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移居成都的年轻人:这世界有太多比考公更丰富的生活
▲ 电影《好雨时节》剧照。
撰文 | 沉山泥
设计|97
编辑 | 伊登(Eden)
最近话题度颇高的综艺《怎么办脱口秀专场》再次出圈,武汉大学讲师陈铭在他的脱口秀首秀中说,他的一个毕业生主动放弃北上广深,而去了成都,让朋友圈的同学都羡慕死。
成都这座被亲切称为“花园城市”的城市,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引起人们的“艳羡”了,就在今年,《财富》杂志把成都评为“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还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中“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殊荣。正如苏格兰生物学家、哲学家帕特里克·格迪斯所认为的,花园城市的概念不是一种吸引人口增长的方法,而是一种通向更庞大的、容纳更多方式的起点。
要说成都为何吸引人,也许正是因为它对多样性的包容和深厚的非商业文化底蕴。加拿大作家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里就论述过:“大部分城市核心区被商业所充斥,而该地区的地标最好是非商业性的。”
▲ 电影《好雨时节》剧照。
一座城市,如果失去了年轻人,就会逐渐丧失生命力,而一座城市的年轻人,如果都以考公为人生目标,那么年轻就毫无意义。令人高兴的是,我们采访了几个来成都创业的年轻人,他们给到的答案都出奇得一致:“成都年轻人的宇宙尽头,不只有‘考公’。”
“少不入川”一直以来都是对成都安逸态度的最佳阐述,如今也可以为选择成都的年轻人画像。在这里,他们可以边奋斗,边享受。特别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成了心照不宣的成都特色,这明显有悖于传统观念里的“先苦后甜”。
《南方周末》的一篇《城市密码:年轻人为何涌入成都》写道:要生活还是要事业,在很多城市是“鱼和熊掌”的命题,成都却给了年轻人两者兼得的机会。
“金钱”可能不会被纳入最吸引人的条件,稍缓的生活节奏、应接不暇的美食、鲜活的潮流氛围、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优厚的青年人才政策、方便的周边旅游资源、充满人情味的人们……都成为年轻人选择成都的理由。
以下是几位选择从外地移居成都的年轻人的生活。
01
成都是一个丰俭由人的城市
斧牙Fooya
北京人,媒体人/创投者 90后
斧牙是土生土长北京大妞,来到成都生活已经10年了。
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向往流浪的“无可救药的文艺病”无以复加,一心想离开北京,但又不想去一线城市,于是选择了成都。恰好,在这里,找到了一家文化杂志社的工作,也是自己喜欢的内容,于是就选择定居下来。
刚来成都,斧牙就适应了这边的生活节奏,从繁忙的北京到成都,几乎没有任何落差地就立刻接受了成都的“慢”,她说:“刚来的时候整个社会氛围也是轻松、休闲的,也没有人着急忙慌地催着你快去干嘛干嘛。”
那时成都还有超级女声带来的余温,晚上酒吧里的演出多姿多彩,“刚来成都的时候,晚上特别喜欢去酒吧看演出,跟朋友喝酒,反正也没什么事儿。”但那几年舞台上各个都是落选超女快男的盛景,随着这座“选秀城市”和时代洪流滚滚而去,演出少了,年轻人也有了新的夜生活。斧牙也感叹:“后来觉得没啥意思了,就去得少了,加上这两年疫情,去得更少了。”
后来斧牙所任职的杂志,也在时代大浪潮中像其他大多数纸媒一样消失了。
她并没有考虑回北京,还是希望继续在成都。后来她做过时尚穿搭自媒体,也做些小投资。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后,跟着做游戏的老公一起开发了一些比较受欢迎的手机游戏。
在收入方面,斧牙也体现出一种“理性的慵懒”,现在平均下来每月大概2-3万元收入。她2014年买房贷款80万元(那时房价还很低),月供5500元,从去年开始,存款就跑不过贷款利率了,所以她背着压力一股脑把房贷还清了,她认为“没有好的投资方向还不如还清贷款”。
成都是一个丰俭由人的城市,想花钱当然花得出去,收入少的话,仔细计划着也能好好生活。“我觉得成都真的挺适合生活的,不管你有钱没钱都好,毕竟租房、吃喝、交通都不算贵,苍蝇馆子又便宜又好吃,对年轻人真挺友好的。”
她活得简单自由,没有什么开销是必须的(没有应酬,没有攀比),一切随心,生活惬意。
工作性质让她可以充分自己掌握的时间,让她有更多的时间旅行,所以她最大的开销都是用在旅行了。
当然,她总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兴趣爱好会小小“烧”一下钱。普通的一天就是中午起床,喝杯咖啡,下午就做点工作上的事,不需要处理工作的时间就做自己喜欢的事。“天气好就出去滑板,去公园散步。不想出门就在家看书,画画,打游戏。”现在想着,休闲时间就充分“耍废”。
▲斧牙爱上做扎染。
最近她的兴趣因为奶奶的一本日记,而变得“积极”了一点。之前回北京的时候,在老宅发现了奶奶的日记,她读下来,觉得非常值得整理出版,里面记载的不止是奶奶的一生,还有大时代背景下的北京。现在她主要的时间都花在整理和编辑奶奶的这本自传上,也在积极找出版社帮她出版。
▲ 最近,因为整理奶奶的日记手稿,斧牙的生活变得忙碌起来。
问斧牙她后不后悔来成都,她说不后悔,“我特别喜欢成都作为热门旅游城市的氛围,大多数时候都是令人轻松愉悦的。”但只能给成都打8分,她笑着说:“冬天太阴霾了,不见太阳心情低落扣两分。”
她觉得这几年会选择来成都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包括一线城市,“毕竟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生活的性价比,北上广卷不动了。光是这两年,我就有好几个北京朋友来成都买房、生活。”
还会继续留在成都吗?
她说:“看情况吧,过几年打算去大理定居。”
▲ 在户外放松的时光。
02
吃货偶尔也有乡愁
大有良丰
大连人,设计师/创业者,90后
大有良丰的许多重大选择都逃不了“吃”这个字。
用网络盛传的话来说,作为吃货,真的很难逃离成都的“魔爪”,这是一座吃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火锅、串串、冒烤鸭、川菜……说到吃,大有如数家珍,报上菜名。
大有从大连到北京工作,一做设计做了八、九年,一个偶然机会,出差到成都,一下子被成都“安逸”和眼花缭乱的美食吸引,下定决心要来成都生活。于是2019年,他辞掉了北京的设计工作,来到成都定居,创业。
创业之路不算顺利,也没有太多波澜,这也得益于成都本身的包容,一旦遇到任何不顺心就用一顿美食来解决。正应了那句成都人的金句:“有什么事不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吃两顿。”
▲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
大有对成都的“慢”有自己的看法,因为自己是创业者,所以他看到的成都和游客眼中的成都略有不同。
他认为成都是一座安逸巴适又很忙碌的城市。“我其实觉得成都节奏不慢的,成都市中心和高新区写字楼里的年轻人,特别是游戏公司996也普遍存在,老成都和新成都的区别很大,但快的同时,它也是一个可以很自在的城市,所以成都每年吸引很多人来肯定将会一个趋势的。”
现在的大有,最理想的状态是拿着一线城市的收入,在成都过比较惬意的生活,问他达到那个状态了吗?他笑着说:“保密!我对象管钱!”这一点上,他倒是学习到了成都男人的“耙耳朵”(成都人对怕老婆的男人的戏称,也叫妻管炎)哲学。
说到吃,当然也是他花销最大的部分,“全家最大开销就是吃。我们两个对衣服、包包啥的都没欲望。相同预算你可以好好吃一顿,也可以买一个非常好的路由器,在家体验快乐上网。”
▲ 大有设计的DAULF丝巾在上海时装周的亮相。
参加过“上海时装周”的DAULF,是大有的丝巾和饰品品牌,很难想象设计风格热烈梦幻的大有,本人生活却如此低调朴素,每天除了遛狗就是宅家,周末几乎在家呆着,以前还要去成都的夜店玩玩,现在去酒吧和夜店会困,与其扫兴,不如回家。
作为娱乐之都,大有对成都夜店也下了一个定论:“成都的夜店还是很一流的。”
来了成都,也可以完成之前在北京无法完成的心愿,好好对待他的宠物——蛋蛋。之前繁忙的工作加上北京通勤时间太长,没有太多时间可以照顾宠物。现在大有在成都可以好好对待他的八哥犬,不仅每天有两次遛狗时间,还有时间为狗子做手工零食。“零食我都会用机器烘鸡肉干,这样安心卫生。他很少生病,每次全身体检都很健康。”
但吃货偶尔也有乡愁。
大有说:“虽然我很喜欢川菜,但是人最最最开始的口味很难改变。从前不觉得,现在偶尔会更喜欢夏天在海边吹风吃烤海鲜配啤酒的日子。”
03
希望赚钱和快乐两手抓
昏昏
湖南人,项目运营策划/创业者,95后
2017年在成都读完大学后,来自湖南的昏昏就选择留在了成都。作为喜欢交朋友的人来说,留下来,是因为这里的“人”。
她说:“很多朋友当时选择留在了成都,作为没有朋友会死星人,因为朋友们继续选择了在成都生活。”即便给她再一次机会,她也还会选择留在成都,“非常庆幸当时来了成都才能认识现在身边的好朋友们。”
虽然是这么轻描淡写留在成都的理由,但骨子里,昏昏对成都的爱不止这点。
说起成都,昏昏眉飞色舞:“我最喜欢成都的新鲜感与市井气,这种感觉在于以为对成都很了解了,但是可能某一天转了个弯走进一条小巷子,看到旧民居门前向日葵一样晒着太阳的叔叔嬢嬢聊着家常,也可能还有几家好吃的老牌饮食小店,这种来自生活的惊喜感就很强烈,也是成都很吸引人的一部分。”
如今处于创业期的昏昏,更是觉得如鱼得水。目前整个工作团队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做在地文化和青年文化两个部分,类似于品牌年轻化营销、在地文化IP打造等等,所以目前工作也主要在于项目对接和线下项目落地的统筹执行。
团队伙伴都很年轻,基本上每天每天的轨迹是这样的:每天睡到自然醒。当然如果有项目会议就会早起(工作室上班时间是10:30-18:00,可以灵活上班)。然后到工作室,因为工作室设在了玉林临街的铺面上,下午可能也会换到隔壁的咖啡店流动办公或见合作方之类。总的来说,排除项目上线下活动落地执行期间,工作日会相对轻松。
对于未来有着强烈憧憬的昏昏,如今每月收入不高于1万,她说:“在没有房车贷压力的情况下,成都的生活成本相对还是比较低,生活水平还是比较惬意的。”
跟很多因为“吃”喜欢上成都的人一样,她表示用钱最多是在吃喝方面,“每个月恩格尔系数极高,毕竟成都每个月的新店总有很多,也有很多角落里尚待发现的宝藏小店,吃喝真是生活里的一大快乐。”
正如简·雅各布所写道:从城市的本质来说,大都市应该提供人们只有在旅行中才能得到的东西,那就是新奇。
▲ 昏昏所在的工作室。
快乐,是昏昏提到频率极高的词。
相对来说,她更认为成都是一个快乐的城市,而非慢城市。
而有时候,也可以很“快”,就像她融入成都这座城市的时间一样,“很快!”,她开玩笑地说,“成都饮食习惯、生活作息这些跟家乡都很接近,可能就是花了半年把塑普(塑料普通话)改成了川普(四川口音普通话)的区别。”
“我理解更慢节奏也是一个比较词,成都的安逸好像集中在老城区里,成都南边高新区的生活节奏也是非常快的,可能大家都还是希望赚钱和快乐两手抓,只是现在大家更希望能够逃离内卷,精神内耗,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昏昏的快乐其实很简单,一般周末白天用来补觉(最大的爱好就是睡觉),如果有感兴趣的活动和展览会约着朋友去看,夜晚主要会跟朋友们拔草最近的吃喝类新店或新品,“当然麻将作为成都的主要娱乐活动也会在周末出现。”
昏昏其实并不想在成都一直待下去,她总觉得人生路还遥长,还可以多去几个城市多几个新的开始。“当然,一个城市能留念的最多的还是这里的人们,成都确实很难‘走得脱’(走不掉)。”
最后,让昏昏给成都打个分,她想了想说:“目前可以到7分。剩下的3分希望成都能够更加包容,和对未来的期待吧。”
▲ 昏昏的快乐日常。
成都并不完美,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达过对阳光的渴望,一到冬天就湿冷。一出太阳,是成都人的大事,一定要请假翘班出来晒一下才不辜负那份好天气。正是这份随意,造就了这个城市的自洽和包容,也让人看到人与人之间你来我往的烟火气。
成都无疑是安全的,这里说的不单是治安方面的安全,轻松包容的社会环境也给尚未有太多资金傍身的年轻人一份身心上的“保障”,如简·雅各布所说:“一个好的城市街区可以吸引新来者,不管是自己选择到来的新来者还是临时找个地方安顿的暂住者,它还可以保护相当多的过渡性人口。”当你选择一个城市作为起点,那么它给你提供的安全感,将伴你度过一个又一个失望的夜晚。
▲ 电影《好雨时节》剧照。
原标题:《移居成都的年轻人:这世界有太多比考公更丰富的生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