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事|上海崇明边防战士:守护候鸟天堂的“迷网”清道夫

陆泽昭
2017-12-15 17:51
来源:澎湃新闻
快看 >
字号

 
横沙岛东滩聚集了成群的越冬鸟类。

无边无际的芦苇荡伴随着海风形成了层层波浪,晨光照耀在湿地上闪耀着粼粼波光,成群的候鸟在天际翱翔,勾勒出一幅浩瀚与灵动的美丽画面。

滩涂上鸟类活动的足迹清晰可见。

位于上海长江口最东端的横沙岛,是崇明三岛中最娇小的一座,被誉为上海最后一块“处女地”,且至今未通隧桥,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横沙东滩围垦工程以将小岛向东扩大了100余平方公里,围垦后的滩涂环境成为了西伯利亚至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航线上的最佳歇脚点之一,在此“逗留”的候鸟逐年增长,目前有记录的迁徙鸟类已经超过310种,每年在此聚集的鸟类有上百万只,其中不乏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等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同时,这也带来了鸟类生态保护的隐患:捕猎者在此蠢蠢欲动。

警民护鸟队通过望远镜对保护区进行观察。

东滩国家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东旺沙边防派出所辖区内,面积共有192平方公里。这里有一位常年值守在岛上的护鸟人——包伣,他是上海市边防总队东旺沙边防派出所教导员,也是2011年度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斯巴鲁生态保护奖”的获得者,从2005年起他就在此守护着鸟类。一身绿军装,肤色黝黑、性格爽朗、语调铿锵的包伣介绍说,随着执法和宣传力度的加大,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参与偷猎的不法分子越来越少,但仍有心存侥幸的投机者深入保护区。

残留在迷网上的鸟类羽毛清晰可见。

每逢秋冬季节,在近192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内,隐蔽布网、定点投毒的不法分子就和包伣打起了“游击战”。 包伣说,“就在今天的联合巡查中,我们还发现了一张约10平方米的‘迷网’,上面还沾有鸟类的羽毛。这些猎鸟的‘迷网’,网眼直径只有2厘米,网丝如同渔线一样细,布在这一大片林子里,很难分辨出来,鸟类一旦被‘迷网’缠困就很难脱身。”

边防官兵在芦苇荡中徒步搜索。

12月13日,边防官兵深入横沙东滩,再次开展护鸟巡逻行动。“看1点钟方向!” 横沙港边防派出所警官施囿驰把望远镜递给身边的战士,“当中有块凹陷的芦苇丛,边上还有根竹竿。”他安排一名战士在海堤制高点观察,又带领一名战士随他进入芦苇丛搜索。进入一人高的芦苇丛,没走几步就容易迷路,他们一边听着堤上战士给出的方向讯号,一边艰难地在芦苇丛中趟出一条道。

徒步在芦苇荡搜寻十分消耗体力。

在靠近搜索目标的过程中,一名战士突然痛苦蹲下并呼叫战友!原来,尖锐的芦苇秆刺破了他的防水连体裤,他的脚踝被芦苇秆擦伤,短暂调整后他继续和战友搜索前进。“芦苇几乎都是一人高,脚下的淤泥会让人失去平衡,被折断的芦苇秆扎到脚划到脸都是常有的事。”边防战士王益明说道。

边防官兵在芦苇荡中搜索到挂有迷网痕迹的竹竿。

在接近2摄氏度的滩涂上艰难前进了约30分钟,边防官兵抵达了望远镜中观察到的可疑位置,发现了一块被压平的约10平方米芦苇丛、矿泉水瓶和塑料桶若干、一根带有残留网丝的竹竿。“这里有不止一人逗留的痕迹,残留的网丝是撤网后留下的。”警官施囿弛一边仔细查看周边情况一边说道。

边防官兵正在清理保护区滩涂中隐藏的网具。

边防官兵继续搜索前进2个多小时后,发现了一长串“地龙”。

边防官兵小心翼翼地将被困鸟类从网具中取出。

“这片湿地水量充沛,且被芦苇丛环绕,是鸟类喜爱逗留的区域,也是捕猎者容易出没的区域。”边防官兵拖着网具上岸。“这个俗称‘地龙’主要是捕捞湿地里鱼类、蟹类的,但是鸟类一旦要捕食也会容易困住,我们一旦发现都要进行清理。”在岸上清理网具的过程中,边防官兵发现了一只困死在网中的小鸟,直接印证了边防官兵所说的偷捕网具的危害。经专家鉴定,这是一只不慎被网具缠住的林鸟,并非越冬候鸟。

边防官兵在捕捞网具中发现一只已经死亡的小鸟。

傍晚时分,气温骤降,边防官兵褪去满是泥浆的防水裤,整理装具陆续等车。闪耀的警灯划过保护区,照耀着这一片鸟类天堂的安宁与祥和。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