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澎湃与腾讯共同发起数字原野奖,征集评选数字中国优秀研究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吕娜
2022-07-26 17:1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及其衍生的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全面融入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也随之涌现。数字社会研究因此需要构建新思想与新范式,以回应和关照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变迁。

在此背景下,2022年,澎湃新闻与腾讯公司共同成立澎湃-数字原野研究工作室。工作室将依托澎湃数字原野研究计划,通过评奖、调研、策展、学术交流、出版等形式持续关注数字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搭建数字中国研究协作网络,汇聚各领域数字研究者,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2年,工作室将设立“数字原野奖”。作为全国首个由主流新媒体与科技企业联合发起的跨学科数字中国研究奖项,“数字原野奖”将从多学科、多角度、多领域关注数字化转型期的社会交往,观察因数字而变的经济关系,注重理论研究与社会生产结合,鼓励社会各界共同研究数字中国,提问数字中国、求解数字中国。

首届“数字原野奖”将“数字时代之问”作为本年度奖项的主题,邀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邱泽奇、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飙、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何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人机交互所研究员沈虹五位大众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兼具的学者担任数字原野奖学术顾问。

面向数字技术与社会发展,五位学术顾问分别提出了一个当下自己最为关心或困惑的问题。围绕这五个问题,工作室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相关的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等作品,以汇聚数字研究领域的思想者、观察者和行动者,共同谱写数字社会研究的新篇章。

7月26日,澎湃数字原野研究工作室成立暨数字原野奖评选启动仪式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演播室举行。

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季颖致辞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杨旻琦拍摄

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季颖首先发表致辞,阐释了澎湃新闻与腾讯公司共同创立数字原野研究计划的初心和宗旨。他表示,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必定伴随着诸多新型社会现象和问题的产生。主流媒体与优秀科技企业都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参与者。此次合作,既是提升媒体内容生产力、产品影响力和服务多样性的大胆尝试,也是深化内容供给侧改革、服务更广泛受众群体、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的重要行动,将有助于孵化社会共识,优化合作资源,构建多元主体合作网络,为建设公平和谐的数字社会,消弭数字鸿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发挥积极作用。

澎湃新闻常务副总编辑李智刚致辞

澎湃新闻常务副总编辑李智刚作为数字原野项目发起方领导发表讲话。他指出,在此次数字原野奖研究作品征集中,学术评委们提出的“数字时代之问”凸显了“责任”“感知”“包容”“价值”和“信任”这五个关键词,皆指向数字时代社会发展的要点、难点和痛点。澎湃数字原野研究工作室积极推动数字社会相关研究,既为了构建数字社会研究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案,也为了践行和推广数字社会研究的新理念、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而将“数字时代之问”以富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方式传播到整个社会当中。同时,工作室还将致力于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切实的政策建议,通过多种机制和渠道将优秀的研究成果反哺社会,引领更美好的数字生活。

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项飙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项飙通过视频形式,在启动仪式上发表了题为“我们在感知表情还是表情包?”的主旨演讲。项飙教授提出,在数字时代,从信息接受的角度看,人们的视野空前开阔;但是从信息分析和判断的角度看,人们的思维和心胸却变得更加狭小。在交流和通讯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却面临着交流危机。

项飙教授认为,数字时代使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变得非常抽象。抽象化导致了观点的对立和交流的阻碍。人们对社会的感知越来越通过抽象的表情包去表达,而不是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生活过程来理解。因此,当下人们需要认真思考感知的问题,回归到“附近”去感知社会的建构,而不是直接跳入抽象的范畴中去。

除了项飙教授,数字原野研究作品征集活动的另外四位学术评委:邱泽奇、郑磊、何帆、沈虹也都阐释了各自的“数字时代之问”。

数字原野奖五位学术顾问寄语(04:03)
邱泽奇教授提出,数字技术赋予社会行动者以充分的行动自由和趋于无限的行动空间,亦给社会行动者的责任带来全新挑战。基于场景的社会行动者责任自觉因此变得关键和重要。当责任不再是以同质性共识为基础时,为促进社会更加平等、维系社会团结,社会行动者的责任承担方式在数字社会发生了怎样的本质变化?这是数字时代我们每一个人、组织、政府都需要严肃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何帆教授认为,农业和工业时代的价值创造较易理解,但在数字经济时代,价值是如何创造出来的,经济学家们却还没有完全搞明白。当前需要深入研究数字经济生态系统是如何创造新价值,又毁灭了哪些旧价值?会否出现一种新的价值观,从而改变人们对价值本身的理解?深化对数实融合的理解,厘清数字时代价值本身的内涵和外延,方能更深入地思考数字经济的意义所在。

郑磊教授表示,数字化的不断加速,为社会创造了效率和便利。然而,转型过程当中的“离心机效应”也把一些人群甩出去了。面对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包容,维护社会公平已刻不容缓。如何让数字移民也能共享数字时代的美好生活?数字化应怎样为人而转?这些问题亟待探索和研究。

而在沈虹研究员看来,科技产品是可以被生产的,但是信任却只能是赢来的。怎样的科技能够被大众信任?我们该如何设计更能使大众信任的科技?怎样的治理方式能够使科技赢得或重获大众的信任?她期待数字原野项目的参与者们给出自己心中的答案。

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总经理张军(左)、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季颖(右)为澎湃数字原野研究工作室揭牌

启动仪式上,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季颖和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总经理张军共同为澎湃数字原野研究工作室揭牌,并预祝首届“数字原野奖”评选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吴英燕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