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没有她,就没有你熟悉的张爱玲

2022-08-03 19: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电影《色戒》剧照。

读者们对张爱玲应该并不陌生,《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等经典作品均出自张爱玲之手,像“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这种金句也被各位读者反复诵读。研究张爱玲,也成为了一门显学。

而这位和张爱玲同辈的英国女性作家却无人问津。但事实上,冷门并不代表着不好,这位张爱玲喜爱的作家斯黛拉·本森,其本人及作品犹如一个尚未被发掘的宝库,亟待人们探索。

✎作者 | 宗城

✎编辑 | 张文曦

学者李欧梵为黄心村著作《缘起香港》撰写的导读中,一位名叫斯黛拉·本森(Stella Benson)的作家引起了我的注意。

李欧梵的导读写道:张爱玲很喜欢一位名叫斯黛拉·本森(另说斯特拉·本森)的作家,此人与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好友。1944年,张爱玲在上海参加一个女作家聚谈会时,被问起最喜欢的作家,她说:“外国女作家中我比较欢喜Stella Benson。”

这位斯黛拉是何许人也?将近八十年过后,这位外国作家在中国依然笼罩在云雾之中,甚至没有一份专门的词条介绍。

用她的原名搜索,有一些英文著作。比如This Is The End、Worlds Within Worlds、The Far–away Bride、I Pose、Living Alone、Twenty等,这些书目前都没有中译本。不过在英文阅读网站Goodreads可以找到它们,截至目前,本森被评价最多的书是Living Alone。

在英文阅读网站Goodreads中,可读到斯黛拉·本森的著作。/Goodreads截图

除此之外,大陆中文世界再难看到张爱玲提及斯黛拉·本森的记载,它被淹没在一个历史不起眼的角落,除了对张爱玲很感兴趣的人,少有人会涉猎这一冷门的风景,即便关注到了,也可能是人云亦云的一句“二流小说家”,就转向了张学其他热门的板块。

张爱玲的重要启发者

自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为张爱玲重新正名以来,关于张爱玲的研究著作浩如烟海,关于张爱玲喜欢的这位作家斯黛拉·本森,在中国学术领域提及的却是寥寥无几。

我在中国大陆最大的学术论文收录平台“知网”上分别用“斯黛拉·本森”“斯特拉·本森”和“Stella Benson”搜索,却没有一篇专题著作,仅有黄心村《劫灰烬余:张爱玲的香港大学》、梁展《普遍差异、殖民主义与未完成的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民族主义想象》、陈娟《张爱玲与外国文学研究述评》《张爱玲与英国文学》等文章会寥寥提到几笔,但主要是围绕着张爱玲与安德森兄弟,并非以斯黛拉·本森作为核心人物的研究。

在这个前提下,黄心村能够以专章《与斯黛拉·本森同游:张爱玲的英文课》(收录于《缘起香港》)讨论张爱玲与斯黛拉·本森的关系,诚然是注意到一位日渐被遗忘的作家,重新正视了她的存在。

黄心村在香港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系任教,近水楼台先得月,她利用自己在香港研究的便利,收集、整理了许多张爱玲在香港期间留下的资料,“与斯黛拉·本森同游”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章。

有趣的是,斯黛拉·本森的创作很可能影响了张爱玲。本森在她的作品里曾经大段大段描绘香港的景致,这些对香港景致的刻画与张爱玲的《第一炉香》弥漫着相似的气息,再结合张爱玲对本森的喜爱,有理由推断,本森的作品可能是张爱玲早期创作的重要启发者,本森与张爱玲作品之间的互文现象也值得细细研究。

《倾城之恋》

张爱玲 著

青马文化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3

可惜的是,中国研究者常常长篇累牍地分析张爱玲与《红楼梦》《海上花列传》之间的关系,却遗忘了本森这位张爱玲同代人的存在。

其实无论是斯黛拉·本森,还是大名鼎鼎的毛姆,他们都与张爱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擅于在殖民地场景中书写传奇故事,呈现出绮丽、神秘、勾人心魄又如蛛网般黏稠交织的南洋叙事。世人常说早年的张爱玲模仿曹雪芹、韩邦庆,此话不假,但张爱玲与斯黛拉·本森、毛姆的相似性也是值得研究的。

顺着黄心村的步伐,我继续深潜进斯黛拉·本森的世界,渴望一窥她的庐山真面目。

斯黛拉·本森的一生

今年5月份,出版社重新出版了本森的传记,这本书记录了本森在香港的有趣经历。

在为本森传记撰写的介绍中,介绍者提到:

“斯黛拉·本森1892年出生于什罗普郡,23岁时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说《我的姿势》。她接着又写了六本小说,还有诗集、短篇小说集和游记集。她的小说融合了幻想和冷眼旁观的现实主义、讽刺和悲剧,她仍然是那一代人中最具独创性的天才之一。她曾旅居美国、香港和中国东北,1933年在越南下龙市死于肺炎。”

本森的传记不应该被简单视作一部自传,它也是斯黛拉·本森对于“非虚构小说”的尝试。

Stella Benson

这部作品混合了日记、评论、小说与自传,本森在此书中践行了杰夫·戴尔、W.G.塞巴尔德、玛姬·纳尔逊等人热爱的那类文学探索,他们在小说与事实之间徘徊,创造了一个深潜入历史废墟的文学语境。

本森出身于英国的书香门第,她的姑姑玛丽·乔蒙德利也是一位小说家。她的童年在疾病中度过,和伍尔夫、毕肖普有着相似的生存体验,早早经历父母分居、家庭搬迁,年少聪慧而敏感,过早感受到疾病与孤独的滋味。

英国小镇Easthope,本森的出生地。/wiki

她曾经先后在德国和瑞士待过,接触社会主义思想,伸张女权主义观念。在英国,她曾通过慈善组织帮助伦敦东区的贫困妇女,她创作女性主义小说《独居》(Living Alone),构思一个女人的生活被女巫改变。

成年以后,出于对帝国主义和殖民者的反思,使得斯黛拉·本森渴望到欧洲以外的世界生活。

她曾先后去往西印度群岛、美国、中国和越南。她在美国旧金山参加了一个波希米亚社区,在加利福尼亚做过大学教师和出版社编辑,在此期间认识了阿尔伯特·本德、安妮·布雷默、维特·拜纳、萨拉·巴德·菲尔德、查尔斯·厄斯金·斯科特·伍德和玛丽·德·拉瓦加·韦尔奇,不过这些作家大部分都淹没在历史黄沙中了,读者看到这些名字,想必也会感到陌生,而这就是大部分写作者的宿命——穷尽一生书写,被遗忘。

本森影响的,不只是张爱玲

1915年,斯黛拉·本森创作了处女作《我的姿态》(I Pose)。1922年,她书写了现实主义小说《穷人》。当然,她真正可能令中国读者感兴趣的,是她后来在中国的岁月。

这位英国小说家在中国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从1920年到1933年,她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中国。和那些空谈的知识分子不同,本森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曾经先后在教会学校、医院待过。

本森曾在香港旅居。/视觉中国

她在中国有过几段有趣故事。比方说,她和一个名叫詹姆斯·安德森的英国人在重庆一见钟情,很快结婚。这位詹姆斯·安德森在中国没什么名气,但他有两个儿子很有名——佩里·安德森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佩里·安德森,被特里·伊格尔顿誉为“英国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自从1962年起长期主持《新左翼评论》(New Left Review)的编辑工作。著有《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等作品。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出生于中国昆明,专门研究民族主义和国际关系。代表作有《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比较的幽灵:民族主义、东南亚与全球》《椰壳碗外的人生》。

在《椰壳碗外的人生》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也提到过斯黛拉·本森。他说:“(父亲)结识了斯黛拉·本森这位令人钦佩的人物,她既是坚定的女权主义者,又是极具天赋的现代主义作家。”

《椰壳碗外的人生: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回忆录》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著,徐德林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8

不过,这两位大知识分子的母亲并不是斯黛拉·本森。本森一生受到病痛折磨,她曾长期受肺结核困扰。1933年冬天,她在越南罹患肺炎病逝(另一说在广西北海),年仅四十岁。

詹姆斯把她的日记交给剑桥大学图书馆,他在最后一页用小字体写道:“这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交出这些日记就像把她再埋葬一次,我几乎接受不了这一事实。”

本森去世后,詹姆斯·安德森与维罗妮卡相爱并结婚,佩里·安德森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就是他们共同的孩子。

本森在这个世界匆匆离开,但她在短暂的40年里留下了许多作品。比如《风笛手与舞者》(1924)、《再见,陌生人》(1926)、游记集《世界中的世界》(里面对于香港的描绘很迷人,很可能启发了张爱玲《第一炉香》的创作)、《1928年错过公共汽车的人》。

她最著名的作品是小说《遥远的新娘》,1930年首次在美国出版,1932年获得了英国作家Femina Vie Heureuse奖。此后,她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希望与希望》(1931)、《圣诞公式》(1932)。她的最后一部小说是未完成的《蒙多斯》(Mundos)。1936年,她的小说集被整理出版。1935年,她的精选诗作问世。

冷门,并不代表不好

本森被世人淡忘的确是一个事实,但仍有持续关注着她的人。

评论家乔治·马尔科姆·约翰逊曾中肯地评价道:

“她具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能够将幻想和现实融合在一起,这在她早期的小说和短篇小说中尤为明显。她顽皮的幽默和邪恶的机智常常指向讽刺的目的,掩盖了潜在的同情。

“本森的小说(尤其是她后来更现实的小说)故事往往涉及严重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她作为二十世纪女性的艰辛:支持女性选举权,目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悲剧,生活在充满敌意、动荡的殖民环境中。尽管她以非常现代、讽刺的方式处理了个人在奇怪和可怕的情况下迷失、孤立和疏离的主题,但她并没有获得太多评论界的关注,值得重新评价。”

只是她藏身的角落实在过于偏僻,以至于这个并不复杂的工作历经八十年也没有几位中文学者涉猎,更别提斯黛拉·本森的小说至今(2022年)没有一本中译本。

由此可见,即便我们已经引进了大量优秀的外国文学,仍然有许多杰出的作家还无缘被中文读者看见。

她们冷门并不意味着写得不好。

举个例子:在张爱玲被夏志清等人重新证明之前,她在中国文学研究里也并非显学,当时的她还不是日后与鲁迅、沈从文相提并论的作家,而是被放在上海孤岛文学的一块边角料。又比方说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与托卡尔丘克,他们现在已经是中国和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声誉的作家,但在他们获得诺奖之前,除专业研究者以外,中文世界阅读他们的读者寥寥无几。

《但是还有书籍》纪录片截图。

自然,做这样的事情是费力不讨好的,如果被认为“毫无流量价值”,它不会为你带来经济上的回报。正如同我们谈论张爱玲、鲁迅、卡夫卡、马尔克斯,这些已经被经典化的作家,总是安全的、有固定回报的,且不必冒着推荐陌生作家引起读者质疑文学品位的风险。

推荐经典总是最安全又最保守的选项。它们并没有错,但终归需要那么一批人去探索未知而深邃的幽谷,去发现那些珍贵的、却还并未被世人熟知的风险。大部分可能失败,但石黑一雄、爱丽丝·门罗、托卡尔丘克,他们的作品何尝不是这样被引进中国,早在他们荣获大奖之前就有人在做这寂寞的事。

是那些先行一步的人,为我们一步步点亮了世界文学空白的风景。

斯黛拉·本森给予世人的启迪不只是文学,更重要的是她的行动力和公共关怀,是她致力于将文学想象、女性声音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勇气。

参考文献:

[1]黄心村:《缘起香港,张爱玲的异乡和世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22-7;

[2]张爱玲等人:《张爱玲与苏青》,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3]黄心村:《劫灰烬余:张爱玲的香港大学》,《作家》2020年11期;

[4]梁展:《普遍差异、殖民主义与未完成的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民族主义想象》,《外国文学评论》2020年04期;

[5]甘琦:《向右的时代向左的人——记佩里·安德森》,《读书》2005年06期;

[6]陈娟:《张爱玲与外国文学研究述评》,《新文学史料》2011年01期;

[7]Brian Stableford, "Benson, Stella" in The Encyclopedia of Fantasy, edited by John Clute and John Grant (Orbit, 1997), p. 107.

[8]"The Benson Medal". 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 Retrieved 13 April 2022.

[9]"Stella Benson, 41, novelist, is dead".New York Times. 8 December 1933. p. 23.

[10]Anderson, Perry (30 July 1998). "Perry Anderson · A Belated Encounter: My father's career in the Chinese Customs Service · LRB 30 July 1998". London Review of Books. 20 (15). Retrieved 23 July 2020.

[11]Stella Benson.Pull Devil, Pull Baker.Boiler House.2022

[12]Cohen, Debra Rae (2002). "The Secret World: Stella Benson Re-Genres the War Story" in Remapping the Home Front: Locating Citizenship in British Women's Great War Fiction (Boston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1555535322

[13]Gulliver, Katrina (2012). "Stella Benson, 1892–1933" in Modern Women in China and Japan: Gender, Feminism and Global Modernity Between the Wars (London and New York : I.B. Tauris) ISBN 1848859392

[14]Johnson, George M. “Stella Benson.” New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Ed. Brian Harris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原标题:《没有她,就没有你熟悉的张爱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