法,或许也想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寻求力量和节奏感吧;另一张是谢稚柳陈佩秋夫妇在宝钢写生。想及谢稚柳当年受张大千先生之邀,从重庆经兰州,抵达敦煌写生,惊慕于晋唐宋元壁画的辉煌灿烂与静穆堂皇,心目中的明清传统与唐宋传统便有了池沼与江海之别。不知钢铁丛林的宝钢,在他眼中又是哪一番城市山林的意象?

谢稚柳(左)和陈佩秋,书画家

“生活借鉴创作是绘画艺术的一生。”谢稚柳的手书

“有恒为成功之本,健碧长以此自勉。”陈佩秋的手书

相册中,难得呈现的是各位大家日常的居家生活状态。那些从容的,优雅的,专注的,悠闲的样子,如此安宁,宠辱不惊。那些平淡而惯常的场景与格调,渐渐延伸成为整个城市的生动文化影像与大上海气质。包括他们用过的笔,放在桌上的书信文具、墙上的书画、架子上的图书与橱柜里的古玩,都一一诉说着多元而辽阔的岁月记忆。有些照片故意避开各自的专业,表现平凡而琐碎的日常。比如电影演员张瑞芳在做家务,白杨在楼道信箱拿报纸,乔奇在阳光下种花,那些从容的定格让人感到岁月静好;乔奇回眸的瞬间,和煦的阳光洒落在他身上,如此安静平和,令人动容。

张瑞芳,电影表演艺术家

“我喜欢曲啸同志这句话:心底无私天地宽。”张瑞芳的手书

白杨,电影表演艺术家

“艺术使自然更完美。”白杨的手书

乔奇,电影艺术家

“情动于中,故形于外。”乔奇的手书

书画家刘旦宅在书房的地板上做起了仰卧起坐;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坐在地上,与家中孩子一起认真地玩玩具车,笑逐颜开,其乐融融;还有周小燕张骏祥夫妇互相调侃逗笑的模样、美学家蒋孔阳与家人分享零食的日常,那种洋溢在空气中的欢乐与和谐,可以感染到每一个人。平常在舞台上、讲坛上被众人仰视的大家,突然以如此家常的姿态出现在面前,可亲可近,毫无时空距离感。回顾历史,文学艺术家常常着眼于深刻、奇特或者宏大,琐碎的日常往往被忽略。而那些本就接地气的平凡生活,更充满无穷衍生的艺术可能性,蕴含最具体也最丰富的生活美学。海派艺术在自身可能的艺术重组过程中,正是结合了大家所喜闻乐见的日常,创造出多元并存且富含人文理想的新格局,充满了平淡而辽阔的诗意。

刘旦宅,国画家

“自然 而然”刘旦宅的手书

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家

周小燕(歌剧歌唱家)与张骏祥(导演)夫妇

“人的价值在于奉献。”周小燕的手书

蒋孔阳(左),美学家

“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才有生活的自由和享受。”蒋孔阳的手书

如同本雅明所体会到的,记忆并不是对回忆之物的占有,而是对过去生命的逼近,还原最本真的样貌。更多照片呈现了人物专注于各自专业的惯常状态。比如音乐家丁善德戴着瓜皮小帽,在背光的房间里弹琴,安静得像一尊佛。整体的构图和气质让人想到海上名家陆元敏的照片,和煦阳光里总有灰尘的质感,带给人们最真实的宁静与抚慰,并有一种跨越时空的超现实感;还有小提琴教育的一代宗师谭抒真拉动琴弦的光影流动的手,呈现出一种速度与热情。他曾在沪江大学学习建筑专业并获得建筑师资格,最能体会建筑也是流动的音乐,知晓各门类艺术在最高境界殊途同归。

丁善德,音乐家

“繁荣文化艺术,促进精神文明。”丁善德的手书

谭抒真,音乐教育家

“讲真话,抒真情。”谭抒真的手书

中国新闻界泰斗赵超构手持巨大的放大镜阅读新民晚报,那是贯注他一生心血的报刊,承载了他的辛苦与荣耀;文学家施蛰存神思凝聚地爬格子,嘴上叼着雪茄,细条绒的衣袖齐整卷起,背头的发型一丝不苟,那是老上海的模样。他曾笑说自己的一生开启了“四窗”,东窗新文学创作,南窗古典文学研究,西窗外国文学翻译和北窗金石碑版考释,都是这样日复一日爬格子做出来的学问,而标志性的雪茄更陪伴了他七十多年。

赵超构,原新民晚报原总编辑

“飞入寻常百姓家。”赵超构的手书

施蛰存,文学家

“虚心一志”施蛰存的手书

巴金在鲜花盛开的窗台下写作,神定气闲,温暖而日常。想必他是爱花的,他最喜欢法国哲学家居友的格言:“我们必须开花,道德、无私心就是人生之花。”他的短篇小说名作之一叫《玫瑰花的香》;还看到提笔的沙叶新惊起却回头,目光似乎穿透古今,阴阳光影在脸上切分。他能写戏也能演戏,还是一位资深邓丽君迷,曾在台湾的邓丽君墓前深深地鞠躬致意、许下诺言,要呕心沥血、情深一往地去写她。历时七年,他辗转到日本、法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采访邓丽君的足迹。我曾说起叔叔也是邓丽君迷,拥有几大箱子各种版本的磁带,邓丽君过世,叔叔整整哭了一个礼拜。同样性情中人的沙叶新便在微博上给我留言,要去宁波找我叔叔聊聊。年逾七旬的他倾尽心力,终于写成话剧《邓丽君》。创作期间,他常常写到两眼潸然、伏案哭泣,彼岸的邓丽君定能感知这份源自海上、一衣带水的深情与长情。

巴金,作家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巴金的手书

沙叶新,剧作家

一幅照片永远有文德斯所说的双重画面:拍摄对象及多多少少可见的“后坐力”,即拍照瞬间的摄影师自己。摄影是一种双向行为,摄影师按下快门的瞬间,也是一种自我触发。从这些多元而生动的影像中,我们也感知着摄影师的智慧、审美与喜好。在欣赏与思考的过程中,更得以接续海派文化的一段文脉。从历史语境与当代语境所构成的时间轴上,在真实又远去的图像与文本中,我们致礼上海艺术家们的生活日常与艺术轨迹,也获得一种观照当下、遥瞻未来的思想契机。

黄绍芬,电影摄影家

“艺术创作的源泉在于深入生活。”黄绍芬的手书

汤晓丹,电影导演

“不拘细枝末节,更重内在感情。”汤晓丹的手书

唐振常,历史学家

“有可为有可不为,然后君子。”唐振常的手书

陈伯吹,少儿文学家

“为人民服务重要的一环是为儿童服务。”陈伯吹的手书

翻阅照片,还可以看到郑逸梅、黄绍芬、汤晓丹、苏渊雷、顾廷龙、贺绿汀、胡道静、刘佛年、白桦、唐振常、胡问遂、徐昌酩、张乐平、陈伯吹、徐中玉、冯契、金石声、柯灵、钱谷融……每一个名字都振聋发聩,在各自的领域熠熠生辉。博尔赫斯认为集体是不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个人。那些人与器物、人与日常、人与空间甚至人与人的交流,就像是多重独白。他们集结在这样一本声情并茂的相册中,互相辉映、对话并推进着顺流而上,走向广阔的纵深,又在无限的领域与时空中融合无间,共同映照出大上海百年不朽的艺术与文化。

程十发,书画家

“大中见小,小中见大,只有相对,并无绝对。”程十发的手书

贺绿汀,音乐家

“要敢说真话,说老实话!”贺绿汀的手书

胡问遂,书法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胡问遂的手书

钱谷融,文学家

“我最爱的名言是:知道你自己。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钱谷融的手书

柯灵,文学家

“大海真能容,明月不常满,方寸无纤尘,放眼天地宽。”柯灵的手书

文字作者简介:胡建君,作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上海大学中国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美术学院新媒体文创联合工作室主任,上海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师从贺圣谟、徐建融、卢甫圣、陆康先生。已出版《怀玉——红山良渚佩饰玉》、《飞鸟与鱼——银饰里的流年》、《大师艺术教育经典》系列、《陆康印象》等作品二十余部。 并担任书画展览、艺术文化活动策展人。

摄影师自述: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拍了一批上海文艺泰斗的影像,包括文学、电影、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报业、出版、教育等系统的和文化名人,共80余人。

那时自己作为一个摄影记者,心里总在关注身边有兴趣的事物,用相机记录生活,记录城市中有意思的人与物。后来照片拍多了,就想提升难度,拍些不容易拍到的,难拍的,挑战自己。后来乘上安2型老旧飞机拍宝钢首期建设,入地下拍浦江隧道建设。还是觉得不过瘾,继续选择更难拍的选题,自我考验。

上海是近代最有文化积淀的城市,1991年报纸刊登了一些保护文化遗产的新闻。点醒了我,开始琢磨用照相机为心中的上海文化巨匠拍些肖像,留下些他们真实的生活现状,将来会是珍贵的影像资料,也是城市珍贵的文化记忆。而且我想通过拍摄,能够近距离的面对他们,看到他们尊容,听到他们语音,那是多么美的事啊。于是我列了一个拍摄计划,选择拍摄对象是文艺界名人、名头要大的、年龄要高的,个个都是德高望重,我决定先拍70岁以上的。整整花了两年多时间。

我拍文化名人不是在公众场合、公开活动时拍摄,而是都是通过信件和电话预约,深入他们寓所一对一、面对面地拍摄。不仅拍他们的肖像,也拍名人在家里的日常起居生活。

我特别重视拍摄每位文化名人的写字台。在当时看来,写字台上放了些什么,或许不值一提,但当时间过去二十年后,他们用的是什么笔,放着两本什么书、什么报纸、什么茶杯,都包含非常大的信息量。

我还注意拍墙壁。在客厅、书房的主要墙壁上,挂些什么?比如画家谢稚柳、刘旦宅这些大师,他们家的墙壁上到底挂谁的画?或谁的字?还拍他们的书架。书架上有些什么书?五斗橱上放些什么?这些东西一定能反映主人精神世界的各种信息。

上海这个大城市里,有的影像拍下来就是珍贵,是一坛好酒,是一坨好茶。拍下了,就存在了,留下了。可现用,也可放着,不怕时间久了,越陈越香。现在翻开泛黄的相册,看着照片回忆当年拍摄的情景历历在目。拍巴老的时候,他的女儿李小林全程陪同。李小林考虑巴老身体状况,给我五分钟时间拍摄。我按时拍好后对巴老说:“您能写一句您最想说的话吗?”他女儿李小林立即‘挡驾’道:这个不可能,我爸爸已整整2年没有摸过笔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巴老示意李小林去拿笔,巴老最终还是亲笔写了一长段金句,让我感动万分。

我还拍下了贺绿汀在家里弹《义勇军进行曲》,白杨在楼道信箱拿报纸, 张瑞芳夫妇一同作画、下厨,谢稚柳陈佩秋夫妇在宝钢写生,刘旦宅在书房地上做仰卧起坐,乔奇种花……还有俞振飞、黄绍芬、汤晓丹、苏渊雷、顾廷龙、唐振常、朱屺瞻、陈佩秋、胡问遂、唐云、徐昌酩、周小燕、徐中玉、施蛰存、张骏祥、赵冷月、赵超构……一个个振聋发聩的名字,念一遍都觉得沉重,这些照片承载着他们音容笑貌,也记录了那时那景和那些故事。

摄影师简介:管一明,世界华人摄影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协会常务理事,上海艺术摄影协会会长,光路创意摄影社社长。出版摄影集包括《俄罗斯印象》、《世界艺术家在上海》。作品《被抽象的城市印记》参加第四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并获最佳摄影师金奖,《城市印记》系列作品获法国艺术家协会2014年国际艺术大展摄影类金奖。

“澎湃新闻/视界”发起“上海相册”项目,旨在梳理、挖掘上海摄影师群体代表性作品,从宏观、微观层面呈现给读者一系列关于上海各时期、各领域的影像,并通过与上海作家这一群体的合作,收集撰写属于上海的故事,以此碰撞出一种关于城市发展脉络新的表达方式和观看角度。

    责任编辑:许海峰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