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天,白鲟最终被正式宣布灭绝

2022-07-22 20: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最后一尾白鲟活体记录是在2003年1月,在长江上游四川宜宾江段被误捕,经成功救护后放流。

7月21日晚,在长江游弋了一亿五千万年的“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最终被正式宣布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这一中国的特有种和长江的旗舰物种,就这样和我们无声地说了再见。作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淡水鱼类之一,鲟鱼为什么会灭绝?中华鲟是否会重蹈覆辙?我们能做些什么?

19年前最后一次现身,白鲟被宣布灭绝

据IUCN官网最新报告,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名录显示,长江特有物种白鲟(Psephurus gladius)已经灭绝,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野外灭绝,裸腹鲟灭绝。红色名录同时提升了其他7种鲟鱼的保护等级。

白鲟是全球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四川渔民谚语称“千斤腊子(中华鲟) 万斤象(白鲟)”,其长度可达7米,起源于约2亿年前,是中国的特有种和长江的旗舰物种。1989年,白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于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级”,2009年再次评估时被确定为“极危(可能灭绝)”。另外,白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的保护物种,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之一。

最后一尾白鲟活体记录是在2003年1月,在长江上游四川宜宾江段被误捕,经成功救护后放流。

淡水旗舰,却是“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类群”

河流和淡水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和自然至关重要,但全球淡水生物多样性却在持续丧失,河流生态不断退化。IUCN鲟鱼专家组主席艾纳·路维(Arne Ludwig)表示,“结果是令人震惊和悲伤的,但却在意料之中。评估表明鲟鱼仍然无法摘掉‘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类群’这一头衔。”

WWF(中国)淡水项目主任任文伟强调,作为流域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物种的鲟鱼,它的生存现状可作为衡量流域健康和活力的一把重要标尺。由于其来回溯游的特殊性,不应只考虑对其局部环境的改善,还应该从全流域尺度和鱼类的整个生活史的角度来考虑对它们的保护。

就目前看来,关于全球保护鲟鱼的研究还远跟不上鲟鱼消失的步伐。业内专家表示,鲟鱼保护亟待“破圈”,公众应当有更强烈的认知:人们对鲟鱼的餐饮需求正关系到它们岌岌可危的处境。人们不应该只有在餐桌上才想到鲟鱼,鱼子酱也不应该是洄游鱼类的最终宿命。

在全球范围内,鲟鱼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野生鱼子酱和鱼肉的非法贸易带来了非法捕捞,水坝阻断了它们的迁移路线,不可持续的沙石开采破坏了它们的产卵场,以及栖息地丧失。

IUCN鲟鱼专家组中国唯一成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所研究员、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发起人危起伟将白鲟和白鱀豚进行了对比:“诚然鲟鱼是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类群,但是白鲟灭绝仍然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白鲟和白鱀豚生态习性不同,一个在长江上游繁殖,一个栖息地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但是它们灭绝的命运与时期却差不多,这并不是偶然事件,更是深刻教训,其它长江水生生物万不可重蹈覆辙。”

人工放流,与时间赛跑

在自然繁殖之前,增殖放流就成了延缓中华鲟物种灭绝的最后一根稻草。今年4月,湖北宜昌江段,23万尾“子二代”中华鲟被放流入江,试图为多年后改写卵石滩的遗憾增加一丝可能。自1984年以来,中华鲟的增殖放流工作就一直在持续。38年过去,各单位的放流总数已达700万尾。

三峡工程坝区右岸的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于2020年建成投运,在5.1万平方米的巨大厂房内,成千上万尾大小各异的中华鲟正在快乐游弋,这里就是中国最大的中华鲟人工种群的“家”。

“目前,保育中心连同配套建设的中华鲟精子和组织细胞储存库运行日趋良好。这相当于中华鲟的‘诺亚方舟’和‘生命银行’,可以基本确保中华鲟不走白鳍豚灭绝的老路,物种永远延续。”中华鲟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李志远说。

抢救中华鲟,是一场与灭绝速度的比赛。唯有以恢复中华鲟自然繁殖为核心,抓住长江十年禁渔的窗口期,将长江保护与海洋保护协同起来,实施中华鲟从出生到繁殖全生活史周期(至少15年)的长期系统性保护,才有望延续和恢复中华鲟自然种群。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杂志收录情况:《中国知网》《中国期刊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协、中国图书馆学会(解读科学发展观推荐书目)》

原标题:《今天,白鲟最终被正式宣布灭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