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稻香鱼肥好“丰”景背后,倾注了这个团队17年的坚守!
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生态关系,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界的重要切口。
在浙江大学就有这样一个实验室,2005年以来致力于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研究,从生物种间的角度揭示了其中的生态学基本原理,并研发保护和提升传统稻鱼系统的关键技术,在大江南北稻作区不断探索、改进和推广。
他们就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欣教授和唐建军教授夫妇领导的101实验室。
究天人之际
躬身一线找寻规律
稻鱼共生是利用稻田浅水环境将水稻和“鱼”种养在同一空间。田还是那块田,水还是那漾水,稻和“鱼”能否互促,需要科学和智慧。
陈欣一直在思考,要从千年尺度中找到稻鱼共生的密码,进而为当代的综合种养找到思路。“只有摸清原理,才能研发新技术、提高效率。”她说。
2005年起,团队就在丽水、温州两个市的8个县开展定点研究,对31个村开展长达5年科学观察。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以稻鱼共生系统为代表的种间关系、机理,进而开发出成套的稻鱼共生关键技术。
开展入户调研,记录农民们的生产过程、各种投入和收成,是这项研究的重要基石,因为稻鱼共生系统是农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农作方式,秘密和细节都在农民手中。
方言第一关,访谈有技巧。“要真正得到有效的信息,就得通过拉家常的形式开展访谈。”陈欣介绍,不光要问,他们还查看生产资料的包装袋,记录主要化学成分,走访乡间生产资料店。“科学研究要严密,需要多方面证据综合才能正确研判。”
走得深、问得实、看得细。到村里开展研究,大家都说浙大师生比农民还能吃苦。观测需要定时定点,太阳当头照,别人已去消暑,浙大团队却挥汗如雨观测;大雨滂沱下,别人已去躲雨,浙大团队却要争分夺秒观测和取样。
与此同时,团队还有一片定位观测试验田,“五一”到“十一”的这几个月里,是实验室最忙的时候,从插秧到收割,他们亲力亲为。“播种和收获季节是最忙的。”陈欣说,实验室的研究生们非常能吃苦,但也正因为经过了这样严格的田间训练,练就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通古今之变
科学阐明古人智慧
2011年,陈欣、唐建军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了通过系统研究揭示的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及资源的互补利用是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的重要生态机制。“地方上很多经营主体以前也走过一些弯路——他们一味地提高田鱼的养殖量,而忽视了水稻和鱼的共生效应。”陈欣说,要从生态系统的维度去思考古人的智慧,让稻鱼共生能够可持续发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成果叠出。2018年,浙大团队研究揭示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遗传多样性保育机制。“我们的研究显示,稻渔共生系统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促进田鱼遗传多样性的保育。”
理论的愈加深入,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更加显现。浙大研究团队提出了稻渔复合种养的共性关键技术,创建出优化配置稻渔复合种养系统的技术通用模式,目前在主持“稻鱼共生技术规范”浙江省地方标准,并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制定国家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标准。
“稻鱼共生系统需要给鱼留一些空间(生产上包括沟、坑),这是用来给鱼栖息的地方。”陈欣说,然而沟坑设在哪、设置多大,业界却一直没有一个基于科学研究制定出来的标准。2017年,团队通过田间试验和数学模型提出沟坑标准,即沟坑面积之和不能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这一参数一经提出,旋即成为行业标准的关键技术参数。
很快,团队开发出了相应的APP,供农民和管理部门免费使用,农民只要通过智能手机就能迅速算出自家的田块应该设置多大的沟坑。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陈欣放在办公桌前的座右铭,在政策咨询、指南编制中,她认为要用科学结果去支持。他们在我国南北稻作区的18个省市,设置定位试验点、长期观测点、取样调查点,通过大量实验结果,为国家产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而唐建军则用“见人人之所见,思人人所未思”勉励自己,要踏实科研,潜心育人。他们提出的“稻渔综合种养生态系统构建、技术规范与应用”研究成果,还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神农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助万家之富
有稻渔的地方就有他们
这样稳粮增收、环境友好的稻渔生态种养,一时间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这其中,便有陈欣、唐建军团队忙碌的身影。在宁夏贺兰县稻渔空间,七年来陈欣和唐建军都要带着学生来这里开展研究,提出科学对策。陈欣说:“这个大型农业企业是我们实验观测和示范验种养融合发展平台,实现了水稻和水产动物谐共存,为探索农旅结合作出积极贡献。”
2018年至今,陈欣带领团队到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指导农民利用田鱼地方种群发展稻鱼共生产业,帮扶农民脱贫致富。“陈老师团队帮助当地挖掘出品质优秀、适于稻田快速生长的类群,为稻鱼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在陈欣的指导下返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韦文俊建立“三江稻田鲤鱼原种扩繁中心”,他说,“陈欣教授团队稻鱼共生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为助力乡亲们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贡献。”
仅2017至2019年,他们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及全国各地农技、渔技推广部门一道,累计培训技术骨干和农户约1048场、82652人次,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840场,受众约21439人次。老百姓说:“有稻渔共生系统的地方,就能见到浙大团队的身影。”
一条稻渔路,一路艰险情。稻渔共生系统在红少边穷地区最有推广价值。他们所到之处经常是山路崎岖、气候无常。2016年在贵州黔东南乡下的一次采样路上,他们的队伍遇到了暴雨引发的突发泥石流,一块巨大山石滚飞经过他们车前,感觉只有不到一秒的差距。“出发时还是晴空万里,没想到差一点天人永隔。”唐建军说。
也还是一场暴雨,2019年五月底,他俩带领团队在湖南怀化辰溪县仙人湾瑶族村寨开展入户指导和田间取样。为了招呼学生,陈欣一个趔趄从斜坡摔下,当时直接就晕了过去,等再醒来时已经是在当地医院里,到了杭州才知道摔断了骨头。
但也正是这样的不惧危险,陈欣、唐建军团队才将研究成果不断地在浙江、安徽、湖北、福建、广西等省区,仅过去三年大面积推广示范近千万亩,新增利润约160亿元。
采访的这两天,陈欣又获批担任了农业农村部“科创中国”稻渔生态种养产业服务团的团长,前往宁夏、广东、广西等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千年古法展新机。
文字记者:柯溢能
视频制作:朱俊俊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稻香鱼肥好“丰”景背后,倾注了这个团队17年的坚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