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被骂整整2场半“废柴”,34岁国足土炮一脚翻身

2022-07-28 14: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大家都知道,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受关注的竞技体育运动。而在中国足球虽然不能算第一大运动,但是关注中国足球的人绝对不在少数。因为这些年以来,国足的比赛一旦有什么差错,肯定赛后第一个就会被骂上热搜。当然了如果踢得好也会上热搜,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多。所以足球绝对算是中国挨骂最多的运动。

因为我们大中国人多,看球的也多,所以足球就渐渐演变成了一个社会话题,文艺工作者可以用它来编包袱,而很多人也在茶余饭后愿意聊聊足球,当然了也不排除一些聊中国足球就是为了发泄的人。于是你就可以想象,中国球迷的数量能有多庞大,而他们发声的力量能有多强大。在中超联赛骂声震天响,是常有的事儿,这是在其他国家很难见到的。

而随着我们的生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这种声浪也转移到了社交媒体上,而且这种声音力量更大,更有力度了。而这种力度也给了我们的球员很大压力,因为如果你进入了国家队,在代表国家队的比赛中不小心犯了一个显眼的错误或者是被认为是错误的动作,那很有可能比赛结束之后,就在互联网上社死。骂你的人可能成千上万,声浪排山倒海而来,你很难装作看不到。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的国足老将于大宝。于大宝曾被球迷称之为国足复兴,因为他曾经在多场关键比赛中取得进球拯救国足。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18俄罗斯世界杯预选赛12强赛中国足主场对阵韩国队,正是于大宝的进球,绝杀了韩国队,帮助中国队拿到了宝贵的3分并创造了历史。

然而4年后,也同样是在12强赛的比赛中,于大宝因为一个反击没有前插,而是选择在身后接球而被误解,结果比赛一完,立马就成了万人唾骂的对象,瞬间社死。似乎大家都忘了,他曾是我们国足的英雄,不止一次拯救国足,曾经的一切都因为一个没跑而化作乌有了。所以说在中国踢球,尤其是想要踢好球,是不容易的,要能承受其他国家球员都没有承受过的巨大压力。

而最近就又有一个受舆论困扰的中国球员,他的名字就是谭龙。作为为数不多能在中超打上主力的本土中锋,谭龙应该算是稀缺资源了,虽然他已经34岁了,但是除了张玉宁,在现在的中超你很难找到比他更强的本土中锋。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张玉宁受伤的情况下,谭龙被国足选拔队征召进入了东亚杯的名单。而且一下就成为了国足选拔队的主力中锋。

但是我们的球迷似乎对于这位34岁的本土中锋并不满意。首场国足0-3不敌韩国,谭龙在场上碌碌无为,在前场几乎拿不到球,到后场拿球后速度不够快又打不了反击。而在第二场0-0对阵日本队的比赛中,谭龙也曾出现了一个大的停球失误,停球10米远,还停给了对方,让对方打了反击。可以说在很多球迷眼中,谭龙就是一个没速度,没技术的糙哥,也看不见他的任何射门得分能力。

然而谭龙就在被骂了2场半之后爆发了。在东亚杯的第3轮比赛中,国足与中国香港队颤抖66分钟始终无法打破僵局,这个时候谭龙站起来了。先是中国队在右路两次断掉中国香港队的解围球,而第二次皮球直接弹到了禁区里,而谭龙反应神速,迅速插上不停球直接选择大力世界波。皮球飞起后急速下坠,中国香港队守门员扑救不及,皮球应声入网,国足1-0领先。而谭龙这个射门其实难度很大,角度本身就比较小,力量小了容易被守门员扑到,而力量大了容易打高,而最终谭龙轰出一脚电梯球,太牛了。

而这一球也成功地帮助了国足1-0战胜了中国香港,拿下了宝贵的3分,最终获得了东亚杯的第3名。而谭龙在舆论中也瞬间从废柴变成了英雄,一下子他的能力都回来了,甚至还增强了不少。不得不说谭龙这是用实力翻了身。

而其实谭龙前两场比赛表现不好是很正常的,谭龙打的是9号位,是前场的支点,是进攻的桥头堡。然而前两场比赛我们都是被对手压着打,过半场都很难,谭龙在前场也是孤立无援,另外他很多时候还要退回半场协助防守。而且我们的传球经常是后场的大脚长传,谭龙一人在前场,经常是被对手包围,拿球和停球失误,其实都是很正常的。对阵中国香港队,我们开始有了进攻,而谭龙的作用就出现了,他出现了他该出现的位置,做到了他该做到的事情,就是如此简单。

所以这件事情也告诉了我们,在中国,足球文化还需要大力投入和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足球环境是有利于中国足球的发展的。而我们的球员也应该做好准备,披上国家队的战袍,要经受得起质疑,专心足球,用表现证明自己。你怎么认为呢?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