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多举措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

2022-07-30 20: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长江江苏段全长433公里,岸线总长1169.9公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2022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长江江苏段被列为重点建设区。日前,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历史学院教授、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江文化论丛》主编贺云翱,出席在南京召开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工作座谈会,并撰文细述自己对长江江苏段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思考。在他看来,江苏和南京要有首位意识,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典范。

长江岸线。丁劼 摄

在南京建立长江文化博物馆,实施长江江苏段地域文明探源工程

长江江苏段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绵延433公里,沿线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类型丰富,文化价值重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具有独特的文明标识性和文化标志性。江苏要以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为主线,突出江苏特色,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持续改善长江生态环境,深度融入大运河文化带、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多举措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让长江文化展现时代价值、惠及人民群众。

汤惠龙 摄

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之后,江苏长江流域的文化创造就绵延不绝,从分布于江南、江淮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到青铜时代的湖熟文化、马桥文化,乃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文化、越文化、楚文化等,它们都是典型的长江文化,其中南京就有新石器时代的北阴阳营文化、湖熟文化等重要文化类型。

江苏地域文明源远流长,其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了中华文明的变迁。实施长江江苏段地域文明探源工程,要以长江下游史前社会演进及地域文明进程研究和相关考古学文化以及吴文化、越文化、楚文化等考古研究为重点,推进长江两岸重要遗址的考古研究工作,建设长江沿线有代表性的长江文明探源大遗址群暨博物馆群,更好地揭示和展现长江江苏段地域文明的内涵、特点和时代价值,彰显江苏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在南京建立综合性的长江文化博物馆等,力求全面展现江苏及长江全域文化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建设滨江生活生态空间,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行动

长江江苏段沿线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8座。这表明,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主要分布在长江文化中心区。

幕府风光。张春燕 摄

这些名城名镇中,或是如南京这样的中华文明重要都城,或是如苏州这样的经济文化重镇,或是如南通这样的“中国近代第一城”等,它们都因拥有珍贵的城市历史、传统格局、特色规划、经典街区以及历史建筑群、文物群或世界性非遗而著称于世,它们保存着不同时代城市文化的创造,镌刻着历史和地域的鲜明印记,也创造着独特的现代化价值,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重要动力来源。

长江沿线历史城市和城镇应深挖长江文化内涵,持续推进南京城墙、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及申遗,高水平建设滨江生活生态空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衔接且充分体现人民性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空间格局和城乡协同布局。

省级文保单位11处,保护利用南京等地的近代工商文化遗产

近代以来,长江沿线的无锡、南通、苏州、常州、南京以及上海等地成为中国工业经济中心和产业工人人数最多的地域。记录和反映长江工业文明、近代工商业文化、民族工商业等历史进程的文化遗产成为长江江苏段重要特色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江苏段沿线有近代工商业遗产史迹百处之多,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1处,包括中国国货银行(南京分行)、扬子饭店旧址、首都饭店旧址、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金陵机器制造局厂房、绿杨旅社、大兴面粉厂旧址、江阴蚕种场、无锡县商会旧址、茂新面粉厂、全晋会馆等。它们见证了江苏乃至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兴起、发展与变迁。

实施长江近代工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应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彰显南京、南通、无锡、常州、苏州等地所孕育形成的近代优秀民族工商业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铭记重要历史时刻,推动长江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

长江江苏段见证了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南京条约》的签订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从洋务运动的兴起到维新运动的参与,从辛亥革命到中华民国的建立,从新文化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胜利,均体现了长江江苏段光荣的革命文化传统。

江苏长江流域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前哨,是许多震惊中外革命事件的发生地。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当时还隶属于江苏的上海成立,很快党组织在南京、苏州、无锡等地相继建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斗争。

长江江苏段沿线的红色遗产作为重要的历史见证,应通过国家文化公园及江苏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等推动其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告诉人们今天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感恩先烈,继续奋进,建设好“强富美高”新江苏。

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建设高颜值的长江山水文化景观区

不少江豚在鼓楼滨江岸边嬉戏,游出江面一起一伏,岸边市民用手机都能拍到。武家敏 孙中元 摄

长江江苏段沿线山明水秀,形成诸多的风景名胜区。比如,南京幕府山、钟山、牛首山、栖霞山、老山、十里秦淮等景观闻名遐迩。还有沿江诸多的沙洲、滩涂、湿地、河口、岩矶。

它们是江苏长江山水文化景观的重要空间,也是大量文化遗产的天然载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证“绿水青山”,让长江两岸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要在坚持保护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为主要目的前提下,设立具有典范性的长江文物或文化遗产保护特区及文化生态保护区,如江南古镇区、江海交汇景观区、长江大运河交汇景观区等,不仅能多方面展现长江江苏段的文化经典,也有利于促进长江江苏段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推进长江文化与大运河文化、海上丝路文化的协同发展

长江与大运河,一横一竖在江苏境内十字交叉,是江苏最重要的水系。

大运河和长江在历史上就是互相支撑的,它们两线交织,畅通东西、贯穿南北,构成江苏发展的“十”字坐标轴,这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是极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发展优势。此外,长江江苏段与大海相连,赋予江苏强烈的海洋文化气质与江海联动特征,使江苏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强省和一带一路交汇地。

六朝时期,南京境内名动天下的良港“石头津”,曾停泊舟船万艘,由此启航的船队,不仅航行于大江上下,还到达过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诸国;“郑和下西洋”把海上丝绸之路推向历史巅峰。

推进长江文化与大运河文化、海上丝路文化的协同发展,要系统把握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和海上丝路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文化基因,强化重点文物、海上丝路博物馆、相关文化遗产及景观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

内容来源 | 南京日报,贺云翱 干有成

原标题:《多举措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