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顶级阵容一出,国产悬疑剧又要炸了

2022-07-20 10: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鱼叔 独立鱼电影

近几年国产剧最大的翻车事件,当属悬疑剧跌落神坛。

《白夜追凶》《隐秘的角落》相继大爆,将观众的期待值无限拔高。

可惜后来播出的几部,接连跳水,评分也跌至不及格。

恰在上周,又有一部新的国产悬疑剧开播。

鱼叔抱着谨慎期待的态度,却结结实实被「爽」到了。

一口气连刷6集后,现在可以说:

今年最有「爆款相」的国产悬疑剧,或许就是它——

《庭外》

这部剧很特别。

它在豆瓣有两个条目,分为《盲区》和《落水者》两个部分。

但不是简单的续集关系,而是重叠。

率先播出的是《庭外 · 盲区》。

由于豆瓣还未出分,不少观众看了是真着急。

争当自来水。

而吸引鱼叔点开这部剧的是主创阵容——

导演是「国剧一哥」张黎。

豆瓣超9分的电视剧,他一人包办了三部。

编剧是《白夜追凶》的指纹。

没等到《白夜追凶2》,先等来了《庭外》。

「双男主」夏雨+罗晋,全员实力派。

如此豪华的阵容,自然不负众望。

久违的追剧热情,又回来了。

《庭外》这个剧名,特别有意思。

简单两个字,道出了剧情重点。

该剧主人公是法官和律师,而故事却发生在法庭之外。

鲁南(夏雨 饰),是最高法的刑庭法官。

他搁置了手头原有的案子,帮忙参详一宗特殊的刑事案件——

9年前发生一起分尸杀人案,凶手田洋于近期被捕。

案件进入到死刑复核阶段。

田洋声称自己并非主谋,只是被指使的。

幕后真凶是一个叫李梦琪的女人。

然而,李梦琪八年前就失踪了。

鲁法官从田洋的辩护律师那里,得知了案件的来龙去脉。

田洋背地里一直从事走私生意。

与之对接的走私集团,头目叫陈曼(万茜 饰)。

据传,陈曼整过容,且身高、年纪与李梦琪基本吻合。

陈曼有可能就是李梦琪。

而这一线索,刑侦支队的吴队也知情。

这似乎暗示了,吴队是本地最大走私集团的保护伞。

之所以有此猜忌,是因为这个案件尚且疑点重重。

就急匆匆地走到死刑复核这一步,显得颇为蹊跷。

于是乎,将矛头指向了参与此案的吴队。

《盲区》的首集,就引出了大量的人物与线索。

以往我们总吐槽国产剧剧情拖沓,集数注水。

但《盲区》不仅信息量密集,还做到了繁而不乱。

这得益于一条明晰的主线——

李梦琪这个人是否还活着?以及陈曼是否就是李梦琪?

围绕着这条主线,各方人马展开周旋。

很快,第一个疑点揭晓,吴队并非内鬼。

原来,她有一个秘密计划,紧盯着陈曼这条线。

还成功往陈曼的走私集团里安插了一名卧底。

卧底已潜伏两年,眼看就要收网了。

可因为鲁法官的擅自行动,打乱了全盘计划。

事情是鲁法官搞砸的,他主动担责,提出补救措施——

陈曼将与一名律师接头,商议走私事宜。

可这名律师却意外遭遇车祸,昏迷不醒。

于是鲁法官提议,派一个人顶替该律师,和陈曼接头。

而他选中的人,正是津港最优秀的律师乔绍廷(罗晋 饰)。

此时故事一分为二,分成两条线,平行推进——

一边是乔律师和陈曼的周旋,以便警方对陈曼实行抓捕;

另一边鲁法官和吴队,也在抓紧调查李梦琪的下落。

A线和B线同时推进,带给观众拼图般地沉浸感。

整个故事网,编织得愈发绵密。

不到最后一刻,难以逼近真相。

在「悬疑」之外,《盲区》还是一部优秀的职场剧。

尤其是「夏雨+罗晋」的组合。

他们被网友称作「脱离油腻和爹味的中年男演员范本」。

其中一人饰演法官,一人饰演律师。

他们的角色摆脱了国产职场剧常见的悬浮感。

夏雨饰演的鲁法官,需要实地走访,深入调查。

哪怕是走私这种违法的事,他也有几个门儿清的朋友。

通过定点摸排,加上经验总结。

他假扮陈曼公司的法务,真找到了该公司走私货物的仓库。

并且顺利打通关系,关键时刻还能为吴队的卧底善后。

这部剧里的法官,不是我们想象中安安静静地坐在法庭上落槌的。

他们往往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随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再说罗晋饰演的乔律师。

看上去衣着光鲜,实则每一刻都在走钢丝。

为了骗过多疑的陈曼,必须在短时间内,吃透那位被他顶替的律师的所有资料。

还需要临危不乱的镇定和极强的应变能力。

尤其是第三集。

鲁法官和乔律师之间的配合,堪称全程高能。

乔律师刚上了陈曼的车,就被狠狠勒住脖子。

命悬一线之际,跟在后面的鲁法官却拒绝出手相救。

因为,他预判这只是陈曼的试探。

做出这样的决策往往在电光火石间,全凭经验。

乔律师为了完成任务,也是死咬不松口。

更刺激的还在后头。

按照原计划,乔律师要利用伪造的发票,为陈曼清关一批走私品。

可一旦输入伪造票号,就会触发缉私系统的警报。

若警报响起,不但乔律师会陷入险境,稳住陈曼的计划也会落空。

当务之急是联系缉私局,请他们把乔律师的发票号暂时屏蔽。

为了把这件事告诉乔律师,又不引起怀疑,鲁法官亲自打电话给乔律师。

听起来像是在说案件,实际上处处是暗语,提醒乔律师争取缓兵之计。

乔律师听出了鲁法官话外有话。

他失手打翻咖啡,再借故去洗手间。

尽管手机被陈曼扣下,但在场的线人早有安排。

乔律师根据暗语提醒,顺利在洗手间拿到手机。

他把要传递的信息写在备忘录,然后把手机留在原地。

完成交接后,缉私局按照乔律师所写的步骤进行安排。

然后乔律师打开伪造的报关网页,输入伪造票号,顺利清关。

此事过后,陈曼算是稳住了。

乔律师的任务也圆满完成。

这个段落,乔律师和鲁法官配合默契,见招拆招。

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观众的心也跟着提到嗓子眼,屏住了呼吸。

除此之外,《盲区》也高度还原了律政生态。

深入办案过程的细枝末节,有着严谨的科学依据。

而不是如「无脑爽剧」一般全员开挂,轻轻松松就抓到真凶。

最敢拍的是呈现了法院系统和公安系统的冲突。

在联合办案的过程中,两个系统存在一定信息差。

所以既有协作,也偶有猜忌。

其中不少台词的尺度极大,非常敢说。

鱼叔在观看的过程中,屡屡有这样的内心OS:

「这是可以说的吗?」

编剧指纹曾当过十一年律师。

丰富的职业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真实落地的素材。

所以他能准确地抓住这个痛点,让整部剧看起来更加真实。

层出不穷的反转和观点碰撞,也让观众感受到律政工作背后的正义。

最后,必须说回这部剧令人叫绝的叙事形式。

首先,它是国产剧中前所未见的双单元剧。

讲述着同一时空下的两个故事。

并且两个故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盲区》的故事中,在不影响主线的情况下,会有一些细节在为《落水者》做铺垫。

其次,这部剧是不折不扣的「细节控」。

鱼叔认为,这是一部优秀悬疑剧应有的配方——

依靠伏笔和细节推进叙事。

而不是依靠旁白或是突如其来的生硬转折。

《盲区》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

比如鲁法官和刑犯田洋的辩护律师冉森,初次见面。

吃饭时冉森总心不在焉,一直玩弄手里的竹签。

连续两个特写镜头,对准了他的手。

而且只要一提到田洋的老婆,冉森就会表现得异常慌张。

这些细节都在暗示,冉森心里有鬼。

这个人绝不简单。

再比如田洋的老婆徐慧文的两部手机。

她有一部不常见的直板手机。

品牌小众,一般人不会使用。

唯一的优势是通信加密。

可她却偏偏用这部手机和家里人联系。

意识到这部直板手机暴露后,甚至非常生气。

那么徐慧文究竟是要隐瞒什么呢?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都会在后续剧情得到呼应。

制造悬念的同时,也能及时填坑。

就算是破案的关键线索,也只是一枚不起眼的戒指。

在田洋家中搜出的物证中,有一枚戒指。

或者说是耳环。

这枚戒指原本是属于李梦琪的。

可她后来收到了一枚更大的钻戒,就把它磨细了当作耳环。

这些信息都收录在案件的副卷里,保密级别很高。

若非办案人员,不可能知道。

可唯独有一个人,他在第一次看见这枚戒指的时候,就脱口而出「这是一只耳环」。

所以鲁法官怀疑,这个人正是杀害李梦琪的凶手。

然后把这个「耳环」从她身上摘了下来。

锁定目标后,鲁法官还要进一步查出他的动机和证据。

这里鱼叔卖个关子。

因为其中有着一段挑战审查天花板的隐藏剧情,令人浮想联翩。

在找到证据后,展开了一场生死追捕。

上演了全剧最震撼的追车戏。

鲁法官开车跟在嫌疑人后面,他躲在了嫌疑人的盲区而没有被发现。

最终一举将其擒获。

这个结局呼应了剧名:

盲区,有时候亦是死穴。

人往往会在看不见的地方犯错。

诚如我们常说的「君子不欺暗室」。

越是在看不见的盲区,越是要恪守本分,不为恶行。

当然。

《盲区》的完结不是终点。

恰恰相反,这只是另一个单元的开始。

也让人更加期待接下去的《落水者》。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吧。

原标题:《这顶级阵容一出,国产悬疑剧又要炸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