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守艺人|乔瑜:五代传承,留青竹刻

2022-07-24 08: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我的童年,好像总有淡淡的竹香,伏案刻竹的时候,我觉得我会离母亲更近一些。

留青竹刻,是时间与匠人共同完成的作品,匠人负责勾勒,时间负责上色。

乔瑜老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锡留青竹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如果没有事先看资料,我们会以为乔老师是90后,或者是继承了技艺的她女儿接的电话。她性格外向、幽默有趣,偶尔还会说起一些爱网上冲浪的人才知道的段子,感觉很“年轻”。

乔瑜一家,五代人,做了同一件事——留青竹刻,又称平雕、皮雕等,是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留青竹刻,是以竹子表面一层薄薄的竹青为对象雕刻图案,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

“留青竹刻其实是传统书画的一种延伸,只是载体不同。传统书画是在宣纸上,而竹刻把传统书画的整个布局、构图、审美各种状态全盘的搬到了竹子上。”

竹,被视为是君子品性的代言,耐寒挺立,心虚节贞,德比君子。竹刻,是中国文化柔美、和谐、亮节、傲骨等艺术情操的缩影。

是技艺也是记忆

乔瑜的童年,充满了淡淡的竹香,“我们五代人的人生,是双契轩竹刻的历史,也是留青竹刻的传承史。”

每年最冷的时候,乔瑜的父亲乔锦洪会和她一起,去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的一处丘陵山坳中采集竹子。这里一直是他们的“秘密基地”。

这里的竹子粗大且质地优良,满山的竹林里,他们只要三岁半到四岁的竹子。“这个时期的竹子就像少女,皮肤细腻,颜色形态姣好。”

采集下来的竹子,要经过高温蒸煮、晾晒等工序,处理后的竹子,坚韧、防蛀、易保存。

乔瑜的父亲乔锦洪出生于1947年,他的母亲张契之生于竹刻世家。外祖父张瑞芝是无锡留青竹刻的第一代传人,也是"双契轩"艺坊的创始人。

1966年,乔锦洪高中毕业。随着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垦荒的上山下乡热潮,乔锦洪来到苏北农村插队。

一直以来他从未想过传承这项技艺,希望能够读书改变命运。他的母亲张契之却担心乔锦洪的未来前程,希望他能够有一门手艺。慢慢地,乔锦洪发现,雕雕刻刻也很有意思。

刀刃与青竹摩擦碰撞,洒落丝丝碎屑,指尖微动,优美的线条便被永远留在了上面,竹子渐渐失去了坚韧笔直的外表,获得了更为丰富细腻的美感,一件艺术品在竹刻艺人手中诞生。

乔瑜从小看着祖母、父亲、母亲做竹刻,嗅着竹香长大。竹刻已经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传承竹刻,不仅仅是因为热爱,也不是因为所谓的家族任务,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生活中有竹刻。就像是吃饭睡觉一样”。

8岁时,乔瑜就开始练习小楷,高中毕业进入无锡工艺美术研究所跟母亲张英媛学竹刻。她白天练竹刻技艺,晚上回家就习工笔花鸟和书法。为了丰富学识和修养,乔瑜又先后到南京师范大学和苏州大学进修学习。乔瑜的竹刻作品继承了母亲的传统,构图别致,画面清秀。

父亲乔锦洪让乔瑜拜自己的3个好友为师。在恩师的指点下,乔瑜的诗、书、画均有建树。后来不论是在外资企业工作,还是应聘去无锡一家学校做英语老师,闲暇时乔瑜都没忘记拿起画笔和刻刀。

2001年,母亲张英媛不幸患绝症离世。母亲的离开让乔瑜一度悲观。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而竹刻也成为她思亲的寄托。

她已经放不下竹刻,于是辞去了工作,专职做留青竹刻。“每当伏案刻竹的时候,我觉得我会离母亲更近一些。”

竹刻——与时光共创

“竹刻很特别,是时间与匠人共同完成的作品,匠人负责勾勒,时间负责上色。”

中国水墨山水画中,墨分五色,一滴墨下去,通过宣纸的晕染可以分出很多层次。而竹刻是没有多种色彩的,只能通过竹皮和竹肌的对比展现雕刻内容的层次。这个对比,在浅浅的不到1mm的竹皮上,通过竹刀刮出来。

竹刻的图案是淡黄色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作为背景的竹肌慢慢会出包浆显现出不同的暗棕色。刚雕刻出来的作品,感觉不出层次,仅仅零点几毫米的微差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几年或者几十年之后,厚度的偏差让竹子氧化的状态有所不同,浓淡层次跃然竹上。

“就跟玉一样,你养护它,你一直跟它相伴的话,它就会每隔一段时间给你新的惊喜。可能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个雕刻艺人竟然在这里还有细细的笔触。”

“母亲在教我竹刻时,总是让我刻水仙、幽兰、寒梅、修竹、荷花等高洁雅致的题材,她告诉我,多看、多画、多刻这些素雅清纯的植物,耳濡目染,人的情操也会得到陶冶。”回想起母亲,乔瑜的声音变得柔软,“现在,我会把这些都教给我的女儿。”

如今“双契轩”有了第五代传承人——乔瑜的女儿乔筠然。2018年,16岁的乔筠然的作品首次获奖。这项技艺又有了新的传承。

看着女儿雕刻的样子,乔瑜仿佛看到了那个在母亲指导下雕刻的自己,岁月流转,她和母亲的作品在慢慢上色,而新的竹刻还散发着刚破土的清香。

策划|董宇平

撰文|农 墨

编辑|波 仔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