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百年《图兰朵》 千载茉莉花

2022-07-23 14: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自1926年4月25日在米兰斯卡拉大剧院首演以来,近百年间歌剧《图兰朵》常演不衰,至今仍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之上。与其它西方经典歌剧相比,《图兰朵》的成功离不开贯穿全剧、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在《图兰朵》的东方世界里,普契尼不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中国故事”,还将中国文化浸入其中,成为歌剧创作的素材来源。于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贯通,焕发出奇妙的艺术之光,耀眼夺目。

中国芬芳✦

民间歌曲《茉莉花》的前身,清道光年间收录于《小惠集》中一首名为《鲜花调》的小曲

说到《图兰朵》,就不得不提到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江南民歌《茉莉花》。在整部作品中,《茉莉花》的经典旋律以合唱、合奏、独奏等多种形式、不同音调多次出现,统领全剧。那么,一生从未到过中国的普契尼是如何将《茉莉花》引入歌剧作品之中的呢?

1793年夏天,马戛尔尼率使团觐见乾隆帝(英国作家手绘)

马戛尔尼使团成员巴罗

《茉莉花》的歌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文学家元稹所著传奇小说《鸳鸯传》中的《会真词》。清道光年间《小惠集》中一首名为《鲜花调》的小曲,则是最早以歌曲形式出现的《茉莉花》。1792年,英国政府派出马戛尔尼使团访华,随使团来华的惠纳回国后,将《茉莉花》等中国民歌首先介绍到了欧洲,并最终收录于同为使团成员巴罗编写的《中国游记》之中。作为当时西方人了解中国的“百科全书”,《中国游记》为欧洲人打开了东方世界的窗户,书中记述的歌曲《茉莉花》也随之传遍欧洲。

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普契尼(摄于1910年)

19世纪欧洲录有中国音乐旋律的音乐盒

1920年盛夏,普契尼来到好友法西尼男爵的家中做客,在得知普契尼准备创作中国题材的歌剧《图兰朵》时,法西尼拿出了自己珍藏已久的从中国带来的音乐盒。当音乐盒打开的一瞬间,《茉莉花》那充满东方神韵的柔美旋律一下子征服了普契尼挑剔的耳朵。回到家中,他思如泉涌,决定将《茉莉花》作为统揽全局,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旋律。《茉莉花》也因此成为整部作品中最鲜明的带有中国元素的音乐符号。

《图兰朵》首演时饰演图兰朵的波兰女高音歌唱家罗莎·赖莎

《图兰朵》首演时饰演卡拉夫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米盖尔·弗莱塔

《图兰朵》首演时饰演柳儿的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赞博尼

剧中值得重点关注的几处《茉莉花》主旋律:

1.第一幕波斯王子猜错谜题被处以极刑前,童声合唱团唱起以《茉莉花》完整旋律为基础创作的《在东方山顶上有鹳鸟在歌唱》。此时,图兰朵虽然没有露面,柔美而又空灵的歌声却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图兰朵的雍容华贵与美貌隐藏下的冷酷无情;

2.第一幕在卡拉夫和民众请求图兰朵赦免波斯王子时,庄严沉重的《茉莉花》再度响起,这是图兰朵在剧中的首次亮相,虽然没有唱词,却将她对人民的傲慢展现的淋漓尽致,随着旋律渐弱,波斯王子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3.第二幕卡拉夫准备挑战图兰朵设置的谜题时,乐队奏出辉煌无比的《茉莉花》旋律,与合唱齐鸣,虽然时间不长却充满激情,展现了卡拉夫对图兰朵的真挚爱意;

4.第二幕老皇帝极力劝说卡拉夫放弃挑战无果后,图兰朵自信从容地出现,节奏平缓的《茉莉花》旋律,渲染出图兰朵高傲和对卡拉夫的不屑;

5.第二幕卡拉夫猜中全部谜底时,《茉莉花》的旋律再度出现,兴奋不已的民众向卡拉夫高呼:“光荣属于胜利者,生命在向你微笑,爱情在向你微笑”,渲染出卡拉夫欣喜若狂的激动之情;

6.第二幕最后卡拉夫猜出了全部谜题,图兰朵却试图悔婚,卡拉夫对其吐露真心后,在更加激昂高亢的《茉莉花》主旋律的烘托下,图兰朵的不甘与民众要求其遵守誓言的剧情冲突为第三幕的全剧最高潮埋下了伏笔;

7.第三幕为了获知卡拉夫的真实姓名,图兰朵命令士兵抓住铁木尔国王和女仆柳儿。在图兰朵出场时,低沉的《茉莉花》的旋律缓缓响起,令人不寒而栗;

8.第三幕在图兰朵士兵的严刑拷打下,面对心上人卡拉夫,柳儿忍着剧痛对他说:“主人,我不会说的”,随即一段哀伤凄凉的《茉莉花》主旋律浮现而过,这是柳儿内心的独白,更预示了她的悲惨结局。

中国色彩✦

平、彭、庞三位大臣虽然不是剧中主角,怪诞诙谐又充满人情味的性格特征却使他们成为整部作品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不仅如此,他们身上浓浓的“中国味道”同样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平、彭、庞”乍看起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姓氏,实际上却取自锣鼓经中的拟声词。在他们经典的三重唱中,普契尼还引入了最早源于明清俗曲《剪靛花》,后广泛流传于中国北方的民间歌曲《妈妈娘你好糊涂》的部分旋律。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作曲家巧妙地从汉语中提炼音调,使意大利语的歌剧竟拥有了汉韵之风。

《图兰朵》首演时饰演大臣平的意大利歌唱家贾科莫·里米尼

除了中国民间音乐的旋律,三位大臣的唱词同样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哲学的情致。在第一幕结尾处,三人劝说卡拉夫放弃猜谜时,出现了老子道家学说的“世上唯有道永恒”,为了使西方人对“道”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普契尼特意做了标记并说明“道”乃“世界的本源,世间万物皆源此而生”。

《图兰朵》首演时饰演大臣彭的意大利歌唱家朱塞佩·内希

在第二幕第一场彭、庞两人的二重唱中,还出现了“银箔金锭、猩红大轿、红灯笼、喜糖、茶叶、柏木棺材、白灯笼、香火”等一连串传统中式婚礼与葬礼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在随后另一段三重唱里,庞和彭曾分别唱到“鼠年砍了6个”“狗年杀了8个”,最后三人又一同唱到“到眼下这可怕的虎年更是多,咱已经杀到第13个”。这段唱词,引入了中国十二生肖,同时使用了“6”和“8”这些中国民间传统认知里寓意顺遂吉祥的数字。虎年与“13”则更是将中国十二生肖与西方人忌讳的数字相结合,使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东方色彩。

《图兰朵》首演时饰演大臣庞的意大利歌唱家文图里尼

以三位大臣的独特视角和心理活动,普契尼十分自然地将中国元素注入其中,为观众描绘出一幅幅东方古韵的水墨画卷。在《图兰朵》第二幕三位大臣抒发的思乡唱段中,接连出现了“我在河南有宅邸”“我有花园在鲁地”“我多想回到齐”“我多想回到豫”“我多想回到鲁”等含有中原各地简称的地理词汇。同时,普契尼还用美轮美奂的音符唱出了“在湛蓝的小湖边,青竹环绕翠欲滴”这种中国文人墨客思念故乡的唯美意境。

中国色彩✦

坐在汽车上的普契尼(摄于1903年)

普契尼虽然一生都没有到过中国,却因创作《图兰朵》,研读学习了大量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风土人情的书籍著作。也正因为如此,《图兰朵》的艺术价值与作品内涵也早已超越歌剧本身,成为西方了解中国的一扇艺术之门。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肖像画

推开这扇大门,在《图兰朵》的世界里,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东方世界的独特魅力。在首演至今的近百年时间里,《图兰朵》成为全球上演次数最多的西方经典歌剧之一。一如当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的东方游记一样,普契尼笔下的《图兰朵》同样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音乐使者。

2020年3月,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际,一架载有中国抗疫物资的货机降落在比利时列日机场,通关后,这批物资会紧急运往当时疫情最为严重的欧洲国家意大利。然而,当这些抗疫物资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所有人都被包装上的“乐谱”打动了。这张“乐谱”,正是普契尼歌剧《图兰朵》最著名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中的最后一句歌词——“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

在中国援助意大利的抗疫物资包装上

意大利人民通过《图兰朵》的经典唱段感受到真挚的中国温度

今年是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在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里,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践行者,中国意大利友好关系的音乐使者,中国交响乐团2022音乐季年度大戏,同时也是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系列活动之一的《图兰朵》歌剧音乐会,将于2022年7月23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让我们沉浸在茉莉飘香的芳韵中,以音乐之名,跨越山海,共谱友谊之歌。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南宋诗人姜夔对茉莉花的无上赞誉,

恰如中国观众对《图兰朵》的炽热情感。

西方戏剧音乐的巅峰形态,

东方中国文化的和美内核,

百年《图兰朵》,千载茉莉花,

于奇幻时空,因缘际会,

交织出我们心中独一无二的歌剧艺术之葩。

来源:中国交响乐团CNSO微信公众号

责编:李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