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开个淘宝店:兴趣、梦想还是生意?

宋祺
2018-01-25 16:40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大师相继陨落,明星人设崩塌,万事皆成谈资,梦想已成笑话,从小确幸到丧文化,从中年焦虑到佛系人生。周围“丧”的氛围此起彼伏,双十一、双十二的年度狂欢,也没有为繁忙的年末增色太多。

工作越是忙的时候,越容易羡慕那些不用上班的人 。年初还时而为工作打鸡血的小C突然感慨,“听我同部门的妹子说,她小表妹去年刚毕业,签了个小公司做网红一起开淘宝店,双十二一天,光店里一款外套就卖了6千多件。相比之下,她工作两年了,每天过着差不多的日子,除了做需求就是协调关系,心累还没啥成就感,然后也没钱……唉!”

早在十年前,就有人经常喊着,“我的梦想就是开一家淘宝店了”,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羡慕淘宝店主这个看上去不用上班又赚得多的职业,那么,开淘宝店真的能面包梦想两不误吗?

十年前说人生目标是开淘宝店,还有人觉得你不务正业

浪里小白龙对服装的喜欢可以追溯到中学时期。那个时候,她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搭配风格,会去拍些十分“小清新”的照片,偶尔还会发在网易早期的163相册上,一张草丛中的背影照片还被加入了QQ头像的精选照片集,在当年流传颇广。当时周围人见到那些照片,只觉得好看,一点儿也没往“网红”上去想。

十年前还没有这么多网红淘宝店,当时的几位“大大”现在有的也已经销声匿迹。浪里小白龙不太喜欢上课,从来都是睡到自然醒,她定闹钟的理由只有一个,“今晚某家淘宝店要上新了!”周围的人很不理解,不就是买衣服嘛,还要定闹钟?有时候喜欢的两家店同时上新,她甚至会跟室友借一台电脑,两台设备一起操作——那个时候智能手机和手机淘宝还没那么普及。

让很多人不解的是,沉迷于刷淘宝店的浪里小白龙,虽然每个月都有好几次极具仪式感地坐到桌前,盯着淘宝店,认认真真地看上新,但买的却很少,甚至频率还低于一些爱逛街买衣服的女生。

不买却持续有热情关注的东西,大概就真的是兴趣所在了 。虽说把爱好当梦想、当事业是一件很“燃”的事情,可当时浪里小白龙最大的烦恼却是开淘宝店不太像在做一件正经事,“不上班是不是有点不像话呢?能养活自己吗?”于是,这件事儿一直搁置,作为一个“不太像梦想”的“梦想”种子,埋在心里面。

浪里小白龙

到了2011年左右,互联网行业日趋成熟,浪里小白龙第一次开了淘宝店,同时还在公司做着一份工作。“那时候在深圳,很喜欢vintage(复古)风格的服装,就申请开通了淘宝店,上新一些自己喜欢的衣服。数量不多,持续时间也不是很长,大概有小半年吧。”当时vintage在国内还很小众,浪里小白龙上新的衣服质量不错,价格又很有性价比,当时的经营状况还是很好的。但在她心里,这始终是个副业,随着冬天过去就没有继续再开,主要原因是货源的限制,“没有看到自己喜欢的衣服,就没有上新了,宁缺毋滥吧,也不指着它赚钱。”

另一位十年前就开过淘宝店的店主镜子也有类似的经历,开淘宝店对她虽然说不上梦想什么的,但一讲起来也是热情满满,“就是特别喜欢这件事情。从小因为家庭的影响,爸妈对穿这方面很喜欢,所以自己也很喜欢。“

镜子第一次开淘宝店是在东北上大学的时候,因为那会儿没有资金,她的经营方式属于“拼缝儿”,“我就在阿里巴巴,找到那么一个代理的公司,把那些好看的图片发上去,然后阿里巴巴再给我发货,当时也就一天赚个10块、20块的吧,但起码那时候是很有销量的。”

镜子

后来镜子去了北京工作,“北京因为有动物园可以上货嘛,我就和一位朋友合作,但她没多久就去当空姐了,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我也就没再做了。”

早些年,对于这些喜欢服装的女孩子们来说,即使有热情、有实践,更多地还是把淘宝店作为一个副业,抱着“梦想”和“喜欢”的心态去做,至于说结果如何、赚钱与否,当时对她们似乎也没那么重要。

开淘宝店成为了正经事,可也没有那么容易

时至今日,互联网行业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模式,产品层出不穷,运营有迹可循,作为服装业大平台的淘宝发展有目共睹。“网红”早就不是稀奇的名词了,大家对“网红带货”这种营销方式也早已熟悉。这年头要说自己想开家淘宝店做事业,拍些好看的照片当网红,没人会觉得不靠谱。

十年过去,浪里小白龙和镜子都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和家庭,但说到服装还是会两眼发光,偶尔换工作的间隙,那个关于“开淘宝店梦想”的种子,会时不时挠一挠心底。

2017年的夏天,浪里小白龙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着一份UI设计相关的工作,每天设计些说不上多有趣的按钮和页面,她也是饱含热情,偶尔截个图发给别人,“看!我这个配色!是不是很赞?”周围人自然是说,“赶紧干活儿吧。”抱着“果然还是想开淘宝店啊”这样的心理,浪里小白龙辞了工作,精心设计了自己店铺的Logo,第二次开了淘宝店,“这次想抛弃上一次上货的模式,试一试自己来设计服装。把自己喜欢的风格从脑子里的构想,变成实物。这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挑战也非常有趣的事情。”

2017年的秋末,镜子的淘宝店也重开了,她认真地筹备了一、两个月,进好了新货,还去市场上专门买了精致的包装盒、包装袋,毕竟现在的淘宝服装店,各方面都已经越来越讲究了。“还是喜欢这件事情。我也没有说抱着特别大的希望能赚多少钱,倒是希望能赚钱……喜好还是更重要吧,占到百分之六七十。”

现在镜子和浪里小白龙都有了一定进货的资金,但对她们来说,开淘宝店并不是卖卖流行衣服那样的事儿。镜子的家人有位朋友,妻子是个画家,也喜欢服装和设计,和镜子聊起这方面的事情,就想要一起开店。“她也是特别喜欢衣服,一直都想开店。但她跟我风格不一样,她是古灵精怪的那种。她说想开店,我就说可以一起聊聊,没想到她想跟我一起开,但我怕这样的话最后连朋友都做不了了,就说还是自己开自己的吧。然后我们就把店开起来了,彼此给对方拍照。”在镜子看来,淘宝店还是要有属于自己的风格。

浪里小白龙因为开始自己做衣服,更觉得个人风格重要,“我不能什么火就卖什么,或者卖些好走货的便宜款,这衣服首先我自己要喜欢,我才会去做啊。”

抱着这样的心态,两人都在开店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问题。浪里小白龙对现在的流量模式并不熟悉,也不认为流量比商品更重要,因为秋冬装的制作需要更多各方面的成本,夏天过去她就将淘宝店暂时停业了。镜子时常觉得在自己的精挑细选下,店铺里衣服太少了,而更多的上货量,又需要更多资金,并且质量上会没那么稳定。

浪里小白龙回忆夏天的经营状况,感觉还是不错的,“虽然最后是亏损的,总的来说亏损了几千块。”淘宝店停业后,她找了一家新公司,“做衣服很有趣,但真的不喜欢运营。现在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再偶尔出一下喜欢的衣服给自己穿,就一本满足啦!”

浪里小白龙和她做的裙子

两人在十年前都有卖得不错的开店经历,现在却都逐渐觉得个人运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镜子说,“开店最难的事情应该就是没有顾客吧。去上货的时候会很开心,我觉得这个东西这么好看,而且质量这么好,希望大家能看到,买回家试试也好。但其实有人来买,我心里是很焦虑的,害怕我的搭配他们不喜欢,精心包装的时候虽然觉得很美好,但也会带着这份忐忑。”

浪里小白龙也坦言,“最难的事情,对我来说是宣传运营。因为我只想做前期的事情,比如做衣服,并不喜欢后期的营销部分。所以很多款式都是懒得营销,没有流量,死在那里。”

除掉这一部分,开店的过程对二人仍然是充满喜悦的。讲起自己做衣服卖的过程,浪里小白龙说,“设计构思新衣服,去面料市场挑选面料,找版师沟通,打版,试板修改,可能需要几次修改,直到上身好看。然后做搭配,出门拍照,回来写文案、修图,编辑商品上新。最好玩的就是逛面料市场和打版了,是一个看着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得到了顾客的好评反馈很开心的,有人肯定了你的品位你的想法,很有成就感。后期写文案啊编辑商品信息啊就比较枯燥了,后期的事情都很烦。”

浪里小白龙为自己设计衣服挑选的面料

镜子说这次的经营状况业不怎么好,但去上货时还是很开心。在开淘宝店之前,她经常看时尚杂志,喜欢搭配衣服。“去跑市场淘衣服的时候,边逛边看边在脑海里想象这一身应该怎么穿啊、怎么搭配啊,很好玩。然后拍照的话,可以去学自己喜欢的照片或者吸取别人的经验,自己也会有一些想法,关于自己选的衣服应该拍成什么风格的照片,应该怎么拍,然后去找适合的场景来搭配。可能修图片和弄到电脑上这个过程相对来说没那么好玩,但因为都是自己喜欢的事儿,整体过程都很兴奋。”

镜子拍的照片

“梦想“和”谋生“,到底谁更有力量?

美国城市研究学者莎伦·佐金(Sharon Zukin)在研究地方商业街时发现,全球化进程让很多东西发生了改变,商业变得更加现代,竞争也更加残酷,过去那种传统的夫妻店,都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局面。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相比继承家里的小店铺,有太多可以做的事情了。

但对于另外一些年轻人来说,开店的目的远不是“谋生”,而是升级成了“喜好”、“乐趣”、“梦想“的产物。十年前,互联网平台就给了这些想法一个可憧憬的想象——虚拟的门面、少量的资金人力、松散的时间成本,一两人就可以开起店铺,有所作为,只是那时谁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不是一份能够安身立命的正经事业。

十年前,镜子和浪里小白龙“以开淘宝店为业”的想法并不主流。十年后再次开起淘宝店,她们对于喜好的那些坚持,却又一次显得“不务正业”起来。镜子觉得十年间淘宝生态大环境的变化很明显,重新开店时看到的数据变化很大。开店的越来越多,竞争也就更激烈。“以前开店不用过多的宣传,只要靠时间积累都可以做得蛮好,但是现在来看,运营淘宝是很主要的,还有就是现在(淘宝)变成了一些网红店的主场,只要有网红的店没有做不起来的。”其实,现在淘宝服装业,如何运营、如何赚钱、如何分工,早有一套逻辑可循,当有深谙这套规则的人给她们一些建议的时候,她们却觉得这与自己心底坚持的某些东西有哪里不可调和。

浪里小白龙也说现在已经不是有开淘宝店的想法就能自己完成了。早些年开淘宝店更多是一种个人行为,但现在大部分都变成了商业行为,是要有商业模式的。现在的淘宝店大多需要团队运作,有专业的美工,专业的运营,还有专业的设计师,包括有专业的人去选款式,就像公司那样。已经不是说有什么开淘宝店的想法就可以自己去完成的。“淘宝的规则也在变化。一开始,做淘宝的人不多,大家都是很真诚的去售卖自己的东西,关键在于品味、工艺等等,也没什么竞争,你东西好,就会被人发现。现在人越来越多,开淘宝店变得很专业,大家会去研究它里面的一套规则,比如怎么利用刷单,把自己的商品刷到首页去,让别人更容易搜到,这种规则对于我们这种个人卖家来说,我们是不懂的,但专业的营销人员懂,其实有的方式淘宝本身是不允许的。…… 那个有好货就能开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浪里小白龙看来,自己很喜欢的店铺和那些在淘宝里特别厉害的皇冠大店,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个人原创的设计店因为坚持设计、品味方面的要求,销量、知名度、粉丝数都有限 。而走商业模式的大店更多考虑的是这个东西会不会好卖,这个款式能不能卖成爆款,甚至有一些让人很不喜欢,比如说抄款式,店主买一件正版的款,然后把盗版打版出来,给粉丝穿。她发现,在开淘宝店的朋友中,坚持自己想法的其实销量都很一般,而卖得特别好的基本上都是在卖一些很大众的款式。“可在我看来,可能还是很难妥协去卖那些款式,因为如果这个衣服我自己看不上,我就不太可能愿意拿到我自己店里去卖。大众市场就在那里,在梦想和想要赚钱之间的权衡,可能就是必须要放弃一些自己的审美。”

从2009年淘宝首届双十一,到2017年和淘宝店铺分离开的天猫双十一,总销售额由5000万元增长为1682亿元,可见淘宝店铺发展之蓬勃。2012年,双十一总销售额达已达191亿元,这一年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天猫就是以规模化的品牌旗舰店或公司为主,191亿营业额中天猫占132亿,淘宝仅59亿,今年,以个人店铺为主的淘宝双十二活动显然不如双十一那么热闹。

而就在2012年年末,《淘宝大学卖家白皮书》在网上流传,由阿里巴巴团队经过大量数据搜集和调研分析,详细介绍了全网年销售百万及以上的卖家,如何进行业务分工和员工管理等内容,一时成为淘宝卖家了解行业的“宝典”。“开淘宝店”越来越专业,淘宝店铺的品类和数量也都有着数量级的增长。

历年双十一销售额及同比增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淘宝店的方方面面,甚至是隐性的相关产业,都有各种以“谋生”为目的人想出了千奇百怪的赚钱之路,“淘宝客”有人为之,“走空件”有人为之,“买评论”有人为之,淘宝店早已不是“实体店”的“梦想”落地。完整的产业链被建立,新的行业规则日趋成熟。诚然,我们看得见一些不合时宜的赚钱路数,但不论是互联网时代,还是古往今来实体的商业往来中,总是有人能想出投机之法,在此按下不表。我们也确能看到一些人赚钱走红好似轻松,但其实不是每个店主都想有“网红”的身份。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每一份具体工作都非易事,或许那些日销万件的淘宝店主,运营所花脑力,在“开淘宝店”一事付出的努力,也不比其它行业的公司里工作更少。

十年前的疑惑已经不复存在:开个淘宝店,是能养活自己,也能当做事业的。但生计和梦想好像总是难以调和,当“开个淘宝店”的愿望,又变成了“开个有自己风格和品位的淘宝店”,就会发现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甚至还要更努力地工作才能支持自己开店,但或许恰恰是这样一群人让多如牛毛的淘宝店免于千篇一律的命运,让消费者在购物时仍然能体验独特和惊喜。《深夜食堂》里那句“不要小看了人生啊”,或许也是说,社会大环境之下,我们每个人对于生活的责任和修行都无处可逃。但同时,“梦想还是要有的”,即使不能实现,在资本浪潮之下,也能令人守住一些底线。

(文中浪里小白龙、镜子皆为化名,图片由本人提供。)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