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来上海看美展”需求仍然高涨,两部重点展今年已排上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邹娟
2022-07-19 18:2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7月19日,上海市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做客“2022上海民生访谈”时透露,近年来,上海市文博美术事业发展成效非常明显,现有158座博物馆、96座美术馆,平均每10万人就拥有一座文博美术场馆,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2年7月1日,上海,观众在上海博物馆内参观。人民视觉 图

从人民需求看,2021年,全市博物馆美术馆共接待观众2267.6万人次,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还增长了10.7%,而且呈现非常明显的分众化趋势,覆盖全年龄段。这充分说明,人们对文博知识的渴求、对艺术之美的追求都非常强烈。

为此,上海依托自身文博美术机构已经形成的场馆优势、藏品优势、人才优势、学术优势,主动对接人民需求增长和变化,创新实施以上海博物馆为主体的“大博物馆计划”、以上海美术馆为主体的“大美术馆计划”、以市群众艺术馆为主体的“社会大美育计划”。这个“大”主要有四层含义:

一是建设大场馆。正在施工建设的上海博物馆东馆总建筑面积11.32万平方米,预计2023年四季度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两馆同时开放后,馆舍建筑面积合计15余万平方米,规模名列国内前五位;预计年观众接待量600万人次,将跻身世界前十。

二是配置大资源。突出上海“文化大码头”的功能和价值,强化文博美术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提升策展的创新创造能力,推出一批“现象级”文博美术大展,打造“何以中国”“对话世界”“何谓海派”等展览系列。比如,即将于7月30日开展的“何以中国”文物考古系列大展的首展“宅兹中国——河南省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汇集了河南境内20家博物馆和考古单位精选的2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定级的一级藏品为58件组,珍贵文物127件组。通过展览,大家可以领略中原大地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再比如,计划于今年10月开展的“何谓海派”系列展览的首展“海派中国画面面观专题展”,将首次重现海派美术家的社会身份、社交网络、艺术生态,带着观众领悟海派美术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感受海派美术对海派文化、城市发展的影响。

三是打响大品牌。强化全球叙事能力,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上海城市精神品格。特别是大力推动文博美术场馆的国际间合作,加大文物美术藏品出入境展览力度,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今年还是上海博物馆建馆70周年,这是上海文博界乃至全国文博界的大事,后续将推出一系列文博展览、学术、公教等国际化、专业性活动,欢迎大家关注和参与。

四是创设大课堂。大力支持文博、美术、演艺等专业机构打开“围墙”,将更多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送到市民群众的身边。比如,刘海粟美术馆创立的“粟上海”社会美育项目,不仅探索开出了社区美术馆(愚园路1088弄-48号 愚园公共市集),还顺应当下形势,这个月上线了播客类艺术传播和互动项目《无边界电台》,深受青年朋友们的喜爱。

    责任编辑:徐晓阳
    图片编辑:朱伟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