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相册II|⑩我与阿鲁克,夜间行动

摄影 安东尼·里德 文字 沈大成 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特约编辑 吕正 btr
2022-08-19 08:35
来源:澎湃新闻
视界 >
字号

【编者按】英国人安东尼·里德(Anthony Reed)曾在上海居住工作,目睹了这座城市发生的剧烈变化后,里德决定以一种个人化的视觉语言,描写记录多样性的地点与其中的居住者们之间的动态关系。在夜色与人造光的映衬下,城市更显得绚魅,它那更替的外表仿佛预示着风景未来的命运。

但当我们从未来回望,我们会怎样看待今日呢?沈大成从照片中得到灵感,完成了一篇科幻小说。拆旧机器人“我”与同伴阿鲁克在一个普通的夜晚所执行的拆除任务。拆与建互动因果。拆可看作的角色是摧毁者,另一种意义上,是为下一轮建设铺路的先驱建设者。城市在一轮又一轮的建设中,不断升级,新在更新的基础上,旧在沉入地底下之前,形成一种过渡年代特有的风景。

安东尼·里德作品

我与阿鲁克,夜间行动

我们经过立交桥下的空地。

抬起头,数条立交桥向我亮出光滑的微微发光的腹部,弯曲且流畅地通往远方,在高空疑似会打结,然而每条占领的高度不同,惊险地避开彼此。

从曲线和避让姿态中,我在凝固的它们身上体会到速度感。我听说,事物原原本本的东西,一般称作属性,而和属性参差的东西,人们没办法梳理,就一把概括为精神。

路灯把立交桥照成银色。在它们之上,天是淡青色的。空城的夜极为宁静。

在这里,我们放慢了前进速度,我猜想原因是阿鲁克在检视任务地图。一张由基地出发时派发的地图存在他体内。我也得到一张,现在懒得打开。

“还有点距离。”阿鲁克提醒道。他说话时,围绕宽大的头部闪现许多光点,聚合又离散,宛若星丛,这是我们语言的模样。我看到他以头部为屏幕用光点语言向我指示:“还要往前,马文。”

“在前方。”我同意道。

我们遂离开这片区域。我们一前一后,底盘压过碎石和泥土,正变得浓白的月光投下我们的影子,覆盖所经之路。

安东尼·里德作品

前方,我们经过一座桥,蜿蜒的河道两侧耸立着建筑群,从稍微虚张声势的建筑外观判断,它们承担着象征意义。被当成城市文明的地标建造起来,背负的也就不仅是建筑之名。再前方,我们挤进一条隧道,我们低下头,收紧身体,加速穿越。从压抑的隧道弹射出来时,阿鲁克舒展身体,头部光芒大炽又瞬间熄灭,那是他松了一口气。

最后,我们来到大片曾经的住宅区,面朝它停下。

安东尼·里德作品

眼前的房屋全是低矮破烂的,挤得密密麻麻,每三五栋小房子仿佛因为胆小,又要抵御什么风险,便连接在一起,在一个这样的小房子联盟和另一个联盟之间迂回着窄小的巷子,然而并非顺着小巷哪里都走得通,不时有围墙拦截去路,这就在整个地块上划分出了很多个形状扭曲的小区块,每一个区块里都堆叠着凌乱不堪的房子。偶有灯光从小窗口映出,而在房子外面,悬挂着零星的碎布条,原型可能是衣服床单,孤单单地荡在风中,它们在人类撤离时被遗忘了。我觉得整片旧住宅区像是一个首先划定范围,玩家在许诺不出界的前提下,不断向内探索生存空间的游戏纸盘,只不过游戏已中止。

“就是这里,我们到了。”我的搭档说。

安东尼·里德作品

安东尼·里德作品

直到这时我才打开地图,一张以绿色发光线条勾画的三维地图跃至眼前,它与我面前的实景,两个图层精细地吻合了。我正研究从哪里下手为好,猛地发现一个入侵者,他毫不客气地走进两个图层,一下摧毁了靠马路的第一栋房子。

是阿鲁克,他开始工作了。

我加入了他。

我跟阿鲁克是拆旧机器人。

我们属于A公司,我司有一些改建城市乃至国家的成功案例。数周前我跟同事来这里开工,这个城市已经没用了,我想我们是通过非常神秘的、无疑带点黑色的上层关系,最终赢得这个工程的。拆掉旧的,关键是,再建时在新的城市中纳入新规则,他们必得按照新要求、指定规则来生存,他们也就被隐形的细线控制住了——大致上是这么回事吧,我是机器人里的小人物,未必说得中全局。一种意义上,我和阿鲁克在这项伟大事业中扮演的角色是摧毁者,另一种意义上,我们是为下一轮建设铺路的先驱建设者,这看你怎么想了。因此说到属性,事物也可以同时具备两种属性,两者正巧是相反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安东尼·里德作品

安东尼·里德作品

阿鲁克的风格大开大合,他喜欢直奔目标,甚至先后退再助跑,利用高速度和大质量得到的动量冲击建筑,同时打开下半身的几对切削手臂来回挥舞,绞磨正在崩溃的建筑,等它因引力作用落地,已成一摊粉末。他也嗜好这招:左右张开上半身一对更强健的机械臂,夹持住建筑,并与它如同眼睛般的窗口对视,建筑吱嘎作响,随后就被挤爆,大股粉尘由残躯中喷出来,这好似让他很兴奋。

我采用另一种细密穿梭法。我并不特别针对任何拆除目标,只在地图范围内有条理地往复折返,遇神杀神,遇魔斩魔。要说偏好,我会调出一个音乐频道,阿鲁克听不到,我在身体里播放给自己听。我听十八世纪古典乐,一边听,我一边平静、细致,再带点小小陶醉地移动,意识陷入自我世界,行动上则像古老的犁地的人,先粗耕一遍,再细致耕耘一遍。我处理过的地方,均匀铺设细沙碎石,表面画着一条条淡淡纹路,遗留的稍大的碎块看似随机地被我留下来,好像那不是一片废墟,是一座庭院,我刚才创作了枯山水。

安东尼·里德作品

安东尼·里德作品

安东尼·里德作品

今夜阿鲁克又向我炫耀了。

我们从住宅区的两个对角向彼此靠拢,随着杂物拆除,渐渐能够看清彼此。他在头部用光点围出一幅简易地图,用明亮并高频闪烁的光点表示他处理的面积,而用晦暗的光表示我处理的面积。闪烁足够多的次数后,他抹掉图画,得意洋洋:“马文,你差得有点多。”

我看了看坑坑洼洼的他那边,我说:“你赢麻了!”

“赢麻”这个词是我在系统里捡到的,我们都在系统里翻检人们创造和使用过的东西,艺术、体育、文学、社会新闻、法院裁判文书等等,以作消遣。它的意思是:赢到家了、太赢了、胜利到麻木。它只在历史中活过短短一瞬,由此我想到人们的语言也被什么更高级的机器不断销毁和再造,很难说人类是唯一的管理者。我有点喜欢用它,将它译成光点。阿鲁克有一丝疑惑,吃不准我是否在讽刺他,不过其中有一个“赢”字,他看了便没反对,今夜他已满足。

我们启程返回基地了。

安东尼·里德作品

阿鲁克又一次厌恶地穿过隧道。经过大桥时,我们都看到对岸明显不同了,原来是凭空少掉一个地标性建筑——因为除我们以外,很多同事也在工作,今天傍晚有一会儿,我们在基地出口处排起长队,等待逐一完成出工手续,夕阳和晚霞照在我们身上,比我们更长的斜影从底盘流淌出来,一线一线拖曳着,在我们后方,基地那庞然大物的阴影比本体膨胀了数倍,笼罩着大地,那场面和其中的元素我难以形容描述,是氛围、命运、灵魂出窍或是其他我尚未掌握的词,随后我们就前往各个拆除点。

安东尼·里德作品

回去这一路我们只碰到一个同事,是一个测绘机器人,在办公楼林立的商务区绕行,头部转来转去地采集数据。他沉默无语,我们没有试图和他交谈。

立交桥还在,我们放慢速度并停下了。

“你觉得这里会拆吗?”我问。

“我觉得……”阿鲁克像我在来的路上那样仰视立交桥的腹部,他开始或许是认真判断,但马上忘记了问题,鼓动我,“我们来弄那个吧!”

这是我们的保留节目。我们并排站着,在我的身体里涌动一股热流,我打开身前一道口子,一点管口探出来,一道暖暖的黑红色的浑浊液体向着天空喷射,阿鲁克的身体里也喷洒出东西来。

安东尼·里德作品

安东尼·里德作品

我们工作时总会碰到非法滞留的有机物,躲藏在屋子角落自以为不会被发现,或是不聪明的小猫小狗,我们顺手清除这些有机物。今天我就目睹阿鲁克忽然放弃了建筑,轻盈地追猎,目标是一个从房屋里侥幸逃进窄巷的黑影。

“不是吧。”阿鲁克观察结果,有些失望。他的喷射物浇在一条柱式桥墩上,涂出一片血色,包裹在血色中的碎烂物体正沿着桥墩滑下来。我的更远,洒落在前方的地上。

“远你一点点。”我客观地说。

“有吗?”阿鲁克说着转过身。

我们一前一后地离开这里。月光照着他,照着城市与我。

安东尼·里德作品

安东尼·里德作品

安东尼·里德作品

文字作者简介

沈大成,作家,出版短篇小说集《屡次想起的人》《小行星掉在下午》《迷路员》。

作品描述

他的作品主要探索的是已有的人工建设环境和过去12年时间里目睹的转变过程,主要的拍摄地点位于上海,也包括其他地方。从最开始的一名局外人和观察者,到后来的居住者,他目睹了在这片土地之上发生的剧烈变化,并以他个人的视觉语言记录了下来,描写的是多样性的地点与其中的居住者们之间的动态关系。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标志性的摩天大楼、隐秘的角落、拥挤的步行街、未被使用的办公楼、破败的商场、光鲜亮丽的金融区、游客必去的景点、被遗弃的房子、孤独的个体等等,共同揭示着大都市的多个面相。人类在改造着世界,但同时也被它改造。里德善于呈现在历史变化中“物”方面的转变,以及在大都会里附着在人身上永恒不变的无形的孤独与寂寞。对他来说,城市是孤独的人拥挤在一起的地方。里德在他的胶片中记录下这种反差,用具象的图像探索抽象的情感。

用长征式的方式行走是他常用的创作方法,因为这能给他带来最清晰的头脑。漫无目的地用相机去搜寻下一个拍摄主体是他自己的“疗愈方法”。世界是勃发的、充满希望的,但有时亦是压抑的。摄影因此成了他在世间漩涡与湍流中,用光线去冥想的工具和应对世界的机制。几百万人居住在同一个地方,为他提供了可以肆意行走、探索、拍摄这些剧烈转变中的世界的多个面相,无论这些变化是前进的还是后退的,它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印记,而图像成为了再现这些集体记忆瞬间的最佳载体。

摄影师简介

安东尼·里德是来自英国的艺术家及摄影师,曾工作并居住在上海。他主要采用中画幅胶片机和数码相机进行创作。里德于2007年毕业于诺威奇艺术大学纯艺专业,随后他来到中国并在青岛海洋大学学习汉语并开始了他的摄影创作生涯。

“澎湃新闻/视界”发起“上海相册”项目,旨在梳理、挖掘上海摄影师群体代表性作品,从宏观、微观层面呈现给读者一系列关于上海各时期、各领域的影像,并通过与上海作家这一群体的合作,收集撰写属于上海的故事,以此碰撞出一种关于城市发展脉络新的表达方式和观看角度。

 

    责任编辑:高剑平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