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温氏股份如何走上巅峰,又如何跌下神坛?
导语:被誉为“农业界华为”的温氏股份,生猪养殖规模曾经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带着数万个农民家庭致富,温氏股份如何走上巅峰,又为何掉队?新环境下它如何自救?
金梅 | 作者 砺石快消 | 出品
“在清华随便遇到个老人可能就是大师,在温氏随便遇到个保洁可能就是个千万富翁”。温氏股份(简称温氏)作为一个养猪企业,在上市时创造了48个亿万富翁,一千多名千万富翁(公司总人数约6000人)。
被誉为“农业界华为”的温氏,2015年上市后,市值一度超过招商银行和万科,是当之无愧的农业第一股。其生猪养殖规模曾经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温氏为什么能走上行业巅峰?
然而,在中国养猪业经历猪被驯化以来最剧烈、最快速的变革的当下,温氏却将行业龙头的位置拱手让给了牧原股份。温氏为何掉队?它又如何自救?
1
创业
1936年,温北英出生于广东省新兴县簕竹镇石头冲村。他的父亲是村里第一位大学生,作为小学校长的父亲乐善好施,在当地很有名气。但也因此在动荡年代被土匪绑架。由于家人没有凑齐赎金,父亲被土匪撕票。
此后,温北英“子承父业”考上了肇庆师范学校,1955年他被分配到四会县小学当老师,但命运却没给他过平凡生活的机会。
文革到来,让出身于知识分子和地主家庭的他,瞬间跌落谷底。1962年,温北英被学校开除,回石头冲村做起了农民。有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有人通过养鸡成为了万元户,心里的小火苗一下被点燃了。他立刻骑着自行车到20多公里外的天堂圩买来一批鸡苗。
这批鸡苗别提多金贵了。
自己都吃不饱的温北英,不但把家人的口粮挪给小鸡,还带着一家大小下河捞小鱼虾给鸡补充营养。他把家里的墙壁挖了一个个小洞,让鸡进出活动。小鸡生病,他就爬山摘草药。冬天怕鸡冻坏了,他索性把鸡养在屋子里跟家人同吃同住。
眼看鸡快长到可以卖的时候了,一场鸡瘟让温北英落了个血本无归。他咬着牙买来新的鸡苗,继续养。谁料几次三番都在肉鸡成熟之际遭遇灭顶之灾。几番折腾,温北英几乎耗光了所有积蓄和口粮。一家大小对着冰冷的灶头和罄空的米缸,抱头痛哭。
村里的风言风语,戳得他直不起腰,但除了绝地反击,温北英别无他选。他寻访了一个又一个养鸡能手,经过日夜的刻苦钻研,逐渐掌握了鸡苗温室孵化、鸡病防治等技术。饲养群鸡成功的他,成了名闻乡里的“养鸡大王”。
但好日子没过多久,温北英又因“割资本主义尾巴”,被禁止私人养鸡。1972年,他被簕竹公社调去指导公社各队开办养鸡场。1978年,温北英沉冤得雪,酷爱养鸡的他,被安排到县食品公司当养鸡技术员。
1983年,温北英的次子温鹏程高中毕业,父子二人的养鸡梦想一拍即合,温北英辞去了工作准备继续自己未了的养鸡梦。他们联合另外6个村民,决定每人集资1000元,“七户八股”办起了新兴县簕竹畜牧联合公司,等待着规模化养殖的好日子。
然而就在肉鸡即将出栏时,一场瘟疫再次席卷,养鸡场损失惨重,4位合伙人当时就退出了。温北英欲哭无泪,甚至想关掉养鸡场。一位农户听闻此事,赶来向他赊鸡苗,说等鸡苗喂大卖了鸡,钱和利息一起还。温北英满口答应了,还免费给了他一些优质饲料、药物,传授了一些养鸡知识。
没人想到,就是这件小事让温氏起死回生,并在此后一度成为亚洲最大,全国第二的养殖企业。
农户把鸡养大后,给到温北英让他帮忙卖,得到的钱两人平分。更多的农户开始用这种方式跟温北英合作,不到1年,养鸡场就起死回生。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温北英开始更周到地为村民提供鸡苗、饲料、药物、专业技术、成品鸡销售的一条龙服务。
随着公司规模扩大,1986年温氏公司推出了全员持股计划,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也让大家共享公司发展的红利。1987年底,与温北英合作的养殖户已有36家,鸡场纯利润达到了8万多,股东们都成了万元户。
“公司+农户”模式雏形已具。
1989年,肉鸡市场疲软,温北英采取了保价回收的方式,让养殖户旱涝保收。“靠谱”的温氏口碑一下子就传开了,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进来。1994年,温氏集团开始向全国各地扩张,这一年温北英却因肺癌晚期去世了。
温鹏程开始带领公司在华东、华中、西南市场布局,复制“公司+农户”模式,带领温氏进入快车道。1995年,考虑到在当时的市场行情下养猪的利润比养鸡高,他开始向生猪行业扩张。
1997年,他开始将“公司+农户”的模式复制到肉猪养殖领域,然而养鸡的模式在养猪行业根本走不通。
第一批种猪投放后,养殖户能力有限,根本没办法让猪的“自繁自养”良性循环起来。经过一两年时间的探索,温鹏程改成投放肉猪苗给养殖户育肥的模式。养殖中温氏提供饲料、防疫药品、免费技术指导,并保证170~190元/头猪的收益。
自此,养猪模式基本成型,并在此后逐渐成为公司的营收主力。2016年,温氏股份肉猪的销售额已经超过销售总额的65%。当年,温氏实现上市肉猪1713万头、肉鸡8.19亿只,总销售收入594亿元,成为行业中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2
公司+农户背后的硬功夫
公司+农户的模式并不只有温氏在做,但为什么只有温氏做成了亚洲最大,这背后的硬功夫是什么?
1978年以来,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也产生了中国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温氏“公司+农户”的模式,不但帮助公司解决了厂房土地的难题,也帮助农户解决了资金和风险的问题,从而将农业生产化零为整。这种看似平常的模式,想要做好其实并不容易。
“养殖界华为”的全员持股模式。养殖是重资产行业,所以从鸡场创立公司之初,温北英就采用了非常先进的合伙人制度。此后温氏用“公司+农户”,整合了社会闲散的劳动力、土地、资金,让其具备了“轻资产”运营的可能。
1990年,极速扩张的温氏为了筹钱开始发行职工内部股票,共发行1万张,每张面额100元,只有职工才能购买,股票可在职工之间自由转让,但不准上市流通。1994年,公司在股份合作制的基础上,将股东扩大到公司所有的合作者,包括养殖户、推销户、技术合作方华南农业大学等。
2000年后,公司又进行了全面股份制改造,股东由700多人增至4000多人,总公司员工和分公司员工均持有股票。2012年,温氏的员工持股人数已增至6789人,员工持股占比49.57%,而最大个人股东温鹏程只占3.34%。
温氏通过不断在公司推行和深化全员持股模式,不但很好地分摊了资金风险,提升了公司的凝聚力,也为公司的持续扩张解决了资金的后顾之忧。
“公司+农户”需要许多环节的资源配套。没有扩繁场,猪苗的供应和质量就没有保障。没有饲料厂,成本就会大幅增加。没有兽药厂,猪群的健康和食品安全问题就得不到保障。没有屠宰场,就会在行情低迷的时候陷入被动,失去话语权。
想要让公司和农户有更高收益,就需从上游的育种和饲料,到中游的扩繁和育肥,再到下游的屠宰销售,做到生产全环节可控,这对公司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要让用户旱涝保收,同样需要公司强大的资金配套。1997年,禽流感侵袭,没人敢来收购生鸡,温氏将滞销在农户手中的鸡苗全部买下,第一时间做专业处理,此举让公司亏损了将近6000万。2004年的禽流感,温氏将全年44亿的利润拿出来了36亿来补偿挽救快要濒临破产的农户。小型企业很难玩转这种模式。
今年在猪周期的影响下,猪企都亏损严重,2021年温氏的签约农户有4.54万,这背后是4.54万个家庭,如果公司盲目减产会造成很多家庭甚至社会问题。为此,公司需要在亏损阶段,把这些损失承担起来,这需要非常雄厚的资本积累。
温氏看似是一家传统的农业公司,但它本质上是一个高科技公司。温北英养殖历程中,几次瘟疫的打击刻骨铭心。所以提升农户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益,技术是根本。温氏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研,2021年其科研投入经费超过了6亿元,主要用于畜禽育种、饲料营养、健康养殖,还有企业信息化、数字化等。
农户分散养殖,管控是运营的难点和重点。从养殖户开户申请环节的硬件审核,到技术员对养殖场地、饲养环节、牲畜采食量、环境参数、保健、违规换料、换种、用药等质检行为的监控,再到毛猪上市、结算,任何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温氏除了对农户每年至少3次的培训外,还开发了管控平台,对这些过程进行记录和监控,将每一个环节都固化,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层还能通过系统,实时掌控每个农户的养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可迅速进行追査,防止农户发生大的养殖损失,避免养殖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温氏的全员持股模式,增强了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温氏的造富奇迹,在当地一直是个传奇。2015年11月2日,温氏股份通过吸收合并大华农的方式完成创业板上市,成为创业板第一股,6800多名员工身价飙升,有48人成为亿万富翁,上千人成为千万富翁。
为了保证新来员工均能持有股份,温氏集团相继几次实行了增资扩股。这样员工不但能与公司同进退,每年还能拿到丰厚的分红。据统计,温氏股份中高层以上员工离职率不到2%,骨干员工保持稳定的同时,不断有新人才涌入温氏。
温氏因为全员持股模式被称为“养殖界的华为”,但为了员工持股,公司也付出了代价。公司的新任董事长温志芬博士(温鹏程的弟弟)说:“全员持股能够强化企业凝聚力,但确实影响到我们上市的进程。”
由于股东人数众多,温氏一直无法上市,直到2012年9月,证监会通过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才让股东超过200人的他们看到了上市曙光。2015年创业板上市,其市值曾超越平安银行、万科等知名企业,创造了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传奇。
上市当年温氏年收入达到500亿,2015年末、2016年中、2016年末温氏共三次分红,分红金额达83.38亿元,成为创业板分红最多的公司。
资源、技术、人才全都到位的温氏,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逐渐成长为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养殖企业。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温氏却开始水土不服,丢失了行业龙头的宝座。
3
迭代
回顾温氏这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从一个只有几人的小养鸡场发展到拥有5万左右员工的多元化的农牧行业龙头大企业,“公司+农户”的运营方式功不可没。但这种模式却开始慢慢表现出滞后性。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温氏在全国建立了300多个子公司,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冗长的内部管理流程,层层的审批流程,耗费了大量的内部管理成本和组织成本,严重降低了公司整体运营效率。
更为严峻的是,目前环保政策约束趋紧,养猪户的生产流程清洁化压力加大,很多中小养殖户被迫退出,公司合作农户数逐年递减。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升级迫在眉睫,但普通农户很难具备升级的资本和能力。
2018年,温鹏程的弟弟温志芬接管企业不足一年,就开始寻找温氏模式的迭代升级路径。然而升级未铺开,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席卷中国各地,温氏签约农户的中小养殖场由于防控能力落后,损失巨大。而且在猪价高涨期,还出现养户偷卖肉猪的乱象,损害了公司利益,也扰乱了公司秩序。
由于没有完全掌控种猪繁育,非洲猪瘟让公司的种猪购买成本飞升。疫情之后,饲料原料价格连续上涨,进一步提高了成本,让公司的业绩承压。2019年,温氏生猪出栏量虽然稳居全国第一,净利润为139.67亿元同样高居榜首,但2020年,温氏就被自建大规模现代化猪场的牧原股份反超,并逐渐与之拉开差距。
掌握了“猪芯片”的牧原,不但靠种猪销售获利颇丰,还成功躲开了非洲猪瘟的侵害。而且,自建工业化养殖场的方式,让他狠狠地吃到了猪周期的红利。由于自建猪场质量管控的精细化,也让牧原的猪肉具有较高的品牌溢价,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利润。
2020年,温氏营业收入约749.24亿元,同比增长2.47%,但净利润仅为74.26亿元,同比下降46.83%,几乎腰斩。这一年,牧原股份营收虽然仅为562.77亿元(同比增长178.31%),但净利润却高达274.51亿元(同比增长348.97%)。
吃尽了规模化和集约化甜头的牧原,公司净利润率高达48.8%,但温氏的净利润率仅为9.9%,温氏的业务模式升级迫在眉睫。
2021年,猪肉价格跌到谷底,但牧原依然录得788.9亿元营收,净利润69.04亿元。对比之下,温氏营收降为649.54亿元,并出现134.04亿元的巨额亏损。
温氏的转型不是不明确,从2018年开始,温氏就开始推行“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模式,进行产业升级。农户可以通过自筹+银行贷+公司协调的方式,用约120万元在养殖小区建一栋一千头规模的现代化自动猪舍(每个小区有十几个猪舍)。
公司通过将现代化养殖厂化整为零的方式,让中国的农民可以“够得着”现代养殖场。传统猪场最多能养3.3万头,新的养殖场可养8万头猪。而且,2个人就可以管理2400头猪,还能用手机远程投料控制。
但在猪价一度跌破十元的行情下,能有财力和决心进行投入的农户数量有限。而且,很多大型养猪场并不具备拆分的能力,未来温氏计划进一步向“公司+现代产业园区+职业农民”模式迭代。
从具体内容来看,它也开始建设现代化养殖场。因为随着现代养殖变革,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发生巨大变化,人工甚至土地在成本中的占比越来越低,环保制约越来越高,这些都在冲击着温氏的传统商业模式。
2021年4月22日,温氏首个自建自营育肥场首批肉猪成功上市,2022年3月温氏自主研发的“猪芯片”量产,它似乎也走上了牧原的道路。
不同的是,温氏追求的是生猪、养鸡及其它业务多元化齐头并进,通过鸡、鸭、鸽子、奶牛等养殖,提升猪周期中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公司开始从农牧企业向食品企业转型,不断向C端延伸,增强品牌影响力和溢价,进一步提升利润。
经过多年发展,集团形成了温氏食品(猪、鸡、鸭、奶、蛋、鸽等的养殖、加工、销售)、温氏天露(中高端活禽、活猪、鲜品、鲜蛋等)、温氏佳味(鲜熟鸡、预制菜、汤制品等)、温氏乳业(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建有6个规模牧场,饲养25000多头奶牛,年产原奶可达13万吨,连续供应香港原奶市场18年)等品牌。
近年,预制菜的火热让温氏佳味迎来迅猛发展。2021年,其预制菜产品共16889吨,使公司开始进一步将战略重心向产业链下游转移。2022年7月8日,温氏华中预制菜加工基地投产,这意味着其预制菜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虽然它在转型的路上上下求索,但转型无法一蹴而就。在漫长的猪周期下,开始重资产建现代化养殖场的温氏,也必然会面临同牧原一样的资金难题。
而且,温氏背后还有众多的农民,作为曾经的脱贫帮手,它寄托着无数家庭的致富梦。如何实现温和的变革,如何带着庞大的队伍一起乘风破浪,而不是甩掉他们中的大多数,轻装上阵,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但也是温氏沉甸甸的责任。
温氏的转型值得期待,它带着数万个家庭的转型,更值得被祝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