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正视气候危机,像给台风命名那样给热浪命名

武毅秀
2022-07-19 17:01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2022年7月,在上海高温之中高考的学生。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直面高温危害,从为每次热浪命名开始

当中国南方正在经历热浪袭击时,欧洲许多城市的气温也一再突破极值。随着热浪"佐伊”到来,西班牙南部港口城市塞维利亚的气温在7月中旬一度达到44℃之高。今年6月,塞维利亚市长宣布启用一套实验性的热浪命名系统,它成为全球第一个给热浪命名的城市。

位于河谷地带的塞维利亚,是西班牙最热的地方之一,夏季气温时常突破40℃。现在许多人担心,随着全球持续变暖,热浪和干旱只会更加频繁。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为台风、龙卷风、飓风命名。这被认为可以提高公众意识,有助于人们为即将到来的天气做好准备。而塞维利亚热浪命名系统,将气象数据和健康影响结合起来,对热浪进行分类,不同风险等级的热浪可触发相应的应急措施,比如开放公共泳池和水上公园,要求高风险人群更多留在室内等。

公共预警系统的支持者认为,这样的做法可以拯救生命。命名热浪也在提醒人们,需要转变观念,随着气候变化而来的高温等极端天气愈发频繁,灾害性天气及其导致的一系列社会影响和伤亡,将是未来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频繁的热浪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后果

几乎每一次热浪或极端天气来袭,都能抢占新闻热点。但对背后原因的讨论和重视还远远不够。中文媒体上,从气候变化引发极端天气这一角度切入的报道,很多来自国际新闻栏目。比如,报道今年6月的欧洲高温时,标题用了“极端天气敲响气候变化警钟”的说法,而探讨气候变化与本土极端天气事件的关系时,仍犹抱琵琶。事实上,极端天气没有国界,围绕人们切身感受到的气候影响展开传播,可以推动公众深刻理解政府和个人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必须作出的改变。

为推动公众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关注,几年前,世界各国的天气预报员,发起了在预报中加入有关“气候变化内容”的行动。结果表明,这样的尝试极大提升了本地群众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关切。此外,除了更正式和更广泛地介绍极端天气现象,天气预报员和记者还可深入介绍天气灾害的次生影响,探究应对灾害的政策反应,介绍和探索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推动气候适应和防范工作开展。

随着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越来越能从特定的、单一的极端天气事件中分析出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与这些灾害性天气之间的联系。有关高温天气与气候变化的归因研究最为直接和明确——热浪日益打破纪录,这是世界迅速变暖的直接后果。

简单来说,在变暖的世界中,分布在“高温段”的气温的发生概率会上升好几倍。以前“极端”的温度,现在变成了只是“异常”。而以前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温度,现在则被称为“极端”。与此同时,全球变暖还使得热浪更为猛烈,全球气温每上升1°C,会使热浪温度升高1°C以上

今年2月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明确指出,在全球变暖2°C的情况下,过去每10年发生1次的热浪,发生概率将是原来的5.6倍,且热浪升温将达2.6°C;在全球范围内,如不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地球的热度和湿度将挑战人类忍受极限。

热浪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就全球来说,因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且主要分布在城市,欧洲受到热浪影响最为严重。2018年全球记录的死于热浪的296000人中,有104000人来自欧盟,占总数的35%;这一年,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的气温比1981-2010年高出5°C以上。今年,英国发布了有史以来首个高温红色预警,由于纬度较高,过去英国夏季总是相对凉爽,空调在普通家庭中不常见。但现在,气候变化专家警告,如果英国政府不采取适应行动,2050年,热浪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增加三倍。

中国也是受极端高温和热浪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生活在中国南方的人,对湿热天气再熟悉不过。人体通过发汗排出热量,可以调节体温,以适应环境。科学上现在有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概念。今年发布的IPCC报告中,也特别强调其威胁——“湿球温度(wet bulb temperature)”。理论湿球温度下,大气中水分饱和,蒸发和冷却都不再发生。如果湿球温度达到32°C,即使身体健康、具有较强气候适应能力的人群也无法正常工作;如果湿球温度达到35℃, 人体无法再通过发汗来为自己降温,此时即使健康的人也可能在很短时间死去。

科学家们曾认为,极端的湿球温度并不常见,但现在他们担心,越来越多的地方将经历频繁的“湿球温度”。

以中国东部来说,即便各国完成当前承诺的减排目标,那里仍有部分地区每年至少出现一次32°C的湿球温度;如果实际排放量高于预期,则中国东部所有主要城市都将经历32°C的湿球温度,而部分地区,如华北平原,湿球温度可能达到致命的35°C。

即使在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中国因高温死亡的人数仍将上升。研究发现,即使全球升温不超过1.5°C,中国城市内每年与高温相关的死亡率,将从每百万人32人增加到每百万人49到67人;如果减排进展缓慢,全球升温幅度达2°C,则该指标将增加到每百万人59-81人。 而目前,世界正走在导致全球升温2.5-2.9°C的排放路径上。

热浪对中国公共健康的威胁已真实发生。一份来自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的研究发现,1979年以来,热浪在中国造成的死亡人数迅速增加,从1980年代的每年3679人增长到2010年代的每年15500人,其中华东和华中地区死亡的人数最多。虽然人口增长、老龄化加剧、基线死亡率上升,客观上都推高了热浪造成的死亡人数,但几个因素中,热浪发生频率的快速增加是最主要的原因,其贡献率为40.6%。

热浪来了怎么办

由于气候系统的惯性,即使本世纪中期全球实现“净零排放”,残余的变暖效应仍会在今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内继续发生。对此,人类只能且必须依靠适应措施来减少不利影响。

一些容易推广并且成本低廉的方法,能为城市减轻热浪的影响。比如,在美国洛杉矶,一些街道和人行道被涂上一层特殊的白色涂料,它可以反射高达 98.1% 的阳光,比传统白色涂料更能明显降低物体表面的温度,事实上,几个世纪以来,一些传统社区就一直依赖浅色涂料给物体表面散热。

塞维利亚的热浪命名和分级系统,也是城市主动应对热浪袭击的例子。而它并不是唯一一个要给热浪分级的地方。希腊的雅典、美国的洛杉矶、迈阿密等地,都在近期宣布启动热浪分级试点,虽然尚未给热浪命名,但就像塞维利亚的计划一样,这样的分类系统将根据热浪可能带来的社会和健康影响启动应急措施。最近,由城市领导者、公共卫生、灾害管理、气候科学等专家组成的极热天气抗灾联盟(Extreme Heat Resilience Alliance)就呼吁,易受热浪影响的地方尽快借鉴塞维利亚的做法建立预警系统。正视热浪、将之视为一项紧迫的公共健康威胁,是帮助社区防范高温风险的第一步。

此外,展开风险摸排和信息共享至关重要。美国的联邦紧急事务署通过发布《社区气候风险指数地图》,鼓励居民了解更多当地气候风险信息,并配合发布《社区韧性指导手册》,以提高社区面对最容易遭受的18种自然灾害的风险抵御能力。

中国的气候风险摸排工作也在开展之中。2019年4月开始,国家应急管理部开始进行一次全国灾情风险大调研,以期获得具体到县的真实风险底层数据,为将来的防灾减灾工作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风险防范计划建立在对风险充分了解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是打破“灾害损失”与“灾后重建”这一循环的关键一环。

2022年6月,中国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其中更强调对气候风险的“主动适应”,提出应对气候变化要以“预防为主”,跟之前的版本相比,可以看出中国对气候适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新的认识。

这份战略还对不同地理区域的气候适应行动有了更细分的建议和重点指导。比如,对华南的规划更强调对海洋灾害、高温热浪的预警和预防;在青藏高原地区则强调针对冻土层变浅的适应行动。这些措施回应了气候变化影响的趋势,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气候影响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深远而持续的影响,气候适应工作面临的挑战巨大。

气候适应是一个系统性的思路和战略调整。除了国家政策层面,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还需要企业、社区及公民的集体行动。同时,最终成功适应与否,与减缓措施的实施效果密切相关。通过坚持不懈的减排努力来降低气候风险,反过来可减小所需的适应规模——“适应”和“缓解”,将是气候影响“新常态”下持久的两条主线。

【作者武毅秀来自上海浦东益科循环科技推广中心 (微信公号:益科双碳中心) 】

 

    责任编辑:王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