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宅兹中国”特展,看最早“中国”的出处与内涵

小犀 整理
2022-07-28 19:39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上海博物馆明天即将开幕的重磅考古大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其展览名称“宅兹中国”出自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也是最早“中国”一词的出处。尊内的铭文中,“宅兹中国,自兹乂民”一句最为出名。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的重要历史事件,但“宅兹中国”里的“中国”二字并非如今的意思,是指“天下四方的中心地区”,是一个方位的描述。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通过200余件(套)夏商周时期的珍贵文物,带领观众顺着历史的轴线溯源而上,回到夏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探寻先秦时期波澜壮阔文明的神采与魅力。

两年前,国家博物馆曾举办过一个青铜器特展“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览名称中的“宅兹中国”与上博此次特展名称“宅兹中国”有着相同的出处,均出自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也是目前所知最早“中国”一词的出处。

何尊腹底铭文

宅兹中国

两家国内顶级的文博机构,不约而同取“宅兹中国”作为其青铜器特展的“题眼”,更显示这四个字对于阐释中国青铜文明和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意义。

何尊铭文拓片

何尊铭文拓片

据上博介绍,“宅兹中国”出自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也是最早“中国”一词的出处。何尊腹底铭文122字,记载了武王灭商和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洛邑的史实。铭文里的“中国”是方位词,接近地理概念,指的是中心、中央,表示国之中央的意思,指的是今洛阳一带。

“宅兹中国”背后还有哪些内涵,它和现在专指国家的名词“中国”所指有何不同?这就要说说青铜器何尊和它背后的故事了。

何尊(非本次展览展品)

国宝“何尊”现收藏于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作为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何尊被放置于单独的高台展柜之中,许多人慕名而来,就为了一睹这件造型雄浑、纹饰华丽的国宝神韵。 追溯往昔,何尊铭文的发现者是上海博物馆的老馆长、著名的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联系上博此次展览,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缘分。

1963年,何尊出土于宝鸡市贾村镇。发现之初,何尊曾被村民拿回家中装粮食,两年后又流落到废品收购站,差点就被销毁。宝鸡市博物馆的专家在收购站见其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而富有变化,断定这是一件珍贵文物,便以收购站当初购入的价格30元将这尊铜器买回博物馆。经考古人员确认,这是一尊西周早期时的青铜酒器,浮雕为“饕餮纹”。这尊铜器成了宝鸡市博物馆1958年成立后征集的第一件青铜器。

马承源1976年发表于《文物》杂志的《何尊铭文初释》

1975年, 国家文物局在北京故宫举办 “ 全国新出土文物汇报展”, 这件铜器被调北京展出, 著名青铜器专家、 时任上海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马承源受命参与筹备 , 在清理何尊锈蚀时 , 看到何尊的底部较平, 就想会不会有铭文, 于是剔除铜锈, 发现了12行122字的铭文, 这一发现轰动了学术界 , 使何尊身价倍增。

据学者释读,整篇铭文的大意是:成王开始在成周营造都城,对武王举行丰福之祭。 四月丙戌这 一天,成王在京宫大室中对宗小子进行训诫,内容讲到宗小子的先父公氏归随于文王,文王受到了上天所授予的统治天下的大命。武王在消灭“大邑商”也就是灭商以后,则告祭于天说,我要以此地天下四方的中心作为都城,就从这个地方来统治人民吧!成王还对宗小子说,你这个青年人应该看到你的父考公氏有勋劳于上天, 要很敬重地祭祀啊。王有恭顺的德性,能够顺应上天,真是教育了我这个迟钝的人。成王的告诫结束后,何被赐予三十串贝,何因而造了这个尊,时在成王第五个祭祀年。

何尊的铭文记载了文王受命 , 武王灭商 , 成王完成武王遗愿营建成周洛邑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记录了天子对于宗小子何的训诰之辞,还引用了周武王克商后在嵩山举行祭祀时发表的祷辞,即“宅兹中国,自之乂民”。定都天下之中以统治万民,这是周王朝开国之君革故鼎新、接受天命的宣言,也勾勒了周天子定鼎洛邑、治理天下的宏伟蓝图。

铭文上的中国二字

学界普遍认为,何尊最大的价值是铭文中“中国”二字作为词组最早出现。尽管它与现在的“中国”不是同一概念,更有“国之中央”、“天下四方中心”的意思,但这种提法与国名“中国”的出现之间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关联。

何尊铭文“中国”

在何尊中,“国”的准确写法是“或”。《说文解字》释“或”为“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或”字之后又分化出表示国家的“國(国)”与表示疆域的“域”。此时“中或”虽然主要还只是一种地理概念,但也奠定了后世表示政治共同体概念的“中国”之基础。

学者研究指出,“中国”一词的概念和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演变、发展、扩充的。在华夏民族形成的初期,由于受天文地理知识的限制,总是把自己的居域视为“天下之中”,即“中国”,而称他族的居域为东、南、西、北四方。“中国”最初只是一个方位区划上的概念,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妇好鸮尊 商代晚期 1976年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即将在上博“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中亮相

在殷墟甲骨文中,就发现商人已经具备了东、西、南、北、中的概念,商人还自称“中商”,把西方方国称为“西或”,东方方国称为“东或”。这个“中”字在甲骨文和早期金文里像一根长杆,上中下三部分均有飘带,学者推测是古代的一种侧风标杆,因为位于方向坐标的中心,所以就有了“中间”的意思,到战国文字里才省略飘带,中间的圆形也变成方形,与后世“中”的样子一致。

司母辛觥 商代晚期 1976年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即将在上博“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中亮相

在殷商甲骨文卜辞里,“中”和“国”都没有放在一起连用,直到铸造于公元前1038年的何尊铭文第一次出现“中国”。

武王在战胜商朝以后,自称“宅兹中国”,也就说他要在商朝故地定都。这段记载在传世文献中也有提到。《逸周书·度邑》说周武王灭商之后返回,却为周室国祚夜不能寐。虽然商朝已经灭亡了,但商族在商朝故地势力仍然强大,如何保持周人对中原的统治呢?他认为,以前夏朝定都的洛水湾到伊水湾一带,地势平坦没有险阻,离天帝的居室不远,是建都的好地方,于是就在中原规划修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

不过,武王还没着手营建东都就去世了,由武王弟弟周公旦辅政其子成王。周朝初年,还有殷商的旧臣和贵族反抗周王朝统治。周公没有忘记武王的遗志,在两次东征平叛之后,加紧新都城的营建。查勘地势后,周公选择了洛水和伊水流经的平坦之地。周公又反复占卜,终于选定了四方进贡距离都相等的天下中心建立新都城,这就是何尊记载的“中国”。

所以说,何尊的铭文史料价值极高,不仅因为铭文中首次出现“中国”二字,而且铭文记载也证实了周成王营建成周洛邑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与《史记》《尚书》等史籍记载相互印证,有证史补史的作用。“司马迁在《周本纪赞》中认为当时周成王仍未迁洛邑,但何尊的铭文开篇便有‘唯王初迁宅于成周’的记载,证实了成王确实迁居到洛邑。”

何尊(非本次展览展品)

据称,1988 年,马承源到新落成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参观时,听讲解员介绍何尊为镇馆之宝时,他当即指出:它应是镇国之宝,不仅仅是你们的镇馆之宝。

上博此次展览意在呈现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虽然铸有“宅兹中国”铭文的何尊并未在展出之列,但就“宅兹中国”的内涵来理解定此为展览名称也是恰如其分。

(本文参考中国文物报《何尊——最早记录“中国”一词的青铜器》以及新华社、北京晚报关于何尊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